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南阳三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93429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7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南阳三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南阳三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南阳三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南阳三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南阳三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南阳三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三.docx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南阳三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南阳三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三.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南阳三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三.docx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南阳三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三

2014-201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新野三中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3分,共42分)

1.(3分)(2012•吴中区校级学业考试)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  )

 

A.

NaOH溶液

B.

Ba(OH)2溶液

C.

盐酸

D.

氨水

考点:

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专题:

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

根据题意,Al3+转化为不溶于水的物质是Al(OH)3,Al(OH)3具有两性,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要使Al2(SO4)3溶液中的Al3+完全沉淀,选取试剂时就不能选强碱,只能是弱碱.

解答:

解:

Al3+转化为不溶于水的物质是Al(OH)3,Al(OH)3具有两性,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要使Al2(SO4)3溶液中的Al3+完全沉淀,选取试剂时就不能选强碱,只能是弱碱.

A、NaOH溶液是强碱,能溶解氢氧化铝沉淀,故A错误;

B、Ba(OH)2溶液是强碱,能溶解氢氧化铝沉淀,故B错误;

C、盐酸是酸,与Al3+不反应,故C错误;

D、氨水是弱碱,加入过量的氨水能把铝离子完全沉淀,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题目要求意在考查氢氧化铝的两性这一特性.

 

2.(3分)(2014秋•新野县校级期中)某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K+、Na+、HCO3﹣、NO3﹣

B.

Na+、SO42﹣、Cl﹣、ClO﹣

 

C.

H+、Mg2+、SO42﹣、NO3﹣

D.

Fe3+、NO3﹣、SCN﹣、Na+

考点:

离子共存问题.

分析:

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为强碱溶液,含大量的OH﹣,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则离子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

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为强碱溶液,含大量的OH﹣,

A.HCO3﹣、OH﹣结合生成水和碳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该组离子在碱性溶液中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B正确;

C.H+、Mg2+均与OH﹣结合,分别生成水和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Fe3+分别与OH﹣、SCN﹣结合生成沉淀和络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络合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3.(3分)(2012•高安市校级模拟)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在人类对金属材料的使用过程中,性质活泼的金属单质最早被人们冶炼和使用;

②纯铁比生铁抗腐蚀性更强;

③单质铝在空气中比较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

④正常人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症,缺铁会引起贫血等疾病;

⑤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

⑥可通过焰色反应区分钾元素和钠元素.

 

A.

②④⑤⑥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⑤⑥

考点:

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焰色反应;铝的化学性质.

专题:

金属概论与碱元素.

分析:

①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金属的活动性关系最大,金属活动性较弱时,比较难形成化合物,常以单质形式存在,比较容易被利用;

②生铁能构成原电池的腐蚀,腐蚀性更强;

③铝是活泼金属,易生成氧化铝;

④骨质疏松症与缺钙有关,贫血与缺铁有关;

⑤根据青铜、不锈钢、硬铝的组成解答;

⑥灼烧钠盐,火焰的颜色呈黄色,钾元素焰色反应为紫色.

解答:

解:

①由于铜的活动性比较弱,以单质形式存在的比较多,在我国,距今4000年前的夏朝已经开始使用红铜,即天然铜.铁比铜活泼,到春秋时期才发现使用,铝的活动性比铁还强,难以炼制铝的单质,所以到近代才使用,故①错误;

②纯铁由于无杂质,只能发生化学腐蚀,而生铁含碳,能构成原电池,发生电化学腐蚀,比纯铁抗腐蚀性差,腐蚀得更快,故②正确;

③铝是活泼金属,单质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可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反应,比较耐腐蚀,故③错误;

④骨质疏松症是由于人体缺钙引起的,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故④正确;

⑤青铜是铜锡合金、不锈钢是铁铬、镍合金、硬铝是铝硅、镁等形成的合金,都是合金,故⑤正确;

⑥在进行焰色反应时,由于Na+燃烧呈黄色,干扰了K+的焰色反应(紫色)的观察,所以必须把黄色的光滤去,即可清楚地看到钾的焰色紫色,可通过焰色反应区分钾元素和钠元素,故⑥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的性质和用途和焰色反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题目难度不大.

 

4.(3分)(2014秋•新野县校级期中)向明矾[KAl(SO4)2•12H2O]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时,当SO42﹣沉淀完全时,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是(  )

 

A.

一部分为Al(OH)3沉淀,一部分以Al3+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B.

一部分为Al(OH)3沉淀,一部分以[Al(OH)4]﹣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C.

全部为Al(OH)3沉淀

 

D.

几乎全部以[Al(OH)4]﹣存在于溶液中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

氢氧化钡与明矾按照物质的量2:

1反应时,硫酸根离子完全生成硫酸钡沉淀,铝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4,反应生成偏铝酸根离子,据此解答.

解答:

解:

氢氧化钡与明矾按照物质的量2:

1反应时,硫酸根离子完全生成硫酸钡沉淀,铝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4]﹣,铝元素全部以[Al(OH)4]﹣存在于溶液中,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反应的实质是解题关键,注意判断使SO42﹣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需要Ba(OH)2的物质的量,根据Al3+和OH﹣物质的量的关系判断反应产物.

 

5.(3分)(2009•潍坊一模)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无色溶液中:

[Ag(NH3)4]+、K+、H+、NO3﹣

 

B.

能与铝片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中:

Al3+、Cl﹣、Fe2﹣

、NO3﹣

 

C.

常温下,pH=12的溶液中:

SO32﹣、Cl﹣、K+、SiO32﹣

 

D.

含有较多Fe3+的溶液中:

Na+、SO42﹣、SCN﹣、I﹣

考点:

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A.[Ag(NH3)4]+在碱性溶液中存在;

B.能与铝片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为酸或碱的溶液;

C.pH=12的溶液显碱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

D.利用络离子及氧化还原反应来分析.

解答:

解:

A.在酸性溶液中不存在[Ag(NH3)4]+,故A错误;

B.能与铝片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为酸或碱的溶液,酸性溶液中不生成氢气,碱溶液中与Al3+、Fe2﹣、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

C.pH=12的溶液显碱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能够共存,故C正确;

D.因SCN﹣、Fe3+能结合生成络离子,Fe3+、I﹣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熟悉信息及离子之间的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6.(3分)(2014秋•新野县校级期中)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石英与烧碱溶液共热:

SiO2+2OH﹣

SiO32﹣+H2O

 

B.

在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

Al3++3NH3•H2O═Al(OH)3↓+3NH4+

 

C.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2OH﹣+CO2═CO32﹣+H2O

 

D.

用NaOH液溶解Al2O3:

Al2O3+6OH﹣═2[Al(OH)4]﹣+H2O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

A.二氧化硅为酸性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

B.氨水为弱碱,氯化铝溶液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

C.二氧化碳少量,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

D.离子方程式两边负电荷不相等,不满足电荷守恒.

解答:

解:

A.石英与烧碱溶液共热生成硅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iO2+2OH﹣

SiO32﹣+H2O,故A正确;

B.在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3NH3•H2O═Al(OH)3↓+3NH4+,故B正确;

C.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OH﹣+CO2═CO32﹣+H2O,故C正确;

D.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必须满足电荷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Al2O3+3H2O+2OH﹣═2[Al(OH)4]﹣,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为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

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

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等.

 

7.(3分)(2012春•武城县校级期末)某溶液中有Cu2+、NH

、Mg2+和Al3+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

 

A.

Cu2+

B.

NH

C.

Mg2+

D.

Al3+

考点:

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Cu2+、Mg2+和Al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盐酸,反应前后离子浓度基本不变,而NH4+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反应后会生成氨气,导致铵根离子减少,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

A.Cu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再加入盐酸后反应又生成铜离子,溶液中阳离子基本不变,故A错误;

B.NH4+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加热后生成氨气,导致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大量减少,故B正确;

C.Mg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再加入过量盐酸后反应又生成镁离子,溶液中阳离子基本不变,故C错误;

D.Al3+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生成偏铝酸钠,再加入过量的盐酸,反应又生成铝离子,反应前后铝离子浓度基本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离子反应发生条件,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理解题干信息是解题关键,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3分)(2011•浙江模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②化学家采用玛瑙研钵磨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熔剂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③提前建成的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④夏天到了,游客佩戴由添加氧化亚铜的二氧化硅玻璃制作的变色眼镜来保护眼睛;

⑤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③④⑤

D.

③⑤

考点:

硅和二氧化硅;无机非金属材料.

专题:

碳族元素.

分析:

①从人造刚玉的成分是氧化铝分析判断;

②依

据玛瑙的成分是晶体二氧化硅的存在形式分析判断;

③依据水泥的成分是硅酸盐分析;

④依据变色眼镜是在适当波长光的辐照下改变其颜色,而移去光源时则恢复其原来颜色的玻璃制的分析;

⑤依据晶体硅可以制太阳能电池分析.

解答:

解:

①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铝,故①错误;

②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②错误;

③水泥的成分是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是硅酸盐,故③正确;

④变色眼镜由添加氧化亚铜的普通玻璃璃制作,故④错误;

⑤晶体硅可以制太阳能电池,利于环保、节能,故⑤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硅二氧化硅等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成分和用途,较简单,掌握各种材料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9.(3分)(2014秋•新野县校级期中)将物质X逐渐加入Y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2与所加X的物质的量n1的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所示情况的是(  )

A

B

C

D

X

NaOH

AlCl3

HCl

Na[Al(OH)4]

Y

AlCl3

NaOH

Na[Al(OH)4]

HCl

 

A.

A

B.

B

C.

C

D.

D

考点:

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专题:

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

由图可知,将物质X逐渐加入(或滴入)Y溶液中,生成沉淀,当Y溶液反应完后,继续加入物质X,物质X能与沉淀反应而使生成的沉淀溶解,且生成沉淀所需要的X的物质的量与沉淀溶解需要的X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3,据此解答.

解答:

解: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先发生反应Al3++3OH﹣═Al(OH)3↓,生成Al(OH)3沉淀,当氯化铝溶液反应完后,再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沉淀溶解至最后消失,所以前后两个过程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不符合图中所示情况,故A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铝溶液,先发生反应Al3++4OH﹣═AlO2﹣↓+2H2O,不生成沉淀,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完后,再滴入氯化铝溶液发生反应后发生3AlO2﹣+Al3++6H2O═4Al(OH)3↓+6H2O,生成沉淀,所以前后两个过程氯化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1,不符合图中所示情况,故B错误;

C、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先发生反应AlO2﹣+H++H2O=Al(OH)3↓,生成Al(OH)3沉淀,当偏铝酸钠溶液反应完后,再继续加入盐酸发生反应Al(OH)3+3H+═Al3++3H2O,沉淀消失,所以前后两个过程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3,符合图中所示情况,故C正确;

D、偏铝酸钠溶液加入盐酸中,先发生反应AlO2﹣+4H+=Al3++2H2O,不生成沉淀,当盐酸溶液反应完后,再滴入偏铝酸钠溶液3AlO2﹣+Al3++6H2O═4Al(OH)3↓+6H2O,生成沉淀直到最大,不符合图中所示情况,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图象,难度较大,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与图象的对应关系是解答的关键,要求学生有将图象信息转换为化学信息的能力,同时对化学知识必须十分熟练.

 

10.(3分)(2014秋•新野县校级期中)向某硫酸铝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2mol•L﹣1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m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溶液中MgSO4与Al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1:

1

B.

1:

2

C.

1:

3

D.

2:

1

考点:

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分析:

首先发生反应Mg2++2OH﹣═Mg(OH)2↓、Al3++3OH﹣═Al(OH)3↓,然后发生反应Al(OH)3+OH﹣═AlO2﹣+2H2O,由图可知,溶解Al(OH)3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mL,根据离子方程式Al3++3OH﹣═Al(OH)3↓,可知沉淀Al3+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沉淀Mg2+、Al3+总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5L,计算沉淀Mg2+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据此确定溶液中n(Mg2+):

n(Al3+),据此计算解答.

解答:

解:

首先发生反应Mg2++2OH﹣═Mg(OH)2↓、Al3++3OH﹣═Al(OH)3↓,然后发生反应Al(OH)3+OH﹣═AlO2﹣+2H2O,由图可知,溶解Al(OH)3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mL,根据离子方程式Al3++3OH﹣═Al(OH)3↓可知,沉淀Al3+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mL×3=3mL,沉淀Mg2+、Al3+总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5mL,则沉淀Mg2+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5mL﹣3mL=2mL,则n(Mg2+):

n(Al3+)=

×2mL:

×3mL=1:

1,故原来混合溶液中MgSO4与Al2(SO4)3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

1,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镁铝化合物性质、混合物的有关计算,难度中等,根据清楚图象反应过程是解题关键.

 

11.(3分)(2014秋•新野县校级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B.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取决于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C.

从Li→F、Na→Cl,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均呈现+1价→+7价的变化

 

D.

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如排满了K层排L层,排满了M层排N层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分析:

A.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B.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关;

C.F元素的电负性最强,没有正化合价;

D.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低的、离核最近的轨道电子层里.

解答:

解:

A.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化合价与价层电子有关,故A正确;

B.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关,与原子半径无关,故B错误;

C.F元素的电负性最强,没有正化合价,所以F元素没有+8价,故C错误;

D.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低的、离核最近的轨道电子层里,所以先排N层的s能级后排M层的d能级,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基本理论,侧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涉及电子排布、元素性质决定因素、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点,注意F、O元素没有正化合价,知道构造原理内涵,题目难度不大.

 

12.(3分)(2014秋•新野县校级期中)下列化合物中阴离子半径和阳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

 

A.

LiI

B.

NaBr

C.

KCl

D.

CsF

考点: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专题:

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

题目中阳离子都为碱金属元素的金属阳离子,阴离子都为卤素阴离子,根据同主族离子半径变化规律解答.

解答:

解:

阳离子都为碱金属元素的金属阳离子,元素的核电核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大,阴离子都为卤素阴离子,元素的核电核数越大,离子半径

越大,则金属离子半径最小的是Li+离子,非金属离子比较最大的是I﹣离子,所以阴离子半径和阳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LiI.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半径的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不大,做题时注意从同主族半径的变化规律来判断.

 

13.(3分)(2008春•济宁期末)已知X、Y、Z三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且X的原子序数为a,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Y、Z的原子序数之和可能是2a

 

B.

Y的原子序数可能是a﹣17

 

C.

Z的原子序数可能是a+31

 

D.

X、Y、Z一定都是短周期元素

考点: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

由如图所示的X、Y、Z三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X、Y、Z三种主族元素处于过渡元素之后,Y不可能是第一周期元素,至少为第二周期元素,Z一定不处于短周期.根据每周期所含有元素的种类,讨论Y所处的周期,进行判断.

解答:

解:

由如图所示的X、Y、Z三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X、Y、Z三种主族元素处于过渡元素之后,Y不可能是第一周期元素,至少为第二周期元素,Z一定不处于短周期.

(1)若Y为第二周期元素,则X、Z分别为第三、四周期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a,则Y的原子序数为a﹣7,Z的原子序数为

a+17,则Y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2a+10;

(2)若Y为第三周期元素,则X、Z分别为第四、五周期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a,则Y的原子序数为a﹣17,Z的原子序数为

a+17,则Y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2a;

(3)若Y为第四周期元素,则X、Z分别为第五、六周期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a,则Y的原子序数为a﹣17,Z的原子序数为a+31,则Y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2a+14;

(4)若Y为第五周期元素,则X、Z分别为第六、七周期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a,则Y的原子序数为a﹣31,Z的原子序数为a+31,则Y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2a.

故ABC正确,D错误.

故选:

D.

点评:

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位置与结构关系,难度中等,要记住每一周期所含有元素的种类,利用上下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相互确定.

 

14.(3分)(2014秋•新野县校级期中)德、法、美及波兰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合成了非常罕见的4526Fe原子,有关4526Fe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是一种新元素

 

B.

4526Fe与5626Fe互为同素异形体

 

C.

它是一种新核素

 

D.

这是铁原子发生衰变放出两个质子形成的核素

考点:

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核素;同素异形体.

分析:

2645Fe为质子数为26,质量数为45的铁原子,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

A.2645Fe为铁原子,不是新元素,故A错误;

B.2645Fe与2656Fe互为同位素,而同素异形体的分析对象为单质,故B错误;

C.2645Fe为铁原子,是一种新核素,故C正确;

D.铁原子发生衰变放出两个质子后质子数减少2,质子数为24,为Cr元素的原子,4526Fe是铁元素的一种原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及其构成,明确原子中的数量关系即可解答,较简单,并利用注意相关概念来解答.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8分)

15.(12分)(2014秋•新野县校级期中)

(1)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铝粉选用试剂:

 氢氧化钠 ,离子方程式:

 2Al+2H2O+2OH﹣═2AlO2﹣+3H2↑ 

(2)盛放烧碱等碱性溶液不宜用磨口玻璃塞.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OH﹣+SiO2═SiO32﹣+H2O .

(3)用稀盐酸清洗铜器皿表面上的铜锈的原因方程式为 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

(4)实验室配制好的硅酸钠溶液保存过程中变的相应化学方程式是 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 .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

(1)铝能够与强碱发生反应,溶液强碱;

(2)二氧化硅能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