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生社会观察导航》第1期.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8914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大学生社会观察导航》第1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大学生社会观察导航》第1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大学生社会观察导航》第1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大学生社会观察导航》第1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大学生社会观察导航》第1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大学生社会观察导航》第1期.docx

《《江苏大学生社会观察导航》第1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大学生社会观察导航》第1期.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大学生社会观察导航》第1期.docx

《江苏大学生社会观察导航》第1期

江苏大学生社会观察

导航

2011年第1期

(总第2期)

江苏省学生联合会秘书处编2011年1月

目录

140万考生,竞争137个单位的1.6万余岗位。

国家公务员考试已非“火爆”一词所能表达。

即使自嘲是“国考炮灰”,大学生依然趋之若鹜,如此“火爆”的“国考”到底有着怎样巨大的魔力,我们对公务员到底认识多少呢?

我对“国考”的若干问

网络炒作风行已久,各种网络红人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

从最早芙蓉姐姐到凤姐,再到前不久雷倒无数人的拜月教主小月月。

正可谓是网络代有红人出,一代更比一代雷!

在“审丑”流行的当下,大学生又该如何看待呢?

大学生看“审丑”

话题一:

我对“国考”的若干问

“稳定的工作环境、稳定的发展平台、稳定的工资收入”是大多数应届毕业大学生向往的职业环境。

基于此,很多大学应届毕业生加入了“国考”大军并已逐渐成为主力。

今年最新统计的结果显示,141万人角逐1.6万个公务员岗位,“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竞争怎一个“惨”字了得。

参加“国考”,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一问:

你对“国考”是否已经了解?

“国考”是指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部、委、署、总局招考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一种方式。

国考要经历笔试、面试,难度较大,录取率低。

据统计,2010年共有141万人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角逐1.6万个公务员岗位,平均录取比例为88∶1。

通过面向社会统一招考的方式,把优秀的人才招进国家机关,为国家各项建设事业提供人才保障,同时也为国家在全球化时代下参与国际竞争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务员考试选拔的人才代表着中国政治的未来,社会中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公务员考试这一渠道实现阶层流通,进入政府部门,为人民服务,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对大学生而言,成为一名公务员,为人民服务,能够有效地实现自身价值。

行使国家行政权利、执行国家公务,这一职责光荣而神圣。

特别是当前我国社会正在快速发展,诸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急需解决,如:

社会公平公正、医疗改革、教育改革、住房等等问题,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优秀青年大学生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问:

为什么大学生钟情“国考”?

1.公务员职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公务员通过行使和分配社会公共权力和资源为人民群众服务,职业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尤其,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深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工作可以为人才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宽广的舞台。

公务员作为政府工作的参与者,直接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职业崇高神圣,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因而成为很多人特别是青年人理想的职业选择和人生追求。

公务员职业发展、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都有着较为完备的保障体系。

诚然,当下公务员的“良好福利待遇”也是吸引众多报考者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

一项研究“为什么报考公务员”的调查研究显示:

有38.7%选择工作稳定、25.8%选择福利待遇优厚和15.8%选择社会地位高,真正因认为公务员职业适合自己的个性和特长的仅占1.6%。

“铁饭碗”的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2.客观上存在着较为严峻的就业压力。

自2003年起,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陆续进入就业市场,2005年有240万高校毕业生,2006年这一数字上升到了410万人,至2011年可达700万。

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众多应届大学毕业生把报考公务员作为重要的就业机会和出路,很多同学都说:

“公务员考试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准备,报名费也不贵,就当多给自己一个就业的机会。

”“是机会,就不要错过”代表了高校毕业生普遍的就业心态。

很多同学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公务员考试,也并非志在必得。

一些毕业生在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以外,还报名参加了国家研究生的招生考试,计划在研究生考试结束后,快速投入到找工作的大军之中。

大学校园里有关公务员考试的辅导培训信息随处可见,“你考公务员了吗?

”是毕业生之间经常的问候语。

今后5年全国还将有2700万名以上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同时我国将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

可以预测,如此庞大的就业队伍将使公务员报考热在短期内难以缓解。

3.公平机制发挥了作用。

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录用公务员制度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

在考录制度推行之初,中央就提出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考录原则,坚持考录政策、录用计划、资格条件、考试成绩和录用结果“五公开”,使考试录用成为“在玻璃房子里竞争”,考录的公正性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也成为吸引广大人才积极报考的重要因素。

三问:

自己是否适合“公务员”这一职业?

1.公务员工作有很高的职业要求,并非每个人都适合。

相当一部分报考者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由于个人性格以及之前对政府机关工作认识的理想化,发现自己其实并不适合公务员职业。

政府机关的职位设置有明确标准和要求,工作并不轻松,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

随着《公务员法》的实施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和健全,公务员队伍管理更加严格,同时对公务员的服务本领、依法执政与行政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首先在性格上,公职工作比较适合于外向、开朗、坚强、乐观、积极、向上而不乏沉稳的性格特质。

如果性格过于活泼,一般不适合从事机关文案工作尤其是文秘或档案工作;如果性格比较内向,又往往会沉默寡言、疏于交际,对于一些突发问题可能不能灵活处理。

总体而言,自信、大方、沉稳是公务员基本的性格特点,具有超强的抗压能力,则是公务员最重要的性格与心理素质。

  其次在心智上,公务员在法律规定的权限内执行国家公务,服务人民群众,工作往往关乎群众利益和政府形象,所以公务员工作特别强调责任意识、执行意识和合作意识。

要求在工作中一丝不苟、追求完美;执行工作雷厉风行、令行禁止;团队合作淡泊名利、主动配合。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追求自由的人,往往不大适合公务员工作;如果你是习惯自我的人,往往在机关里工作会觉得压抑,也无法适应机关工作。

  最后在能力上,公务员要求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综合工作能力,其中包括政策运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文案工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等。

比如,要善于学习、领会和贯彻上级领导的讲话或文件精神,这就是政策运用能力的具体体现。

要把握原则、灵活运用,善于在复杂问题中抓住关键和主要矛盾,这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善于遣词用句、字斟句酌,准确、完整、深刻地表达上级领导的意见,这就是文案工作能力。

要善于在各个部门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要善于和领导、同事、兄弟单位、下属、群众进行沟通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善于组织各种资源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这就是沟通协调和组织协调能力。

同学们应当将自身情况和这些能力要求进行对比,如果出现重大偏差,则往往意味着不适合从事公职工作。

2.公务员岗位尽管稳定性较高,但考核严格,更不是打不破的“铁饭碗”。

从2006年到2010年底,全国共有2.4万名公务员被辞退,这说明公务员混日子的“好光景”不可能再有了,像“考进机关后就可享受人生”这类的想法极为不切实际,随着干部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制度的日益完善,对能力和业绩要求更高,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中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四问:

觉得自己适合做公务员的同学,怎样从端正心态认真备考呢?

如果你觉得公务员职业适合自己,准备报考公务员,那你一定要认真准备了!

公务员考试的复习准备绝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日积月累的,现在社会上各类有关公务员考试的辅导班,以及网上大量的“考公秘籍”只要大家稍微留心都能找到,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下如何调试心理备战公务员考试!

1.振奋精神

由于备考时间过长,很容易使人进入一个倦怠期。

在这一段时间里,考生大多时候被紧张、忐忑不安的状态所包围。

公务员考的是综合能力,这些能力和水平都是来源于平时的积累,绝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培养出来的。

因此,从这一刻起,振奋精神、全力以赴,才是上策。

2.做好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家要主动了解考试的相关情况,包括考试的形式、考试的题型、考试注意事项、所报考单位相关情况。

有些考生对公务员考试流程不清楚,甚至出现面试时拿了题本就写答案的情况,结果被监督员直接请出考场。

另外,还要选择合适的书籍,最好是针对性强、时效性强的书籍,同时平时要多关注新华网、人民网、半月谈等网站,多看报纸,关注热点、关注评论员文章,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

书到用时方恨少,知识储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要靠不断地有意识地积累,方可在关键时候派上用场。

3.“轻松”等待

轻松等待不是消极等待,而是积极面对。

这段时间,一定要劳逸结合。

大家

除了为面试做准备外,还要注意进行体育锻炼,比如跑步、打球等。

同时还要注意饮食,身体调节好了,心态也就跟着好了,最终才能以饱满昂扬的精神状态去面对考官,赢得面试最终的胜利。

 

话题二:

大学生看“审丑”

审丑是对应审美而出现的新词汇。

有人将审丑看作是“审美疲劳”的产物,也有人认为审丑本身就是一种审美。

“审丑”一词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次又一次被人们提及,各种“审丑派”人物更是层出不穷,从最早芙蓉姐姐到凤姐,再到前不久雷到无数人的“拜月教主”小月月。

正可谓是网络代有红人出,一代更比一代雷!

“审丑”为什么在现今如此流行,为什么有诸多人甘愿扮丑,为什么有更多人乐于审丑,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看待审丑现象?

一问:

审丑为何流行?

1.社会环境给了“审丑”存在的空间。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多新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逐渐产生,传统的价值观念也在慢慢改变。

在信息大爆炸、物质大丰富的时代背景下,社会风气变得浮躁,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在一部分人身上表现出强烈的拜金、虚荣,人们不再满足于以往平淡的生活,猎奇心理逐渐增强,喜欢关注一些“新鲜”的事情,尤其是那些在以往“不可思议”、“违背常理”的事情,而这类事情也逐渐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在乐此不疲的相互讨论中缓解生活带来的高强度压力。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芙蓉、凤姐、小月月等“审丑派”代表人物纷纷登场,一场全民“审丑”运动全面爆发。

2.媒体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推动了“审丑”的流行。

在现代社会,媒体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谈到媒体,我们会想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天天向上等一系列节目,想到那句“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媒体信奉的至上信条。

现在社会的媒体越来越商业化和娱乐化,今天的媒体就是一个商业企业,追求最大的商业利益。

人们乐于关注新奇,而媒体更是乐于追捧、制造新奇。

本来只是在街头散发征婚广告有些自恋的“凤姐”,现在却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人物,江苏卫视请她做节目,结果收视率陡然飙升,随之各大卫视争相邀请。

第一次上节目,简单的毛衣加外套尚显质朴,而在一次次电视节目的策划创新中,镜头前的凤姐穿上比基尼也毫不羞涩。

主持人常常言语挑逗,凤姐也乐得被恶搞,观众以此为乐,凤姐以此为荣。

审丑正是这样一点点形成,在媒体的热捧下渐渐升级。

二问:

为何总有人乐此不疲的扮丑?

从芙蓉姐姐到凤姐、小月月,再到网上最新涌现的声称只要下雪就在雪里裸奔的郑州女孩。

“审丑”已经习以为常,扮丑的人更是层出不穷。

不禁要问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去扮丑?

由最早的芙蓉姐姐说起,从水木清华红到天涯网站,再成为电视、杂志、网络和平面媒体的宠儿,她用舞台上自毁形象的S造型,让人目瞪口呆的言行,让网友觉得搞笑、恶心的“芙蓉自述”文字成功俘获众人眼球,使自己从一个毫不起眼的普通人,成为万人皆知的“另类”明星。

“我那妖媚性感的外形和冰清玉洁的气质让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众人的目光‘无情地’揪出来。

我总是焦点。

我那张耐看的脸,配上那副火爆得让男人流鼻血的身体,就注定了我前半生的悲剧。

”看了这段自恋的文字,再看芙蓉姐姐的那副总是竭力“前凸后翘”的身材,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此人有病”。

她愿意在网上被人嘲弄,同时却频频向媒体索要采访报酬,甚至因新浪不愿支付报酬取消早已安排的网聊;她去参加互动电影选秀,为利益和名声炒作。

某种意义上说扮丑给芙蓉姐姐带来了一种另类的成功,也许某一天我们还在拿芙蓉姐姐做笑料、谈资,她已经拿到了她想要的唱片合约,偷着说:

“傻吧你们,自个儿乐去吧,我已然成功了!

正是在“芙蓉姐姐”另类成功的效应下,造成了一部分人通过扮丑来博得大众的眼球,甚至大胆的采取违背道德的“扮丑”行为幻想能够取得芙蓉式的成功,亦或是一夜成名,凤姐、小月月等辈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破土而出。

三问:

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审丑?

我们是具备较高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的大学生,基本上能清晰地辨别“美”与“丑”,能够理性地思考问题。

对于层出不穷的恶搞人物和扮丑行为,更多的是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去围观,然后在各类阵营的争论中寻求放松而已。

但也确实有部分大学生喜欢去做作,甚至幼稚地抱着吸引眼球、一夜成名的幻想去扮丑,把它当成是获取成功的捷径。

这种想法绝对是极端幼稚的,古往今来,哗众取宠的例子一直都有,当下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期确实给了“审丑”一丝生存的空间,我们也会偶尔看看这类那类的消息消遣下自己的心情。

但那决不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更不是我们大学生获取成功的康庄大道。

勤勉学习、踏实奋斗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去谨记的,在宝贵的大学时光里,应当积极参加各类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艺术修养,认真学习提升自己的学识能力,用扎实的奋斗抒写人生,回报社会,这才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应该惜时努力的事情。

 

亲爱的同学,如果您对《导航》的编写形式有好的建议,或是对本期选择的话题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请直接发送邮件至jsdaohang@,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本期责任编辑:

邱泽勇、徐建、余知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