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7949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专业名称:

工程测量

专业代码:

041600

二、入学要求

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学制:

三年

四、职业面向

序号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专业(技能)方向

1

国土资源

测量资格证

地形测绘、地籍调查、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国土资源调查、城镇建设规划、房地产测量、无人机测量、三维激光建模

2

工程设计

测量资格证

勘设测量、地质勘探测量

3

工程施工

测量资格证

建筑工程测量、公路测量、隧道测量、桥梁测量、变形观测

4

资源开采

测量资格证

矿山生产测量、矿山三维立体建模、沉降观测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工程建设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适当的测绘基础理论、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适应工程建设一线需要,以测绘应用技术与动手能力为主,兼顾其他工程应用技术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培训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1.职业素养

(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遵纪守法,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具有创新精神、自觉学习和获取信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态度和创业的意识,为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公共道德,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就业观。

(3)具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能的要求;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心态;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思路开阔、敏捷,善于处理和协调突发问题。

2.专业知识和技能

共性能力要求:

(1)具有查阅专业技术资料的基本能力;

(2)具有现代测绘工程中职层次人才必需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基础知识;

(3)掌握测量学基本原理,能熟练掌握常规测量仪器如水准仪、全站仪、GNSS接收机等的操作,并具有仪器维护及基本检修能力;

(4)具有测量误差基本理论知识,对测量精度有较高敏感性;

专项能力要求:

专业(技能)方向——数字化测图

(1)掌握控制测量理论知识,具备导线测量、水准网、GPS控制网布测及数据处理能力;掌握以地形测量(数字测图技术)、控制测量(GPS)、工程测量和矿山测量为主的专业技术知识;

(2)具有独立完成地面数字化测图数据采集工作能力,能熟练运用软件制作符合行业标准的数字化地形图;

(3)掌握摄影测量作业原理,了解无人机摄影测量工作流程;

专业(技能)方向——工程测量

(1)了解土建工程、路桥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施工流程,具有识读工程图能力;

(2)能灵活运用全站仪、GPS等仪器,选用导线、GPS静态等合理的手段进行工程控制网的布测;

(3)掌握水准仪、全站仪、GPS等仪器的放样原理,能独立完成高程放样、点位放样、轴线放样等工作;

(4)具有测绘工程竣工图的能力,能运用软件计算土方工程量,掌握常规的工程沉降、位移的变形观测方法及数据整理;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按照“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式提升实操技能,安排学生参与生产性实训和到企业顶岗实习,促进学生的职业技能逐步积累、提升。

建设完善各专业实训室及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养成提供良好条件,并增加多媒体教学功能,提高教学效率。

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生产性教学实训基地。

充分利用生产性教学实训基地,把企业相关岗位与专业的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理论学习和岗位实践一体、职业职责与职业道德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1:

工程测量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入学教育与军训、社会实践、毕业教育、顶岗实习。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

其中,各学期的教学时间分配情况如下表:

学期

合计

入学教育

1

1

课堂教学周数

19

18

19

9

64

社会实践周

1

1

2

跟岗生产实习

9

3

12

顶岗生产实习

17

19

36

毕业教育

1

1

机动

1

1

1

1

4

小计

21

20

20

20

20

20

121

各门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如下:

(一)公共基础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职业生涯规划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能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38

2

经济政治与社会

培养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8

3

哲学与人生

培养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6

4

职业道德与法律

培养学生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等。

40

5

礼仪与生活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着装和佩戴饰物,学会与人交往见面的基本流程。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坐、站、行、走、蹲姿,不断提高职业化的微笑技能和手势运用技能。

让学生切实做好日常接待的看座、奉茶、引导、陪车、馈赠、送客工作,形成良好的接待习惯。

强化宴请礼仪训练,激发学生对宴请礼仪的兴趣,培养他们陪客的基本素养。

38

6

语文

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38

7

数学

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144

8

英语

培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

38

9

体育

培养学生运动参与、增强体能、体育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职业素质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130

10

音乐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并激励、鼓舞、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向往美好未来、树立崇高的理想;使学生了解音乐艺术的特征、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欣赏音乐。

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9

11

安全教育

培养学生在校园运动中应注意的安全常识,校园运动中应注意的安全常识,出行时的交通安全,火灾报警电话的拨打方法,实训实验的安全事宜,校园常见骗术及其应对方法,自然灾害的应对。

24

12

心理健康

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学校应用、学习策略、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和生涯规划的基础上

17

13

班主任辅导课

班主任针对班级情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班主任围绕着特定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教育,与在其它场合其它形貌的德育相比,它更能促进正确的班集体舆论形成,推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学生中实现更广泛的思想交流,增强自信,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

130

14

专业辅导课

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现代教育观念的体现,在教学中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学习指导,最后使学生实现自学。

学生自学讨论中教师还要认真指导、诱导、引导、疏导、从而把“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统一起来,并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

130

15

计算机应用基础

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38

(二)专业(技能)课程

序号

课程

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

课时数

1

地形测绘

测量学的基本知识、水准仪的使用及水准测量、全站仪的使用及角度测量、地形图测绘等。

学习普通测量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规仪器(水准仪、全站仪)的使用方法,能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和手工测图、场地平整、水准测量等。

152

2

控制测量学

三、四等平面控制测量和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作业方法及平差计算。

建立控制测量的概念,掌握三、四等平面控制及高程控制测量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作业方法及平差计算的操作技能。

熟悉全站仪、电子水准仪和GPS接收机的使用及成果的分析、利用和处理方法。

80

3

测量平差基础

误差理论、条件平差、间接平差、误差椭圆的理论和方法

掌握包括误差理论、条件平差、间接平差、误差椭圆的理论和方法,能运用计算工具从事各种平差计算。

20

4

GPS测量技术

GPS测量的原理、GPS布网的方法、GPS网观测方案的实施、数据传输的方法、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了解GPS测量的原理、掌握GPS布网的方法、GPS网观测方案的实施、数据传输的方法、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30

5

数字化测图

数字测图的原理知识、数字测图的外业测量工作内容、数字化测图的内业数据处理工作、数字化测图在地籍测量、地形测量、工程测量当中的应用。

掌握数字测图的原理知识、数字测图的作业模式、数字测图的外业测量工作内容、数字测图的内业数据处理工作,掌握将数字化测量在地籍测量、地形测量、工程测量当中的应用。

40

6

不动产测绘

土地管理知识、地籍测量的方法。

掌握土地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地籍测量的方法。

56

7

工程测量学

施工放样、建筑工程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桥梁工程测量、隧道工程测量、变形观测。

掌握各类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具备从事具体工程的测量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144

8

矿山测量学

矿井地面控制测量、矿井联系测量、井下平面高程测量、井下施工测量、矿井贯通测量、矿山测量图及储量管理、开采沉陷等。

综合运用测绘、地质、采矿等多种学科知识,来研究和处理采矿地质勘探、建设和采矿过程中由矿体到围岩、从井下到地面在静态和动态下的各种空间几何问题。

16

(三)综合实训课程及教学要求

主要实践性教学及主要教学内容:

序号

课程

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

能力要求

参考课时

1

地形测量实习

图根控制网的布设、图根水准测量、图根导线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和内业清绘。

图形的接边、外业的检查、实习报告的书写。

掌握图根控制测量的野外作业方法,手薄的记录、计算、内业成果的整理。

白纸地形图外业测绘的方法、内业整理清绘、成果报告的书写与提交。

144

2

控制测量实训

三、四等高程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外业观测手薄记录、计算及平差计算。

5″导线的点位布设、外业测量手薄记录、导线的计算及平差。

三角高程测量外业作业和数据处理。

掌握三、四等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的外业作业方法、观测手薄的记录与计算的方法,能牢记限差要求并对观测成果进行处理和计算,计算出控制点的高程和坐标。

144

3

GPS测量实训

GPS网的野外布设,GPS接收机的野外观测,数据传输和利用随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网平差计算和成果的输出并书写技术报告。

掌握GPS控制网的布设,利用GPS接收机进行野外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利用随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网平差计算及成果的整理。

并能提交技术报告。

50

4

数字化测图实训

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利用成图软件绘制图形并输出图形。

能利用全站仪进行野外地形点、地物点数据采集;能进行数据传输;并能利用成图软件进行图形的绘制、图形的接边和分幅并能输出图形。

72

5

工程测量实训

施工放样、建筑工程测量、线路工程测量。

掌握各类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具备从事具体工程的测量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64

6

矿山测量实训

联系测量、井下平面高程测量、井下施工测量、贯通测量、开采沉陷设计及测量。

掌握矿山开采的勘测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具备从事具体矿山开采的测量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16

7

顶岗实习

灵活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及操作技能,科学合理解决生产实践的具体问题。

学会在生产现场的协调与沟通,掌握一定的职场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掌握地形测量、不动产测绘、工程测量等工作岗位上的工作技能,质量管理标准,培养高技能的专业素养;

养成独立思考、正确判断、解决实际问题并完成工作任务的良好职业素质;锤炼个人意志毅力,养成良好的个人品格、健康的工作生活习惯。

700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对教学进程总体安排做出说明如下:

1.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限选课程各课程授课时数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在15%的范围内进行调整,但必须保证总课时数。

2.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任选课程中的“其它”课程。

3.顶岗生产实习分2次进行的,学校自行调整课程的开设时间。

4.如因安排整周教学综合实训导致其它课程教学周数和学时不足的,各校可在教学综合实训周中安排相关课程的教学学时。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着力建设高素质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是确保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重要保证。

因此,本专业采用“内培”、“外引”多种方式,培养现有人才、吸引外来人才和用好各类人才,更多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切实提高师资培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给予专业教师成长的空间与时间,让其深入企业定岗学习,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同时,根据学历、荣誉、职称、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等各方面综合考察情况设置不同梯队,为不同层次的教师量身定制不同的培养方式,形成“新教师上岗培训→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梯队”培养模式,以“梯队培养”涵养教师群。

通过引进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带动专业内部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了解行业、走向行业,促进了教师任教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1.专业带头人

结合本专业特点和实际,以国内、市级教育专家为培养标准,定期选送在区、市有影响力的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培训,进行考察调研、深入开展科研工作,并每年定时到企业实践和挂职锻炼,培养出1名在本校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

2.专职教师

鼓励和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学习和进修,支持教师进行专业能力提升,定期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能力提升培训,通过让教师参与专业能力提升的各级各类培训,提高其专业教学能力,达到符合新课改的需求。

同时,加强“双师”素质教师培训,根据专业发展、教育教学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利用假期定期培训、下企业实践,使其专业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包括任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聘请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务的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完成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并提升专业的教学水平和技能的训练水平。

(二)教学设施

1.校内实训条件

实验实训设备及实训内容

实训室名称

服务课程

主要设备

主要实训项目

普通测量实训室

地形测绘、控制测量、GPS测量技术、数字化测图、不动产测绘、地形测量实习、控制测量实习

自动安平水准仪、电子水准仪、全站仪、GNSS接收机、手持GPS、电脑

三、四等水准控制网测量;一级导线测量;GPS控制网测量;地籍控制测量及碎部测量;全野外地面数字化测图数据采集等。

工程测量实训室

工程测量、矿山测量、控制测量、数字化测图、不动产测绘、GPS测量技术

自动安平水准仪、电子水准仪、全站仪、GNSS接收机、测深仪、管线探测仪、激光扫平仪、激光垂直仪、手持测距仪

工程控制网测量;高程放样;点位放样;轴线放样;贯通测量;井下控制测量;竣工图测量;场地平整测量;变形观测等。

数字化测图机房

AUTOCAD基础;土建工程制图;数字化测图;控制测量;测量平差;无人机测绘;GIS概论

电脑60台,工程绘图仪,GPS数据后处理软件,平差易软件,AUTOCAD软件,南方CASS软件,mapGIS软件,适普软件等

AUTOCAD操作实训;GPS控制网平差;导线网平差;水准网平差;数字化内业绘图;影像图处理等。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实训及顶岗实习的需要,选择作为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及顶岗实习基地的企业,行业特点突出、经济效益较好,人才需求相对较大,且应具备符合学生实训的场所和设施,岗位工作专业对口,并具备必要的学习条件及生活条件,能配置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

3、信息网络教学条件

信息网络教学条件包括网络教学软件条件和网络教学硬件条件。

建设的绝大部分教室、实训室及教师办公室建有互联网接口,便于网络教学及便捷浏览相关的学习资源,或进行仿真学习,也方便教师通过网络在线答疑,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快速的信息交流。

(三)教学资源

1.教材

建立教材选用制度,优先选用近三年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做”合一的国家或行业中专规划教材,鼓励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特色鲜明的专业课校本教材。

2.图书

学生人均纸质图书藏量在30册以上,其中专业图书不少于60%,同时适用于本专业的相关书籍不应少于2000册;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类、管理类、法律法规类报刊种类不少于20种,其中专业期刊不少于10种。

有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内容广泛的专业技术资料和国家、行业颁布的相关标准供教学使用。

学院有种类齐全、内容丰富、使用便捷、更新及时的数字化图书馆。

3.数字资源

以优质数字化资源建设为载体,以课程为主要表现形式,以素材资源为补充,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共享性教学资源库,资源库建设内容应涵盖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

专业教学软件包应包括试题库、案例库、课件库、专业教学素材库、教学录像等。

通过专业教学网站登载,为网络学习、函授学习、终身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实现校内、校外资源共享。

(四)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方法

在课程教学中首先要重视传统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与老师面对面互动,老师能根据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灵活掌握教学分寸。

在充分重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采用模拟教学法,创立实训模拟公司,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

积极将教学环境设计为公司运营模式,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工作室,实现班级与公司合一,教学与工作过程的统一,融教室、实训、实验、技术服务与生产为一体,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促使学生在实践技能提升的同时,获得真实的职业体验和工作经验,提高其对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

2.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情景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教、学、做”一体化的情境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数字仿真等现代教学手段,推行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理论知识够用为度;实践教学结合工作或生产实际,着力于动手能力的培养。

3.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录像、PPT、微课等。

4.运用教学网络资源。

建立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同时通过微信、班级QQ群网络资源平台,拓展课程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在课下进行自主性学习。

5.利用校级、县级、市级、国家级技能大赛平台,加强教师教技能训练和学生职业技能训练,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进、以赛促改目的,探索以赛促教、以赛促进、以赛促改的职业技能提升教学经验。

2、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交互,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

利用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课程资源数字化,建设共享型课程资源。

建立远程教育服务平台,开设师生网络交流论坛。

利用多媒体技术,上传幕课视频、虚拟仿真及图片资料,为学生自学与进一步学习提供条件,为学生自主学习开辟新途径。

3、教学组织

认真贯彻“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理念,按照“依托行业、对接产业、定位职业、服务社会”的专业建设思路,参照教学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建立实训基地,企业专家应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教师应当以行动导向实施课程教学,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五)教学评价、考核

1、教学评价

(1)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知、能、素的评价,社会对我校工程测量专业的的办学能力、办学水平的评价是学最重要的评价。

(2)设置教学督加强专业教学管理,从组织上保证教学督导、评价、考核等教学管理工作正常进行。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3)全方位开展教学评价。

既要评价教师的教学环节、学生的学习过程,又要评价教学条件、教学管理、专业建设。

(4)多渠道进行教学评价。

要通过督导检查、随机检查、听评课、教学竞赛、教学考试、师生问卷、师生座谈、家长邮箱、网上调查、回访企业等多渠道进行全方位教学评价。

(5)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难于定量的可以采用定性评价,能够科学定量的要采用定量评价方法,各系部要根据实际条件和要求,制定科学、实效的教学评价方案。

2、教学考核建议

(1)考核形式多样化。

推广“知识+技能”的考查考试方式,根据考试科目和内容不同,科学确定考试形式,理论性知识和部分能力可以采用笔试形式考核;需要动手操作的实践技能考核要在实习实训基地、模拟岗位或真实岗位上进行考试。

(2)考核方式灵活化。

可以根据考核内容和条件,灵活采用闭卷、开卷、口试、笔试和操作等方式进行考核。

(3)考核内容职业化。

根据课程目标不同,考核内容重点突出职业知识、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职业素质类课程侧重考核职业能力、职业知识和职业素质;专业核心课程和能力训练侧重考核专业能力。

试题库应有学校与企业合作完成,将职业标准纳入考试范围,实行“教、学、考、用”统一的教考模式。

3.教学组织

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样。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要求和目的,采取集中与分组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多媒体教室与一体化教室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六)质量管理

加强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设,教学管理文件规范。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形成教学督导、教师、学生、社会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完整的信息反馈系统。

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

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机制和收集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反馈的信息,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加强专业建设,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九、毕业要求

依据广西第一工业学校工程测量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文艺文化活动、生产实践与实习、各类创新活动与竞赛、职业与人生观辅导等教学实践环节,使本专业毕业生能掌握一般性和专门的工程测量相关知识,基本要求如下:

(一)职业素养

基本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熟悉我国国情,坚持正义,自觉抵制各种危害祖国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不良思想和行为。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八荣八耻”荣辱观和法纪观,自尊、自爱、自律、自强,遵纪守法,尊重他人,养成恪守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习惯,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负责任的人。

(2)科学文化素质

对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有一定了解,具有一定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人文素养。

(3)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