大学先修先修课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02788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先修先修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学先修先修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学先修先修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学先修先修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学先修先修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先修先修课程.docx

《大学先修先修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先修先修课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先修先修课程.docx

大学先修先修课程

大学先修先修课程

1、计算概论(信息学学科)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1)C++语言,约占课时量的5%;

(2)C++语言设计解题算法,约占课时量的95%;

   

在C++语言部分,主要为C++语言基础知识,C++语言设计解题算法部分主要是用C++语言编程求解信息学竞赛的相关问题。

需要编写具有一定技术难度的程序。

   学习过程类似于迭代过程:

       周期一:

感性认识计算机程序; 

       周期二:

认识程序的组成部分;  

       周期三:

了解各种算法; 

       周期四:

使用C++中的STL;

   该课程测试平台由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提供。

  因课程内容较难,考试为请全国统考,所以建议有信息学竞赛经验的同学参加。

授课大纲

计算机基础知识

程序设计基础

指针、结构体与链表

图论和动态规划算法在竞赛中的应用

线段树等高级数据结构的使用

竞赛试题选讲

  

参考资料

基本资料

    主要参考本课程所提供的讲义,以及来自  的相关练习题。

    “练习题”是程序设计训练的重点!

本课程所有的练习题都是在线练习(在线提交程序代码,在线反馈代码执行结果),届时,会要求各位同学登录  选择相应的练习题完成作业。

最终的全国统考也是通过  网站完成。

 

2、《普通地质学》课程介绍

课程安排:

每周一次课,每次一小时。

2014年5月开始授课,2015年寒假后参加北大先修课的统一考试。

课程目标:

普通地质学涉及物理学、化学、自然地理学等多学科内容。

课程面向大学专业选择对地理及相关专业有兴趣的同学。

课程开设通过讨论、活动等形式介绍地球科学的研究方向;激发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的兴趣;提供学生学习的空间和资源。

课程内容:

普通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地质学的概况和一些基本知识。

普通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其范围包括了从地核到外层大气的整个地球,但主要是固体地球的部分。

该门课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地球的物质组成和构造

主要研究组成固体地球的元素、矿物、岩石以及地球的结构构造。

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地球的静态特征。

二、地球的形成和演化

这部分是普通地质学研究的主体,主要研究包括地球及类地行星的起源、地球各圈层的形成及相互关系,地球的内力和外力作用对固体地球演化的影响。

其主要研究的是地球的动态特征。

三、地质学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

主要研究地质学在资源、环境、减灾的技术应用。

地理组

2014-04-09

3、《大学化学》课程纲要

一、课程简介

大学化学的特点是涵盖面较广,内容包括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和无机化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在某些地方也涉及有机化学内容。

而《大学化学》课程主要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因此,普通化学课就像是一辆“旅行巴士”,带着同学们在化学的版图中沿途领略化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并且在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停靠作重点访问。

通过《大学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仅可以学到化学的基础知识,也可以了解化学思想的源流,还有助于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历史和现状、化学与社会的关系、目前化学领域的某些热点问题以及化学的未来前景有一个大致的、轮廓式的了解。

课程的讲授采用课堂教学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主线,借助化学史和化学前沿的生动实例来说明化学原理在现实世界中的广泛应用;同时,指导学生阅读化学文献,引入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巧,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更高级的化学课程做好准备。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为中学生加深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了解相关学科前沿进展以及开阔视野提供良性互动平台,打通从中学到大学的人才培养渠道,促进教育体系的平滑衔接。

具体目标如下:

•学习化学:

了解化学的学科概貌和前沿进展;

•文献学习:

指导学生阅读文献;

•运用知识:

引入课堂讨论,提高思考能力;

•独立工作能力:

通过问题引导,逐步形成独立探索能力。

以上四步完成一个认识的循环,即课堂→课外→讨论→加深认识。

这也是一个思考型学习所需要经历的基本过程。

三、授课对象

主要面向学有余力、有化学学科兴趣和特长的高二学生。

四、授课时间

本课程为1个学期课程,每周一讲,每讲三小时,共13讲,每周六下午1:

00~4:

00。

五、授课教师:

陈静等。

六、授课内容

•绪论

•文献及讨论单元讲解

•原子结构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讨论单元一:

文献阅读

•气体

•分子间作用力

•化学动力学

•讨论单元二:

文献综述

•化学平衡

•化学热力学

•电化学

•讨论单元三:

评论与展望

七、评价标准

•作业15%(5次作业)

•讨论课35%

•期中测验20%

•期末考试30%

八、关于讨论课

•讨论课分为三个层次:

•文献阅读:

提供文献,选择阅读,按规定格式写出阅读报告。

•文献综述:

进一步的扩展阅读,并按规定格式写出文献综述。

•评论与展望:

依据已有文献,讨论、评价、展望有关领域的进展。

(以上三个层次的难度依次递增,分三次完成。

•讨论课的准备与实施

•文献筛选由教师提供,在布置任务时教师会对各个方向做简要说明。

•学生在讨论课前一周提交电子版报告(word/pdf格式),并转发到网上,使学生对其他人的报告有所了解,做到有备而来。

•在讨论课上由学生做陈述,并回答老师和同学的问题。

•讨论课的评价

•根据学生在讨论课中的表现,由教师评定成绩。

•根据独立性、理解能力和现场表达情况给分。

•对于在答辩环节表现突出的、能一语中的的提问者,可考虑给予1-3分的奖励。

•每次讨论课结束后进行点评,促进学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

九、教材和参考书

•《普通化学原理》第三版,华彤文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化学:

中心科学》(原书第10版).(美)布朗,(美)勒梅,(美)伯斯坦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本课程只要求掌握课堂讲授内容,其它内容不作要求。

因此,同学们不必完整阅读全部教材,只需浏览相应章节。

4、《电磁学》课程纲要

一.课程背景:

北京大学将在部分中学的高中新课标选修课系统内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大学先修课程可以解决目前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割裂问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提早接触大学课程,为将来选择专业奠定基础。

我校成为首批试点的学校之一。

北大先修课程有美国AP课程的影子。

在美国,AP课程是在高中阶段开设的具有大学水平的课程,高中学生可提前接触大学课程,完成一些美国大学的学分课程及考试。

学生选修先修课的成绩将作为自主选拔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条件成熟时,可减免相应大学课程学分,免修相应课程。

中学物理新课标的必修模块只有力学模块,电学、热学、光学等都属于选修模块,对今后进入大学学理工科的学生远远不够。

有志于进入高校学习理工科的学生需要较多电磁学基础知识,因此北大先修课程考虑设置《电磁学》。

二.课程目的:

电磁学研究的对象是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是物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涉及较多的后继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的认识电磁运动的基本规律,系统的掌握电磁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电磁学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后继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在讲授电磁学理论的同时,有目的的让学生了解电磁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和发明过程中的物理思想和物理学家,了解电磁学与技术、社会的关系.

先修课《电磁学》是一门大学正规的必修课,能比较系统地了解电磁学的内涵和外延,为进一步完成大学学业打下坚实的电磁学基础,特别是训练学生结合实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学生修学《电磁学》并通过考核之后,取得学分可以被北大物理、信息科学、工学和地空等专业认可,也可以被低于这个级别的理工科普物课程承认。

即便不上北大,该课程的要求也高于一般大学理工科大学物理课程中电磁学部分的要求,通过在中学修该先修课程,可以打下比较坚实的电磁学基础。

三.授课对象:

⏹向最有才华的、有意向国内外名校理工科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提供挑战性学习机会

⏹向学业基础扎实、对物理和科学有强烈兴趣的、学有余力的高二、高三学生开放

⏹为参加物理竞赛打下比较系统的电磁学基础

⏹学习该课程需要的基础

⏹修学过高中新课标物理力学必修模块且成绩优秀者

⏹完成高中新课标物理选修3-1、3-2模块的学习并达到相应能力水平者

⏹有一定微积分和向量代数的数学基础以便在此基础上深入学习电磁学的内容

四.授课时间:

45学时每周二、周四两次课,下午4:

00~6:

00.

五.授课教师:

潘志民

六.课程内容概要:

静电场的基本规律静电场的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稳恒电流和电路

恒定磁场毕—萨定理安培环路定理磁场对运动电荷和电流的作用

磁介质

电磁感应和暂态过程

交流电路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七.学时分配(参考):

章节讲课习题讨论考试

第一章:

静电场6学时

第二章:

导体电介质8学时2学时

第三章:

直流电4学时2学时

第四章:

磁场6学时

第五章:

磁介质6学时

第六章:

电磁感应5学时2学时

第七章:

交流电6学时

第八章:

电磁场4学时

合计45学时4学时2学时

八.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

《大学物理通用教程——电磁学》钟锡华陈熙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学参考书:

新概念物理《电磁学》,赵凯华、陈熙谋,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磁学专题研究》,陈秉乾、舒幼生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辅导书:

《大学物理通用教程——习题指导》钟锡华陈熙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大学物理通用教程——习题解答》钟锡华陈熙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九、评价标准:

在常规考知、评价的基础上,重在考察理解能力和学习深度和广度

•出勤10%(缺1次扣1分,无故缺课2次建议退出课程)

•作业10%(缺1次扣2分)

•读书报告10%

•期中测验30%

•期末考试40%

十、关于读书报告

•要求学生在本学期内写一篇读书报告,一般在长假之后交

•与电磁学相关内容,自己感兴趣,自找题目

•报告篇幅在2000字以下,按论文格式提交电子版

•作为平时成绩10分,评分标准:

按时,理解,难度,表述,格式各2分

•按题目类别组织口头报告,报告表现可予以加1—2分

5、《中国古代简史》课程纲要

一.教学目的:

历史学是一门人文基础学科,中国古代史更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应了解并熟悉的基础性知识,历史不说话,她的沉默正是她的价值。

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中兴的规则,使国家与民族以后的历史朝良性发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纳入自我的掌握之中。

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持久地困扰并困惑着后来人。

有时历史正当被人所淡忘,聪明而执着的人跳出来说: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的确横向比照中外历史以及对当国的纵线考察,发现历史居然有惊人的相似。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学科间的交叉显得尤为重要。

历史学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趋势日益明显,

开设先修课,目的是为让高中学有余力的,不同天赋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为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奠定基础。

同时,考虑北大精华保送生考试中古代史的重要性,而中学历史课程古代史的明显不足,以此作为补充!

二.授课对象:

高二年级,有志报考北大,清华的优秀学生约计30人左右。

三.授课时间:

每周一讲,每讲两小时,共13讲,每周三下午4:

00~6:

00。

四.评价标准:

考勤:

累计超过4次缺席,需退出课程;无故缺课,扣除平时分数

考试:

共3次,有2次课堂练习和讨论,期末考试1次

五.使用教材:

老师自编讲义,北京大学张帆主编《中国古代简史》,剪伯赞的《中国历史》,朱绍侯的《中国古代史》,张岂之的《中国通史》,范树志的《国事概论》等中的古代史部分。

六.授课教师:

章其帮,顾萍,李炜

七.课程概要:

第一讲:

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

多元的古代社会

第二讲:

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变动

第三讲:

秦始皇及其遗产

第四讲:

西汉从无为走向全盛

第五讲:

从统一到分裂

第六讲:

门阀社会及其解体

第七讲:

课堂讨论

第八讲:

承上启下的隋唐时代

第九讲:

“祖宗之法”与宋朝制度

第十讲:

骑马民族:

辽,金,元

第十一讲:

明代的政治,经济与社会

第十二讲:

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之形成

第十三讲:

课堂讨论

第十四讲:

期末考试

6、《微积分》课程纲要

一.课程目的:

1.让学生在中学微积分的基础之上对微积分学有一个比较高的认识;

2.培养学生尽可能早地了解与把握微积分的基本思想,掌握最核心、最有用、最生动的部分;

3.通过本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微积分是如何从朴素、自然变得复杂的原因,更加深刻地理解其数学本质,逻辑方面经受一次比较严格的训练,使得直觉与理性完美结合起来。

二.授课对象:

高二年级学生中对微积分对数学感兴趣的同学。

三.授课时间:

用两个学期的时间,完成教材前四章的教学。

内容分别是: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第二章微积分的基本概念,第三章积分的计算及应用,第四章微分中值定理与泰勒公式。

本学期从小高考结束开始上课,本学期完成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的教学,下学期完成第二章的教学。

上课时间安排在每周五下午4:

00~6:

00。

下学期时间安排待定。

四.评价方法:

考试由北京大学统一出题,本学期考试时间在7月份,具体时间待定。

本课程的考试结果经北京大学认定后,可以计入北京大学非数学专业学分。

五.教材:

北京大学物理系使用的课本《高等数学》上册(第二版,李忠、周建莹编著)。

六.授课教师:

王刚

七.课程内容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1实数;

§2变量与函数;

§3序列极限;

§4函数的极限;

§5连续函数;

§6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第二章:

微积分的基本概念

§1微商的概念;

§2复合函数的微商与反函数的微商;

§3无穷小量与微分;

§4一阶微分的形式不变性及其应用;

§5微分与近似计算

§6高阶导数与高阶微分

§7不定积分

§8定积分

§9变上限定积分

§10微积分基本定理

第三章:

积分的计算及其应用

§1不定积分的换元法

§2分部积分法

§3有理式的不定积分与有理化方法

§4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与换元积分法则

§5定积分的若干应用

第四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泰勒公式

§1微分中值定理

§2柯西中值定理与洛必达法则

§3泰勒公式

§4关于泰勒公式余项

§5极值问题

§6函数的凸凹性与作图

7、中国古代文化》课程纲要

一、课程简介与目标:

《中国古代文化》课程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必修课程,也是北京大学全校选修课。

本课程的开设主要目的是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知识,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理解与把握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精神;加深对古代社会的认识,并有助于同学对现代社会的理解;培养文化研究的初步方法和一定的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与学术素养,为高校选拔高素质的思考型研究型人才。

二、授课时间:

每周六上午8:

00~10:

00,总计11次课。

三、授课对象:

学有余力,热爱中国古代文化,有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和语文基础,有志报考北大,清华的高二年级优秀学生,人数30人左右。

参加这门先修课程且成绩优异的学生考入北京大学后,北大认可其成绩与学分。

考入中文系的同学,可以免修中文系本科生必修课《中国古代文化》;考入其他院系的同学,可以免修全校通选课《中国古代文化》课程。

4、任课教师:

吴昱昊

5、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共24学时):

第一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文化界说(2学时)

文明起源、文化界说、民族融合与冲突等

第二讲、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与历史地理(2学时)

历代行政区划沿革、郡县与行省制度、其他历史地理知识

第三讲、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4学时)

“五礼”――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

第四讲、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2学时)

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品级勋爵

官服等级与形式、卖官鬻爵之弊端

第五讲、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2学时)

科举制度以前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度的兴起与模式

科举考试试题示例——八股文与试帖诗

科举考试中的作弊与防止做弊手段种种

科举制度影响、评价以及与今日高考的关系等

第六讲、中国古代的书籍制度(2学时)

    书籍的形成与流变,简牍、卷轴、册页与线装等

    古今书籍编纂形式与内容的异同

第七讲、中国古代的饮食与茶酒文化(2学时)

古代饮食习惯、种类与饮食礼仪

茶酒文化及其在文学艺术与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第八讲、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2学时)

    中国服饰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各民族服饰特点与服饰礼仪

第九讲、中国古代的居室与园林文化(2学时)

    宫廷、官衙、民居与建筑艺术

    皇家园林与民间园林艺术

    居室与园林文化的特点与禁忌

第十讲、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与重要节日(2学时)

形形色色的信仰与禁忌

一年中的各种节日

第十一讲、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常识(2学时)

六艺、九流十家、四书五经、十三经注疏、小学经学文学史学

经史子集、四库全书、汉学、魏晋玄学、佛学

宋明理学、晚明思想、清代考据学

六、教学内容与考试重点补充说明:

有关同学学习与复习,依据本教材的内容,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教学大纲中的前10讲课程内容,为北大先修课程必须学习与考试的重点部分。

第11讲为国学常识补习,对于培养同学古典文化的修养非常重要。

2.教材中第11、13、15、16、17、18、19、25、26各章内容(音乐、绘画、货币、度量衡、科技、农业、兵器、陶瓷、髹漆),有兴趣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自学,但不列入考试内容。

3.教材其他部分内容(宗法和家族、汉字起源演变、思想文化、碑刻书法、天文、古代交通、古代礼器和日用器物),纳入考试部分,但所占比例不超过5%。

七、教学方式:

以上11讲共计24学时,以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实习实践课程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教学相长,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

针对具体课程内容,安排同学到当地博物馆、民俗村落、名胜古迹等地教学参观,也可以考察当地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根据中学生实际学习的情况,对于课外阅读资料进行适当导读,并就课程作业安排课堂讨论与交流,辅以教师的评价与指导。

其中每学期至少安排1-2次的实践考察课程,1-2次的课堂或课外讨论,不少于2次的读书报告与小论文写作。

八、评价标准:

期中考试可以是闭卷考试,也可以是提交报告与小论文的方式;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

本课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

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闭卷考试题型可以是:

名词解释、填空题、问答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

期末考试时间暂定为每年七月,具体时间待定。

九、教材与参考书/参考资料:

教材:

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参考书:

1、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2004

3、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四卷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5、龚鹏程《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各章节内容的参考书目与论文,结合授课实践另行安排,每讲将安排1-2部书籍或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