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啤企业文化构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434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啤企业文化构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青啤企业文化构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青啤企业文化构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青啤企业文化构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青啤企业文化构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啤企业文化构建.docx

《青啤企业文化构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啤企业文化构建.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啤企业文化构建.docx

青啤企业文化构建

青啤企业文化的构建与运作

  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是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组建的国家特大型企业集团。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国营青岛啤酒厂,始建于1903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生产企业之一,拥有驰名世界的青岛啤酒品牌,1993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在香港和上海上市发行H股和A股股票。

1997年青岛啤酒集团成立。

  近年来,青啤公司推行"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的发展战略,在全国十七个省市自治区共拥有了48个生产基地,形成了辐射国内经济最发达地区的生产和销售布局,保持了国内啤酒行业的领先地位。

2001年,公司全年啤酒产销量突破251万吨,比2000年同期增长34%,营业额也达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5%,双双创出了历史新高。

品牌价值达到了67.1亿元,列啤酒行业第一位,较2000年评估值59.45亿元增长了7.65亿元。

  面对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啤酒市场竞争更趋激烈的形势,青啤公司以建设国际化大公司为目标,制定了"系统整合,机制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巩固提高,做强做大,再创新世纪辉煌"的方针,在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致力于内部系统整合的同时,把企业文化的建设作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董事长李桂荣提出:

"青啤的企业文化是青啤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企业发达靠管理,管理成功靠文化"的理念正在成为青啤人的共识。

  一、青啤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

  青啤文化源远流长,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一个企业能近百年而不衰,企业文化成为支撑其发展的持续动力。

  90年代以前,在青啤还没有企业文化的概念,但企业文化却已经按照它的规律存在着,发展着。

它未经提炼和概括,以松散的形式体现在企业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在企业内部由员工共享的符合企业经营和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啤人,成为青啤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青啤在建厂伊始,就树立了牢固的质量意识。

由德国商人创建的青岛啤酒厂,继承了日耳曼民族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扎实的质量观念。

据当时出版的德文版《青岛及其近郊导游》一书介绍:

"使啤酒爱好者十分高兴的是,1904年底德国酿造厂开张以后所生产的青岛啤酒是十分优良的",1906年即在慕尼黑啤酒节获金奖。

"质量第一,卫生第一"成为青啤人的传统。

再如对企业的忠诚,代代相传。

在青岛啤酒屡屡捧回国际金奖的同时,一种自豪感渐渐沉积为对企业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归属感,80年代提出的"热爱青岛啤酒,献身青岛啤酒"得到了高度认同,成为对企业精神最好的总结。

  自觉地、有计划地建设企业文化始于九十年代初。

1991年,青啤公司创办了第一届"青岛国际啤酒节",用文化传播企业形象,取得了成功。

93年公司上市后,提出以"民族资本为主,以弘扬民族工业为旗帜",是企业宗旨"发展青岛啤酒,弘扬民族工业"的雏形。

1997年公司进一步组织提炼总结青啤的企业文化,成立了专门工作班子,设计并导入了CI战略,公司领导发动员工进行了企业文化建设大讨论,把几代青啤人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特别是近几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过探索积累而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加以归纳总结、提升,经过上上下下六轮的反复讨论修改,经公司的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专家给以论证、加工,最后归纳了青岛啤酒企业文化概要,形成了以"一个核心、六个体系、二个支撑"为主体的青岛啤酒管理模式,明晰了青啤的观念、理念,着力塑造企业新的整体形象,焕发了青岛啤酒新的光彩。

集团公司党委连续几年在母公司企业中开展了宣传、学习、贯彻青啤企业文化,做优秀青啤员工的活动,使青啤企业文化深入人心、深入实际工作。

与此同时,伴随着集团公司扩张的脚步,开始了对子公司的文化整合,以母公司较为成熟的企业文化同化被并购企业,统一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产生了1+1>2的效应,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向心力。

  二、青啤企业文化的特色

  青啤文化是几代人在近百年的时间里锤炼出来的,尽管它经历了漫长的计划经济时代,不可避免地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但它的严谨,突出体现了一种"严格管理,科学决策,团队致胜"的特有的管理思想。

它结合了企业历史上的优良文化传统、青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行之有效的战略思想以及现代管理理论中创新的东西,既有民族传统糅合其中,又有时代特点,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优势。

  1、崇高的使命感

  企业宗旨--发展青岛啤酒弘扬民族工业

  青岛啤酒已有百年历程,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牌。

发展青岛啤酒,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展、市场不断开拓、技术不断进步、管理不断创新、效益不断提高等,都是青啤人奋斗的宗旨。

弘扬民族工业,是青啤人继承百年传统,宣扬民族精神的一贯追求,表达了青啤人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崇高的价值观。

  核心理念---锐意进取奉献社会

  锐意进取,做到奋发向上、大胆创新、勇于开拓、永不满足;奉献社会,做到对股东、对消费者、对社会真诚奉献。

"锐意进取,奉献社会",体现了青啤人在追求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的价值观念。

  企业目标---创世界驰名品牌建国际一流企业

  青岛啤酒的企业目标是要由世界知名品牌成长为世界弛名品牌,由中国名牌企业上升为世界名牌企业,由此产生出更强劲、影响力更大的名牌效应。

为此,青岛啤酒集团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在经营规模、管理模式、技术水平、员工素质、文化观念、产值、销售收入等各方面都要向国际先进企业的标准攀升,创建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队伍、一流企业,向世界啤酒十强挺进。

国际一流的标准是动态演进的,青岛啤酒的发展和追求也是永无止境的。

  2、科学严格的管理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统一

  科学、严格、人际关系和谐,每个组织都在追求,可为什么要"相结合",这正是青啤文化底蕴深厚之所在。

"严格"来自于法家的管理思想,其精髓是一切按制度办事,铁面无私,讲规矩;"科学"来自于道家思想,其精髓是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和谐的人际关系"来源于儒家的思想,使用启发、教化的办法来激发人的积极性和悟性,自觉融入一个团体中,形成团队精神,"和谐"是建立在一定机制上的,出于对青啤事业的感情,在公平的环境下达到人际关系和谐,而不是你好我好的老好人主义。

  随着青啤集团的规模不断扩大,公司越来越意识到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基本点。

因为只凭个人的力量来大幅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已经是不现实的,竞争的优势就在于你能比别人更出色地发挥团队的优势。

用总经理金志国的话说,个人"手大捂不过天",要"团队致胜"。

公司反复宣扬"只有优秀的团队,没有完善的个人"的理念。

通过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各厂协作、强调"下道环节即为顾客"等途径,加强团队精神的建设。

公司管理层则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管理团队"的目标。

  3、追求卓越的产品质量

  二战时期,一位苏联军人从中国买回一箱青岛啤酒,视作珍品放在自家的冰箱里保存饮用。

九年后的一天,当他整理冰箱时,发现在冰箱的里面还藏着一瓶青岛啤酒,惊喜之余,打开饮用,没想到仍然象当初一样新鲜爽口,感动得这位顾客不远万里来到青啤参观考察。

青啤正是以其卓越的产品质量征服了无数的消费者。

  精益求精的质量观

  青啤人的质量观是"高、精、严、细",所谓"高、精、严、细"的质量观就是指对待质量,就要追求高标准、追求精益求精、追求严格的管理,追求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有一位青啤的忠实消费者,发现买回的一箱青岛啤酒里有一瓶的商标刮掉了一块。

他抱着为青啤提建议,从而不断提升、完善心中名牌的想法给青啤售后服务打去了电话。

没想到不久青啤的售后服务人员就来到他家,请他详细介绍事情经过,表示会杜绝类似事情的发生,并再三感谢。

青啤人对这件小事的重视程度让他领会了青啤人的质量观,那就是决不让产品的高质量蒙上任何瑕疵。

  建厂伊始牢固的质量意识与超前的质量忧患意识。

  青啤自1903年建厂,就树立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扎实的质量观念。

质量第一成为青啤人的传统,不管岁月流转,市场环境如何变化,面对挑战如何激烈,青啤对质量工作始终没有丝毫松懈。

历史上,青啤也曾出现质量事故,但青啤人能深刻吸取教训,把失误作为动力,公司把每年的四月定为"质量月",全体员工人人参与,不忘质量忧患,警钟长鸣,使质量工作更上层楼。

  坚持科技领先

  青啤人的科技创新观为:

"发掘品牌优势,领导时代潮流",青啤人认为必须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企业科技水平,推进科技创新,在技术上,质量上,产品更新上,保持青岛啤酒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同行业领先地位。

2001年8月,我国啤酒行业第一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在青啤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该站的成立对提升啤酒这一古老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促进高新技术在啤酒转化和应用等均起到重大作用。

  4、树立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的经营理念

  树立"适应市场,满足市场,发现市场,创造市场"的市场观。

青啤人认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企业只有不断地适应并参与市场竞争,关注市场变化,强化服务观念,尽量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发现新市场,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市场不变的规律在于永远在变,青岛啤酒要把握消费趋势,依托雄厚的科研力量,开发新产品,创造并引导消费时尚,创造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树立"更快捷、更新鲜、更亲和、更便利"的服务观。

青啤人认为"青岛啤酒不仅要酿造高质量的产品,还要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更快捷、更新鲜、更亲和、更便利、是根据啤酒消费特点,研究啤酒市场规律,提出的高标准服务准则。

更快捷,是对消费者做到有求必应,快速行动。

更新鲜,是利用全国和全球销售网络,采用直供方式,缩短运输和流通时间,保证终端消费者享受到最新鲜的啤酒。

更亲和,是指企业不仅生产销售优质的青岛啤酒,还创造和宣传青啤文化,拉近企业与消费者距离。

更便利是为消费者、营销商等各环节营造热情周到的服务和顺畅便利的环境"。

  三、青啤企业文化运作的体会

  

(一)在企业文化的培育和贯彻中,既讲灌输,更讲启发,让员工去感受企业文化,形成互动,而达到这个效果的关键在于形式的实效性。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很多方式可以向员工传达文化信息。

比如:

将企业的经营理念融进CI各大应用系统,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也向员工传达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制定符合企业文化精神层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度体现企业组织行为的要求;树立先进人物,证实企业文化等。

我们在实践中,感到最易被员工接受的形式有这么几种:

  1、抓住关键事件,建立公司传统。

  每个公司都会有激起员工兴奋点的事件。

青啤历史上曾发生影响产品质量的毛刷事件被不断重复,成为质量的警钟。

公司把每年的四月定为质量活动月,象传统的纪念日一样,各单位以质量为主题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负责生产工艺的围绕如何加强质量管理进行研究;政工部围绕着质量主题利用报纸、板报、橱窗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青年们围绕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开展演讲比赛;营销人员围绕如何提高新鲜度管理进行研讨等,做到了人人参与。

通过这种传统的建立,让质量丰碑更加牢固地矗立在青啤人心中。

  2、用生动的事例传播企业文化。

  讲故事总是能打动人心。

《圣经》在西方深入人心,靠得就是一个个生动的事例。

同样,企业文化用"讲故事"的方式去传播,比单纯讲道理更有说服力。

青啤在集团范围内开展了诠释企业文化征文活动,搜集了许多鲜活生动的事例。

有一个刚进厂的大学生看到这么一件事:

二厂的一位工艺员在小啤酒作实验时,有一锅麦汁溢了出来。

他想都未想就冲上去关阀门,结果被溢出的麦汁烫伤了腿,最后住进了医院。

事后厂领导去医院看望他,在对他这种一心为公的精神肯定的同时,也对他提出了批评。

这位新员工迷惑了。

她说这不正是热爱企业的精神的突出体现吗?

为什么要批评呢?

一位老师傅的话使她豁然开朗:

你忽略的正是我们青啤公司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对待员工的态度。

当时他首先要做的应该是保护好自己,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再谈论别的事情。

"这位新员工感慨道:

奖励和批评,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但却在这件小事上和谐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