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专升本政治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9082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考专升本政治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成考专升本政治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成考专升本政治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成考专升本政治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成考专升本政治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考专升本政治考试重点.docx

《成考专升本政治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考专升本政治考试重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考专升本政治考试重点.docx

成考专升本政治考试重点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节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一、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论。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提出者:

马克思

2.哲学的容意义: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3.指导方法: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②可知论和不可知论③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亦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三、哲学的主要派别

1.哲学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具体形态

唯物主义划分为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支、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等三种历史形态。

唯心主义划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等两种基本形态。

3.这两种基本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产生及其对立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的。

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没有绝对静止和永恒不变的东西。

辩证法的第一个历史形态是古代朴素辩证法:

第二个历史形态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第三个历史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形而上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和固定不变的

第2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社会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自然科学前提:

三个伟大的科学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

3.思想理论来源:

黑格尔哲学辩证法的“合理核”与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核”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2.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柏统一的完备的理论体系

3.是实践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

三、马克思主义的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

1.政治立场:

致力于实现劳动人民为主题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2.理论凭证: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3.本质属性:

学习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和长远利益有一定作用

4.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主义

第2章物质和意识

第1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畴

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畴,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相对的,相辅相成的。

运动是一切物质的存在方式,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2.运动与静止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

3.物质和是空的关系:

三维关系

三、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1.规律的特点:

①客观性②稳定性③普遍性

2.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第一,在社会领域,人们的自觉活动虽然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

第二,支配人们自觉活动的思想动机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第三,人们的自觉活动受着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

第二节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1、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2.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垆意识的容是客观的。

虽然人的感觉和思维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意识的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主从关系

2、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1.意识能动作用及其表现意识的能动作用,即意识的反作用也即主观能动性

2.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途径与条件:

①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②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

③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①强调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以承认并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②客观规律的发现和运用,都需要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最基本的原理,也称为世界物质统二性原理。

2.原理包含的容:

①世界是统一的世界②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③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的党的路线: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实事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辩证唯物主义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基础。

第三章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第一节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1.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2.系统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

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运动。

第二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①对立统一规律②质量互变规律③否定之否定规律

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在动力②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畴的关键。

③是否承认矛盾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④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2、质量互变规律质

1.定义:

质是指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部所固有的规定性。

量是指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2.事物的量变与质变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①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质变巩固着原来量变的成果,同时又引起新的量变。

3.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①既然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就要把对事物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定性研究是认识的基础,定量研究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②既然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特定的度,就要使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与事物本身的度相适合,适度原则。

③既然事物发展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就要处理好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既要重视点滴茁积累,又要善于抓住机遇,将事物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3、否定之否定规律

1.事物的辩证否定:

①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②辩证否定是“扬弃”。

2.事物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前进性

前进是否定之否定过程的最根本的特征。

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构成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周期性运动。

经过连续两次否定,即连续两次对立面转化,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发展周期。

第3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畴

1、现象与本质

1.定义: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及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在联系。

2.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①相互区别,相互对立②是辩证统一的

二、形式与容

1.定义:

形式是指把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容的方式,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2.形式与容的辩证关系

形式与容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①容与形式是相互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

②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矛盾运动。

3.形式与容畴的方法论意义

①根据容决定形式的原理②根据形式对容的反作用原理③根据容和形式矛盾运动的原理。

3、原因与结果

1.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

原因与结果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①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

②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

4、必然性与偶然性

1.含义:

所谓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所谓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2.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是相互依赖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必然性与偶然性畴的方法论意义:

①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的辩证法是反对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坚持唯物主义辩证决定论的理论武器。

②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的辩证法要求我们在认识与实践中既要注意自觉探索必然性,严格遵循必然性,又要充分重视偶然性,善于利用偶然性。

五、可能性与现实性

可能性与现实性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第四章实践和认识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

1、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1.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点①客观物质性。

②自觉能动性。

③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是实践的最基本形式,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1.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①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二者是相互联系的相互渗透的。

②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第一,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第二,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第三节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1、真理及其客观性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

①真理的容是客观的②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2、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1.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任何真理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亦称绝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亦称相对真理。

2.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的。

3.真理的绝对性是无条件的,无限性的。

真理的绝对性是有条件的,有限性的。

所以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的,同时又是相对的,绝对的。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2.实践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五章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

第一节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其主要依据在于:

①它是一切历史观都无法回避而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②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

③它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

④它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二、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

1.唯心史观有两个根本缺陷:

①它只看到了导致社会历史运动的精神动因,把社会历史活动当事人的目的、动机、意志等社会意识当成社会历史运动变化的决定力量,而没有进一步考察在精神动因背后的社会物质根源。

②它把历史看成是由少数杰出人物创造的,无视或否认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唯心史观主要表现为唯意志论和宿命论两种形式。

2.唯心史观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①社会根源。

②阶级根源。

③认识论根源。

三、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1.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

①唯物史观的创立,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和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的高度统一,宣告了真正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的产生。

②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③唯物史观的创立,为人们认识和研究社会历史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社会科学第一次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第2节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一、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诸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构成。

2.人类生存既然依赖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就必然影响社会的发展。

这种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②地理环境还可以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

二、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第二,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三、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2.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4.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第3节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一、社会经济结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的主要特征:

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

2.生产力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物质体系,由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个实体性要素构成。

3.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中形成的客观物质关系。

生产关系是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联系的、人们在生产中形成的客观物质关系。

生产关系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系统,由三个方面构成: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

二、社会政治结构

1.定义:

国家既是一个历史畴,也是一个阶级畴。

国家与此前的原始氏族有本质的区别:

①国家是按地域划分管辖下的居民和统治围的,而氏族组织是按血缘关系划分居民的。

②国家设有专门的常任官吏机构和专门从事镇压的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暴力机构,氏族只有自发形成的武装组织。

③为了维持这种特殊机关,国家需要征收赋税,氏族组织成员不脱离生产,自食其力,无须征税。

2.国体与政体

国家的类型亦称国体,指的是国家的阶级容,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中国的国体:

人民专政)

政体,指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统治。

(中国的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国家的社会作用或职能

国家的职能一般分为对职能和对外职能。

国家的对职能主要有:

①政治职能②经济职能。

国家的对外职能主要有:

①国防职能②外交职能

第6章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

第1节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主从关系),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3.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生产方式起决定作用)

4.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6.科学与技术包括科学与技术两部分

第2节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文明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文明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党的群众观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3.党的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

4.无产阶级党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社会发展的过程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社会发展的道路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统一。

第二部分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重要意义

一、思想的形成

时代背景:

战争与革命是时代的主题。

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2、思想的主要容:

思想的主要容:

①关于新主义革命的理论②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③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理论④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1.思想的灵魂:

独立自主

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一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容:

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3.的而理论核心: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科学发展观,怎样建设科学发展观。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怎样做到实事:

①必须解放思想。

②必须与时俱进。

③必须求真务实。

2.实事的科学涵: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结合实际,从实践中检验中检验真理。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指引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地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第2章新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新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形成:

近代国情和时代特征①中国的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②10月革命③旧主义向新主义转变。

二、新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新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容: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新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无产阶级的领导。

3.新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1)新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

堆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主义的国。

(2)新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

一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二是没收官僚资本归新主义的国家所有。

三是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这就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3)新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新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三、新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1.新主义革命的道路:

新主义

2.新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1)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

(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3)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工程。

(是新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3.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主要容和经验:

第一,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第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第三,坚持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第四,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矛盾,是促进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战斗力的重要保证;第五,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第2节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从新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1.新主义的基本特点:

①过渡性质②经济上以国营经济为主导,五种经济成分(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经济制度③科学化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一化三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验

1.改造容:

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的方针政策:

第一,把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二,坚持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第三,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第四,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逐步实现过渡。

)②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改造

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①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②采取积极引导、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式③运用自愿互利、典型示、国家帮助、说服教育等原则实现了和平过渡。

三、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

1.确立依据: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2.意义:

①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了制度条件②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③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伟大胜利④是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的发展。

第三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理论

第一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1、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的首要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涵:

①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地位。

②把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统一起来。

③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

④把基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统一起来。

⑤把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统一起来。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①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②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在要求③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社会主义成立:

①三步走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③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第二节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实事的思想路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和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国家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不平衡

3.如何科学的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①人口的结构②工业发展水平③地区发展状况④科学教育文化

4.社会主义初级的基本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第3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主要容:

①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途径)③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④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根本立足点)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①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政治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几率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4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二、改革开放理论

1.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是一个有机整体。

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

2.改革开放的意义: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②是当代中国命运的抉择(国:

农村推向城市。

国外:

国到国际)③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过程。

3.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智力、能力的现代化。

4.如何正确处理深化改革的关系:

①处理好整体利益和国家民族利益。

②处理好顶层社稷和现实的关系。

③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5.为什么要扩大对外开放:

①改革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②改革开放不可分③中国已经融入到世界的过程

6.为什么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①符合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要求②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发展③丝绸之路的经济带(一带一路)

7.如何全面提高改革开放的水平:

①把握世界发展的大势,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②要把握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机率,以开放促进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