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8935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docx

《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docx

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

 

2016年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

 

2016年3月

未来金价走势:

长期看多。

从长期来看,看多贵金属源于经济内生动力缺失。

美国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都出现下降。

从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来看,2015年后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且美国居民储蓄率仍处于高位,美国消费市场增长乏力。

在信用货币与金属货币的博弈中,信用货币价值下降,从而导致金属货币受宠。

债务危机、无限的货币供应导致各国纸币贬值,央行加大黄金储备。

基本金属情况不一。

短期来看,铜价震荡;中长期来看,铜价下行。

铜尚处于供给过剩周期、融资性需求下跌、中国经济整体下台阶阶段。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及需求增长,铝价反弹持续。

供给结构性短缺将刺激铅锌价格上涨。

一旦嘉能可的减产如期实现,2016年锌市场就将持续供给偏紧状态。

根据AME预测,2015-2016年全球铅市场会出现供应短缺,分别缺少5.9万吨和1.1万吨。

锡需求目前在处于筑底回升阶段,潜在需求有望激发。

高库存、消费减慢导致镍价继续偏弱。

安泰科预计2016年全球原生镍产量为197万吨,消费量为196万吨,仍有1万吨的过剩量。

锂—所有金属中基本面最好的行业。

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需求的迅速放量,加上3C的持续增长,全球锂需求处于上行周期,导致2015年整年供需偏紧。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放量超市场预期并快速传导至上游锂资源,需求冲击导致碳酸锂需求超市场预期1.13万吨,供需平衡的扭转导致锂价全面飙升。

国企改革—供给侧改革首要命题。

2016年供给侧改革是结构转型的主旋律,而国企改革实则重中之重,能否将这条华山之路走下去,盘活国有资产是首要任务。

有色金属板块涉及环保的有格林美、ST秦岭、怡球资源,公司核心竞争力明显。

稀土下游需求好转。

稀土是金属中供给决定价格的品种。

从供给(政策面)来看,稀土收储、出口配额(过去时),都是遏制供给提升价格的手段。

需求上,稀土下游需求好转推动磁材股“火爆行情”,而需求好转也将传递至上游资源股。

一、贵金属:

金属货币

据世界黄金协会统计,目前已经开采出的黄金16.75万吨。

各国央行占了20%。

央行依然成为黄金投资的“庄家”。

随着全球金融体系的紊乱和地缘政治风险的频发,黄金越来越受到各国央行的青睐。

黄金、白银分布广,容易被大多数国家接受。

黄金较为稀缺,静态开采年限17年,白银20年。

1、金供需根本原因:

金属货币与信用货币博弈

供需结构变化明显,突显黄金地位变化。

整体而言,10年来黄金的供给变化很小,但是供给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曾经占到总供给17%的官方售金已从2009年变为负贡献,而且净买入量在2011年增长了471%,2014年增长了45.30%。

央行作为黄金投资的“庄家”,其态度的转变是利好金价上涨的动力之一。

投资需求与金价上涨密不可分。

在印度,首饰需求属于“刚需”,而在中国首饰需求则属于投资性需求。

供需决定价格,货币博弈决定供需。

黄金从本质上来说是金属货币,其涨跌的核心是与信用货币(纸币)的地位博弈。

而所有关于黄金的涨跌因素都是这一博弈的不同表现,比如货币的超发、高通胀、地缘政治的风险。

基于金属货币和信用货币博弈的种种表现,我们提炼出关于黄金的三个利好、三个利空。

三个利好:

弱势美元、实际负利率、无限量的纸币供应。

三个利空:

强势美元、高利率的维持和紧缩的货币政策、通缩。

2、未来金价走势:

长期看多

短期来看,金价主要由事件驱动,包括各国的议息会议(主要是美国、日本、欧元区);央行对黄金的沽售;欧债问题。

中长期看基本面,包括国债收益率,通胀预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主要汇率走势。

美元被动上涨,削弱金价涨幅,但是黄金仍能上涨。

短期黄金最大利空为美联储加息。

从长期来看,看多贵金属源于经济内生动力缺失。

美国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都出现下降。

美国人均消费最高的主要集中在40-50岁之间,15-64岁人口比重接近70%。

从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来看,2015年后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且美国居民储蓄率仍处于高位,美国消费市场增长乏力。

在信用货币与金属货币的博弈中,信用货币价值下降,从而导致金属货币受宠。

债务危机、无限的货币供应导致各国纸币贬值,央行加大黄金储备,使得外汇储备多样化。

二、基本金属:

需求决定价格

1、铜:

短期震荡,中长期下行

(1)需求由西方世界主导变为亚洲主导

2014年,中国精炼铜需求占全球总需求量的49%。

紧随其后的是美国。

二者共计占据全球精炼铜消费量的57%。

因此,中国和美国对铜消费量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

中国的需求结构中,占比最大的是电力,达到46%。

近几年,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铜需求会造成一定的打压,但是在融资需求不断上升的情况下,铜需求量依旧保持一定增速增长。

(2)供给逐年上升且小于需求

总体来看,全球精炼铜供求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且自2010年起,全球精炼铜供给均小于需求。

在各国铜矿生产占比中,中国仅占比9%;精炼铜占比中,中国占比33%。

而同期中国精炼铜需求站全球的49%,可见中国需大量进口铜矿石及精炼铜。

(3)未来铜价震荡下行

短期来看,铜价震荡:

利好,库存较低,开工旺季补库存需求强烈;利空,中国经济触底迹象难觅,难言大幅反弹。

中长期来看,铜价下行:

尚处于供给过剩周期、融资性需求下跌、中国经济整体下台阶。

2、铝:

供给侧改革+需求增长=铝价反弹持续

2015年,LME现货平均价为1663美元/吨,同比下跌10.9%;SHFE现货平均价为12279元/吨,同比下跌9.7%。

2016年1月,国内铝价呈现高位震荡格局。

总体来看,随着宏观风险偏好的改善及供给侧改革的推动,铝价在持续反弹。

根据安泰科统计:

截止2015年底,国内电解铝产能达到3894万吨/年,较上年增长8.4%,增幅下降了3.8个百分点;电解铝产量估计达到3100万吨,较上年增长9.9%,增幅下降2.5个百分点,连续四年处于增长放缓态势。

山东、新疆、内蒙古是国内前三大电解铝生产地区。

2015年,中国以外地区原铝消费量增长较为平稳,交通运输作为国外原铝最主要的消费领域,对原铝消费增长构成有力支撑。

从分大洲原铝消费情况来看,大洋洲、南美洲、东欧三个地区的原铝消费均出现负增长,其中大洋洲消费下降最为明显至28%。

北美、亚洲(不含中国)、中东三个地区原铝消费增长明显,大致在4%-6%之间。

安泰科估计2015年国外原铝消费量为2720万吨,较上年增长1.5%,占全球原铝消费量的比重为47%。

2016年1月,国内原铝消费在传统淡季延续疲软表现。

从原铝各主要消费领域来看,房地产数据新开工、竣工面积表现不佳;而电网投资、汽车产量等增幅也处于低位水平。

但由于同期电解铝产量在减产效应的影响下,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前市场供求格局。

安泰科估计2015年全球原铝产量估计达到5720万吨,比上年增长5.9%,消费量达到5784万吨,比上年增加5.5%,全球原铝市场短缺64万吨。

2015年中国原铝市场过剩量为50万吨,市场总体处于紧平衡格局。

3、铅锌:

供给结构性短缺刺激铅锌价格上涨

全球锌市场供给规模大约在1400万吨水平。

2011-2013年,全球锌市场供过于求明显。

2014年全球锌市场出现31.7万吨的供给缺口。

根据AME预测,2015年锌供给缺口将放大,直到2016年将逐步恢复到供需平衡。

而一旦嘉能可的减产如期实现,那2016年锌市场就将持续供给偏紧状态。

2011-2014年,全球铅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状态,但供需缺口逐步减小。

根据AME预测,2015-2016年全球铅市场会出现供应短缺,分别缺少5.9万吨和1.1万吨。

单就冶炼来看,由于铅价处于低位,下游蓄电池厂家开工率下滑,我国原生铅企业开工率处于低位,大部分铅冶炼企业停产减产。

2015年上半年我国原生铅企业开工率处于57%左右,下半年上升至65%左右。

锌方面,尽管锌价继续下滑,2015年中国主要锌冶炼企业开工率依旧相对稳定,月平均水平维持在79%左右,其中5、6、9月份开工率较高,分别为83.06%、82.60%、83.46%。

锌方面,尽管锌价继续下滑,2015年中国主要锌冶炼企业开工率依旧相对稳定,月平均水平维持在79%左右,其中5、6、9月份开工率较高,分别为83.06%、82.60%、83.46%。

2011-2012年,全球锌市场供过于求明显。

2013-2015年全球锌市场分别出现16.3、33.7、14.5万吨的供给缺口。

根据AME预测,2016-2017年全球锌锭市场将恢复供给过剩状态,但在锌精矿环节,供需端将出现供应短缺现象。

观察WBMS月度数据可发现,1995年至今,我国铅锌消费量提升明显,全球范围内铅锌消费量也有了大约翻倍的增长。

而近年来,我国和全球的消费量同比增速趋于平缓甚至出现负增长,说明铅锌需求逐渐企稳。

至2015年11月,我国累计精铅和锌板消费量分别为471万吨和642万吨,全球累计精铅和锌板消费量分别为1098万吨和1376万吨,我国铅锌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40%以上。

4、锡需求:

筑底回升,潜在需求有望激发

宏观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电子行业及由此带来的焊料需求已触底回升,锂离子电池、新型不锈钢等新兴领域需求的兴起或将弥补传统领域需求停滞的不足。

2010年以来,全球锡一直处于供需弱平衡状态,需求在2012年筑底反弹,2015年达到历史新高37.2万吨。

而锡供给的扩张相对刚性,导致2015年全球出现了7000吨的供给缺口。

锡资源储量逐年下降,较低的储采比不支持产量持续增长。

锡精矿两大主产国中中国与印度尼西亚资源保护力度加大,产量已过峰值。

资源品位下降导致开采成本不断上升制约零散产能入场,同时新增项目成本较高,从成本角度为价格上涨提供了支撑。

2014年开始,缅甸的锡矿供给逐渐进入整个行业,给整个行业的格局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并且成为了近期影响全球锡业格局的重要因素,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一跃成为中国、印尼之后的全球第三大锡生产国。

目前缅甸约占全球精炼锡产量的大约12%。

印尼受到地震以及洪水影响,1月份锡出口量为2486吨,相比2015年1月份的6770吨出口量下滑63%,供给侧受到明显的影响,引起近期锡价大幅反弹。

5、镍:

高库存、消费减慢导致镍价继续偏弱

2015年镍价单边下滑,国内外市场镍价跌幅接近50%,创10多年以来新低。

根据安泰科统计数据,2015年全球原生镍生产量为195万吨,消费量为190万吨,全年供应过剩5万吨。

2011年-2015年全球供应过剩52.5万吨。

从最近全球各大镍企业公布的2016年生产计划来看,大部分企业产量较2015年保持稳定或略有增长,安泰科预计2016年全球原生镍产量为197万吨,消费量为196万吨,仍有1万吨的过剩量。

三、稀土:

金属中供给决定价格的品种

从供给(政策面)来看,稀土收储、出口配额(过去时),都是遏制供给提升价格的手段。

需求上,稀土下游需求好转推动磁材股“火爆行情”,而需求好转也将传递至上游资源股。

2012年10月份央企“停产保价”结束,导致稀土价格继续回落;目前稀土价格已回落至2011年上涨前水平,贸易商囤积库存意愿强。

1、供给端:

WTO诉讼了解,稀土集团应声而出

2012年3月13日,欧盟、美国和日本向WTO提出有关中国稀土、钨、钼的出口管理措施的“磋商请求”。

三国同时上诉称,中国对17种稀土以及钨、钼等金属的出口配额和出口税等采取限制性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定。

而出口税和配额的取消推动中国稀土集团成立的步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