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加压药物在急诊休克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全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961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5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管加压药物在急诊休克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全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血管加压药物在急诊休克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全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血管加压药物在急诊休克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全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血管加压药物在急诊休克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全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血管加压药物在急诊休克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全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管加压药物在急诊休克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全文.docx

《血管加压药物在急诊休克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管加压药物在急诊休克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全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血管加压药物在急诊休克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全文.docx

血管加压药物在急诊休克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全文

2021血管加压药物在急诊休克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全文)

休克是急诊最常见的危重症之一,从病理生理上可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分布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梗阻性休克等类型。

针对不同类型的休克,医生在准确评估病情特别是管理、优化容量状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使用血管加压药物对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非常重要。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分会组织数十位急诊、药学领域的专家充分调研、梳理国内外新近文献资料,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经反复讨论达成"血管加压药物在急诊休克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注册编号为:

IPGRP-2021CN160)。

共识的证据等级分为三级(见表1)。

表1 证据水平分级标准

1 血管加压药物

在休克治疗中的地位

血管加压药物(Vasopressor)是一类对外周动脉和静脉血管具有收缩作用的药物,可以直接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在心输出量不变的情况下提升患者的血压以保证足够的器官、组织的血氧灌注。

通常认为,当患者为低血管阻力性休克时具有明确的血管加压药物使用指征;在极端情况下为了维持患者最低灌注压,血管加压药物甚至可以在容量补充之前应用,但需注意的是,过早使用血管加压药物可能存在风险。

也同样需注意的是,过度的补充容量可能对患者有不良影响,大量临床数据建议脓毒症休克患者应更早地使用血管加压药物。

因此,加强循环监测、更加平衡地进行容量复苏和使用好血管加压药物非常重要。

此外,使用血管加压药物除了关注血管阻力的变化,还要注意其对循环动力学的其他影响:

①收缩容量血管,提高体循环平均充盈压,使非张力容量转化为张力容量;②心脏后负荷增加,心脏射血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如果心脏代偿能力不足,心室-动脉耦联的平衡被打破,会导致循环状态进一步恶化。

2 血管加压药物的

分类与药理学特征

常用的血管加压药物可分为儿茶酚胺类药物及血管收缩药物,前者在急诊最常用,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间羟胺及去氧肾上腺素(又称苯肾上腺素);后者主要为血管加压素及其类似物。

儿茶酚胺类药物的生物半衰期均很短(1~2min),在开始输注后5~10min达到血药浓度稳态;血管加压素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但是不同患者在不同时间内对这些药物的反应差异很大,且反应程度无法预测,并与休克的不同病因以及全身合并症等有关。

儿茶酚胺类药物调节外周血管活性与其相应的受体有关,主要包括肾上腺素能α1、α2、β1、β2受体和多巴胺DA1、DA2受体,不同的受体分布和作用见表2。

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在低剂量时几乎都是β-受体激动效应,随着剂量增加α-受体效应逐渐明显(表3);血管加压素有2种不同的受体,其中只有1a受体具有明显的缩血管作用(表4)。

表2 不同儿茶酚胺受体的分布和作用

表3 不同儿茶酚胺类药物的药理学特点

表4 不同血管加压素受体的分布和作用

3 血管加压药物

在不同类型休克中的使用

3.1 分布性休克

导致分布性休克的病因很多,基于不同的病因,可再分为脓毒症休克、神经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肝衰竭休克和肾上腺功能不全休克等。

问题1:

针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如何选择血管加压药物?

推荐意见1:

去甲肾上腺素是用于脓毒症休克的一线血管加压药。

多巴胺、间羟胺、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和去氧肾上腺素均是可以选择的二线用药。

(证据水平高,强推荐)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间羟胺、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和去氧肾上腺素均能使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血压升高,其中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均曾作为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血管加压药物的重要选择。

去甲肾上腺素能明显增加脓毒症休克患者的全身血管阻力,显著提高平均动脉压(MAP),而心率的变化很小,被广泛认可为首选用药。

临床上,由于去甲肾上腺素具有收缩肾灌注血管的特性,人们曾在使用上有一定的顾虑,然而,也由于去甲肾上腺素能通过提供更高的灌注压力来增加肾血流量,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可能还是增加的。

间羟胺的作用类似去甲肾上腺素,但作用强度稍弱,也能够增加患者尿量、改善肌酐清除率。

与去甲肾上腺素相比,肾上腺素对血液动力学参数和组织灌注方面的影响存在差异,但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并未显示出对死亡率影响的明显不同。

因此,当需要一种额外的药物来维持足够的血压时,可以考虑去甲肾上腺素联用肾上腺素,但需注意,此二者联用可能会增加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率。

血管加压素适用于脓毒症休克超过24h,可能存在血管加压素缺乏的患者,为了弥补这种缺乏,可予0.04U/min的固定速率使用。

血管加压素的作用不受低氧和酸中毒的影响,已被证明可以减少脓毒症休克患者实现MAP目标所需的儿茶酚胺剂量,且不会引起心律失常。

有研究发现,应用低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同时开始使用血管加压素的患者,较单独使用去甲肾上腺素MAP更快达到65mmHg (1mmHg=0.133kPa) ,并可降低14d和28d的死亡率,但也有研究显示二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多巴胺用于脓毒症休克时需谨慎,因其可能增加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包括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

有研究发现,使用多巴胺的患者其心律失常发生率是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患者的两倍,部分研究还发现使用多巴胺较去甲肾上腺素患者死亡率更高。

因此,在脓毒症休克中不推荐常规使用多巴胺,仅作为二线选择。

脓毒症休克患者不推荐常规使用去氧肾上腺素,因其可能造成反射性心动过缓、内脏器官的组织缺血和心排血量减少,但也因此适用于一些特定的情况,如使用其他血管加压药时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其他血管加压药无效的患者、或已知高心输出量性休克的情况下进行挽救性治疗的患者。

问题2:

针对神经源性休克患者如何选择血管加压药物?

推荐意见2:

神经源性休克中血管加压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损伤的部位来确定:

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可用于颈椎和上胸椎损伤;去甲肾上腺素或去氧肾上腺素可用于中、下胸椎损伤。

(证据水平高,强推荐)

在急性脊髓损伤(SCI)的管理中,基于高水平的证据,多个指南推荐在5~7d的时间内将患者的MAP目标调定为85~90mmHg,而低血压伴神经系统损伤会导致预后不良。

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用于颈椎和上胸椎损伤,因为此时的低血压可能主要由交感神经张力丧失引起,需要具有α和β肾上腺素能效应的药物;对于中、下胸椎损伤,因血管舒张是导致低血压的主要原因,建议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或去氧肾上腺素。

问题3:

针对过敏性休克患者如何选择血管加压药物?

推荐意见3:

肾上腺素是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首选股外侧肌肉注射;对特定患者可静脉注射或持续静脉输注。

(证据水平中,强推荐)

目前虽没有使用肾上腺素治疗过敏性休克的高级别证据,但专家一致建议,过敏性休克患者首选股外侧肌肉注射肾上腺素0.3~0.5mg,必要时5~15min重复一次。

对意识丧失、即将发生心跳骤停的患者,可静脉注射肾上腺素0.1~0.2mg,注意要将原液(1:

1000)稀释10倍使用;对反复低血压的患者,可以0.1μg/(kg·min)的速度持续输注。

过敏性休克患者使用肾上腺素的安全性较好,未显示严重不良反应。

有病例报告描述了对肾上腺素难治性过敏反应的患者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

问题4:

针对肝功能衰竭引起的分布性休克患者如何选择血管加压药物?

推荐意见4:

去甲肾上腺素是治疗肝功能衰竭引起的分布性休克的一线药物。

(证据水平中,强推荐)

基于生理学原理,治疗肝功能衰竭引起的分布性休克首选去甲肾上腺素。

血管加压素可作为对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无反应的二线药物,有研究认为,使用血管加压素能改善这些患者的MAP。

问题5:

针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且对类固醇替代没有反应的休克患者如何选择血管加压药物?

推荐意见5:

对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且对类固醇替代没有反应的休克患者,可选择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或间羟胺。

(证据水平低,中推荐)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时,患者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需要先进行类固醇替代,替代后若仍有休克存在,可选择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或间羟胺。

多项研究表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存在血管加压素功能不全,但尚无研究证明血管加压素能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3.2 心源性休克

问题6:

针对心源性休克患者如何选择血管加压药物?

推荐意见6:

心源性休克患者应接受去甲肾上腺素作为一线血管加压药物。

去甲肾上腺素用到极量时可以联合使用多巴胺和间羟胺。

(证据水平高,强推荐)

心源性休克患者多需要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并调节血容量以改善心输出量,控制心律失常,同时也需要给予血管加压药物以提高血压、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脏器灌注。

应该使用能达到目标血压的最低剂量的血管加压药物。

问题7:

心源性休克患者如何调节血管加压药物的剂量?

推荐意见7:

去甲肾上腺素以低剂量[0.1μg/(kg·min)]开始,根据需要每5~10min调整一次,逐渐增加剂量以使MAP达到65~70mmHg。

如果去甲肾上腺素加到大剂量[超过2μg/(kg·min)]MAP仍不能达标,则应考虑进一步提高心输出量的治疗,必要时使用机械循环支持。

(证据水平高,强推荐)

问题8:

右心衰竭相关的心源性休克患者如何选择血管加压药物?

推荐意见8:

右心衰竭相关的心源性休克可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或血管加压素维持患者血压。

(证据水平中,中推荐)

右心衰竭导致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仍以处理原发疾病为主,血管加压药物的疗效有限。

去甲肾上腺素可通过改善两个心室收缩的相互作用、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压来改善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善心脑和其他组织器官的灌注,且不增加肺血管阻力。

血管加压素用于急性右心衰竭目前缺乏临床数据,但其不增加肺动脉压力,右心衰竭期间可以使用。

问题9:

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拮抗剂过量相关的心源性休克患者如何选择血管加压药物?

推荐意见9:

对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拮抗剂过量相关的心源性休克,治疗应基于具体的病理生理学类型。

(证据水平低,中推荐)

鉴于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拮抗剂可诱发多种病理生理学类型的休克(如血管扩张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治疗应基于早期的循环监测,包括床旁超声心动图和肺动脉漂浮导管(PAC)、PiCCO(经脉搏波连续心排量监测)等。

应特别注意从血管扩张性休克到心源性或混合性休克的潜在演变,还应考虑诸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体外膜氧合(ECMO)等特定方法的使用。

钙通道拮抗剂:

根据作用机理,建议在出现血管扩张性休克或尚未评估心脏收缩功能时先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来提高血压,也可使用肾上腺素以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率;不建议使用多巴胺,也不推荐单独使用血管加压素。

β-受体阻滞剂:

临床上通常表现为心源性休克(心动过缓和室内传导阻滞),在这种情况下,应同时使用血管加压药物、钙剂和高剂量胰岛素等联合治疗以维持血压,而不是只使用血管加压药物。

3.3 低血容量性休克

问题10:

对于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是否可以使用血管加压药物?

推荐意见10:

低血容量性休克不建议常规使用血管加压药物,但如果通过液体复苏仍不能维持MAP和组织器官灌注(如MAP低于50mmHg或SBP低于70mmHg),可考虑使用血管加压药物,特别是对于创伤性脑损伤的患者。

(证据水平高,强推荐)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主要治疗是及时补充血容量,其中失血性休克需要尽快止血、防止容量继续丢失,如果使出血的患者血压迅速达到正常,可能不利于血凝块的形成、造成更多的出血和更多的液体需求,因此使用血管加压药物时需要谨慎。

尽管多数观点认为血管加压药物在创伤中使用的利弊尚不明确,但也有研究显示,使用血管加压药物治疗失血性休克可以改善预后。

实际上,有6%~30%的创伤患者使用了血管加压药物,76%的受访者同意在失血性休克中使用血管加压药物。

目前,血管加压药物仍是创伤后低血压常规治疗的一部分,因其能避免患者的大量输液、从而减少创伤性凝血病、减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水肿,特别是脑水肿和急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