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96922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docx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docx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500题(单选题)

1、科学发展观,是立足(B)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A、人口多,底子薄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B)。

A、人本主义

B、以人为本

C、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C)。

A、统筹兼顾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5、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A)。

A、统筹兼顾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以人为本

6、(A)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

A、实践性

B、科学性

C、可持续性

7、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把(A)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C、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8、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B)。

A、协调发展观

B、科学发展观

C、和谐发展观

9、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C),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A、指导思想

B、战略方针

C、指导方针

10、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走(B)的文明发展道路。

A、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C、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11、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是(B)的发展,即又好又快的发展。

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统筹兼顾

12、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发展,以(A)为中心。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人的全面发展

13、(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A、科学发展

B、公平正义

C、社会和谐

14、(C)、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A、改革开放

B、求真务实

C、科学发展

15、首次以中央决定的形式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及其内涵是在(B)上。

A、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16、(A),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首要目标。

A、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的起落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大力推进经济发展

17、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B)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A、自然灾害

B、“非典”疫情

C、经济危机

18、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B)左右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A、一年

B、一年半

C、二年

19、党的十七大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用(C)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学习实践活动以(B)以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全体党员参加。

A、乡级

B、县级

C、地(厅)级

21、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现实意义和(B),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

A、现实性

B、紧迫性

C、必要性

22、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围绕一个总要求就是(A)。

A、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3、各单位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深入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发挥(C)。

A、领导作用

B、主体作用

C、表率作用

24、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B)。

A、思想认识

B、思想观念

C、思想作风

25、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更加自觉地走(A)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A、科学发展

B、和谐发展

C、创新发展

26、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必须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B)实际问题的能力。

A、观察

B、解决

C、概括

27、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必须着力解决影响和(B)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A、阻挡

B、制约

C、妨碍

28、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在学习上突出(C)。

A、与时俱进

B、改革创新

C、解放思想

29、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在(B)、贵在落实。

A、贯彻

B、实践

C、宣传

30、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B)相结合的过程。

A、基本国情

B、伟大实践

C、现实状况

31、科学发展观的正式提出是在党的十六届(A)全会。

A、三中

B、四中

C、五中

32、科学发展观是第(C)代领导集体提出的。

A、第二代

B、第三代

C、第四代

33、科学发展观被写进党章是在党的(C)。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34、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A)。

A、共享

B、掌握

C、支配

35、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不仅是指社会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整体推进、系统发展,还包含着对(B)的要求。

A、思想全面发展

B、人的全面发展

C、文化全面发展

3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C)。

A、改革开放

B、组织建设

C、党的建设

3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B)。

A、行动指南

B、重大战略思想

C、重大指导方针

38、(C)、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A、改革开放

B、求真务实

C、科学发展

39、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应该把(B)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指标。

A、把维护人民利益、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B、能否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GDP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40、(A)是科学发展的受益者,也是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A、人民群众

B、领导干部

C、知识分子

41、又好又快发展是(A)的本质要求,是在经济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A、科学发展观

B、可持续发展观

C、以人为本

42、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追求政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A)。

A、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3、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B)。

A、根本要求

B、基本要求

C、重要基础

44、(B)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改革开放

45、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即(B)。

A、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B、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46、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我们做到(C)。

A、经济发展不能再对水、大气和土壤等资源造成污染

B、坚持开发优先,在经济进一步发展之后再来强化对森林、湿地、江河、海洋等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C、发展经济要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

47、统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政府职能应更多地放到(A)等方面。

A、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B、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

C、促进协调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建设和谐文化、激发社会活力

48、牡丹江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题是(C)。

A、“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

B、“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

C、“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跨越发展”

49、牡丹江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B)为实践载体。

A、“财政收入‘双六’和三年‘超千破百’目标”

B、“打造大牡丹江、新牡丹江、加快推进沿边开放先导区建设”

C、“实施贸旅牵动战略,打造沿边开放先导区”

50、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牡丹江市从(A)年左右的时间,分两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A、 2009年3月,用1年

B、 2009年4月,用1年

C、 2009年3月,用2年

51、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B)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

52、(A)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

5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B)。

A、服务人民

B、造福人民

C、服务大众

54、(C)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与时俱进

B、解放思想

C、改革开放

5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C)的先锋队。

A、广大人民群众

B、其他社会阶层

C、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56、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是(B)。

A、人的解放

B、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

C、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

57、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A)。

A、密切联系群众

B、理论联系实际

C、独立自主

58、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要提高(A)。

A、拒腐防变的能力

B、抵御风险的能力

C、应对危机的能力

5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C)。

A、奠定了主权国家的基础

B、提供了前提条件

C、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60、现行以(A)为主体的财税体制,很难避免一些地方不顾资源和环境条件、盲目发展财政增收效应大的加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

A、增值税

B、营业税

C、所得税

6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B)。

A、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

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62、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C)。

A、发展战略

B、发展道路

C、发展观

63、怎样准确把握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关系?

(C)

A、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并重,优先考虑现实利益

B、以现实利益为重,长远利益要建立在现实利益不断实现和积累的基础上

C、以长远利益为重,现实工作必须为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6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C)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6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A)。

A、思想基础

B、理论基础

C、政治基础

6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

A、最新成果

B、最新运用

C、最新理论

67、坚持(C),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A、科学发展观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8、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主张(A)。

A、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B、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C、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69、以人为本,就是以(A)为本。

A、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C、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70、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A)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体党员的利益

C、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利益

71、人的全面发展包括(A)。

A、全面满足人的需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全面发挥人的才能

B、全面满足人的需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C、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全面发挥人的才能

72、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是(A)。

A、推进社会建设

B、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C、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7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遵循的原则主要有(B)。

A、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B、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C、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74、社会进步是通过协调发展来实现的,是(B)的结果。

A、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统一

B、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发展

C、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75、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其目的是(B)。

A、到问题最突出、条件最艰苦、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地方去了解实情

B、通过调查研究,从中发现和把握规律性的东西,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解决好本地区本部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C、从群众中来,从群众中去

76、人民群众利益表达的主渠道是(C)。

A、各级干部调查研究

B、新闻舆论

C、信访

77、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的观点有(B)。

A、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B、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C、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78、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C)。

A、组织满意不满意

B、经济发展的速度

C、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79、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

完成这个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的(B)支撑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

A、财政

B、资源

C、人口

80、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的关键是(B)。

A、保护生态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节约能源

8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A)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

A、发展的办法

B、改革的办法

C、化解矛盾的办法

82、应当怎样认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间的辨证关系?

(A)

A、生产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生产发展的结果,生态良好决定着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可持续程度

B、生态良好是基础,只有生态良好了,才可能有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

C、生活富裕是基础,生产发展和生态良好是目的

83、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提高发展的(C),低投入、高产出。

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防止增长代价过大。

A、普惠性

B、协调性

C、效益性

84、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A)有机统一。

A、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B、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85、当前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B)。

A、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B、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86、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C)的关系。

A、精神文明建设

B、改造自然

C、人口、资源、生态环境

87、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C)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

A、提高思想觉悟

B、增强党性修养

C、坚定理想信念

88、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B)的第一要务。

A、科教兴国

B、科学发展

C、执政兴国

89、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A)。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建设和谐社会

C、实现科学发展

90、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B)。

A、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

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91、(A)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A、党的基本路线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四项基本原则

92、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继续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要以(C)为主线。

A、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B、理论建设和制度建设

C、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93、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B)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

A、执行能力

B、执政能力

C、管理能力

94、(C)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与时俱进

B、解放思想

C、改革开放

95、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A)。

A、密切联系群众

B、理论联系实际

C、独立自主

96、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努力把(C)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

A、各级党委

B、各党支部

C、各级党组织

97、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

C、基本经验

98、在当代中国,坚持(C)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A、科学发展

B、新型工业化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9、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处理好(C)的关系。

A、按劳分配

B、多种分配

C、效率与公平

10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A)。

A、最新成果

B、最新运用

C、最新理论

1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A)。

A、思想基础

B、理论基础

C、政治基础

102、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A)。

A、科学发展观

B、协调发展观

C、和谐发展观

103、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C)的历史使命。

A、独立解放

B、繁荣昌盛

C、伟大复兴

104、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的基本国情仍然是(A)。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新民主主义

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105、目前我国的主要矛盾仍然是(B)之间的矛盾。

A、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06、引入“绿色GDP”概念的主要目标是(C)。

A、不能把GDP的增长作为唯一的指标

B、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能耗低、污染少的第三产业

C、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07、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循环经济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C、人的意识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108、经济发展必须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其实质是(B)。

A、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B、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C、效益是企业的生命,必须着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09、目前,我国需求结构中(A)。

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使得居民生活不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导致国内市场规模受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

A、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

B、投资率偏低,消费率较高

C、投资和消费都不足

110、我国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

而(B)和国际收支盈余过多,还会造成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反过来又助长了投资的高增长。

A、外贸逆差过大

B、外贸顺差过大

C、外贸赤字过大

111、推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就是要(B)。

A、把环境效益置于评价体系的首位

B、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

C、在我国杜绝污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11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A)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

A、发展的办法

B、建设的办法

C、化解矛盾的办法

113、当前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B)。

A、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B、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14、应当怎样认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间的辨证关系(A)。

A、生产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生产发展的结果,生态良好决定着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可持续程度

B、生态良好是基础,只有生态良好了,才可能有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

C、生活富裕是基础,生产发展和生态良好是目的

115、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A)有机统一。

A、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B、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

116、与循环经济不同的是,以往我们是“以资源换增长”,这种做法(C)。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忽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C、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117、把握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要求决策者(A)。

A、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B、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利益的实现奠定物质基础

C、努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11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B)提出的。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119、考虑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求我们(A)。

A、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