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孝义市九校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三模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8772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9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孝义市九校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三模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西省孝义市九校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三模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西省孝义市九校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三模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西省孝义市九校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三模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西省孝义市九校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三模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孝义市九校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三模化学试题.docx

《山西省孝义市九校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三模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孝义市九校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三模化学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孝义市九校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三模化学试题.docx

山西省孝义市九校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三模化学试题

2016-2017学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测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lC-12N-14O-16Al-27S-32Cl-35.5Fe-56Co-59

第I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用作人体的营养物质

B.明矾水解时能生成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故可用作漂白剂

C.Ba2+对人体无毒,故BaSO4在医学上可用作钡餐

D.MgO熔点很高,故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等于NA

B.17g—18OH所含的电子数目为9NA

C.16gN2H4中含有的非极性共价键数目为0.5NA

D.常温时,1LpH=12的Ba(OH)2溶液中含OH一的数目为2×10—2NA

3.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用铜电极电解NaCl溶液制备Cl2:

2C1—+2H2OCl2↑+H2↑+2OH—

B.向MgCl2溶液中加入氨水制备Mg(OH)2:

Mg2++2OH—==Mg(OH)2↓

C.将FeS溶于稀硝酸制备Fe(NO3)3:

FeS+4H++NO3==Fe3++NO↑+S↓+2H2O

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2MnO4—+6H++5H2O2==2Mn2++5O2↑+8H2O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0.lmol·L一CH3COOH溶液的pH=3,则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0一5

B.常温下,pH=7的溶液中,K+、NH4+、NO3—、CH3COO一能大量共存

C.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

D.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盐酸,可观察到先生成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5.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利用图①装置可将H2和Cl2均匀混合

B.利用图②装置可以制备能较长时间存在的Fe(OH)2沉淀

C.利用图③装置加热蒸干NaCl溶液制备NaCl晶体

D.利用图④装置分离苯和甲苯

6.下列各选项中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种类最多的是(均不考虑立体异构)

A.异丁烷的二氯代物B.分子式为C6H14的有机物

C.甲酸正丙酯属于酯的同分异构体

D.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

7.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是原子半径最小的短周期元素,W、Y同主族,X、Z同主族,且X、Z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Y原子序数之和的2倍。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W和X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B.X和Z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可能为固态

C.W、X、Y、Z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呈酸性

D.W、X、Y、Z四种元素两两之间均能形成二元化合物

8.下列储存药品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液溴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玻璃瓶中B.新制氯水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

C.金属锂保存在石蜡油中D.硅酸钠溶液保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9.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A.向含有少量KSCN的Fel2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出现血红色

B.用NHlHCO3固体以及其他固体药品能制得纯净的NH3

C.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D.加热条件下,过量的Fe与浓硫酸反应只生成SO2一种气体

10.某100mL稀溶液中只含有Fe3+、CU2+、H+、NO3一四种离子,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浓度和加入铁粉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整个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不发生变化,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溶液的c(H+)=4mol·L—1

B.若a=3,则原溶液中c(CU2+)=1mol·L—1

C.原溶液中的c(NO3)=7mol·L—1

D.BC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Fe2++Cu

11.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粉与WO3共热制备金属钨B.高温下CO还原Fe2O3制备铁

C.铁粉与水蒸气加热制备氢气D.Ca(OH)2与NH4Cl加热制备氨气

12.次磷酸(H3PO2)是一种具有强还原性的一元弱酸,工业上常利用H3PO2和AgNO3溶液反应进行化学镀银,已知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

1,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H3PO2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1B.H3PO2的电离方程式为H3PO2

H++H2PO2—

C.H3PO2被AgNO3氧化成了H3PO4D.NaH2PO2、NaH2PO4、Na2HPO4均为酸式盐

13.如图所示,关闭活塞,向甲、乙两刚性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A、2molB,此时甲、乙的容积均为2L(连通管体积忽略不计)。

在T℃时,两容器中均发生下述反应:

A(g)+2B(g)

2C(g)+3D(g)

△H<0。

达平衡时,乙的体积为2.6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乙

B.当乙中A与B的体积分数之比为1:

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平衡时甲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小于0.55mol

D.若打开活塞K,达平衡时乙容器的体积为3.2L

14.常温下,用0.1mol·L—1的HC1溶液滴定10mL0.1mol·L—1的Na2CO3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滴定过程应选择酚酞作指示剂

B.a点时,溶液中存在:

c(Na+)+c(H+)=c(CO32一)+c(HCO3—)+c(OH一)

C.b点时,溶液中存在:

c(CO32一)+c(HCO3一)+c(H2CO3)=0.05mol·L—1

D.d点时,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H2CO3

2H++CO32一

15.向含MgCl2和CuCl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NaOH溶液,沉淀的质量(m)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V2=3V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MgCl2和CuCl2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B.该实验不能证明Cu(OH)2的Ksp比Mg(OH)2的Ksp小

C.水的电离程度:

A>B>C

D.若向Mg(OH)2悬浊液中加入CuCl2溶液,一定会有Cu(OH)2生成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16题~第1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19、2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0分)

16.(11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验证NH4Cl受热分解时的分解产物为氨气和氯化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装好实验装置后,装入药品前必须要进行

的实验操作是。

(2)关闭止水夹(填“A”或“B”,下同),

打开止水夹____,加热NH4Cl固体,当看到

Y形管处附近的pH试纸变蓝色时,证明

NH4Cl受热分解时产生了氨气。

(3)下列物质可以替代LT形管内石棉绒上附着的NaOH的是(填序号)。

A.碱石灰B.氧化钙C.氯化钙D.无水硫酸铜

(4)利用图中的实验装置,仿照

(2)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证明NH4Cl受热分解时生成了HCl。

(答案中应包括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5)若同时打开止水夹A和B,则图中Y形管右端的实验现象为,看到上述现象后应立即停止实验,原因是。

(6)带有气球的具支试管的作用为。

17.(14分)CoO是制备电子陶瓷所需的重要原料,利用含Co3O4、Fe2O3、Al2O3的废料制备CoO的工艺流程如下:

 

(1)Co3O4可以和热硫酸反应,则废渣中的Co3O4在溶解还原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可用盐酸代替H2SO4溶液,但缺点是。

(2)向浸液中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pH为6,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操作1所需的玻璃仪器为。

(3)沉钴后,CoC2O4要用冷水进行洗涤,用冷水洗涤的优点是。

(4)隔绝空气加热CoC2O4生成CoO和碳的氧化物,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CoC2O4在空气中加热时会生成另外一种钴的氧化物,若4.41gCoC2O4在空气中完全分解后生成的固体质量为2.41g,则该钴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18.(15分)最近世界各国都在研究“1C化学”、“2C化学”,它们是以1个或2个碳原子

的物质为研究对象,在环境治理和新能源开发等方面有突出贡献。

请回答下列问题:

I.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某研究小组利用反应:

2CO+2NO

N2+2CO2实现气体的无害化排放。

T1℃时,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NO,能自发进行上述反应,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的浓度如下表:

(1)0~2s内用N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1=。

(2)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条件下进行,则反应达到平衡后体系的温度为T2℃,此时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2,则K1K2(填“>”、“<”或“=”)。

Ⅱ.在一定条件下以CO和H2为原料可以合成重要的化工原料乙二醛(OHC—CHO)。

(3)CO和H2合成乙二醛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乙二醛经催化氧化后可得到乙二酸(H2C2O4),H2C2O4是一种二元弱酸,常温下其电离平衡常数K1=5.4×10—2,K2=5.4×10—5则NaHC2O4溶液显(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已知常温下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1.8×10—5,则

反应:

NH3·H2O+HC2O4一

NH4++C2O42一的化学平衡

常数K=。

(5)工业上用“双极室成对电解法”生产乙醛酸(HOOC—

CHO),原理如图所示。

该装置中阴、阳两极均为惰性电极,两极室均可产生乙醛酸,其中乙二醛与M电极的产物反应生成乙醛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二)选考题:

共1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化学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

19.【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根据所学的物质结构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36号元素中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未成对电子数最多

的元素为(填元素符号)。

(2)与NO3—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填化学式,任写一种)。

(3)H2O2和H2S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34,但常温下H2O2呈液态,H2S呈气态,导致上述事实的根本原因为。

(4)酞菁钴是光动力学中的光敏剂,其结构如图1所示。

则酞菁钴中钴元素的化合价为,其组成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相应的元素符号作答),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5)钴的某种氧化物的层状晶体在5K下呈现超导性,图2中由粗线画出的部分为层内的重复结构单元示意图,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20.【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15分)

某有机物H(C19H20O4)是塑料工业主要的增塑剂,其合成方法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C、F生成H的反应类型为。

(2)B→C的化学方程式为。

(3)F的结构简式为。

(4)G+B→H的化学方程式为。

(5)D的二氯代物有种,其核磁共振氢谱只有6组峰的结构简式为(写出一种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