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884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冀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冀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冀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冀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2.docx

《冀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2.docx

冀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长长的线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用线条来进行造型练习。

2、能够大胆地用线条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

3、通过趣味线条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体验用线条来进行造型练习。

教学难点:

能够大胆地用线条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

教学准备:

教具:

课件、图片、毛线。

学具:

彩笔、油画棒、作业本、毛线等。

教学策略:

引导、讲解、示范、评价等。

学习策略:

讨论、欣赏、练习、评价、感受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初步了解线的丰富性、多变性。

(二)探究交流:

1、在生活以及自然界中我们见到的哪些画面能让你联想到长长的线?

(小组交流)然后展示交流结果。

2、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线的图片,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

(出示课件,配上背景音乐。

3、出示图片“少女”让学生欣赏线条带来的美感。

4、出示图片让一名学生对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小圆点图片进行连线(花),笔不离纸、一笔画成。

5、出示另一张图片,让一名学生上堂进行描线(狮子)。

6、教师示范一笔画成“狼”。

7、我们感受了这么多的线,想不想自己动手来表现一下这些美丽的线条呢?

8、欣赏课本上的学生作业以及教师带来的优秀学生作业图片。

(出示课件,配上背景音乐)

〈三〉尝试练习:

尝试用一条不间断或多条长长的线条来画出自己喜欢的形象。

(配上背景音乐)

〈四〉讲评作业:

师生共同评讲作业。

〈五〉拓展延伸:

1、用线来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形象。

2、除了生活中我们能摸得着和看得见的长线以外还有一些线是看不见的,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比如爱心线等。

好玩的玩具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认识与感受泥土;

2、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和创造想象力;

3、在自由造型中探索塑形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尝试用泥表现生活,塑造形象

掌握团、捏、揉、和、接、插等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

器皿、各种不同质地、颜色的土、水、泥(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带来几只瓶子,请小朋友闻一闻是什么味道?

你认为这是什么东西?

泥土)揭题

二、辨别:

    

出示几杯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土:

沙土、营养土、黏土、山泥等,请小朋友辨别一下这些泥的区别:

让小朋友出示自己找到的泥土,你的泥土是从什么地方找到的?

在找土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闻一闻:

为什么有不同的气味?

(有水,有草的味道。

嗅觉是通往情感体验的桥梁)

看一看:

是什么颜色的?

(黑、棕、土黄、红等,用视觉感受色彩是美术欣赏的要素)

捻一捻:

有什么感觉?

(软、硬、松散、黏湿,触觉感受培养敏锐的艺术感受能力)

三、交流:

泥土有什么用途呢?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感受中交流:

种花、种粮食、

做瓷器(china的来历),做工艺品等,从中了解泥土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四、尝试:

泥与土有没有区别?

(土较硬,泥较软。

)用什么样的土可以制成可以造型的泥?

(自由发表意见)请几位同学做实验,引导学生区别土质。

实验证明用黏土较好。

五、玩泥:

每位小朋友准备好一块黏土,设法做出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体验塑形的各种方法:

捏、搓、团、压、印、揉、拉等。

火车开了

教学目的:

1、用多种形式表现火车。

2、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

3、通过对火车的了解,表达学生对生活的美好感受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火车的知识,开扩学生的视野。

教学难点:

学生用各种方法表现制作火车。

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药盒、牙膏盒、饮料瓶、画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1、进教室给学生在黑上写大大美术字,对于我来说很轻松。

学生在下面议论,情不自禁的喊到“火车开啦”

2、老师也很高兴,告诉学生在讲《火车开啦》

老师当火车头让坐的好的学生拿着水彩笔盒在后面跟着自己。

3、学生高兴,激动万分,学生老师一起着火车叫的声音,在教室走一圈,顺便把自己的水彩笔放在黑板的槽中,班里的学生沸腾了,真的很热闹。

4、师生开始讲各种各样的火车。

火车如果按动力方式可分为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如果按用途来分有客运列车,货运列车和特殊用途列车;还有按轨道方式来分有轻轨列车和重轨列车. 

5、学生四人小组商量做什么?

画什么?

6、学生作业:

老师巡回辅导

7、展示学生的作业

立体放在前面的桌上,画帖在黑上。

8、请一个火车头(一个学生)带大家看展览。

我们爱运动

教学目标 

1、 增强自我情感流露及对事物的好奇心。

2、 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方法。

3、初步认识较复杂的平面形,发展对形和色的想象力。

 

教学课时 :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到操场上去仔细观察有关树和自己、同学的不同变化的影子; 

  2、教师结合教材实际准备和收集网络上有关影子的资料; 

  3、教学直观示范作品等; 

  4、准备一些粉笔或者用水作画。

 

教学过程 

教师带学生到外面操场上,指导学生分小组仔细观察树的影子、别人的、自己小手和其他部位的影子变化; 

问题思考:

如果把影子给重叠起来又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分小组仔细观察树的影子、别人的、自己小手和其他部位的影子变化,边观察边互相说一说。

 学生观察与思考,边回答教师的问题。

事先把准备要投影的物体、材料摆放在讲台或边上。

 

一、观赏与启发。

 

指导学生分小组先进行自由观察,把观察到的感受在小组里说一说。

 

二、请每个小组同学用自己的小手在太阳光线投射下的不同变化。

 

三、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用已准备的粉笔或者水进行描绘。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四、看一看重叠后的影子有什么新的不同变化?

 

五、请你对所描绘的影子展开想象和联想。

 

六、让学生在的这一活动过程中,根据各自的所看到的、所感所想,进行有趣的描绘,并找到适合表现的方法。

 

七、教师作简单的作业布置。

 

 1、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每个人都要观察、尝试影子变化所带来的兴趣; 

2、讨论并说一说对影子的了解和认识; 

3、 学生主要观察物体对影子所呈现的不同变化效果; 4

4、 、重点学习、观察影子重叠的变化。

 

5、学习运用对称的描绘方法进行联想、想象和创意。

 

6、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创作:

 

① 用粉笔或者水进行造型; 

② 有主题的所感所想,进行 想象、联想、 创作; 

7、鼓励学生要有与别人不同的想法,还可以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创作。

 

8、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习评价要求及标准。

要注意每小组要有距离,每小组要选出正、副小组长负责自己的活动。

提醒学生作业时注意环境卫生。

 

八、作业与评价  

指导每个小组参观其他小组的作业情况,根据评价标准进行简单评价每小组有创意的作品。

让学生作简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选一选哪一小组在学习中比较认真,作业效果也比较好。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并把与众不同的作品拍照留作资料。

 

  九、教学拓展 

  本课教学设计须强调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对人物形态及变化的关注,通过让学生参与身体造型游戏激发他们的好奇和发现新事物形象的热情。

将认识较复杂的平面形和依形想象的基本知识与方法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融入到我的成我是影子大王的自我情感之中,使之有利于学生的态度表达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马戏团里的小丑

教学目的:

1、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能够用画笔较丰富地表现小丑表演的情景。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大胆表现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并乐于体验生活的美好情趣。

教学重点:

激发发学生热爱生活,了解马戏团里的小丑。

教学难点:

让学生自由创作小丑形象。

教学准备:

油画棒、水彩笔、手工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老师带一小丑面具吸引学生,老师很高兴的说"小朋友,你们好!

很高兴能和大家见面,希望能和你们成为好朋友,哈……哈……哈……"学生非常的兴奋和老师一起欣赏课件,让学生了解小丑是在杂技演员中烘托气氛的手段,他诙谐、幽默,使演出的气氛变得轻松活跃。

二、讲受新课:

1、观赏马戏团里小丑的表演课件。

2、让学生谈感受,分析马戏团里的小丑。

3、欣赏学生作品。

⑴在球上摆手的小丑。

⑵在花瓶上耍杂技抛球的小丑。

⑶县官摇帽子的小丑。

⑷胡子跳上跳下的小丑。

⑸做倒立摆脚的小丑。

4、老师示范一个小丑。

画几个小丑的面部,贴上圆形、花瓣形等各种形状的鼻子和嘴巴。

三、学生表现制作马戏团里的小丑。

四、展示马戏团里的小丑。

大森林里的故事

教学目的:

欣赏各种形式的头饰,进行生活美与艺术美的审美教育。

培养动脑动手的能力,激发创造精神,进行综合学习的尝试。

学会制作一、两种头饰。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制作头饰,培养动脑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进行综合学习的尝试,通过学习拓展,进行跨学科学习的尝试,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教学理念:

自主探究学习;互动学习;跨学科学习;老师组织、促进学生学习。

学习准备:

彩色卡纸、旧画报、挂历、剪刀、双面胶等工具材料,头饰作品、相关资料光碟等教具。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组织教学。

了解学生学习准备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二、 舞蹈欣赏,导入新课。

1、 提出问题:

你们喜欢跳舞吗?

(为什么?

)会跳什么舞?

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段舞蹈。

2、 欣赏《郊游》舞蹈电视片段。

3、 这个舞比较简单,你们有信心学会吗?

下节课大家要戴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动物头饰学跳这个舞,再比一比,看哪一组跳得更好。

这节课大家先把动物头饰做出来。

三、 探究头饰制作方法。

1、 分组观察头饰教具,探究头饰的各种形式和制作方法。

2、 各组派一名同学来说一说探究结果。

3、 欣赏范例图片,说说它们的做法。

4、 小结学习。

四、 自主尝试,协作互动,完成头饰制作。

1、 了解了制作方法,同学们想不想露一手?

且慢,大家先理清思路。

大家先来欣赏一段精美的动物图片展。

让几个同学说说喜欢什么动物,它有什么特点?

准备用什么形式方法去做?

2、 自主尝试,有困难可以找同学或老师寻求帮助。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表现。

五、 互动学习,促进发展。

让一些制作速度快的同学上台展示他的作品,大家来说一说做得好的和做得不够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

使其他同学从中获得启迪。

第二课时

一、 互动学习,共同发展。

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点,共同提高。

(教师引导学生从构思新颖、作工、造型情趣、工艺繁简、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学生进行最后改进完善。

二、 学习拓展,培养艺术素养。

1、 观看电视短片,熟悉舞曲节奏,组员协作学习舞蹈动作。

2、 比一比,看看哪一组跳得更好。

教后感:

童话中的城堡

教学目的:

1学习蜡笔刮画的表现方法,进一步认识常用色。

2、启发学生 大胆想象,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3、在欣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故事把学生引到城堡的殿堂,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教学难点:

学生能用刮刻法表现创作童话中的城堡。

学生准备:

油画棒、八开纸、大头针。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让学生欣赏动画的课件)

从前有一个叫做阿拉丁的少年,过的生活很苦。

有一天,他碰见一个法师。

这个法师说是他叔叔,阿拉丁相信了他的话,就跟他走了。

法师带着阿拉丁到了京城附近的一座山上,念了几句咒语。

只听见“隆隆”地一阵响声,地上出现了一扇石门。

他得到了油灯。

拉丁想把油灯擦乾净。

不料他刚擦了叁下,忽然又有一个巨人出现。

巨人说:

“我是灯神。

谁有了我,我就听谁的指挥做事。

” 阿拉丁起先吃了一惊,后来说:

“你给我办一桌酒席来!

”话还没说完,眼前就出现了一桌酒席。

阿拉丁跟母亲吃完,心里很高兴。

阿拉丁听说国王要给公主找一个丈夫,就让灯神给他变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