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第五单元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学设计五.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76047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4第五单元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学设计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选修4第五单元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学设计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选修4第五单元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学设计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选修4第五单元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学设计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选修4第五单元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学设计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修4第五单元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学设计五.docx

《选修4第五单元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学设计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4第五单元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学设计五.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选修4第五单元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学设计五.docx

选修4第五单元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学设计五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学设计五

第五单元吟咏文化传承文化

一、单元学习目标

1.了解散文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生平。

2.掌握揣摩词句的方法,品味散文语言,体会散文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3.把握散文的思想内容,领悟文化性散文对感情与文化的独特思考。

4.学习写作“文化性散文”。

二、单元内容概述

本单元共选取了三篇优美的文化性散文,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文化与感情、与审美的完美结合。

在这些文章中,可以让人看到中华民族独特且充满生命力的文化,有了文化的元素;使本来就是“美文”的散文,更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思想更加深邃,境界更加阔大,值得我们反复吟咏品味。

《听听那冷雨》是台湾知名作家余光中的代表作品,通过听觉、触觉、视觉、味觉等方面来描绘冷雨,饱含了作者绵长;的记忆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文字轻灵典雅,意境优美。

余秋雨先生的《道土塔》,痛心披露了在这位道士主持下,我国敦煌艺术惨遭毁坏与流失的历史情状,批判了这位道土糟践艺术的丑行,批判了清政府在文化管理方面的腐朽与罪恶,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秦腔》则通过对秦人痴迷秦腔的描绘,展现八百里秦川人意识深层的刚烈、粗放的民族气质和精神上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

文章突破传统叙述视角,呈现出一个完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露出作者对故乡、对农村的一腔深情。

三、单元学法导引

1.课外搜集相关资料,把握作者的创作风格,有助于解读文章。

2.学习作者将诗、史、思三者自然交融互记的写法。

3.学习散文将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行文方法。

4.学习文章运用诗化语言,营造优美意境的手法,加强诵读练习。

5.探究作者以名胜古迹和历史典籍为素材,借助独特的文化意象和人文山水构筑文字的技巧,了解文章深刻的文化思想内涵,自己尝试写文化性散文。

四、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2009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至星期第节

14、听听那冷雨-余光中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2、积累中国古代山水诗,品味祖国的山水之美。

3、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4、通过反复朗读,进行整体感知,从而体会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

【重点难点】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知道,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自己的故乡,故乡之于我们,就如同母亲一样。

曾经爱过,就永远爱过,永远不能忘怀。

尽管可能会因为岁月的漂泊而变得沧桑,但那曾有的思恋,却永远不会改变,因为它藏在心的深处,时不时的浮上来,温暖我们一生的梦。

那么在这种思恋中再加上一点雨呢?

一点冷冷的雨,又会怎样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余光中的“冷雨”中,寻找那一份久违的感动。

二、作者介绍: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

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其实,我们对余光中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一首诗——《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乡愁》中,作者借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意象,比如邮票、船票、坟墓以及那一湾浅浅的海峡,表达了他与大陆母亲的割舍不断的牵挂。

这是他的诗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这篇散文,看一看里面又包含着怎样的一段情缘呢?

三、夯实基础,检查字词

惊蛰仓颉氤氲米芾羯鼓寒濑惊悸淅沥滂沱

揪(揪住)锹(铁锹)啾(啁啾)愀(愀然)

四、释题

我们接触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接触的是它的题目,因为,题目中往往包含着文章的主要意象,大家看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具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呢?

(具备)那本文中主要的意象是什么呢?

(雨,而且是冷冷的雨)“冷”字用在这里合适吗?

如果我换成“苦”或“寒”好不好?

“冷”-――雨的凄冷(景)+情的凄凉(情)

给人一种凄凉迷蒙的景象,表达作者无限的思乡之情

“雨”可以表现故国之思的缠绵悠长。

“冷”有两层含义:

(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

(2)表现作者因远离祖国故乡、因时光流逝而产生的凄凉。

五、总体把握,有的放矢

大家预习了这篇文章,觉得好懂吗?

它的语言不好理解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的作者不仅是一位散文家,而且是一位诗人,他是用一种诗歌的语言来写诗的,并且文章中化用了许多的传统文化。

但是它的主旨却是十分明确的,因为无论他写到美国、还是台湾,最后他的落脚点总是回到中国,回到大陆的,这就很好的表现了他的那种深深的家国之思。

那这一情感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呢?

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一)阅读、品味鉴赏以下句子。

1、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

(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黑白片的味道”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是“从安东尼奥那里来的”?

通感。

用黑白片的色调写出环境的单调乏味。

作者写此文时,正是大陆的文革后期(1974),安东尼奥当时拍了一部反映当时中国现实的纪录片,调子很灰暗。

可见作者由此表达了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担忧。

2、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

还是香港的谣言里?

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

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

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柜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有两种。

一是因久离祖国而产生的强烈牵挂,二是因文化大革命引起的困惑。

3、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提示:

“汉字”是世界上最独特最丰富的语言(从“雨”及“雨”部可看出),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和向心力的集中体现。

只要这种语言不断绝,中国就永远挺立。

历史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表达了作者在担忧和困惑后对祖国的坚定信念。

小结:

作者通过对“雨”的联想,通过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祖国的思念、担忧和信念。

所以,听冷雨,就是作者在炽热的情思下对于现实历史的冷静思考。

(二)阅读、思考作者怎样从不同的角度对雨进行感受?

(先是从嗅觉、接着从视觉和触觉、最后从听觉来感受雨。

1、作者写落矶山蓝天白云、奇岩怪石,用意何在?

(请朗读相关片断)

明确:

通过美国的风景与中国的风景进行对比,反衬出中国风景之美,表达对祖国的情思。

(美国的风景轮廓分明、带着生硬的感觉,属于豪放派;而中国的风景则婉约朦胧,颇有情调和意蕴)

2、“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

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

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

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如何理解这段话?

明确:

概括了作者的遭遇:

少年时,热情受挫;中年时,漂泊异乡;老年时,远离祖国,想到国家分裂不由得悲从中来。

(三)阅读、思考:

当作者在台北的瓦屋里听雨时,不时引起对祖国风情的回忆。

同时也感叹着随着时光的流逝,台北的瓦屋已经被林立的高楼所取代,失去了雨打屋瓦的特有情韵。

同时伤感地回忆起雨中漫步的初恋时代。

最后又回到眼前的现实中来,感叹“前尘隔海。

古屋不再”,并再次点题。

1、如何理解“前尘隔海,古屋不再”这句话。

“前尘隔海”是因远离祖国而发出的悲叹;“古屋不再”是因青春不再而发出的叹息。

这是全文的感情基调。

因时光的流逝,连瓦屋听雨也成了历史,其中对人世沧桑的感喟不言自伤。

日式古屋听雨的妙不可言,令人念起祖国江南雨声,而台北突然进入了公寓时代,提醒作者时光飞逝,雨中漫步的初恋时代已早已成为回忆。

六、内容解析、串连文本内容

1、学生齐读第一段,总结文章的语言特色(叠词叠句),抓住最后两句话,提问为什么躲不过整个雨季?

联系学生想家心理思考为什么连思想都是潮润润的?

明确:

以雨开头,告诉我们,有时虽然可以暂时排遣心境,但是那分游子思乡的牵挂却是无处不在的。

他也想家啊。

2、下面就需要大家的思绪跳一下了,看第4段前六个字,跳到了哪里?

(台湾)这一段作者写了现实中的雨吗?

(不是,而是写了与雨有关的字。

其实我们汉字是世界上表意最丰富的一种文字,比方说这里的霜雪云霞的美丽,雷电霹雹的骇人。

在这里作者就以对汉字的钟爱来倾注真切的赤子之情。

比如“磁石一般的向心力”)

3、那么就让我们来听听那冷雨吧。

读第5段找出里面表现雨的感性的句子。

“空蒙而迷幻”是视觉;“薄荷的香味”、“淡淡的土腥气”是嗅觉;“冷”是触觉。

讲了女性的雨,而女性又是最感性的,是一场多情的雨。

4、我们在看看其他的地方是否也给了作者同样的感觉呢?

于是作者又写了美国。

让学生迅速阅读第四段找出描写美国西部,落基山美在哪里,并思考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此处写了美国西部多沙漠,干旱,落基山胜在石,在雪,在红的土,白的云。

虽然这里很美,但是毕竟是在异国他乡,他的心是漂泊的,是没有寄托的,只有当他的脚步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心里才觉得踏实。

只有那种“白云回望合,清霭入看无”的境界才属于中国,这里用美国反衬出台湾“云气氤氲,雨气迷蒙”的情调,又一次回到了我们中国。

而且讲到了米芾父子的山水画,只有这种情调才更像我国的山水画,才更有古中国的情韵。

这里作者有一次借传统文化表达了对大陆的眷恋。

5、如果上面四段主要写了雨的视觉和嗅觉,那么下面的部分将主要写到“听雨”。

(找学生阅读第7段)回答问题:

(1)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

明确:

首先是美感,然后听了“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是一种凄凉、凄清、凄楚。

岛上听雨则多了一层凄迷。

(2)这两种感觉是否相同呢?

明确:

不同。

凄迷更多了一种怀乡之痛在里面。

(3)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

明确:

其实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听得人生呢,这三个阶段给人的感觉一定是不相同的,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老年听雨在僧庐下,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一种浓浓的伤感。

(4)思考最后一句话“窗外在喊谁”?

谁在喊呢?

明确:

是故乡在呼唤漂泊的游子。

6、接下来作者又写了雨韵,写到了雨的音乐,又一次讲到“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讲到了听雨屋,讲到了“日式古屋里听雨”,大家看一下两个日式古屋里听雨听到的是同一种雨吗?

明确:

不是。

前一种听到的是台风台雨,雷雨,暴雨,西北雨,写到了凄凉的秋意,听到这些的时候,作者那颗平静的心再也无法宁静,只剩下了一份凄凉,惆怅,冷湿的情怀。

后者从春雨绵绵,听到了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而且是回忆的音乐,于是自然地想到了江南,想到了四川。

但是是梦总会醒的,是回忆总会回到现实的,于是他又无法不回到70年代的台北,回到那个黑白的公寓时代,瓦的音乐成了绝响,美丽的蝴蝶飞入了历史的记忆,现在真的不需要了吗?

并不是的,生活富足了,可是色彩却单一了,情韵没有了,只剩下一张黑白的默片,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深深的遗憾,一种家国之痛的遗憾。

七、内容小结,重申主题

课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请重新阅读课文概括这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写雨季引起“他”对祖国故土浓郁的牵挂和坚定的信念。

第二部分:

写嗅雨,观雨,听雨,从多方面表达因离开祖国而引起的人生感悟。

第三部分:

回到台北的现实,续写听雨,表达因时光、青春流逝而引起的凄冷感悟。

色彩美感割舍

听听那冷雨感觉心境不断的乡愁

内涵记忆

从开篇的“回家”至文末的“亮灯的无瓦公寓”,作者在淅淅沥沥的冷雨中走了一路,听了一路,想了一路。

从台湾的淅沥春雨听到到大陆的春雨,从少年时代想到中年、老年,从香港的消息想到美国的生活,从听雨的竹楼想到远去的油篷车。

作者在现实与历史,在现代与古代中徘徊,思考,怅惘,最终又回到眼前的冷雨现实中。

文章前后呼应,成为一个环形结构。

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书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

不管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多少的沧桑,但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都不会改变。

远离大陆的作者,通过在听雨及其产生的丰富联想,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他对于祖国家乡、对于人生的一片愁思愁情,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思念及其悠久传统文化的热爱。

八、借鉴运用:

1、借鉴表达:

作者在本文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渲染和强化对大陆故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念之情。

首先,作者将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紧密结合,穿插运用。

其次,作者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对照、联想、烘托等表现手法。

(顺及:

余光中散文的特点:

白以为常,文以为变,俚以见真,西以求新。

“诗质的散文”:

1、“密度”:

语言容量大2、“弹性”:

语言的跳跃性3、“质料”:

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中西结合的句式:

中国古典诗词和欧化句式相得益彰。

l大量使用比喻、通感、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l大量使用叠字叠句,增强了文章的节奏和韵律,富有音乐美和绘画美;

l句式灵活,长短句结合,文白夹杂,错落有致;

l化用诗句,自然贴切,具有浑然天成之美。

2、通感的运用:

通感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

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把枝头杏花盛开的繁茂姿态说成好象有声音的波动,仿佛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享受。

“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舐舐那冷雨。

[参考]:

“啼声”、“音乐”是听觉范畴,文中却诉诸于触觉“湿”、“潮潮润润”,别出心裁的写雨“湿”了布谷的啼声,运用通感委婉含蓄的表达作者在雨中回忆江南,思念家乡却又归不得的凄楚的内心感受,雨“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也下“湿”了作者思乡的心田。

参考资料:

《听听那冷雨》中相关诗作

原文:

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轻尘也都已不再。

相关诗作:

1、《绝句》志南(宋)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清明》王维(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宋)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原文:

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矶山上难睹的景象。

相关诗作:

1、《望岳》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点绛唇》姜夔(宋)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往。

今何许?

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原文:

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来中国。

相关诗作:

《钟南山》王维(唐)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原文:

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

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

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

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相关诗作:

《虞美人听雨》蒋捷(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附:

课后反思

我们在教读散文时,我们教者走总是对文本进行支离破碎的讲解,或让学生划层次,或让学生归纳每段的大意,或者给每部分标注小标题,或者让学生找出中心句,然后再来理解文本的写作思路,作者情感。

这样的阅读违背了我们在理解文本时的整体感知,不利于学生对阅读的文本保持持久的兴趣和激情,更谈不上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在这里我试图用一种串连文本内容来解读文本的方法帮助学生来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情感,打破对文本支离破碎的分析传统,采用用自己的阅读感悟粘连文本内容的形式,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情感和形象作整体的感知与把握,鼓励他们建构富有创意的文本意义。

这种方法刺激学生多次重复阅读、思考文本,既让学生很快掌握了作品内容,又使他们在每一次阅读中有新的、个性的发现。

同时通过串想、粘连的方法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可谓一石多鸟。

授课时间2009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至星期第节

15、道士塔-余秋雨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本文所叙述的史实。

2.理解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语言运用所反映出的激情。

(重点、难点)

3.学习本文穿越时空的想象和强烈的抒情意味等写作特点。

4.培养学生爱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强烈意识和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公元336年,一个和尚云游四海,来到了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到此已是傍晚,想找地方休息,正在四顾,忽然看到这座山金光闪动,象有千佛跃动,当时的乐樽和尚,怔怔的站着,眼前是万道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他有所顿悟,把手中的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朗声发愿:

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筑窟造佛象,使此地成为佛圣地。

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使远近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的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后来的敦煌莫高窟。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余秋雨,浙江余姚人。

(详见教材)

今天的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探讨一个很不轻松的话题,是关于发生在近代中国的一次文物浩劫的。

按我的理解,近代中国遭受了两次文化遗产的大浩劫,一次是1860年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再一次是1905-1914年外国探险家们对敦煌莫高窟的多次劫掠。

这两次浩劫对我国的古代文化遗产造成的损失几乎是灾难性的。

当中国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被一车车一船船运进国外的博物馆的时候,哪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的心不在流血?

第一次浩劫让我们记住了咸丰皇帝的腐朽,第二次浩劫让我们记住的却是一个小人物——王道士的昏聩。

今天学习的课题便与王道士有关。

请大家打开课本第53页,《道士塔》。

(板书)

二解题:

1.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

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

2.莫高窟,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位于甘肃敦煌县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

包括洞窟550多个,壁画5万多平方米,有10个八中校园大,文献资料四五万册。

目前,北京图书馆藏有一万余册,英国图书馆藏有11297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藏有6000册,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民族研究所藏有11050册,日本私人藏有592册,此外还有2700余册分散于各地。

3.王道士,即王圆箓,祖籍湖北麻城,出生在陕西。

因为躲避战乱,王圆箓流落到甘肃酒泉,为了生计便出家当了道士。

后来王道士四方云游,于1892年左右来到敦煌,在三危山下发现莫高窟。

这时的他已年过四十。

1900年5月26日,王圆箓发现了藏经洞。

他向敦煌县令汇报,并奉上经文两卷。

然而不学无术的严知县却视为废纸,毫不理会。

王道士守着经文整整三年,又一位知县上任了,王道士再次上报。

这位汪知县总算高度重视,并亲自到莫高窟查看一番,指示王道士要好好看管这些经卷,然后打道回府,再无下文。

后来外国人知道了,千里迢迢赶来,用很少的钱从王道士手里买走了其中的大部分藏书。

作者对这些宝物的损失感到十分痛心并从中深省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

作者即是根据这一思路行文的。

三、朗诵课文,理清文章线索。

第一节罪人塔

设问:

1道士塔是怎样的?

描叙塔群体现了什么气氛?

2王道士是何人?

为什么说他是罪人?

而要他担起文化重债是无聊?

3文物被劫掠的情况?

4在写事、写人中倾泻了什么感情?

明确:

A悲凉

B通过外貌描写,知其是平民、愚昧无知、是出卖文物之罪人。

但这不仅是个人罪行,而是一个民族悲剧。

板书看塔悲凉

写人愤怒——平民愚昧出卖文物罪人

↓文物被掠

民族悲剧

归纳:

以道士塔为引线,简要介绍王道士其人,概述文物被劫掠,愤怒指出这是一个民族悲剧。

第二节:

愚昧无知,毁坏文物

设问:

1当时欧美艺术家做什么,中国的文官做什么?

敦煌文物被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愚昧的王道士犯了何罪?

他的心理活动和罪行细节,写得真实吗?

3文中的四个“惨白”含义,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4该节有什么写作特点?

明确:

欧美艺术家有突破,歆羡东方艺术;中国文官昏庸无视艺术,无知道士掌管佛教艺术

王犯罪而不知:

涂抹壁画、毁坏雕塑,塑“天师、灵官。

”对他的心理活动描写和罪行细节描写,是依据道士身份,揣摩想象,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真实)

看到两个“惨白”是真实情况,脑子两个“惨白”是混乱,难以言心之痛

板书

欧美艺术家歆羡东方艺术;中国文官昏庸漠视艺术,

↑根本原因

王罪行:

涂壁画,毁雕塑,塑天师—愚昧犯罪而不知

归纳:

介绍王道士毁坏文物的经过,突出了他的愚昧无知,表达了作者悲愤难忍的思想感情。

心理活动和细节描写与对话——想象有椐、生动跨越时空,在叙事中表愤情

第三节贪图私利,出卖文物;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文物

设问:

1发现藏经洞后,中国文官对文物采取什么态度?

外国冒险家冒着危险赶来,与之形成什么对比?

2细读王道士盗卖文物的经过和表现,突出了什么?

3外国冒险家用什么手段掠走文物?

又有哪些开脱之辞?

4作者如何驳斥,带着什么感情?

明确:

A中国官员无赤肠,不下决心保护国家文物,而是放任不管并饱私囊;外国冒险家来掠夺文物,排除危险。

两者形成对比突出了中国官员的昏庸自私。

B王道士的贪图小利,愚蠢卑鄙。

C万里冲刺,长驱而入,欺骗掠夺。

抢救,使之见光明,无力研究

D驳斥其没有基本前提,采取欺骗手段占有,要和他们比学问。

板书王发现藏经洞—

中国官员:

放任不管,私占文物

王:

贪图私利,出卖文物

外国冒险家:

欺骗掠夺

外国学者:

抢救遗产,中国无力研究

作者驳斥:

无基本前提,欺骗手段占有,要比学问

引诗表义愤,拦车却两难

归纳:

发现藏经洞,面对大量的珍贵文物,各色人士粉墨登场,首先,是愚蠢,卑劣的王道士贪图小利使大量文物流失,而中国文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外国冒险家不顾一切,冒死赶来掠夺,又大言不惭的说是他们抢救了文物,而中国无力研究。

作者怀着义愤驳斥,并穿越时空拦下车队,却又左右为难——在此,作者直抒感情,抱恨无穷。

第四节:

牢记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设问:

我国敦煌研究所的专家比我恨得还深表现在那里?

文中引用一位日本学者的话,目的什么?

中国的专家为什么没有太大的激动,而是默默的,、、、、、、?

明确:

不愿抒发感情,加紧钻研,抢时间,争速度,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