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基础土方开挖及回填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6114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机基础土方开挖及回填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风机基础土方开挖及回填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风机基础土方开挖及回填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风机基础土方开挖及回填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风机基础土方开挖及回填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机基础土方开挖及回填专项施工方案.docx

《风机基础土方开挖及回填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机基础土方开挖及回填专项施工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风机基础土方开挖及回填专项施工方案.docx

风机基础土方开挖及回填专项施工方案

国电灌阳正江岭风电场工程

风机基础土石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

国电灌阳正江岭风电场工程项目部

二0一八年八月三日

 

批准:

 

审核:

 

编制:

 

国电灌阳正江岭风电场工程

风机基础土石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审批表

编制章节内容

编制人签名

日期

项目部会签部门

审查章节内容

意见

签名

日期

专业、业务公司总/副总工程师

交叉单位

工程管理部

质量管理部

安全环保部

人力资源部

物资管理部

审查:

 

项目部工程管理部负责人:

日期:

审核:

项目部安全副总监:

日期:

审批:

项目部总工程师:

日期:

 

1.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

1.1.编制依据

1)国家及行业与本标段工程有关的各种现行有效版本的安全规范、规程,如《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2)国家及行业与本标段工程有关的各种现行有效版本的技术规范、规程,如:

《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3)与本标段工程有关的国家及行业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如: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

土建工程》等。

4)设计院、制造厂或项目法人和承包商双方议定的补充技术标准和本标书的施工技术要求。

5)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办法。

6)国电灌阳正江岭风电场工程招标文件。

7)现场踏勘和调查情况。

8)历年来积累的成功施工技术与经验,施工管理、技术与质量管理水平,技术装备实力以及各类专业人才等资源条件。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5;

1.2.编制原则

遵循国家和当地政府现行有关的土地、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物保护、水利与水资源等方面的法规、条例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工程质量等方面的规定要求。

充分满足招标文件的工期和质量目标及本工程安全工作规划的要求。

结合本工程的工程特点,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难点,方案优化,技术工艺措施得力,建立良好的施工秩序,优化人、机、物等资源配置,实现最佳综合效益。

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水平。

充分发挥投标人的强项优势,协调运作。

2.工程概况

2.1.参建单位

工程名称:

国电灌阳正江岭风电场工程

建设单位:

国电北投灌阳风电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长江勘察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勘察单位:

长江勘察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

长委工程建设监理(宜昌)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

2.2.具体情况

2.2.1.工程概述

国电灌阳正江岭风电项目位于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场址主要涉及灌阳县灌阳镇、西山瑶族乡,总规划场址中心与灌阳县城的直线距离约18km。

本工程装机容量60MW,安装30台单机容量2000kW的风电机组,属于国电北投灌阳风电有限公司马头风电项目的二期工程,马头风电场工程已经投产发电。

正江岭风电场与马头风电场共用一座已建的220kV升压站及一条进场道路。

拟建本工程总装机容量60MW,拟安装30台单机容量为20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

采用联合动力UP2000—115—S和UP2000—130两种机组形式。

风机基础采用圆形现浇梁板式钢筋混凝土基础,其中20#、21#、22#风机为P2000—115—S机型,其余风机为UP2000—130机型。

P2000—115—S机型基础底板直径18.2m,P2000—130机型基础底板直径19m。

所有风机基础台柱高度均为3.4m,直径6m,基础共设置8块肋梁,肋梁两端高度分别为3m和1m,宽度1m。

2.2.2.气象、水文

场区气候属大陆季风气候区,处东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气候带。

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气候凉爽,雨量充沛,空气湿润。

工程区为中山地区,冲沟发育,地表水、地下水排泄条件良好,地表水与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大气降雨在山坡形成地表径流,大部分汇集于山间冲沟后向山下排泄,少量入渗补给地下水。

场址区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可分为为覆盖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断层脉状水)。

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冲洪积层、残坡积层内孔隙之中,以潜水为主,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部分接受山间泉水的补给;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裂隙网络中,主要接受上部孔隙潜水或地表水的补给,沿裂隙、岩脉面向坡下沟谷低洼处排泄或以泉的形式出露。

勘测期间在工程区内取山间泉水样2组,进行了水质简分析。

据试验成果,场地区泉水清澈透明,无色无味,pH值6.92~7.26,侵蚀性CO2含量为14.6~17.0mg/L,HCO3-含量20.2~27.0mg/L,Cl-含量4.2~5.6mg/L,SO42-含量3.5~4.8mg/L,CO32-含量0.00mg/L,Ca2+含量1.6~3.2mg/L,Mg2+含量1.0~1.0mg/L,总硬度7.9~11.9mg/L,水化学类型为HCO3·Cl-Na与HCO3-Na型。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附录G,场地环境类型属Ⅱ类,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等级为微腐蚀,干湿交替情况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等级为微腐蚀,水对钢结构腐蚀等级为微腐蚀。

2.2.3.工程地质条件

区域内出露的地层从新到老依次为第四系(Q)、下石炭统(C1)、上泥盆统邵东组(D3sh)、上泥盆统锡矿山组上段(D3x2)、上泥盆统锡矿山组下段(D3x1)及上泥盆统佘田桥组(D3s)、中泥盆统(D2)、下奥陶统(O1)。

其中以泥盆系(D)最为发育。

场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分布广泛。

岩浆岩主要分布于场区的东西两侧,构成东西两个花岗岩带:

东带为都庞岭岩体,西带为海洋山岩体。

两者均呈北东方向延展,从南西向北东岩浆活动时代由老到新,由加里东期到燕山期。

花岗岩体位于海洋山背斜核部,长轴方向与加里东期构造线方向大体一致。

岩体西侧侵位与奥陶系(O),东部及南部被泥盆系(D)沉积不整合覆盖,为加里东期入侵。

岩石呈灰白色,块状构造,细中粒、似斑状结构。

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40%),正长石(20%),石英(30%),黑云母(10%)等,斑晶主要为钾长石,少量斜长石,局部出现石英,粒径约1cm~3cm,含量约20%;基质主要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等矿物组成,岩性定名为细中粒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场地基本位于山梁顶部,呈长条形布置,地基岩土由第四系粉质粘土和燕山早期花岗岩,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1、第四系残坡积层(Qel+dl)

粉质粘土:

浅黄色、黄色,稍湿,硬塑,表层0.2m为黑色有机质土,底部含少量白色强风化花岗岩碎石,粒径为20~30mm,呈棱角状,手捏易碎。

黏土覆盖层分布于整个场地,根据现场实地勘探、物探等勘察成果可知,覆盖层厚度一般在0.5~1.0m左右,局部地势较低洼地段厚度大于1.0m。

(2)基岩:

花岗岩:

灰白、白色、红色,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强风化岩体呈碎石状,全风化岩体呈砂土状,地表局部出露弱风化孤石。

区域内均有分布,埋藏较浅。

根据现场物探视电阻率测试结果,全强风化砂发育厚度一般在0.8~2.0m左右,局部达3.0m以上,物理力学性质较差。

根据地质测绘(钻探、坑槽探),工程区浅表部普遍存在一定厚度的风化壳,其中全风化带厚度较小且性状与强风化带岩体差别不大,合并为全强风化带。

各风化带的分布及特征简述如下:

(1)全、强风化带:

分布于工程区的大部分区域,多位于地表或基岩顶部;岩体风化较强烈,矿物多已蚀变,岩质较疏松,多呈灰白、褐黄色风化砂及少量块球体。

一般宽缓的山包、山间洼地及山脚较厚,山坡及梁状山脊相对较薄,厚度一般0.8~2.0m,局部厚达3.0m左右。

全、强风化带厚度主要受地貌单元控制,分布有如下特点:

呈山脊→斜坡→宽缓的洼地逐渐变厚的分布规律。

(2)弱风化带:

多位于强风化带之下,陡坡或陡崖地段局部直接裸露,公路开挖边坡等处可见表层裂隙较发育,沿裂隙多见有褐黄色风化膜,风化现象较明显,裂隙发育段岩体较破碎,完整性差,一般岩质呈较坚硬~坚硬状。

根据1:

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均为Ⅵ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3.施工部署

3.1.施工特点

3.1.1.风电场场区内0~3.00m深度范围内的地层主要为碎(块)石、弱风化花岗岩及强风化花岗岩等,土方开挖难度较大。

3.1.2.场地土质表层土质较好,基本满足土方回填的要求。

个别基础回填土需进行处理,达到相关要求后,进行基础回填施工。

3.2.施工准备

3.2.1.气象、地形、水文地质的调查:

了解气象资料,掌握水文地质地形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保证措施。

3.2.2.测量放线:

根据业主单位提供的风机机位控制桩,我单位应用GPS和全站仪对风机基础控制桩进行复测,把复测结果上报业主和监理,经业主、监理验收同意后,我单位将以此控制桩作为施工测量依据,对其进行加固保护(周围用混凝土进行维护),做好保护标识,防止风机基础施工和风机安装过程中出现碰撞或损坏。

我单位将以此桩作为基准点,在风机四个正方向引出四个控制桩,用仪器校核风机定位正方向,全站仪对四个控制桩进行复核,控制桩应设在风机吊装平台以外,以免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移或受到扰动,以此作为二级控制网点,把测量结果上报业主、监理进行复核,作为今后施工过程中测量放线坐标引点。

现场所有控制桩应设专人看管,以防有人移动或被人拔走。

3.2.3.风机基础周边施工环境调查:

为确保土方施工的顺利进行,对风机基础周边的树木、以及历史遗迹等进行调查,以便施工前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保护等措施。

3.2.4.施工前技术交底:

施工开始前,组织所有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文件资料,明确各施工班组的任务及工序配合要求,教育所有施工人员,把好质量关,密切配合,严格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施工。

3.2.5.按照施工工期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机具设备需用量计划,组织施工机具设备需用量计划落实,确保按期进场。

3.2.6.做好施工场地的防洪排水工作,以便排除流水和积水,特别应做好基坑和边坡的排水。

4.土石方施工

4.1.范围

土方开挖工程包括风电机组基础、箱式变电站基础、电缆沟、集电线路基础等基槽开挖。

其开挖工作内容包括:

准备工作、场地清理、施工期防水、排水、渣土的运输和堆存、完工验收前的维护以及按监理人指示对风场恢复等工作。

4.2.场地清理

①清理开挖工程区域内的树根、杂草、垃圾及监理人指明的其它有碍物。

②应注意保护清理区域附近天然植被,避免造成清理区域附近的环境破坏

4.3.技术要求

①应采取措施避免基础岩土(石)面的构造裂隙和岩体的自然状态产生不应有的恶化。

②开挖后的岩土(石)表面应干净、粗糙,保证不受扰动。

岩土(石)中的断层、裂隙、软弱夹层应被清除到施工图纸规定的深度。

岩土(石)表面应无积水和流水,所有松散岩土(石)均应予以清除。

基面岩土(石)的完整性和力学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③基础开挖后,如基底发现原设计未勘查到的基础缺陷,则应按设计人或监理人的指示进行处理。

④基础上不得有反坡、倒悬坡、陡坎尖角;结构面上的泥土、锈斑、钙膜、破碎和松动岩块以及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岩体(土)等均必须采用人工清除或处理。

4.4.基槽开挖

风机基础为圆形钢筋混凝土梁板式基础,大多分布在山坡地势陡缓不均的地域,按设计院常规设计做法,基础开挖标高以基坑开挖范围内最低点为±0.000m,基槽的开挖放坡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设计无要求时可以按照相关规程进行开挖。

一般基槽的开挖范围与基础埋深、基础大小、施工作业面以及基础周围的地质条件等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本工程风机机位地理位置各不相同,大部分坐落在斜坡上,土方开挖量将大大超过图纸理论计算量,给土方施工造成较大困难,土方施工的快慢将直接影响总的施工进度计划。

土方开挖开始前,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测量开挖区的地形和计算剖面,报监理工程师复核,并应按施工图纸或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开挖线进行工程量的计量。

基槽周围不应当有土石方堆放,以免因基坑周边受力不均出现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基底标高,为保证风机基础座落在符合设计要求的承载力持力层原土层上,严禁基坑进行超挖。

但是风机基础基槽碰到中等风化岩石或者未风化岩石时,当即将挖到设计基础标高时,基底岩石将受到扰动,采用人工清槽后,可能超出设计标高,垫层砼的施工量将超出图纸理论计算量。

风机机组基础必须座落在相对均一的岩基或土基及设计要求的承载力持力层上,当风机基础地基出现半岩质、半土质且基础范围内承载力值变化较大时,应报监理工程师,并通知建设单位和设计院,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分别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风机基础开挖至设计标高,应清理干净,并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槽,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开挖出的弃土由土方车运输至弃土场,弃土场根据设计图纸及工程需要选定。

4.5.土石方开挖

本工程现场大部分为风化岩石,地质较为坚硬,拟采用炮头与反铲挖掘机配合进行开挖,用破碎锤把基槽岩土一层一层破碎,用挖掘机把破碎的石块从槽中挖出,装上自卸车运至指定位置,或平摊在风机安装平台内作为填筑料。

风机基槽开挖至设计标高上200时,由人工清槽,基坑内浮石、碎土用笤帚扫出石头面为标准。

在站内道路与风机基础接口处挖一条运料坡道,施工材料通过坡道运至槽内,或是通过吊车直接进行垂直运输。

基槽内挖以宽30cm,深30cm的集水坑,以备排水使用。

4.5.1.土方开挖质量标准

4.5.1.1.土石方开挖质量标准见下表:

土方工程开挖允许偏差值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表面标高

0~-50mm

用水平仪检查

2

长度、宽度

+200~-50mm

用拉线和尺量检查

3

边坡偏陡

不允许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4.5.1.2.土石方开挖注意事项

①.开挖后的岩土(石)表面应干净、粗糙,保证不受扰动。

岩土(石)中的断层、裂隙、软弱夹层应被清除到施工图纸规定的深度。

岩土(石)表面应无积水和流水,所有松散岩土(石)均应予以清除。

基面岩土(石)的完整性和力学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②.基础开挖后,如基底发现原设计未勘查到的基础缺陷,按照监理人的指示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增加开挖、回填混凝土等。

③.基础上不得有反坡、倒悬坡、陡坎尖角;结构面上的泥土、锈斑、钙膜、破碎和松动岩块以及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岩体(土)等均必须采用人工清除或处理。

④.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依据基础土石方开挖揭示的地质特性,需要对施工图纸作必要的修改时,应按监理工程师签发的设计修改图执行。

4.6.土方回填

4.6.1.回填施工应采用满足设计要求的回填料,或从设计指定料场取料。

土方回填采用土夹石回填,回填土容重不应小于相关规定。

回填土应密实。

4.6.2.施工准备条件:

回填前做好混凝土工程隐蔽记录,并办理验收签证手续。

回填前应清除坑内积水、杂物,对原土夯实一遍后,在进行回填。

回填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不得混入杂物,符合设计密实度要求条件下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少碾压遍数。

回填前做好水平高程标志的设置。

4.6.3.施工方法:

土方填筑应由最底部位开始,自下而上水平分层铺填,蛙式打夯机分层压实填筑,填筑面狭窄处采用人工夯实。

压实土层不应出现漏压虚土层、平松土、弹簧土、剪切破坏和光面等不良现象。

填方施工中运输、铺填、压实等工序宜连续进行;回填土中不得含有植被、草皮、腐殖土等,分层铺土厚度不超过300mm,压实度满足施工图纸要求,最优含水量一般由土工试验确定。

当土料的天然含水量大于或小于施工填筑含水量时,应对土料含水量进行调整,调整方法以翻晒或加水为主。

在气候干燥时须加速回填,如遇雨天,回填土应做含水率测定,采取翻晒、晾干或参入干土等措施。

土方回填后,按照规范要求取样试验,确保设计要求的回填土夯实系数。

5.资源配置计划

5.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序号

机械或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1

反铲挖掘机

320、329

4台

2

装载机

50

2台

3

炮头

EX-300

2台

5.2.劳动力计划安排

工程级别工种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人)

测量工

4

司机

5

普工

15

管理

13

合计

37

6.质量保证措施

6.1.工程质量目标

分项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100%;重大质量事故为零。

6.2.质量管理目标

进厂材料质量检验试验率100%,合格率100%;工序自检率100%;工序专检率100%;分项、检验批一次交验合格率100%;应检工序检测实验率100%,合格率100%;特别重要工序、关键工序、特殊工序识别及控制率100%。

6.3.质量管理体系

6.3.1.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项目总工中间控制,质检员基层检查三级质量管理体系。

6.3.2.质量组织机构

6.4.质量保证措施

6.4.1.做好技术交底,明确措施,严格遵守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有关规程。

6.4.2.建立“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制度。

“五不施工”即:

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控制点和资料未经复核不施工;材料不合格不施工;工程环境污染未检查签证不施工。

“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不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6.4.3.对工序实行严格的“三检”,即:

自检、互检、交接检。

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

6.4.4.建立严格的隐蔽工程签证制度,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班、组、项目部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会同业主驻现场代表或监理部门一起复检,检查结果填验收表格,由双方签字并签发隐蔽工程验收证明书。

6.4.5.建立原始资料的积累和保存制度本工程中各部分分项工程必须由专职质检人员作好质量检测记录,工程结束时交档案资料员负责整理装订成册归档。

6.4.6.赋予质量员质量否决权。

实行样板标准制,优质优价,对于存在质量缺陷较多的施工队限令整改,否则,要坚决清除出场。

6.5.特别重要工序、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的识别及控制

 

分部

工程

工序名称

特别重要工序

关键工序

特殊工序

主要控制要点

主要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

基础工程

土方开挖

基底标高、土建工作面、放坡系数

经纬仪、水准仪复测及钢尺量

土方回填

压实系数、回填厚度、回填土料

环刀、水准仪复测、钢尺量

6.5.1.土方开挖关键工序:

做好图纸自审及技术交底工作,土方开挖作业严格按照测量人员测设的施工白线施工,基底标高使用液压工凿除整平,人工清槽,严禁液压镐扰动基底,液压镐凿除时测量人员测设出高程控制点,用以控制基底标高。

6.5.2.土方回填关键工序:

做好图纸自审及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控制回填土料的质量,振动碾碾压时摊铺厚度≤300mm,人工回填及平板振动夯夯实时摊铺厚度≤200mm,每层夯实完成后按规范环刀取样送检,检测合格后方可回填上一层。

7.安全保证措施

7.1.安全目标

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重大设备损坏事故为零;重大火灾事故为零;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为零;重大交通事故为零;人身轻伤事故率为零。

7.2.安全组织机构

7.3.安全保证措施

7.3.1.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现场设立安全员,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方针,确保安全生产。

7.3.2.严格遵守国家现行的安全法规,服从甲方的安全检查,并随时纠正安全中的不合格项目。

7.3.3.进入现场的全体施工人员必须进行过安全教育,认真细致地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开好班前安全会,

7.3.4.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严格按各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要求操作。

7.3.5.工地用电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有关规定。

施工现场用电线路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保”,电线电缆应架空或深埋,施工人员在现场不得私自乱拉乱接电器。

7.3.6.进入施工现场穿戴好劳动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等。

7.3.7.工地配备适当的防火器材,明火作业远离油料等易燃品,做好防火工作。

7.3.8.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

7.3.9.施工用电源箱应设护门,统一编号,箱内分路开关标识清楚、明确,漏电保护器应保证动作灵敏、安全可靠并有明显有效的计量检测标识。

8.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8.1.文明施工目标

配合相关专业施工,场容场貌标准化,达到业主及上级管理部门的标准。

8.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8.2.1.各种施工手续齐全,人员手续完备。

8.2.2.对进场工人进行经常性的现场管理知识教育。

现场设立“五牌一图”;施工区划分责任区,指定负责人,分片包干,定岗定制,专人管理。

8.2.3.材料码放,临设布置,严格按照施工总平面图放置,不得乱堆乱放,乱挪用。

现场每月进行一次文明施工的综合检查,月评、季评、年评,有奖有罚,促进安全文明施工。

8.2.4.现场保持清洁,垃圾及时清理,施工渣土及时清运。

8.2.5.施工现场设醒目标语,安全标志明显。

8.2.6.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各辅料仓库符合防火要求。

设消防设施,易燃易爆物品分类存放,严禁混放及露天存放。

8.2.7.为职工设符合要求的食堂及休息室,设立饮水处,保证职工随时喝上干净卫生的开水。

9.环境、水土保持保护措施

9.1.现场施工时,严禁将扣件、钢管和材料等随意乱放。

9.2.各种建筑装修材料应经过检验合格,不含有对人体产生伤害的物质,必须为环保产品。

9.3.化工材料严禁乱丢乱放,污染环境。

9.4.建筑垃圾应及时清理,现场材料应码放整齐。

9.5.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要分类存放,运至指定位置。

材料尽可能使用使用完,避免浪费。

9.6.堆土必须覆盖防尘网,施工过程中应控制扬尘,必要时洒水降尘。

9.7.土石方开挖及回填完成后应尽快将边坡及基础以外部位恢复植被,避免水土流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