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和模式探索.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7757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和模式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和模式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和模式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和模式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和模式探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和模式探索.docx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和模式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和模式探索.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和模式探索.docx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和模式探索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和模式探索

北京WTO事务中心

世界城市是在拥有较好的有形硬条件和软环境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当大的无形的软实力,并在硬条件、软环境和软实力的共同作用下,对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城市。

世界城市的发展既有普遍规律也有特殊规律,北京需要从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出发,抓住中国经济崛起的契机,探索适合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争取早日建成世界城市。

一、世界城市的特征与本质

世界城市是国际大都市的高端形态,对全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目前公认的世界城市有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

世界城市一般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巨大的国际资源流量与交易和完善的基础条件等基本要素,主要凭借若干世界级的专业化市场、一定数量世界知名总部企业和大量国际机构的相互作用,引领和控制了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发展。

(一)世界城市的主要特征

1、雄厚的经济实力

(1)巨大的GDP

2008年,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8771亿美元、11265美元、5103亿美元和4540亿美元;在全球城市中GDP排名分列第1位、第2位、第4位和第5位。

(2)较高的人均GDP

2008年,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的人均GDP达到了53176美元、60892美元、61705亿美元和47047亿美元。

(3)高度服务化的产业结构

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等世界城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均超过了80%,其中2007年东京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84.8%、巴黎为85.2%,2006年伦敦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88.2%。

2、巨大的国际资源流量与交易

(1)强大的国际集散力

资金流动量大。

世界城市通过大量的资金流动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是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最集中的区域。

2007年仅伦敦地区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就高达520亿英镑,约占2007年英国FDI流入总量1833.7亿美元的58.1%。

2006年纽约州外商直接投资达686亿美元,约占2006年美国FDI流入总量2371.4亿美元的28.9%。

货物流动量大。

世界城市通过大量的货物流动量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从货物流转量看,世界城市货物吞吐量的规模巨大。

2008年,纽约、伦敦和东京的海港货物吞吐量分别为6.4亿吨、3.5亿吨4.3亿吨;航空货物吞吐量也排在全球城市的前列。

此外,在货物进出口方面,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的排名也位居国内前列。

人员流动比例大。

世界城市通过大量的人员流动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2008年,从境外到伦敦进行商务及休闲旅游的人数达1480万人,到纽约市旅游的境外人数达950万人,东京的境外旅游人数为534万人。

巴黎大区的境外旅游人数在2006年超过1500万,达1530万人。

信息流量大。

世界城市是全球信息汇集和传播中心。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公布的2008年全球城市信息交换指数排名显示,巴黎排名第一,伦敦排名第三,纽约排名第四,东京排名第七。

(2)同时拥有众多的世界级专业化市场和国际中心

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几乎都拥有国际股票市场、国际外汇市场和国际期货市场,又是全球的国际科技创新及应用中心、国际信息中心、国际时尚中心和国际机构聚集中心。

从国际股票交易市场来看,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东京证券交易所、位于巴黎的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都是全球最著名的股票交易市场。

从外汇交易市场来看,伦敦市场、纽约市场和东京市场因交易参加者最多,被称为世界三大市场。

从期货交易市场来看,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都拥有若干个世界级的期货交易市场。

如纽约有石油、黄金、有色金属、天然橡胶和棉花等期货交易市场;伦敦有黄金、有色金属、谷物和咖啡等期货交易市场;东京有铂金和橡胶等期货交易市场。

从国际科技创新及应用来看,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都入选了2008年美国媒体评选的全球十大科技城市。

从国际人才数量来看,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都是全球高端人才最密集的城市。

根据巴黎地区经济发展机构全球研究人员数量地区排名,东京位列首位,纽约列第四位,巴黎列第五位,伦敦列第六位。

从全球信息流量来看,纽约、伦敦、东京都是全球最著名信息中心。

纽约是全球最大的网络中心,伦敦是连接欧洲和美国的网络中心。

东京首都圈的信息发布占全日本的1/3。

从国际机构聚集数量看,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都是国际机构聚集地。

巴黎是全球第二大国际组织总部所在地,纽约的国际组织总部不及巴黎、伦敦等城市,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

3、完善的基础条件

(1)现代化的交通体系

世界城市的交通都极为便利,同时拥有快速的航空、铁路和水运等交通设施。

空港群。

伦敦是重要的国际航空交通站之一,有五座机场,伦敦希思罗机场是全世界最繁忙的国际机场,2008年客运量超过6100万人次。

巴黎有两座国际机场,2007年客运量8630万人次。

纽约有三座机场,每年平均的客运量超过1亿人次。

日本羽田国际机场2007年客运量6600万人次,居全球第4位。

铁路枢纽。

1991年,伦敦全市地铁干线有9条,全长414公里,2008年伦敦地铁共接待乘客达11亿人次。

巴黎地铁是巴黎市内交通的主力军,共有14条主线、2条支线,地铁站遍布巴黎市内。

此外,巴黎还是法国最大的客运铁路中转站,共有六个火车站。

纽约地铁共有468站,商业营运轨道长度约1056公里。

东京共有地铁干线12条,2007年客运量310万人次。

水运发达。

伦敦港是英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著名的港口之一,历史上年货物吞吐量曾达8000万吨,近年来有所下降,徘徊在5000万吨左右。

纽约港是北美洲最繁忙的港口,亦为世界上天然深水港之一,近年来平均吞吐量在1亿吨以上。

东京港2006年进港船舶31653艘次,完成货物吞吐量9081万吨。

(2)丰富的科教资源

纽约是美国高端人才最为聚集的地区。

2009年,纽约市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33.1万人,拥有包括哥伦比亚和洛克菲勒在内的89所高等教育机构。

伦敦在科学、技术和设计领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伦敦拥有4500名世界级的研究人员和42所高等教育学院,是欧洲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

东京2006年共有812家科研机构,其中高等教育机构130家,专业科研人员4.4万人。

巴黎是法国的高等教育中心,2008年共有58.6万人在巴黎接受高等教育。

2008年,巴黎科研支出155亿欧元,科研人员7.6万人。

(3)优越的城市环境

伦敦市区公园众多,若以皮卡迪广场为中心、以3英里为半径作圆,这个圆圈里有大小园林80处,绿地覆盖市区面积约25%,人均绿化面积22.8平方米。

纽约公园面积共2.8万英亩,人均绿化面积19.2平方米。

巴黎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人均绿化面积24.7平方米,政府尽一切可能在城市社区中增加绿地、花园和树林,以提高城市社区的环境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巴黎的社区有公园397个,总面积358万平方米,平均每个社区有将近20个公园,人均社区公园面积1.67平方米。

东京人均公园面积5.58平方米,道路绿地面积442万平方米,人均绿化面积1.6平方米。

(二)世界城市的本质

1、国际政治的影响中心

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凭借拥有众多的国际机构总部和举办大量国际会议成为国际政治的影响中心。

目前,共有208个国际组织总部位于巴黎,57个国际组织总部位于伦敦、21个国际组织总部位于纽约、16个国际组织总部位于东京。

2008年巴黎共举办国际会议139个,列世界城市首位。

2、战略资源的国际价格形成中心

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凭借世界级的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商品市场和相当数量的企业总部,成为股票、期货等金融产品,主要货币汇率及石油、黄金、铜等重要资源的国际价格形成中心。

2009年,纽约、东京、伦敦和巴黎四城市的五大证券交所股票交易额高达56.1万亿美元,占全球股票交易总额的69.7%。

截止2009年末,五大证券交易所总市值达24万亿美元,占全球证券交易所总市值的51.7%。

其中纽约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全年股票交易额就达28.95万亿美元,占全球股票交易总额的36%;2009年底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市值达11.84亿美元,占全球股票总市值的25.4%。

纽约商业交易所又称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商品期货交易场所,为能源和金属提供期货和期权交易,其中以能源产品和金属为主,产生的价格是全球市场上的基准价格。

纽约期货交易所是世界上惟一交易棉花期货和期权的交易所。

伦敦金属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价格和库存对世界范围的有色金属生产和销售有着重要的影响。

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是欧洲最重要的能源期货和期权的交易场所,目前已发展成世界第二大能源期货和期权交易所。

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是欧洲建立最早、交易最活跃的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的合约种类包括金属期货和期权交易在内的21种。

东京工业品交易所,又称东京商品交易所,是日本唯一的综合商品交易所,已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期货交易所之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铂金和橡胶交易所,且其黄金和汽油的交易量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的纽约商品交易所。

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四城市2007年4月的外汇日均交易额超过2万亿美元,高达21252亿美元,占同期世界外汇日均交易额的66.4%。

其中伦敦是在全球外汇交易中最具控制力的城市,其2007年4月日均交易额高达1.2万亿美元,占同期世界外汇日均交易额的37.5%。

3、产业发展的国际引领中心

世界城市通过拥有数量众多的总部企业占据全球产业前沿。

2008年,总部位于纽约、东京、伦敦和巴黎四城市的全球500强企业共有111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高达5.5万亿美元,占500强企业年度总收入的21.8%。

其中东京是全球拥有500强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共计51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达2.2万亿美元,占500强企业年度总收入的8.9%;其他世界城市拥有的500企业数量也居全球各城市前列,巴黎有27家、纽约有18家、伦敦有15家。

世界城市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凭借强大的人才、企业和市场优势,成为全球专利技术发明集中地和技术标准发源地,并通过控制技术标准和优先实施技术产业化,主导了全球产品更新和消费潮流,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引领中心。

东京在2008年美国媒体评选的全球十大科技城市中排名首位,申请专利数位列全球第一,占全日本的比重超过1/4。

纽约1998-2008年累计申请专利数为35444个,在美国排名第一。

巴黎公共研发中心超过120个,专利申请数占全法国的比重超过了1/3。

4、国际文化的传播中心

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凭借强大的文化资源和众多媒体资源成为国际文化的传播中心。

纽约是美国的文化之都,除了世界著名的文化设施,如百老汇、林肯艺术表演中心、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外,还有2000家非营利文化艺术机构、2000多种报刊和美国三大广播电视网。

伦敦也是世界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亿人前来伦敦参观各类博物馆和画廊,伦敦艺术品拍卖额仅次于纽约,位于世界第二。

伦敦拥有英国1/3的表演艺术公司、70%的录音棚、90%的音乐商业活动,75%的广播电视业收入,作为全球重要的传媒中心,英国广播公司(BBC)和世界三大通讯社之一的路透社等多家电视及广播媒体和著名报刊都在伦敦设立总部。

5、时尚潮流的国际领导中心

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凭借强大文化资源成为全球时尚消费潮流引领中心。

全世界有四大著名时装周,分别在巴黎、纽约、伦敦、米兰四个城市举行,其中的三个城市都是世界城市。

其中,巴黎被誉为“服装中心的中心”。

国际上公认的顶尖级服装品牌设计和营销总部的大部分都设在巴黎。

二、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基础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北京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专业化市场、总部企业和国际机构等战略资源初具规模,CBD、中关村科技园区和金融街等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园区发展迅速,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推动北京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力加速提升。

总体上看,北京与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等世界城市的差距明显缩小,已经具备建设世界城市的基础条件,必须抓住中国经济崛起的机遇,加快建设世界城市。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1、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

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首要条件。

2009年,北京GDP总量达11865.9亿元,同比增长10.1%。

 

2、人均GDP突破万美元

近年来,北京经济实力持续提升,2009年北京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人·年,达到10070美元/人·年。

3、服务型产业结构形成

2009年,北京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75.9%,服务型产业结构已经形成,且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也相对较高,建设世界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基础优势明显。

(二)战略资源初具规模

1、专业化市场初步形成

目前,北京拥有北京产权交易所、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北京石油交易所、北京林权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黄金交易中心和北京技术交易所等战略资源专业交易市场,尽管这些市场交易量还相对较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这些专业市场将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提供强大的战略资源专业市场支持。

2、总部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全球总部数量不断增加。

2009年,北京拥有世界500强企业总部26家,仅次于东京和巴黎。

3、资源集散能力不断提升

巨大的经济腹地使北京成为我国资源集散地。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13亿人口,市场容量巨大,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影响力覆盖全国所有地区,辐射多个城市。

此外,北京作为京津冀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也是环渤海经济圈的引领城市。

2008年,京津冀都市圈GDP总量接近3万亿元,环渤海经济圈GDP总量达7.8万亿元。

京津冀都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圈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提供了广阔直接腹地支撑。

依托巨大的经济腹地,2008年,北京货物贸易进出总额达2717.12亿美元,高于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

(三)发展载体不断壮大

1、高端产业发展良好

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高端产业已经具备了较为雄厚的发展基础。

2009年,北京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720.9亿元,同比增长13.5%,约占GDP的14.5%;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497.7亿元,约占GDP的12.6%,同比增速达11.2%。

2、六大功能区聚集效应凸显

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已形成了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商务中心区、顺义临空经济区和奥林匹克中心区六大功能区。

2007年,北京六大功能区实现了增加值3413亿元,约占北京GDP比重36.5%。

(四)国际影响不断提高

1、国际政治影响力明显提升

成功举办奥运会和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提升,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北京的首都优势将越发明显,北京的国际政治影响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同时,入驻北京的国际机构数量和在北京举行的国际会议数量也空前提高。

截至2007年底,入驻北京的大使馆或领事馆达150个。

此外,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73场国际会议,位居全球城市排名第14位。

2、国际文化影响开始显现

北京历史悠久,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是我国的六朝古都,文化底蕴十分丰富。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七届世界遗产大会将故宫、周口店猿人遗址、长城、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6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文化底蕴优势将有利于北京形成独具特色的国际大都市,对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具有重要的作用。

3、国际社会影响力提高

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增进了全世界对北京的了解,提升了北京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提升了北京的国际化、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为北京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虽然北京目前与世界城市的差距显著缩小,但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基础仍依然薄弱。

一是经济实力仍然较弱,2008年,北京经济总量仅为纽约的1/10,人均GDP仅为纽约的1/8。

二是无形的软实力急需提高,北京缺乏证券交易所和外汇交易中心等专业市场的支撑,同时现有的期货交易市场仅限于国内交易,尚不能对国际战略资源的价格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三是北京是不临海不靠江的内陆城市,与纽约、伦敦和东京等海港城市相比没有海港,建设世界城市存在先天的不足。

三、探索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模式

在研究世界城市的特征和本质时发现,世界城市的发展具有共同的规律:

一是抓住了本国经济迅速崛起的机遇,制定宏大的世界城市发展战略;二是抓住了培育世界级市场和吸引企业总部的重点,提升全球经济控制能力;三是抓住了促进战略资源积聚的关键,扩大对世界的影响力;四是抓住了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着力点,占据现代经济发展的高端。

这些规律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创新建设模式有直接的、有益的启示。

(一)世界城市发展规律对北京的启示

1、世界城市一定产生在大国,北京必须抓住中国崛起的机遇建设世界城市

所有的世界城市都产生在大国、强国,特别产生在本国高速增长的阶段。

纽约、伦敦、东京等发展成为世界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抓住了本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迅速崛起的机遇,制订了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科技发展战略和世界专业化市场建设战略,聚集了全球资源,推动城市能量实现了质的飞跃。

纽约、伦敦、东京凭借巨大的经济增量所产生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使得它们在各自的城市群中脱颖而出,发展成为具有巨大国际影响力的世界城市。

中国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应该建设世界城市。

尽管按照名义汇率计算,2006年中国GDP占全球的比重仅为5.5%,但按照PPP(购买力平价)测算的中国GDP总量已接近全球的15%。

同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北京是全球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的首都。

目前中国经济总量位居全球第三,2009年全年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经济的总量已经足以影响世界的几乎每一个角落。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避免大国崛起风险、掌握对全球经济发展和政策主动权的重要途径。

2、世界城市的核心是软实力,北京必须重视软实力的培育

世界城市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有形的硬实力上,更体现在无形的软实力上。

纽约、伦敦、东京等不仅拥有金融中心、较多的跨国公司总部、众多的国际机构和大量的国际会议等“硬”指标,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对全球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控制力和辐射力等软实力。

世界城市的软实力是最深刻、最持久、最核心的竞争力。

纽约、伦敦、东京等通过要素市场影响全球战略资源价格,通过国际机构、国际会议影响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等。

虽然北京在一些硬条件、有形的实力上与世界城市有差距,但是北京提升软实力的潜力巨大。

北京重点抓好软实力建设,可以加速缩小差距,加快建设世界城市的进程。

3、世界城市的资源禀赋产生不同的发展模式,北京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特色

目前,世界城市建设战略有不少共同点,同时也因各国的国情及城市的发展基础和条件不同而各具特点,每个世界城市都有其个性。

纽约为全球证券中心+全球信息网络中心型,伦敦为全球外汇中心+全球商务旅游中心型,东京为跨国公司总部+全球科技研发中心型,巴黎为国际机构聚集地+全球文化时尚中心型。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可以学习它们的经验,不必缺什么补什么,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探索适合自己的建设发展模式,创新世界城市建设的新模式。

(二)探索北京模式

纵观世界城市的发展历程,对照北京的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北京必须创新世界城市建设模式,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世界城市的道路。

1、要有高端发展的气魄

以高端发展的心态代替高端发展的形态,以高端发展的气魄代替消极等待的气馁,高屋建瓴,从实际出发,紧盯世界城市的目标不放松。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不仅代表着北京,也代表着中国。

世界城市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有力推动者和受益者,是世界经济体系的枢纽。

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背景下,北京全方位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既是首都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国崛起的需要。

目前北京离世界城市的差距虽然较大,但必须统一思想,立足新世纪现代化、国际化的要求,长远决策,树立长期、科学和有效的高端发展理念,瞄准世界城市的目标加快建设。

2、重点培育世界城市的软实力

世界城市软实力是各种世界级专业化市场和国际中心。

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十分注重世界级专业化市场的建设和促进总部企业的聚集,以世界级专业化市场为平台,使企业总部功能发挥到极致,让企业总部与市场充分融合,形成相辅相成、合作共赢的格局,最终对世界重要资源、金融商品、主要货币汇率的价格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北京在加快城市基本硬件建设和城市环境产生质的飞跃的基础上,不必片面追求GDP等有形的指标,重点抓好软实力的基础,以建设国际商贸中心为契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专业化市场体系,建设世界一流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体制,提高国际影响力和控制力。

北京要发挥首都优势,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快世界级专业化交易市场发展,重点加快发展要素市场和战略资源专业化市场,提升对稀土、能源、纤维等战略资源价格形成的影响力,增加对虚拟水和碳排放权国际交易的话语权。

完善总部经济政策,吸引跨国公司在京设立地区总部,吸引外地大型企业总部落户北京,鼓励总部企业在京开展营销、结算、物流等实体经营行为。

大力吸引国际组织入驻,聚集全球高端人才,吸纳各类国际活动和国际会议,加快发展国际商务旅游,提高北京在全球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3、创造出独特的发展道路

北京市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是国内服务业最发达的地区,是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前列城市之一。

政治优势、较大的进出口贸易、巨大的消费,以及国内领先的科技人才与科技研发能力等优势资源要在建设世界城市中发挥重要作用,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商贸中心型世界城市,形成北京自己的特色。

建设世界城市必然将使北京在规模、速度、水平、程度、范围,尤其在模式创新等方面成为载入世界历史的中国城市化模式的新的范本。

4、坚持重点建设的原则

选择重点区域,建设先行区。

深化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实施多核心区域重点建设。

重点建设朝阳区等世界城市先行区,加快建设CBD、中关村、金融街等世界城市关键区域,通过推动这些先行区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拓展新的经济发展空间。

选择重点产业,提升经济影响力。

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将承担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产业功能。

围绕核心产业而聚集发展形成的金融街、中关村、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中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和临空经济区等六大产业区域,以功能集聚或产业辐射的优势,促进和带动了区域经济的繁荣,显示出作为引领北京未来发展的新增长极的活力。

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要坚持国际化原则,进一步扩大开放,不断提高功能区国际化水平,大力发展金融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以此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建设成为高端产业高度密集、首都服务功能彰显的产业聚集区。

5、发挥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文化影响力在世界城市成长过程中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三个北京”的全面建设与扎实推进,为北京赢得了全球声誉,呈现了北京作为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崭新面貌。

重点弘扬东方文化,重视发挥文化底蕴的优势,凸显北京的历史文化古迹以及几千年的传统积淀的城市文化魅力和个性;大力发展国际传媒、动漫和休闲旅游等重点行业,综合提升软实力,扩大北京文化的国际控制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