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关于将营口老港改造成辽河航运文化旅游产业园的提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9583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行业关于将营口老港改造成辽河航运文化旅游产业园的提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旅游行业关于将营口老港改造成辽河航运文化旅游产业园的提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旅游行业关于将营口老港改造成辽河航运文化旅游产业园的提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旅游行业关于将营口老港改造成辽河航运文化旅游产业园的提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旅游行业关于将营口老港改造成辽河航运文化旅游产业园的提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行业关于将营口老港改造成辽河航运文化旅游产业园的提案.docx

《旅游行业关于将营口老港改造成辽河航运文化旅游产业园的提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行业关于将营口老港改造成辽河航运文化旅游产业园的提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行业关于将营口老港改造成辽河航运文化旅游产业园的提案.docx

旅游行业关于将营口老港改造成辽河航运文化旅游产业园的提案

(旅游行业)关于将营口老港改造成辽河航运文化旅游产业园的提案

关于将“营口老港”改造成“辽河港口与航运文化产业园”的提案

1861年开埠后,营口成为东北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

依河而生,因港而兴,交通便捷,资源聚集,地缘优势决定了它的历史价值。

孙中山先生在近百年前的《建国方略》中就将“位于辽东湾之顶上,昔者尝为东三省之唯一海港矣”的营口港规划为“比肩世界之大港”。

 到2012年,营口港年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集装箱量完成485.1万标准箱,成为全国沿海第八大港,也是发展最快的港口之一。

从亿吨大港到3亿吨大港的跨越,只用了5年时间。

港口吞吐量并非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营口经济发展兴衰的折射。

“以港兴市”,一直是营口一以贯之的发展战略。

 辽河潮涨潮落,营口也在波峰浪谷的摔打中磨砺城市性格。

在东北振兴10年的历程中,营口上演了精彩的传奇。

如今,这座城市又开始将“文化强市”和“以港兴市”、“产业立市”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成为城市发展战略。

  营口是一座文化的富矿。

从古一路走来,渔业、农业、牧业、航运、商贸、工业等文明的因子,积淀在营口的河床与海岸。

金牛山古人类遗址、古石棚遗址等古代文化遗存诠释了营口历史的久远;河海双港解读着营口特有的渔业和航运发展历程;天后宫、楞严禅寺等庙宇延伸了河海古朴的文化内涵;望儿山、青龙山、蟠龙山、月牙湾、卧龙湾讲述着营口古老的故事;温泉、矿山、水产、水果、水稻捧出营口盛产的玑珍……割舍不断的历史和文脉,造就了营口文化强市的丰富资源。

在文化强市建设中,营口坚持旅游产品开发与文化发展相结合,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度包装,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

加强旅游精品建设,充分发挥“山海河林泉寺”等旅游资源优势,把文化产业与旅游资源开发、市场培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并在其中充分融入文化元素,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营口特色的旅游品牌,推出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演艺精品,建设一批在国内有重大影响力的旅游区、旅游带。

位于营口鲅鱼圈的保利大剧院每年为观众提供高品位文化视觉盛宴。

“吃营菜,游古迹,泡温泉,洗海澡,看演出”为主题的海滨文化已经成为营口的一张城市名片,很多东北人把营口当作休闲乐园。

独特的文化品牌和文化实践,让营口驶上高起点、高速度、高水平的“文化高铁”。

营口的文化,必然带来一个文化的营口,快速崛起的营口。

 今天的营口,沿河临海土地储备丰富,营口港位居中国沿海十大港口之列,港口吞吐量突破3亿吨。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三大国家战略叠加,营口得天独厚。

受益于此,营口的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连年保持全省最快增速和总量第四……

  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以产业升级、城市转型和民生改善为重点,营口坚定实施“以港兴市、产业立市、文化强市”三大战略,努力实现新的跨越和率先崛起。

  港口与城市深度融合

  营口港年吞吐量增至3亿多吨,对临港产业乃至城市建设的拉动作用巨大,对建设“新型产业基地、东北物流枢纽和现代化特大港口城市”将产生根本性的支撑作用。

因此,“以港兴市”成为营口的发展战略之一。

  而港口是推动临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营口参与区域竞争的核心战略资源,也是营口实施三大战略的突破点。

历史上营口因港而生。

以港兴城,现代营口人也有着一段生动的实践。

  1984年营口港鲅鱼圈新港区动工兴建时,鲅鱼圈人自己都没想到,不起眼的小渔乡,会成为一座现代化、生态化、高幸福指数的海滨新城。

临港工业的迅猛发展,让很多渔民、农民告别了低矮的平房、渔船和黄土地,成了“工薪族”。

物流、金融保险、餐饮、酒店等服务产业与港口发展快速配套,现已成为一个发达的“经济圈”、一个繁荣的“文化圈”、一个舒适的“生活圈”,城区面貌日新月异,是全省的强区。

  而今,另一幕“以港兴城”的故事即将横空出世就在鲅鱼圈南18公里的“仙人岛”。

2015年,仙人岛能源化工区地区生产总值的目标为200亿元,并成为具有15万至20万人口的滨海新区。

  在营口市北端,与营口港大辽河港区“零距离”的站前区,一个与港口共同改造旧城区、开发“金湾银畔”沿河新兴城市带的计划已经酝酿成熟,按照“控制发展住宅、适度发展商业、大力发展楼宇”的思路,建设一带三区(沿河景观带、港口物流区、旅游商贸区、休闲居住区),提升城区品位。

  港口让营口的都市元素日益丰富,港口城市的综合服务体系日臻完善,适宜人居、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新环境风姿绰约。

  到2015年,营口将建立起高效运转的港区港市联动体制机制,港口与城市实现深度融合发展;临港产业形成规模,力争港口吞吐量中本地货物占比重提高到30%,金融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港口的集疏运能力全面提高,港口吞吐量达到4亿吨,集装箱运量实现700万标箱;“一带三轴”空间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力争城市化率达到75%以上,实现建设沿海强市的目标,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300亿元。

 文化软实力渐成发展硬实力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引领城市发展的方向,文化产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化软实力转化成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这一硬实力的作用不可估量。

在营口,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贡献将会越来越大。

  营口辽河老街一期改造工程竣

  工开街,成为实现城市现代化与历史遗址和谐共生、城市文化与历史展示复兴有机结合的有效载体,也标志着老街向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历史街区迈进了一大步。

  老街的复原改造只是营口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一个缩影。

  在文化强市建设中,营口坚持旅游产品开发与文化发展相结合,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度包装,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

加强旅游精品建设,充分发挥“山海河林泉寺”等旅游资源优势,深入挖掘金牛山等历史文脉资源,把文化产业与旅游资源开发、市场培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旅游景区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品牌推介中充分融入文化元素,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营口特色的旅游品牌,推出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演艺精品,建设一批在国内有重大影响力的旅游区、旅游带。

  与此同时,营口正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相融合。

引导支持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文化科技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着力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具有发展潜质的创新型中小文化企业,重点扶持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骨干文化科技企业,着力打造“乐器之都”、“中国北方最佳温泉城”等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建立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对文化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进一步提升印刷、传媒、演艺、网络、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推进文化与金融相融合。

通过政府注入资金、吸引金融资本参与和企业上市等方式,进一步拓展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

切实加强文化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机构对文化企业的信贷结构。

探索建立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机制、文化创意无形资产评估机制和贷款贴息工作机制,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功能平台,为企业在债券融资、私募融资、并购重组等方面提供服务,促进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着力提高文化惠民服务水平。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便利。

着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资源共享、功能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各类公益性文化活动,办好“群众文化节”、“广场文化月”,广泛开展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等各类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鼓励群众参与各类文化艺术创作,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农家书屋和社区书屋建设、城乡数字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让城乡群众在享受文化、参与文化、创造文化中增强生活幸福感。

着力提高城市文化对外影响力。

推进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依托国家、省对外文化交流平台,展示营口文化发展的成果。

对营口地域特色文化进行系列包装宣传,培育一批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产业基地,打造“望儿山母亲节”、“国际海滨温泉旅游节”、“中国营口乐器产业博览会”等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扩大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建议:

牛庄文化创意园初具产业规模

《中国畜牧兽医报》(2012年08月06日06版)

厦门牛庄文化创意园是国内首个以“弘扬牛精神、学习牛品格、传播牛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文化创意园区,经过近年来各方的精心培育,目前已初具产业规模,发展成为“两岸文创企业集聚区、两岸文创产品市场、特色文化旅游景区、两岸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两岸影视基地、时尚休闲消费空间”等复合型园区,牛庄的品牌力、文化影响力以及示范带动力正逐步显现。

和谐部署:

打造文化创意园区

根深智业文化创意园区于2010年6月正式开园,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总投资6000多万元人民币,是集“牛庄旅游、创意设计、文创产品展示销售、创意培训教育、时尚演艺发布”五位一体的海峡两岸文创产业基地,是厦门市首个区域性城市文化综合体,是两岸时尚创意生活产品流通集散地及终端销售专业市场,是厦门乃至海西的文化创意中心。

经过十余年的深度耕耘和资源整合,根深智业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园区努力构建文创产业集聚区:

成立园区企业协会,为入园企业提供市场营销、宣传推广、项目成果展示、对接和交易、投融资牵线搭桥、人才培训等专业支持;定期举办各类活动,如沙龙、论坛、会展等,促进入园文化创意企业之间的交流,提高文化创意企业的竞争力,增加园区的附加值;促进福建、厦门、泉州和外省市等地著名的商会、协会和社团来园考察、授课、研讨,与入园企业接洽供需、产学合作;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交流合作。

与台湾文创界无缝对接,紧密关联合作,是台湾文创产品进出大陆的集散地和流通市场。

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唐国忠说:

“都市牛庄,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做牛的文章,把牛的品格、牛的精神都体现在文化创意中,创意很好。

这是一个文化创意产业,适合中青年。

从牛上可以引申无限创意,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创意是智慧的结晶,带来的是经济效益。

牛庄可以办成爱国主义基地,办成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的教育基地。

融合发展:

打造文创集聚平台

作为目前大陆唯一的专业文创市场,厦门牛庄文创产品街汇聚了两岸上万种文创产品,将打造成海峡两岸时尚创意设计产品流通集散地及文创产品终端销售专业市场。

整个市场由两个台湾文创产品馆、综合文创产品馆、国际文创产品馆、30多间临街小木屋等构成,卖场面积近10000平方米,引进文创商铺200多家,汇聚上万种文创商品。

园区引进百家国内外知名文创设计企业、500家文创产品商,5年内计划实现年文创产品销售额3亿元,年总产值6亿元,利税达亿元的园区。

据了解,台湾的文创产业较早发展,具有比较成熟的产业发展理念,文化产业兼具时尚感和文化内涵,其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常与日常生活紧密关联,独具匠心,是大陆文创产业学习经验的“取经之地”。

因此,厦门牛庄特意开辟出两个台湾文创产品馆,吸引台湾文创商家入驻。

现在,台北故宫文创产品、台盐、台酒、兰亭序、百家姓图腾、小城故事等30多家台湾家喻户晓的文创商家已经抢先签约入驻,海峡两岸文创市场已经初具规模。

在这里,大陆民众可以近距离接触台湾多种多样的文创产品,并了解台湾文创产业的发展历程;台湾文创商家则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将台湾文创产品在大陆推广,借此打开市场。

厦门牛庄文创产品街搭建了海峡两岸文创产品交流的平台,大陆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必将在这里蓬勃发展。

创意升级:

打造文化时尚空间

今年4月,福建省首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团委——厦门牛庄文创园团委正式成立,这与文创园在面向青年开展工作、面向两岸推动交流、面向社会弘扬文化上具有共同的工作结合点,对加强园区内青年群体的服务教育管理、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牛庄文创园团委将积极协助及配合青年在文化创意领域的创业,把牛庄文创园建成青年创业的孵化地;凝聚青年的优势,把牛庄文创园建成青年交流的聚集地,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牛庄、走进牛庄、喜爱牛庄,在牛庄中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牛庄文创园团委将以牛文化为纽带,以牛文化展厅为阵地,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优秀文化,把牛庄文创园建成青少年的教育基地;发挥青年群体的生力军作用,把牛庄文创园建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牛庄文创园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创界与时尚界具有天然的亲和性,店铺林立的牛庄文创产品街、内涵丰富的牛文化馆、独具风情的咖啡酒吧部落、时尚T台、创意办公区域,这些元素,为影视作品创作和时尚素材发掘提供了良好的取景点和创意空间,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园区的无限活力,完善文创产业链、提高产业集群度,扩大品牌影响力。

长江航运文化

民盟建议火车站改造保留站南历史工业风貌建筑群

厦门网2010-01-1115:

00

火车站历史工业风貌建筑群

位于厦门火车站东南侧,东坪山脚下的站南路13、17、19号仓储区,是目前岛内保留最完整的、面积最大的历史工业风貌建筑群。

区内典型的闽南式传统工业文化仓储建筑,始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共有50幢,单栋仓库建筑面积700-120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约为11599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

目前,火车站正进行改造,其旁边的历史工业风貌建筑群命运让人担心。

近日,民盟厦门市委会建议保留,这还是他们去年重要的调研课题,曾以呈阅件报送市领导,并将作为今年的政协提案提出。

【特色】

高尺度的建筑空间、闽南特色的历史感建筑

去年,部分市政协委员和文化界人士在视察这里时认为,该区域建筑风格具有上世纪60年代工业建筑的显著特色,砖(石)混结构及屋檐木质梁柱组成的砖(石)木结构,建筑群体的历史脉络清晰,颇为大气和完整。

这些建筑高尺度的建筑空间、闽南特色的历史感建筑,形态非常接近深圳华侨城LOFT(创意仓库)、北京798等创意园区,极具保留价值,对其进行必要的整修与改造,可以作为我市有影响的文化产业园区。

目前,该仓储区建筑物的主要功能为烟草局仓库、印刷厂和食品厂仓库等,其中6号仓库已被改造为以设计、文化艺术创意工作室使用,另有7幢仓库也有创意公司拟进驻,部分公司已签订进驻协议,还有几栋也在接洽中。

预计在不远的将来,整个仓储区将在民间文化创意产业的运作下,形成一定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但火车站站南广场改造,可能会拆迁、影响到该仓储区的保留,一些希望利用该区域作为文化创意工作室的人士和公司已暂停租赁洽谈,处于观望之中。

【建议】

规划为思明区

“海西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民盟厦门市委会认为,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及相关产业正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这里若能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并与梧村商圈及金榜山、东坪山风景区有机结合,既能展示厦门工业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所承载的特殊历史内涵,又是发展厦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天然绝佳巢穴,可以艺术品、手工艺品消费和时尚体验的特殊休闲区为特色,创造一个集都市购物、特色休闲、创新旅游、时尚设计等相结合的新型创意商贸园区。

它与梧村商圈未来发展相呼应,将增加厦门特色创意休闲旅游商业新亮点。

为此,他们建议,在火车站南片区改造与站房建设规划中增加对这片极具历史风貌及工业时代特色的仓储建筑物的保护和利用规划。

可以将目前的仓库置换成文化创意产业人员的工作室、展销场所,吸引更多的家居软装、时尚服饰设计、手工艺饰品创作等到这里创业。

将其划定为紫线保护区,正式规划为思明区“海西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同时,进行清理整治,改善该片区道路体系不完善、路况较差、照明不足等的状况。

由于历史原因,该建筑群的产权不明晰且复杂,政府可协助理顺产权关系,结合实际情况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并制订优惠政策,吸引创意产业到园区办公。

港口文化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来源:

办公室时间:

2009-7-410:

46:

56浏览次数:

2415

  我每次到宁波来,都有一种感激之情,感谢我们这儿的各级官员、各级专家,把我的家乡打造得那么漂亮、那么宏伟,因为我是宁波人,所以我今天可以用另外一种方位来欢迎各国、各地来的朋友,来看看我们的家乡的发展速度。

我今天的演讲要完成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其实要和在座的各位朋友一起完成的,就是我们的论坛是首届国际港口文化节,既然称为首届,当然今后还有二届、三届、四届,那么“港口文化”这一概念,应该在我们“首届”得到基本的论述,然后在二届、三届有一个学术奠基。

这个任务有一点麻烦,但是应该是我们这个论坛所需要承担的。

现在我们把刚才好多朋友杰出的演讲拉回到学术的起点上来——什么是港口文化。

  我们首先要给港口文化作个定义。

  定义的事情不好办,但是这个事情还是需要做一做,才能成为我们的话语基础。

在讲港口文化之前,我们首先要碰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什么是文化,这里边肯定我们在座的各位有一点迷乱。

我们在讲港口文化的时候,跟我们的工作有关,但分离出来讲文化的时候,似乎是宁波这一带的作家写的什么书、民间演过什么戏,好象跟我们港口文化既有点关系、又不太有关系,好象完全变成了两个道。

各地在谈文化的人都有这个问题,社会在飞速的发展,我们需要文化。

而一讲到文化的时候,往往是传统的一些演出呀,好象和我们所理解的东西不一样,这点我们今天先把这误会消除。

那个是不是文化?

是文化。

按文化界的说法,那个叫“小文化”。

大家不要看不起这个“小”字,“小文化”包括了许多书籍、古籍、优秀的文化遗迹,这些都是属于“小文化”的范畴。

但是我们讲的港口文化,是大文化,它牵涉到一种精神素质。

前不久我在给一所大学题词时说,从宏观概念上说,文化不是一种职业,是一种素质。

如果文化就职业而言,这个职业在文联、在作家协会、在戏剧家协会。

其实我们在座的每个港口人都是文化人,这个文化指的是非职业性的素质。

非职业性的素质是大文化。

对文化来说,大文化是最重要的文化,而小文化也是文化,也不能排斥。

现在我们正处在历史转型的时候,处在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大文化。

我们要保护小文化、培养小文化,但总的说来我们的脚步、我们的思维,是走在大文化的道路上。

这点我们大家都能明确的话,我们再进一步。

那么到底什么是大文化呢?

大文化的定义在全世界有200多个,我经过认真的研究以后,作了一个最简单的定义。

这个定义我三年前在香港凤凰卫视讲了几乎一年的时间,基本上听众也能够接受。

我认为从宏观的、大的概念上说,不管是河姆渡文化、宁波文化、浙东文化还是中华文化,从大概念上说,文化是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共同体。

我们知道,到西方去留学,觉得在文化上有点不适应,或者找到了女朋友相处一段时间后由于文化上的不适应分手了,那么这个文化指的一定不是小文化,不是因为她能不能背唐宋诗词或者能不能唱中国几个戏,它指的是大文化,是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结成的共同体。

我们所说的河姆渡文化就是那个时候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共同体,你看,栅栏式的建筑、吃的什么东西,这些都是生活方式,和航海有关呀,等等。

中华文化也是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共同体。

当然,这共同体有时侯会变得很大,成为全球性的共同体,我们讲这就是世界文化。

如果这一点大家都能明确的话,下面我们就来说港口文化。

  首先我们要知道,港口是什么?

如果从定义上说,港口就是船泊进出、停泊和人、物集散、交流的场所。

所谓港口文化,指的是根据港口的地理环境和运作功能产生的精神方式和行为方式。

因为我们是首届国际港口文化节,必须要搞清楚什么是港口文化,这里我先提出个范本,作为大家交流讨论的基础,希望在第二届、第三届对港口文化的定义更精准,更加精益求精地把这件事情做好。

  下面讲第二个问题:

中华文化和港口文化的关系。

  这个中华文化和港口文化的关系比较尴尬也比较复杂。

我们现在开一般的会,肯定会说中华文化非常重视港口文化,港口文化在中华文化当中占据巨大的地位。

但如果从比较冷静的文化思维来说,我们不得不这样理解,就是中国具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是不管中国学者还是外国学者,基本上把中华文明看成是农耕文明。

大家知道世界上的文明有三种类型,一个是游牧文明,一个海洋文明,一个农耕文明,对中国的基本定位是定在农耕文明上面,也就是说我们对辽阔的海洋既靠近(因为海岸线很长)又有点陌生,至少在文化意义上比较陌生,我们连篇累牍的好多书籍、我们儒家学者论述的基本上是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

大家可能看到过这样的学术论文,山东,这是鲁国,是孔子和孟子的家乡,再往东边南边一点,就是齐国,我们叫齐鲁英豪,叫齐鲁大地,但是历史的手指头当年稍稍往东一点,那么齐文化就是海洋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结合体了,中国的面貌就会不一样。

但是历史的手指向西移到了我们的鲁国,所以我们的基本思维是农耕文明,这是一个前提。

  中国文明对海洋文明有一种隔阂有很多很多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在遥远的古代,人们的航海主要是在海湾,也就是说在内海里边进行,辽阔的太平洋对古人来说难度比较大,而中国缺少内海。

我们讲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港口城市(指的是古代),基本上都是在地中海沿岸。

地中海是个内海,波罗的海是内海,波斯湾是个海湾(就是由大陆把它裹卷着的一个海湾),在古代航海比较方便。

像我们(中国)这样莽莽苍苍的大海,对古人来说航海有一定难度,当然我们也有一个渤海湾,但是和波斯湾相比,这个海湾太小了,这是一个客观原因。

  第二个客观原因是中国的地理位置,离海洋200公里以上的土地占了70%以上,就是整个辽阔的国土离海洋还比较远,和欧洲完全不一样,因为欧洲那怕是离海洋最远的一些城市,其实离海洋的距离也还是比较近。

但更重要的是主观方面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核心思想已经把农耕文明作为基本思想后,对海洋感到陌生,我们对海洋很长时间内更多的是晒盐和捕渔,而缺少航行、缺少运输。

中国古代统治者,叫做“四海之内,莫非皇土”,认为在他控制的范围之内,才是他的文化覆盖地,而海洋是在他控制之外,所以在政权意义上也让它变得陌生。

  第三个原因,大家知道后来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很长时间的倭寇祸害。

毫无疑问,由于倭寇的祸害让朝廷长时间的禁海,港口的功能慢慢地消退。

我看到清代和明代的有些资料里面,出现了一种我感到挺难过的情景,比如有时候黄河泛滥、京杭大运河淤塞,那么漕运能不能海运?

朝廷对这个问题,一直都犹豫,一直都没有实行,这样一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对海洋文明产生了一种疏离感,这个疏离感的后果我们都看到了,明后期以后我们不知道如何面对来自海上的侵略。

我们筑了很多很多长城,这是农耕文明对于游牧文明的防范,但是一直没有想到,更大的防范应该在海洋文明一边,正因为我们不太知道,所以在19世纪中期中华文明因对海洋文明的陌生中一败涂地。

我们不应该是一败涂地呀,因为我们在明代时候有过郑和的航海,我们实际的航海事业很发达,只是我们的文化思维没有很好地阐述它。

据美国张光植(已故)教授考证,他认为中国人在四千年甚至五千多年以前,已经渡海到过美洲,到过秘鲁,但缺少进一步的资料论证。

我到冰岛去的时候,冰岛学者告诉我,第一个发现美洲大陆的是中国人,第二个才是冰岛人。

我们确实在冰岛看到过刻有中国古代文字的奇怪的碑,那个年代非常遥远。

再晚一点,比如象我们浙江的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在四千五百年前突然消失,它到哪里去了?

我发表过一篇学术论文,觉得有可能是海潮的侵入,使农作物完全无以收割,结果使他们难以生存,于是就有了两个方向,一个是逃到内地,一个是出海远航。

现在有DNA技术,有这么一种说法,说毛里求斯就是良渚人远航的一个点,如果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也不要感到奇怪。

后来当然就像好多朋友前面讲到的又出现海上的丝绸之路,在唐代的时候宁波港和扬州港已经是对外交流非常重要的门户和通道,所以民间的航海其实还在不断的进行,但是由于文化思维并没有对海洋文明进行很好的论述,造成了中华文化对海洋文化既亲近又陌生的状态。

我们还可以这么说,我们对港口文化也处于这么一个状态——既亲近又陌生。

正因为曾经是陌生,所以近代先驱者产生了一个重要思维,就是重视港口和港口文化。

孙中山先生为什么要提出东方大港的概念,就是期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