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0056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昆明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云南省昆明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云南省昆明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云南省昆明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云南省昆明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docx

《云南省昆明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昆明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昆明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docx

云南省昆明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昆明第一中学

2012届高中新课程高三第一次摸底测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字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填涂准考证号。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和而不同”原则的价值资源

汤一介

今日世界的纷争虽然不能说主要是由文化冲突引起的,但也决非与文化冲突无关。

是增强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而引向和平,还是因为文化隔离和霸权而导致战争,将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命运。

如何使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国家和地域能够在差别中得到共同发展,以便形成在全球意识下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形势?

中国的“和而不同”原则可以成为我们提供有正面价值的资源。

孔子说:

“君子和而不同。

”意思是,要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和”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

如果一味追求“同”不仅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反而使事物衰败。

把“和而不同”作为处理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一条原则,是不是能得到某些有益的、甚至对当前世界文化的发展极有意义的结论呢?

不同的文化传统可以通过文化的交往和对话取得某种共识,这是一种由“不同”达到某种意义上的“认同”的过程。

这种“认同”不是一方消灭一方,也不是一方“同化”另一方,而是在两种不同文化中寻找交汇点,并在些基础上推动双方文化的发展,这正是“和”的作用。

以中国文化自身发展为例:

儒家要求“制礼作乐”,即要求“有为”以维护社会的和谐;道家追求“顺应自然”,即要求“无为”以保持社会安宁。

它们本是两种很不同的思想,但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在不断对话中,出现了某种新的共识。

到西晋,郭象调和孔老,提出了“有为”也是一种“无为”。

“有为”和“无为”本不相同,但要使两者的意义都在某种程度上被容纳,就必须在高讨中提到交汇点,所找到的交汇点则成为双方能接受的普遍性原则,它并不抹杀任何一方,但使双方均能接受,这就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思想。

罗素1922年写的《中西文化比较》中有这样一段话:

“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已多次证明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

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

”欧洲文化在自身发展中吸收了不同文化传统的因素,但它不仅没有失去欧洲文化的特色,而且大大丰富了自身文化的内涵,这无疑是符合“和而不同”原则的。

中国文化由一世纪至十世纪,由于充分吸收了印度佛教文化,有了很大发展,但中国文化仍然是中国文化,并没有变成印度文化,这也正是因为这一过程中,中国人能较好地运用“和而不同”原则对待印度文化所产生的结果。

在不同文化传统的交往中体现“和而不同”的原则可能会有多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在交往中发现不同文化原来有相近或相似的观念,如基督教的“博爱”,佛教的“慈悲”,儒家的“泛爱众”,从抽象的意义上讲都是“爱”、“爱”就可以成为不同文化传统都可以接受的普遍原则;同时“博爱”、“慈悲”、“泛爱众”仍然保留其各自不同的特点。

另一种情况是,在文化交往中发现此种文化不具有另一种文化的某些重要观念,但另外那种文化中的那些观念与此种文化并非不能相容,这样就可以在交往中接受这些新的观念,并经过改造而逐渐使之融化在此种文化之中,从而丰富此种文化的内容。

例如,中国原来并没有明确的“顿悟”观念,但到宋明时代,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了“顿悟”观念,并使之融化在自己的体系之中。

第三种情况是,在交往中会发现,此种文化不具有彼种文化中的某些有意义的观念,而且这些有意义的观念与此种文化的某些观念并不相容,从而在交往中不得不放弃此种文化中的某些旧观念,而接受外来的新观念,使文化得到发展。

例如西方“民主”思想输入中国之后,中国人不得不放弃过去传统中的“三纲”等旧观念。

第四种情况是,在两种或多种文化的反复交往中,会发现双方或多方都未曾有过的、然而十分有意义的新观念,例如“和平共处”、“文化多元共处”等观念,把这些观念引入不同文化体系,对各种文化无疑都是有意义的。

上述种种情况,都说明在不同传统文化之间可以因其“不同”而达到某种“同”,在“不同”中找到可以共同接受的原则。

而在“不同”情况下取得的种种“共识”,正是交往和商讨中实现“和而不同”原则的体现。

1.下列对于“和而不同”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不同的文化传统可以通过文化的交往和对话取得共识并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普遍性原则,

从而完全互相认同:

这就是“和而不同”。

B.“和”并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一方同化另一方。

正如欧洲文化在自身发展中吸收了不同文

化传统的因素,但它并没有失去欧洲文化的特色。

C.“不同”是各种文化在交往和对话中得以发展的基础,一味追求“同”不仅不会使文化得到

发展,反而会使文化衰败。

D.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原本有着极大的差异,在后来的发展中找到了交汇点——“有为”也

是一种“无为”。

这证明了“和”和作用。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将影响着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域共同发展,从而形成全球

意识下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

B.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印度佛教文化,但由于较好地运用了“和而不同”的原则,中

国文化并没有被印度佛教文化所同化。

C.“爱”是基督教、佛教、儒家这些文化传统的“和”,正是这一个普遍的原则使这些原本不

同的文化传统合二为一,成为世界和平的基础。

D.在文化交往中,一种文化接受另一种文化的某些重要观念,并对这些观念进行改造、融合,

从而丰富了自己的内容。

程朱理学接受“顿悟”的观念就属于这种情况。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不同的文化传统要达到某种意义上的“认同”,可以通过文化的交往和对话寻找交汇点,

从而取得某种共识,推动双方文化的发展。

B.罗素认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希腊文化与埃及文化的交流、罗

马文化与希腊文化的交流、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的交流都证明了这一点。

C.“民主”这一西方文化中极具价值的思想输入后,我们发现我们所固有的“三纲”等旧观念

与“民主”思想不相容,于是放弃了这些旧的观念。

D.多种文化的交流也会产生出一些新的、有重要意义的观念,这些观念是这些文化所不曾有过的,“和平共处”就属于这样的观念。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修字叔治,北海营陵人也。

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守高密。

高密孙氏素豪侠,客数犯法。

民有相劫者,贼入孙氏,吏不能执。

修将吏民围之,孙氏拒守,吏民畏惮不敢近。

修令吏民:

“敢有不攻者与同罪。

”孙氏惧,乃出贼。

由是豪强慑服。

顷之,郡中有反者。

修闻融有难,夜往奔融。

贼初发,融谓左右曰:

“能冒难来,唯王修耳!

”言终而修至。

时胶乐多贼寇,复令修守胶东令。

胶乐公沙卢宗强,自为营堑,不肯应发调。

修独将数骑径入其门,斩卢兄弟,公沙氏惊愕莫敢动。

修抚慰其余,由是寇少止。

融每有难,修虽休归在家,无不至。

融常赖修以免。

袁谭在青州,辟修为治中从事,别驾刘献数毁短修。

后献以事当死,修理之,得免。

时人益以此为多焉。

袁绍又辟修除即墨令,后复为谭别驾。

绍死,谭与袁尚有隙。

尚攻谭,谭军败,修率吏民往救谭。

谭喜曰:

“成吾军者,王别驾也。

”谭之败,刘询起兵漯阴,诸城皆应。

谭叹息曰:

“今举州背叛,岂孤之不德邪!

”修曰:

“东莱太守管统虽在海表,此人不反,必来。

”后十余日,统果弃其妻子来赴谭,妻子为贼所杀,谭更以统为乐安太守。

谭复欲攻尚,修谏曰:

“兄弟还相攻,是败亡之道也。

”谭不悦,然知其志节。

后又问修:

“计安出?

”修曰:

“夫兄弟者,左右手也。

譬人将斗而断其右手,而曰‘我必胜’,若是者可乎?

夫弃兄弟而不亲,天下其谁亲之!

属有谗人,固将交斗其间,以求一朝之利,愿使君塞耳勿听也。

若斩馋臣数人,复相亲睦,以御四方,可以横行天下。

”谭不听,遂与尚相攻击,请救于太祖。

太祖既破冀州,谭又叛。

太祖遂引军攻谭于南皮。

修时运粮在乐安,闻谭急,将所领兵及诸从事数十人往赴谭。

至高密,闻谭死,下马号哭曰:

“无君,焉归?

”遂诣太祖,乞收葬谭尸。

太祖欲观修意,默然不应。

修复曰:

“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敛谭尸,然后就戮,无所恨。

”太祖嘉其义,听之,以修为督军粮,还乐安。

谭之破,诸城皆服,唯管统以天安不从命。

太祖命修嘉其义,听之。

以修为督军粮,还乐安。

太祖命修取统首,修以统亡国之忠臣,因解其缚,使诣太祖。

太祖悦而赦之。

袁氏政宽,在职势者多畜聚。

太祖破邺,籍没审配等家财物赀以万数。

及破南皮,阅修家,俗不满十斛,有书数百卷。

太祖叹曰:

“士不妄有名。

(《三国志·魏书·第十一》)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赋人孙氏,吏不能执执:

抓捕

B.融常赖修以免赖:

靠着,依赖

C.辟修为治中从事辟:

征召

D.士不妄有名妄:

妄图

5.以下各组名子中,全都表明王修忠义的一项是(3分)

①修令吏民:

“敢有不攻者与同罪”

②修独将数骑径入其门,斩卢兄弟

③谭军败,修率吏民往救谭

④将所领兵及诸从事数十人在赴谭

⑤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敛谭尸,然后就戮,无所恨

⑥阅修家,谷不满十斛

A.①③⑤B.①④⑥C.③④⑤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密有个姓孙的,一向强势,他的门客多次犯法。

孙家还藏匿了掠夺百姓的强盗,后来因

为畏惧王修,才交出了强盗。

B.王融每次有难的时候,王修都去救助;误用谭战败之后,王修也义无反顾地率领手下去营救,

所以当时很多人更加推重王修。

C.王修很有远见,在袁谭要去攻打袁尚之前,王修进行了劝阻,王修认为兄弟之情都不顾的人,

天下有谁还会亲近,但袁谭未听,结果失败了。

D.袁谭死后,王修不怕死,坚持为袁谭收尸,袁谭的忠义之举受到曹操的常识,被委以督运

军粮的重任。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后十余日,统果弃其妻子来赴谭,妻子为贼所杀,谭更以统为乐安太守。

(5分)

(2)属有谗人,固将交斗其间,以求一朝之利,愿使君塞耳勿听也。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释】此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年)春三月,其时,由于竞争,秦观被贬,并割去了所有的官爵和俸禄。

8.结合全词,请概括作者抒发了哪些情感?

(5分)

 

9.你认为这首词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王羲之《兰亭集序》)

(2)渔舟唱晚,;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3)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不会变形的金刚

毕淑敏

“妈妈,咱们走吧!

我不要变形金刚。

”十岁的儿子对我说。

我来商场只想买毛绒织一条围巾和一顶帽子,可商场入口摆满的变形金刚玩具让我猝不及防。

我紧拉着儿子的手准备离开这里。

不料儿子却说出了这样的话!

我真不知该怎样感谢儿子的懂事才好!

但儿子的身体已转向大门,脚却像焊在地面上。

尤其是脖子,顽强地拧向柜台,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变形金刚。

我可以不要帽子。

我有一条旧的方头巾,我的儿子将会有一件他心爱的玩具了。

我乜了一眼柜台,变形金刚们很贵很贵,一顶帽子和一条围巾,只够买一条变型金刚的腿。

我几乎要下定决心了,儿子却像同遗体靠别似的,最后瞥了一眼柜台,拉着我向外走,好像怕变形金刚们会突然生龙活虎地把他拽回去。

我几乎是一个箭步返回柜台,买了一个最小号的变形金刚。

那天晚上,儿子忘了吃饭,一直在玩变形金刚。

“变形金刚,随时变形状。

汽车人为正义而战,为自由而战。

”儿子哼着《变形金刚》的主题歌,音色很美。

过了几天。

我突然发现儿子拼装的变形金刚由红色变成了黄色,个头起码要大上三倍。

一问才知道,同学们买的变形金刚都不一样,互相串着玩。

我告诉他:

“可以玩但不能影响了学习还要爱护别人的玩具。

”儿子听话地点点头。

有人敲门。

是儿子的同学小胖。

他既不肯进来又舍不得退去,卡在门缝里,满脸困窘地对儿子,眼睛却瞟着我说:

“真对不起,我把你的变形金刚搞坏了……”儿子的脸色突然变得苍白。

他从小胖手里接过散成一摊零件的威震天,平托在眼前,轻轻地吹着气,好像那是一只受伤的鸽子。

最初的震惊过去之后,儿子求救地看着我。

这是一个尴尬的场面。

最初的一瞬,我惋惜地想到帽子和围巾。

我故意不看儿子,说:

“威震天是你的,你看怎么办?

”儿子还是默不作声,也许我的在场,干扰了他的决定。

我转身走进里屋。

静默。

我听见小胖喘息的声音越来越粗。

我真想跑出去对他说:

“孩子,你可以走了。

”可是,这决定应该由儿子自己做出。

“你为什么要弄坏它?

”儿子的声青充满愤怒。

也许我该出面。

变形金刚固然珍贵,但宽容比这更珍贵。

终于,儿子再次开口了。

他好象走了很远的路,声音中含着一种虚弱,却还清晰。

简单的三个字:

“没关系……”小胖子瞪瞪噔地跑了。

我长吁了一口气,好像自己也走了很远的路。

“威震天死了。

”儿子的眼里含着泪花。

“我试着把它粘起来。

”我安慰儿子。

毕竟是孩子,不久,儿子就全部的热情转移到大力金刚身上,只见儿子飞快地改变着大力金刚的形状,正在这时,啪啦一声,金刚像被炸药内部引爆,一下散了摊子,成为一堆碎片。

它坏了。

我正在思讨如何处理,儿子已经很老练地把碎片收拢在一张纸里,准备出门。

“你到哪去?

”我问。

“去还给人家。

还有道歉。

”儿子胸有成竹的说。

“大力金刚是小胖子的吗?

”我存着希望问。

“不是。

”儿子说了一个家境很好的同学的名字。

“你这样去……行吗?

”我迟疑地说。

“还要带什么东西吗?

”儿子不解地问。

我看着儿子清澄如水的目光,终于什么也没有说。

许久许久,儿子还没有回来。

我埋怨自己应该告诉孩子你能原谅别人,别人却并不能原谅你。

但也许一切都很正常。

人家一定会谅解他的,就像我们曾经谅解了小胖一样。

我又庆幸自己没有用预想中的乌云,遮蔽孩子内心那片晴朗的天空。

终于,儿子回来了。

我看了他一眼。

只这一眼,就足够了。

他哭过了,流了许多泪,为了怕我发现,又站在冷地里等着风将泪水吹干。

我没有勇气问儿子详细的过程。

重复那经过,无论对儿子还是对我,都是一种残忍。

“妈妈,人家要我们……赔……”大滴大滴的泪水从儿子脸上滚落下来,我用手去接,因为刚从外面回来,那泪水很凉。

“既然损坏了东西,人家要求赔偿,当然是应该的。

”我拭干儿子的泪水。

“那我去找小胖,叫他先赔我的威霸天,人家说了一个‘对不起’就值这么多钱啊?

以后上商店买东西,甭带钱包,先说‘对不起’就行了!

”儿子从地上弹射而起。

“你不能去!

”我拉住他。

儿子在我手下不驯地挣扎着。

“为什么?

妈妈!

”儿子半仰着脸,像问天一样问我。

我不能回答,却必须回答:

“‘对不起’是一种礼貌,它是不能用金钱来计算的。

小胖弄坏了威震天,你原谅了他,他很轻松,这是一件好事。

”我继续循循善诱的。

“可是人家不原谅我……妈妈!

”他受到的羞辱比我苍白的说教,要有力得多。

“是的,儿子。

但是每一件事,都可以有好几种处理方法。

”儿子迟疑地点了点头,但我知道他不服,又不愿意惹我伤心。

最大号的大力金刚,代表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

尽管我们不用变卖家产,我还是有一种破产的感觉。

那天是冬天里极冷的一日。

我一走进家中,就看见儿子捧着一团绒绒的绿线。

这是我最喜欢的颜色。

儿子颇有点自豪地说是自己买来给我的。

“你哪里来的钱?

”我惊讶地问。

“找小胖,就像别人对我那样要回来的。

”儿子的口气中竟没有丝毫的怯懦,勇敢地迎着我的目光。

以后,小胖却再也没有来。

他还了钱,也不要那个破碎的变形金刚了。

现在,我们家有两个变形金刚了,可惜都不会变形。

儿子也再没有去动它们。

(1)下面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明明很想要变形金刚却说“我不要”,并“拉着我往外走”,儿子的懂事让“我”决定放弃买毛线的念头,给儿子买下变形金刚。

B.小胖来归还坏了的变形金刚时,尽管儿子希望母亲为自己做决定,“我”还是想利用这个机会锻炼儿子、教育儿子,由他们自己做决定。

C.儿子在弄坏了同学的大力金刚后,很镇定地准备去还,是因为他的想法很简单,他以为自己原谅了小胖,别人也会原谅他,而“我”已经预料到儿子将受到伤害。

D.儿子受到伤害后,伤心失望之余假装接受“我”的看法,却又背着“我”却找小胖赔钱,儿子的行为让“我”惊讶和失望。

E.这篇小说表现了一个母亲和儿子之间的冲突,表达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包容和呼唤。

(2)小说中写道:

“他好像走了很远的路”。

又写道:

“我长吁一口气,好像自己也走了很远的路。

”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6分)

(3)小说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6分)

(4)小说结尾,说“小胖却再也没有来”。

作者这样安排结局有什么用意?

请谈谈你的看法和具体理由。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屠呦呦:

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科学家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中的一句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呦呦”,意为鹿鸣之声。

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

当时: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

她常常会在读书之余跑下楼来给父亲做帮手,看到病人喝下父亲煎熬的汤药后疼痛逐渐有所缓解,屠呦呦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立了治病救人的理想。

带着这个理想,1951年,屠呦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让父亲有些意外的是,她选择的专业——生药学是西医专业而非中医专业。

她解释说: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和工具,我觉得生药学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屠呦呦是有远见的。

大学四年,屠呦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

她积极响应国家防治血吸虫病的号召,时而跑到野外采集植物标本,时而西蹲在室内实验研究,先后出色地完成了对有效药物半边莲和品种较为复杂的中药银柴胡的生药学研究。

1959年,屠呦呦参加了全国第三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这次培训使屠呦呦的学识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而这也为她数年后挺进“523”科研组直至成功发现青蒿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学习班毕业后,屠呦呦重新回到了中医研究院。

学了西医,又学中医。

有了西医与中医这对翅膀,她注定要比别人飞得更快、更高、更远。

1969年1月21日,屠呦呦被中医研究院任命为科研组长,率队参与国家“523”科研项目。

在“523”科研项目里,屠呦呦率领的中医研究院科研小组的重要任务是搜寻和整理传统中医药文献和配方,从中挖掘抗疟药点子,然后进行尝试。

屠呦呦带领着科研小组成功地从历代医籍中筛选出两千余个中草药方,并编辑出一本以六百四十种中草药为主的《抗疟验方集》。

又带领大伙儿以鼠疟原虫为模型,逐一检测各个中草药方的实际疗效。

实验是辛苦的。

由于实验室没有配套的通风设备,加上经常和各种化学溶剂打交道,屠呦呦很快就患上了结核、肝病等多种慢性疾病。

但她没有退缩,仍旧坚持工作。

检测了成千上万种中草药之后,屠呦呦终于发现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竟然高达百分之六十八,这让她欣喜不已。

不过,在后续的实验中,显示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只有百分之十二到百分之四十。

屠呦呦意识到极有可能是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掉了!

她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尝试在不同摄氏度的条件下制取青蒿提取物。

在失败了一百九十次之后,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终于如愿以偿地从第一百九十一号样品中获得了抗疟效果达到百分之百的提取物,实验成功了!

在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屠呦呦开始了深入的药理与毒理研究,很快就成功研制出了治疗疟疾的特效药物——青蒿素。

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特效药物,屠呦呦还率队历时六年,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抗疟疗效比青蒿素高十倍,但复发率却极低、用药剂量更小、使用起来更方便的抗疟新药物,即双氢青蒿素。

1990年3月,双氢青蒿素一举通过了技术鉴定,成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从世界各地的临床实践来看,青蒿素类药物,对恶性疟疾、脑疟有着强大的治疗效果,先后成功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尤其在饱受疟疾之苦的非洲地区更是被誉为“中国神药”。

2004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青蒿素类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

屠呦呦由此被世界各地的人民热烈称赞为“青蒿素之母”。

然而,多年来一直有人试图和屠呦呦争抢“青蒿素的发现权”。

原来,自1972年屠呦呦用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之后,国内两家省级药物研究所也跟着分别开始进行青蒿的提取工作,并成功研发出治疗疟疾的新药物。

由于种种原因,屠呦呦没能在“第一时间”通过有效方式确立自己是第一发现者。

于是,有人打起了“青蒿素发现者”的牌子。

这还不算,在获知中国人发现了青蒿素之后,一位在泰国工作的英国牛津大学教授也在“第一时间”开始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展开了研究,迅速证实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具有显著的抗疟效果,先人一步抢注了受到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并轻而易举地获得了诸多荣誉。

于是,屠呦呦也跟着踏上了自己的首个发现者维权之路。

好在,虽然过程艰难痛苦,公道自在人心,正义与良知也必将还这位默默耕耘的知识分子一个清白。

2011年9月12日,有着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美誉的2011年度“拉斯克奖”获奖名单揭晓,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

“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认为,屠呦呦将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入了21世纪。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间在开头写屠呦呦出生中医世家,受家庭影响从小树立了学医治病救人的梦想,是因为人物传记对传主的记述要完整,所以才补上儿时经历。

B.屠呦呦参加全国第三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帮她打下了扎实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基础,为后来研究青蒿素做了知识准备。

C.由于双氢青蒿素对恶性疟疾,脑疟有着强大的治疗效果,先后成功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尤其在饱受疟疾之苦的非洲地区更是被誉为“中国神药”。

D.由于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试验中患上了多种慢性疾病,但她没有退缩坚持工作,先后完成了青蒿素的研制、抽取青蒿提取物、开发双氢青蒿素等工作。

E.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屠呦呦从小树立治病救人理想到最终获得“拉斯克奖”的经历,成功塑造了一个勤奋钻研,不懈追求的科研工作者形象。

(2)文中说,学了西医,又学了中医,有了这对翅膀,她注定要比别人飞得更快、更高、更远。

请分析这样说的原因。

(6分)

 

(3)请概括屠呦呦研制青蒿素的过程。

(6分)

 

(4)在屠呦呦对“青蒿素发现权”的维权过程中,有人支持,有人认为没这个必要。

你是否赞同屠呦呦的维权行为。

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