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鲁科版化学选修4练习册11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00036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鲁科版化学选修4练习册11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年高二鲁科版化学选修4练习册11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年高二鲁科版化学选修4练习册11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年高二鲁科版化学选修4练习册11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年高二鲁科版化学选修4练习册11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鲁科版化学选修4练习册11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docx

《学年高二鲁科版化学选修4练习册11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鲁科版化学选修4练习册11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鲁科版化学选修4练习册11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docx

学年高二鲁科版化学选修4练习册11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煤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干冰蒸发为吸热反应

C.TNT爆炸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D.镁条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2.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的焓变大于0的是(  )

A.铝片与稀H2SO4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反应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

3.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

C.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CO2与CaO化合是放热反应,则CaCO3分解是吸热反应

4.图1-1-1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

图1-1-1

5.下列关于焓变ΔH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焓变是指1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当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

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

6.图1-1-2中,表示吸热反应的是(  )

图1-1-2

7.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8.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

这现象说明了(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可以发生反应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D.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

9.工业生产水煤气的反应为C(s)+H2O(g)→CO(g)+H2(g),反应吸收131.4kJ热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物能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能量总和

B.CO(g)+H2(g)→C(s)+H2O(l)放出热量为131.4kJ

C.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molH2(g)吸收131.4kJ热量

D.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体积CO(g)吸收131.4kJ热量

10.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

A.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ΔH=+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

H+(aq)+OH-(aq)===H2O(l);ΔH=-57.3kJ·mol-1,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ΔH=-285.8kJ·mol-1

11.在相同条件下,一定量的氢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并放出热量。

若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1;若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2。

那么Q1与Q2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Q1>Q2   B.Q1<Q2

C.Q1=Q2D.不能确定

12.已知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4kJ/mol,当它氧化生成1g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

A.26.0kJB.51.9kJC.155.8kJD.467.3kJ

13.CH3CH3―→CH2=CH2+H2的反应热为(  )

化学键

C-H

C=C

C-C

H-H

键(kJ/mol)

414.4

615.3

347.4

435.3

A.+125.6kJ/molB.-125.6kJ/mol

C.+46.1kJ/molD.-46.1kJ/mol

14.图1-1-3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关系:

图1-1-3

(1)表示放热的图像是__________。

(2)一定不正确的图像是__________,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1-1-4所示的量热计完成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实验用品:

浓硫酸、0.55mol·L-1的NaOH溶液、蒸馏水、自制量热计(如图1-1-4)、烧杯、滴管、玻璃棒、量筒等。

图1-1-4

实验步骤:

①配制0.25mol·L-1的硫酸溶液250mL;

②分别量取0.25mol·L-1的硫酸、0.55mol·L-1的NaOH溶液各50mL,并测量其起始温度;

③将二者于自制量热计中小心混合,测出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做好记录;

④重复步骤②、③两次;

⑤处理数据得到如图1-1-5所示曲线。

图1-1-5

(1)量热计的插孔A中应插入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

(2)步骤①中除用到实验用品所列部分仪器外,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3)计算中和热ΔH时,所使用的温度数据Δt=__________。

(4)若实验中用60mL0.25mol·L-1硫酸溶液和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实验,与上述实验相比,则所测得的中和热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16.丙烷燃烧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途径Ⅰ:

C3H8(g)+5O2(g)===3CO2(g)+4H2O(l);ΔH=-akJ·mol-1

途径Ⅱ:

C3H8(g)===C3H6(g)+H2(g);ΔH=bkJ·mol-1

2C3H6(g)+9O2(g)===6CO2(g)+6H2O(l);ΔH=-ckJ·mol-1

2H2(g)+O2(g)===2H2O(l);ΔH=-dkJ·mol-1

(a、b、c、d均为正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C3H8(g)===C3H6(g)+H2(g)的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_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其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

(2)b与a、c、d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

1.B [解析]干冰的蒸发为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反应,B项错误。

2.C [解析]焓变大于0,则反应为吸热反应,铝片与稀H2SO4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但是是放热反应,A项错误;Ba(OH)2·8H2O与NH4Cl反应为吸热反应,但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灼热的炭与CO2反应为吸热反应,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项正确;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属于放热反应,D项错误。

3.D [解析]反应热与反应条件没有必然联系,如:

可燃性物燃烧都为放热反应,而反应时需加热点燃反应才能进行;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速率,放热反应、吸热反应都可以使用催化剂;大多数分解反应吸热,但吸热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如:

C+H2O(g)=CO+H2是吸热反应。

4.A [解析]吸热反应中生成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的能量,A项正确,B项错误;浓硫酸的稀释是放热过程,C项错误;锌与稀盐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D项错误。

5.D [解析]焓变是从能量角度描述化学反应的变化的,并没有限定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就如同从物质变化角度描述化学反应没有限定物质的多少一样;反应热是生成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的差,所以放热焓减少,ΔH<0。

对于很多的放热反应往往是需要加热的,但反应一旦开始就不需要再加热了。

6.A

7.A [解析]碳酸钙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乙醇燃烧、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氧化钙溶于水都是放热反应。

在热化学反应里,能量的变化以热量的形式体现,当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时,反应物能量的亏损主要是以热量的形式散发,表现为放热反应;当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时,生成物能量的增加主要是以热量的形式吸收,表现为吸热反应。

本题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选A。

8.C [解析]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说明该反应放热,C正确。

9.C [解析]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A项错误;B项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水的状态应为气态;D项中1体积应是1mol。

10.C [解析]A中硫蒸气变成硫固体放出热量,所以前者放出热量多;B中由石墨变成金刚石是吸热,所以石墨的能量低,石墨稳定;C中浓硫酸稀释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D中2gH2为1mol,热化学方程式中为2molH2,ΔH应为-571.6kJ·mol-1。

11.A [解析]由于完全燃烧的氢气是在相同条件下的定值,且燃烧后都生成水,若都是生成气态水,则Q1=Q2。

但氢气燃烧分别生成液态水和气态水,由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还要放出热量,故Q1>Q2。

12.A

13.A [解析]ΔH=[6E(C-H)+E(C-C)]-[E(C=C)+4E(C-H)-E(H-H)]=(6×414.4+347.4)kJ/mol-(615.3+4×414.4+435.3)kJ/mol=+125.6kJ/mol。

14.

(1)b 

(2)c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解析]当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时,该反应放热,反之则吸热,故图像b表示的为放热反应;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图像c错误。

15.

(1)环形玻璃搅拌棒 

(2)250mL容量瓶 (3)3.4℃

(4)相等

[解析]

(1)考查量热计的简易装置:

作为量热计的简易装置,需要有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以保证反应迅速而且充分进行,

(2)配制溶液需要用到一定规格的容量瓶。

(3)温度差值为25.4℃-22.0℃=3.4℃。

(4)由于反应混合液体积不同造成放出热量不同,但中和热的概念规定按生成H2O的物质的量为1mol来计算,故中和热相同。

16.

(1)小于 吸收 加热 

(2)2b=c+d-2a

[解析]

(2)若途径Ⅰ、Ⅱ中从上至下四式依次为①、②、③、④式,则2×②+③+④=2×①,即2b+(-c)+(-d)=2×(-a),整理得2b=c+d-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