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同等学力考试复习资料财政学FinalDraft0514.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86415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5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同等学力考试复习资料财政学FinalDraft051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经济学同等学力考试复习资料财政学FinalDraft051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经济学同等学力考试复习资料财政学FinalDraft051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经济学同等学力考试复习资料财政学FinalDraft051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经济学同等学力考试复习资料财政学FinalDraft051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学同等学力考试复习资料财政学FinalDraft0514.docx

《经济学同等学力考试复习资料财政学FinalDraft05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同等学力考试复习资料财政学FinalDraft0514.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学同等学力考试复习资料财政学FinalDraft0514.docx

经济学同等学力考试复习资料财政学FinalDraft0514

第一章财政职能

(一)名词解释

1、免费搭车行为★※

2、投票规则★

3、寻租行为★※

4、公共物品※

(二)简答

1、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

2、简述财政职能的基本内容★★※

3、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4、简述公共选择理论关于政府失灵原因的分析(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

第二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一)名词解释

1、购买性支出★

2、转移性支出★

3、成本-效益分析法★

4、公共定价法★

(二)简述题

1、简述财政支出按费用类别分类的基本内容★

2、如何认识和调整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

3、简述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趋势的理论解释★※

4、政府采购如何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第三章财政投资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投融资★

2、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

3、社会保障★★

(二)简答

1、简述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

2、简述我国现阶段一就业创造标准作为财政投资决策标准的理由★

3、简述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

4、简述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方式※

5、简述“十五”时期以来我国财政加大“三农”投入的主要措施★★

第四章税收原理

(一)名词解释

1、累进税率★※

2、起征点与免征额★★※

3、价内税与价外税★※

4、税收原则★★※

5、拉弗曲线

6、税收的经济效率

7、税收负担

(二)简答

1、借助图形解释税收的超额负担★★

2、简述税负转嫁的方式※※

3、简述税负转嫁的条件★※※

4、简述最适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税收制度

(一)名词解释

1、税制类型★

2、税制改革★

(二)简答

1、简述税制结构的决定因素★

2、简述所得税的类型★

3、简述增值税的优点★★

第六章国债理论与管理

(一)名词解释

1、国债结构★

2、国债限度★※

3、国债发行市场

(二)简答

1、简述国债的功能★★※

2、如何理解国债负担★★

第七章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

(一)名词解释

1、“收支两条线”管理★★

2、预算调整★★

(二)简答

1、简述国家预算的基本原则★※

2、简述我国国家与算法的指导思想※※

3、简述我国进一步完善分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4、简述完善预算制度的三种新型重要措施

5、简述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

第八章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一)名词解释

1、财政赤字★★

2、预算赤字★★

3、赤字财政※

4、赤字依存度与赤字比率※

(二)简答

1、如何理解财政平衡★★

2、简述造成财政不平衡的原因★※

3、简述财政赤字规模的社会经济制约因素★

4、简述衡量财政赤字规模的两个常用指标

5、简述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的关系

6、简述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

重要程度:

Version:

FinalDraft.20090514

第一章财政职能

一、知识架构

1、政府与市场

•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的主要表现

•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

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免费搭车行为

•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

五点(略)

2、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的基本内容

3、政府失灵

•政府失灵或政府干预的缺陷

•政府失灵的原因

二、重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免费搭车行为★※

免费搭车行为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用品收益动机的人称为免费搭车者。

如果每个人都想成为免费搭车者,这种公共物品也就无力被提供。

2、投票规则★

投票规则有两类,一是一致同意规则,二是多数票规则。

前者是指一项政策或议案,须经全体投票人一致赞同才能通过的一种投票规则;后者是指一项政策或议案,须经半数以上投票人赞同才能通过的一种投票规则。

3、寻租行为★※

寻租行为一般是指通过游说政府和院外活动获得某种垄断权或特许权,以赚取超常利润(租金)的行为。

寻租行为越多,社会经济资源浪费越大。

4、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指由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的、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和服务。

(二)简答

1、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

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个别需要而言的,它具有以下特征:

(1)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加总。

(2)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可以无差别地由应当享受的每一社会成员共同享有,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这种公共物品,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3)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公共物品,无需付出任何代价,或只支付与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所得不对称的少量费用。

(4)在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外部效应产生的利益关系时,需要由政府来解决,因而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的公共物品一般带有外部效应的特征。

(5)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社会产品的甚于部分,如果剩余产品表现为价值形态,就只能是对“M”部分的抽取。

2、简述财政职能的基本内容★★※

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1)资源配置职能。

是指政府主要通过税收动员社会资源,通过财政支出提供公共物品,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

(2)收入分配职能。

是指政府通过收入—支出制度,对不同收入阶层征税或不征税、多征税或少征税,从事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支出项目,实现对市场活动产生的收入分配状况的合理调整。

(3)经济稳定职能。

是指政府在失业和经济萧条时期实行赤字财政,在充分就业和通货膨胀压力很大时期实行盈余财政,熨平经济波动。

(4)经济发展职能。

是指政府主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调整支出结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3、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可缩减)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率或缺乏效率的。

市场缺陷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缺陷。

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垄断:

市场效率是以完全竞争为前提的,然而当某一行业在产量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之后,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的问题,这时就会形成自然垄断。

当一个行业被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2)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而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3)公共物品:

由于公共物品不仅具有正外部效应,而且往往有免费搭车的现象,故市场不能提供足够数量的公共物品。

(4)信息不充分:

竞争性市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要求有充分的信息,特别是在现代信息社会的条件下,信息构成商品生产、消费和营销的最敏感神经系统。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都不可能掌握必要的信息。

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资源难以实现有效配置。

(5)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

市场机制即使是由效率的,但也不可能兼顾公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固有弊端。

4、简述公共选择理论关于政府失灵原因的分析(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作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政策。

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短缺和过剩、信息不足、官僚主义、缺乏市场激励、政府政策的频繁变化等方面。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活动的结果未必能矫正市场失灵,政府活动本身也许就有问题,甚至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

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决策的无效率。

公共选择理论在用经济模型分析政治决策过程时指出,民主程序不一定能产生最优的政府政策。

原因:

一是投票规则的缺陷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二是政治市场上行为主体动机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三是利益集团的存在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

(2)政府机构运转的无效率。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机构运转无效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缺乏竞争、缺乏激励两个方面。

一是缺乏竞争导致的无效率。

首先是政府工作人员之间缺乏竞争,其次是在政府部门之间缺乏竞争;二是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导致的无效率。

(3)政府干预的无效率。

有些政府干预形式为寻租行为创造了条件。

因为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政府人为地制造出一种稀缺,这种稀缺就会产生潜在的租金,必然出现寻租行为。

寻租行为越多,社会经济资源浪费越大。

第二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一、知识架构

1、财政支出分类

(1)按支出用途分:

主要有基本建设支出、增拨企业流动资金、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地质勘察费、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的事业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价格补贴支出等13大项。

•按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归类

•从动态的再生产角度归类

(2)按费用类别(国家职能)分类:

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他支出5类。

(3)按经济性质分类:

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2、财政支出规模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两个指标:

•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趋势的理论解释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经济型因素、政治性因素、社会性因素

3、财政支出结构

•判断一国财政支出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

•我国目前财政支出结构现状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思路

4、财政支出效益

•财政支出效益的三种分析方法

•政府采购制度

二、重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购买性支出★

指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开支,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再分配活动。

2、转移性支出★

指政府资金的无偿、单方面的转移,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3、成本-效益分析法★

就是针对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建设目标的方案,详列各种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出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

4、公共定价法★

公共定价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纯公共定价,即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如通讯和交通等公共事业和煤、石油、原子能、钢铁等基本品行业)的价格;二是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即政府规定竞争性管制行业(如金融、农业、教育和保健等行业)的价格。

政府通过公共定价方法,目的不仅在于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更重要的是使这些物品和服务得到最有效的使用,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

(二)简述题

1、简述财政支出按费用类别分类的基本内容★

费用类别的“类”,指国家职能的划分,故按费用类别所做的分类,又可称为按国家职能所做的分类。

我国依据国家职能的划分,将财政支出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5大类。

按国家职能对财政支出分类,能够揭示国家执行了怎样一些职能以及侧重于哪些职能;对一个国家的支出结构作时间序列分析,便能够揭示该国的国家职能发生了怎样的演变;对若干国家在同一时期的支出结构作横向分析,则可以揭示各国国家职能的差别。

我国不论是改革开放以来还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费都是最大的财政支出项目。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而社会文教费、行政管理费所占比重一直在稳定上升。

这说明国家的经济建设职能正在向社会管理职能转变。

2、如何认识和调整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也称财政支出构成。

从社会资源的配置角度来说,财政支出结构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从而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较财政支出规模更大。

判断一国财政支出结构是否合理主要有两条标准:

一是该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在该阶段政府所追求的主要经济政策目标;二是财政支出各项目间的相对增长速度。

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

(1)经济增长是我国现阶段主要经济政策目标,从财政支出角度来看,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的主要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投资。

可是,三十年来,财政投资的规模虽然增加了,但所占比重在不断下降,这种趁势必将抑制经济的快速增长。

(2)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消费性支出的比重过大,而且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生产性支出的增长速度。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思路:

一方面,按照社会公共需要的先后次序,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另一方面,根据当前的经济政策目标,在增量支出中逐步调整和理顺生产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比例关系。

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过程中,在适当提高财政投资支出比重的同时,重点应放在控制消费支出的快速增长上。

而控制消费性支出过快增长的主要措施是在明确政府职能的前提下,精简机构,控制行政机关人员,削减消费性支出。

3、简述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趋势的理论解释★※

(1)政府活动扩张论,也称瓦格纳法则。

指公共支出的相对增长,可以表述为: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

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

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

(2)梯度渐进增长论,也称内外因素论。

英国经济学家皮库克与威斯曼提出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并认为,外在因素(如战争)是说明公共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

在正常条件下,经济发展,收入水平上升,以不变的税率所征得的税收也会上升,于是政府支出上升会与GDP上升成线性关系,这是内在因素作用的结果。

(3)经济发展阶段论。

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在发展中期阶段,政府投资还应继续进行,但这时政府投资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一旦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且这方面的支出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的增长,也会快于GDP的增长速度,导致财政支出规模膨胀。

(4)官僚行为增长论。

按照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官僚是指负责执行通过政治制度作出的集体选择的代理人集团,或更明确地说是指负责政府提供服务的部门。

美国经济学家尼斯克认为,官僚以追求机构最大化为目标;机构规模越大,官僚们的权力越大。

因此,官僚机构通常以两种方式扩大其预算规模:

一是千方百计让政府相信他们确定的产出水平是必要的;二是利用低效率的生产技术来增加生产既定的产出量所必须的投入量。

官僚行为从产出和投入两个方面迫使财政支出规模不断膨胀。

4、政府采购如何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制度。

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其中公平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

政府采购制度从三个层次上有利于财政支出效益的提高:

第一个层次是从财政部门自身的角度来看,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政府部门强化支出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下,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二个层次是从政府部门的代理人角度来看,通过招标竞价方式,优中选优,具体的采购实体将尽可能地节约资金,提高所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质量,提高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效率。

第三个层次是从财政部门代理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角度来看,由于政府采购制度引入了招标、投标的竞争机制,使得采购实体与供应商之间的“合谋”型博弈转化为“囚徒困境”型博弈,大大减少它们之间的共谋和腐败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供应商(厂商)和采购实体是最大利益者而国家是最大损失者问题。

第三章财政投资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

一、知识架构

1、财政投资支出

•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

•经济基础设施投融资方式

•农村和农业的财政投资

2、社会保障支出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模式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

统账结合

二、重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投融资★

是指以国家的信用为基础,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有偿地投资于具有公共性的领域。

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财政投资,也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性投资,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新型的政府投资方式。

2、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

是指政府将一些拟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招商转让给某一财团或公司,由其组建一个项目经营公司进行建设经营,并在双方协定的一定时期内,由该项目公司通过经营该项目偿还债务,收回投资,协议期满,项目产权转让给政府。

3、社会保障★★

是指政府通过专款专用税筹集资金,向老年人、无工作能力的人、失去工作机会的人、病人等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计划。

(二)简答

1、简述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

(可缩减)与民间投资相比,财政投资追求的是社会收益最大化而非私人收益最大化,而且财政投资的资金来源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税收无偿取得的。

一般而言,决策标准有三个:

1、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

又称稀缺要素标准,是指政府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应当选择资本—产出比率最低的投资项目,或者说选择单位资本投入产生最大产出的投资项目。

主张理由是,即使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储蓄率是既定的,但资本—产出比率是可变的,在生产过程中,只要提高资本周转率或产出—资本比率,就可以使产出最大化,实现预期增长率。

2、资本—劳动力比率最大化标准。

是指政府投资支出应当选择使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化的投资项目。

主张理由是,资本—劳动力比率越高,说明资本技术构成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增长越快。

因此,这种标准强调政府应投资于资本密集型项目。

3、就业创造标准。

是指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

这种标准要求政府不仅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财政投资规模(外延增加就业机会),而且还要优先选择劳动力密集型技术的项目(内涵增加就业机会)。

主张这种标准的理由是,政府在决定财政投资的支出时,要尽可能地估价这种投资支出可能产生的总就业机会。

在上述三种标准中,前两种标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强调资本这种稀缺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和贡献,所以要求政府在确定投资项目时,要尽可能地选择节省资本(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或增加资本(资本—劳动力比率最大化标准)的项目。

后一个标准强调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是财政投资项目的目标。

2、简述我国现阶段一就业创造标准作为财政投资决策标准的理由★

就业创造标准是指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

这种标准要求政府不仅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财政投资规模(外延增加就业机会),而且还要优先选择劳动力密集型技术的项目(内涵增加就业机会)。

我国现阶段以其作为财政投资决策标准的理由有以下四点:

1、从理论上说,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失业的存在是对战略资源的不容宽恕的浪费;而且,就业增加一般都会增加产出。

2、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政府必须从全局战略考虑这一资源的充分利用,财政投资项目是创造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

3、即使不考虑产出增加,也有很多理由表明增加就业是必要的,原因之一是失业的社会影响。

许多社会问题可能就导源于大量失业的存在:

目无法纪、到处流浪、犯罪、社会秩序混乱,甚至出现有组织的暴乱。

从这个意义上说,增加就业的社会利益远远超出了增加产出的意义。

4、财政投资的就业创造标准还有助于改善收入分配状况。

一般来说,失业会使一个家庭陷入贫困。

要增加贫困家庭的收入,根本措施还在于增加就业。

而增加就业规模首先要增加就业机会,增加贫穷者就业机会的一个途径是扩大财政投资。

特别是增加落后经济地区的财政投资,对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公平、福利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3、简述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统账结合”制度,统帐结合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简称,即社会统筹部分和个人账户部分共同组成我国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从制度设计的基本结构来看,我国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类似于部分基金制,即现收现付和将来支付两种方式相结合。

但是,在具体内容上,我国的统账结合制与部分基金制又十分不同:

(1)现收现付(社会统筹)部分的资金筹措方式不同。

部分基金制用征税方式,我国的统账结合制用的是收费方式。

(2)基金(个人账户)部分的资金来源和运作方式不同。

在资金来源上,部分基金制的基金部分的资金来源是社会保障税收入用于现付保险金后的余额,而我国的个人账户部分的资金来源是个人的直接缴费;在资金的运作上,部分基金制的基金部分的资金是以信托基金方式运作,而我国的个人账户部分的资金目前也用于现付保险金。

4、简述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方式※

(1)政府直接投资,无偿提供方式。

这种方式是指政府直接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并由政府弥补全部生产成本,向公众免费提供,资金来源主要是税收。

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基础设施投资方式。

这类基础设施由市区道路、上下水道、过街天桥。

(2)政府直接投资,非商业性经营方式。

这种方式是指政府直接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由特定的政府部门进行非营利性经营,资金来源主要是收费。

这是一种常见的基础设施投资方式。

这类基础设施有机场、码头、邮政等。

(3)财政投融资方式。

财政投融资方式是指以国家的信用为基础,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有偿地投资于具有公共性的领域。

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它既不同于财政投资,也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性投资,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新型的政府投资方式。

(4)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BOT)。

是指政府将一些拟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招商转让给某一财团或公司,由其组建一个项目经营公司进行建设经营,并在双方协定的一定时期内,由该项目公司通过经营该项目偿还债务、收回投资,协议期满,项目产权转让给政府。

5、简述“十五”时期以来我国财政加大“三农”投入的主要措施★★

(1)深化以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改革。

(2)实行“三补贴”政策。

(3)大力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4)着力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5)加大农村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投入,存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6)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

第四章税收原理

一、知识架构

1、税收的基本问题

•术语:

税率

•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三性”):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收分类:

(1)

(2)按税负能否转嫁

(3)按课税标准

(4)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

(5)按税种的隶属关系

2、税收原则

•税收原则的理论发展

•税收的效率原则

•税收的公平原则

3、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概念与含义

•税负转嫁方式:

前转、后转、消转、税收资本化

•税负转嫁条件

•税负转嫁的影响

4、税收负担

•税收负担的概念

•拉弗曲线

5、最适课税理论

•最适课税理论的基本含义

•最适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重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累进税率★※

是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低。

累进税率因计算方法不同,又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两种。

全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的全部按照与之对应的税率征税,即按课税对象适应的最高级次的税率统一征税。

超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税率,各等级分别计算税额,一定数额的课税对象同时使用几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