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废水零排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67865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30 大小:2.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力发电厂废水零排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火力发电厂废水零排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火力发电厂废水零排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火力发电厂废水零排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火力发电厂废水零排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火力发电厂废水零排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火力发电厂废水零排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力发电厂废水零排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火力发电厂废水零排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火力发电厂废水零排放可行性研究报告

大唐华银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司

全厂废水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HunanProvincialResearchAcademyofEnvironmentalSciences

院长:

马超

主管副院长:

熊如意

总工程师:

田石强

湖南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HunanProvincialResearchAcademyofEnvironmentalSciences&environmentalengineeringco.,Ltd.

 

董事长:

马超高级工程师

总经理:

熊如意副研究员

副总经理:

李向辉注册环保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许灿工程师

编制人:

许灿工程师

田苗工程师

何先洲工程师

李玲工程师

目 录

 

第1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大唐华银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司位于湖南省中部的工业新城冷水江市。

公司始建于1967年,2006年9月两台6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投产发电,2009年7月第三台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投入运行。

至今,金竹山发电公司的装机容量达到180万千瓦,成为湖南省最大的火力发电企业,将继续为湖南电网提供更加有力的电源支撑,并为湖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大唐华银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水包括:

油罐区含油废水、堆煤场及输煤通道各转运站产生的含煤废水、生活污水、净化站排泥水、贮灰场及灰库排水、脱硫废水、工业废水等。

尽管项目建设时都配有相应的废水处理设施,但因年代久远,设备严重老化,加之有些设备不需经常运行,导致设备和管道阀门锈死无法再次启用。

随着环保标准及要求的提高,现有处理设施不能满足现行标准。

公司领导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决定按照新的环保要求对原有废水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落实、完善相关废水处理设施改造等污染防治措施,使之稳定运行,达标排放,最大限度地发挥建设项目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共赢局面。

受建设单位委托,我院(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立即成立了项目组,负责对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司废水处理改造工程进行方案编制工作。

项目组专业设计人员在实地勘查、收集与本项目有关技术资料,类比其它同类型工程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环保政策及技术规范,编制了本初步设计方案,供建设单位参考、决策,认定后实施。

1.2、项目背景及现状

1.2.1、全厂情况

1.2.1.1用水情况

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司供水系统采用循环冷却供水方式,采用资水作为生产用水水源。

从资水取水后,经预沉池和混凝沉淀池流入蓄水池,供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日常补给用。

每台机组配套1台处理能力为17000t/h凉水塔。

公司近几年用水情况如表1-1所示,取水量定额指标执行《取水定额火力发电》(GB/T18916-1-2002)标准,如表1-2所示。

表1-1用水情况表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总耗水(万m3)

88505

100284

98778.8

其中:

新鲜水(万m3)

2208

2502

2296.8

重复用水量

86297

97782

96482

发电量(万千瓦时)

616791.9

691202

787535

单位取水量(m3/(MWh))

3.58

3.62

2.92

重复用水率(%)

97.5

97.5

97.69

表1-2单位发电量取水量定额指标

机组冷却形式

单机容量<300MW(m³/(MW·h))

单机容量≥300MW(m³/(MW·h))

循环冷却供水系统

≤4.80

≤3.84

直流冷却供水系统

≤1.20

≤0.72

公司的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为620MW,由表1-2可知,2009-2011年公司的单位取水量均低于了《取水定额火力发电》限值要求。

2011年,通过进一步加强用水管理、灰水回用等措施的施行,公司的单位发电量取水量为2.92m3/(MWh),大大低于《取水定额火力发电》限值的要求。

主要用水环节如图1-1所示(依据2011年用水数据)。

1.2.1.2全厂废水排放及治理全局情况

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主要为:

化学废水、含煤废水、含灰废水,含油废水、脱硫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其主要污染因子为:

pH、SS、CODCr、BOD

、石油类等。

排水系统采用分散处理,集中利用的方式。

各类废水排放情况见表1-3。

表1-3废水污染源及排放情况

序号

废水源

排放

方式

处理方式

最终去向

1

冷却塔排污水

连续

大部分回用,少量外排

外排资江

2

化学酸碱废水

定期

进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处理

进入工业水循环系统循环利用,回用不了的外排资江

3

含油废水

定期

进入含油废水处理设施处理

回收

4

含煤废水

间断

进入含煤废水处理系统处理

煤水系统自循环

5

含灰废水

间断

进入含煤废水处理系统处理

煤水系统自循环

6

生活污水

连续

进入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

外排资江

7

脱硫系统排水

连续

进入脱硫废水处理设施处理

进入脱硫系统循环利用

8

机组冷却水

连续

冷却塔降温

循环利用

9

锅炉排污

定期

进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处理

10

厂区雨水

/

/

外排资江

企业非常重视全厂废水处理工作,有废水产生的生产环节都配有相应的废水处理设施。

目前,有些废水处理系统因早期设计参数存在问题,加之设备运行年代较长,老化严重,部分设备和阀门已绣死,不能运行,导致大部分废水处理设施处于停运状态,在运行的部分处理系统处理效果也不太理想。

华银金竹山电厂始建于1967年,为湖南省最大的火力发电老企业。

因初期建设没有考虑雨污分流,旧厂区(如石膏库区、油罐区、贮灰罐区、翻车机室等)存在生产产物及原料污染雨水情况。

1.2.2、净化站废水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净化站配有5台处理系统处理生产水,其工艺主要是提升泵将河水送往斜管沉淀池,通过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加速水中悬浮物沉淀而得到去除,沉淀池上清液进入无阀滤池进一步处理后用于生产。

而5台沉淀池产生的沉淀污泥及无阀滤池产生的反冲洗水则送往原配套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原净化站产生的废水处理系统主要由污泥浓缩池、污泥泵及管道、压泥设备组成。

沉淀池及反冲洗水间歇瞬间式排入污泥浓缩池,通过短时间沉淀后从溢流口排出,沉淀下来的污泥通过污泥泵送往机械脱水间进行干化处理。

其工艺流程图如图1-2。

净化站废水处理存在以下问题:

(1)、净化站废水处理设计能力偏小,无法满足实际运行需要。

净化站实际运行情况,当二台以上发电机组运行时,往往是2至3台生产水处理系统处理河水,沉淀池根据不同季节,丰水期排泥一般为2~3小时一次,枯水期排泥一般为4~6小时一次,每台沉淀池每次瞬时排泥水量200~300m3/h,无阀滤池反冲洗水产量约200m3/d。

而原Ⅰ、Ⅱ期沉淀池设计容积为100m3,其处理能力达不到实际要求,当泥水混合物进入浓缩池大部分细小悬浮物还来不及沉淀就被快速水流冲走排入环境中,对纳水体系产生污染。

(2)、污泥脱水间距离污泥浓缩池距离过远,不利于污泥管道输送和污泥脱水操作管理。

原Ⅰ期污泥浓缩池配有4台污泥泵,每台输送能力为25m3/h,运行方式采用2用2备,而该泵设计自吸高度为4米,而实际需要吸程为5米多,同时输送管道偏小,输送距离远(约1200余米),造成浓缩池污泥不能及时送往机械压滤间进行处理,而且管道易堵塞,运行极不稳定。

(3)、原处理系统处理产生的清水和脱水压滤液直接排入雨水管网外排,是对水资源的一种浪费。

1.2.3、含煤废水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唐华银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司含煤废水主要来源于甲乙煤场、丙煤场及翻车机区雨水冲洗、人工冲洗地面及场区降尘水。

根据不同场地,对全厂含煤废水处理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

1.2.3.1、甲乙煤场含煤废水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甲乙煤场占地面积约71000平方米,其大部分设有遮雨棚,四周设有含煤废水收集沟和雨水收集沟,基本实现了雨污分流。

而在甲乙煤场进出口没有设雨污分流系统,下雨时,煤场内道路上因运输掉落的粉煤被雨水冲洗,沿地势从进出口流出场外进入周边雨水沟,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

甲乙煤场原配套有含煤废水处理系统,原设计采用斜管沉淀工艺,因该套斜管沉淀池结构上存在问题及处理能力偏小,无法达到预期设计效果。

企业于2010年对甲乙煤场含煤废水处理进行了一次改造,对原处理系统进行废弃。

由湘牛集团重新设计一套处理能力为100m3/h处理系统,主要采用复式机械加速澄清池+砂滤工艺。

目前甲乙煤场含煤废水通过周边废水收集沟收集进入沉淀池,沉淀池外形尺寸为42m(长)×27m(宽)×3.7m(深),有效容积为4900立方米,通过简单沉淀去除比重较大煤颗粒后,由末端提升泵直接送往机械加速澄清池进行加药处理,上清液出水自流进入砂滤池进一步处理,处理好出水直接排入附近雨水管网。

甲乙煤场含煤废水处理存在以下问题:

(1)、甲乙煤场一半面积设有遮雨棚,但其雨水仍进入到了含煤废水收集环沟中,没有实现清污分流,最终进入处理系统,这加大了废水处理系统负荷,同时增加了废水处理成本。

(2)、甲乙煤场进出口没有设截污措施,车辆进出时车轮带煤污染了出口路面,同时因煤场地势较高,出口地势较低,煤场雨水受煤污染后流出场外,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

(3)、由于该厂灰罐区离甲乙煤场较近,灰罐区地面冲洗水和初期雨水都送往甲乙含煤废水处理系统处理。

因这股废水的加入及原处理本身设计能力偏小,这加大了该处理系统处理负荷,使得该系统在雨天运行时,竖流沉淀表面出现大量细小颗粒物,这部分悬浮物带入砂滤池内,直接造成砂滤池板结,过滤速度降低,大部分水从反冲溢流管回流到前端沉淀池。

该系统实际运行时,出水还含有大量悬浮物,不能满足回用水质,处理水量也达不到实际设计要求。

(4)、甲乙煤最早配有一套含煤废水处理系统,处理能力约为50m3/h,采用斜管沉淀工艺,但池体结构设计不合理,无法对含煤废水进行有效处理。

1.2.3.2翻车机区含煤废水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唐华银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司生产用煤部分由火车运输,在甲乙煤附近场配套有翻车机对火车运煤进行卸车,翻车机区位于厂区东侧,占地面积约35200平方米,站区因雨水、人工清洗地面及降尘产生的含煤废水直接排入附近雨水管网,对雨水管网和纳水体系产生污染。

翻车机区含煤废水处理存在以下问题:

(1)、机区没有设含煤废水收集沟,含煤废水直接流入雨水管网排出厂外对周边水体产生污染。

(2)、机区没有配套废水处理系统对该区域含煤废水进行处理。

1.2.3.3、丙煤场含煤废水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丙煤场位于厂区东侧,占地面积约32200平方米,为全露天煤场,煤场部分设有含煤废水收集沟,收集沟外形尺寸为0.5m(宽)×0.4m(深),将部分含煤废水和雨水都收集到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沉淀池外形尺寸为10m(长)×6m(宽)×4m(深),有效容积为180立方米。

该沉淀池为单体沉淀池,含煤废水通过该池简单沉淀后直接溢流排入附近雨水管网。

该煤场为多余贮煤堆放点,没有配套相应废水处理系统,单靠上述沉淀池,无法将含煤废水中颗粒物有效去除。

再者,电厂含煤废水成分复杂,色度较大,而且往往因煤中所含硫(S)被空气氧化后溶于水呈酸性,随着煤源不同,其有可能不同程度地含有铅(Pb)等重金属有害物质,如果单靠现有自然沉淀,将无法对这些物质去除。

含煤废水中夹带着细小煤粒,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不仅是对煤资源的一种浪费,也会对周围水体产生污染。

丙煤场含煤废水处理存在以下问题:

(1)、含煤废水收集沟不完善,下雨天煤场含煤直接沿煤场地势直接流入周边雨水沟渠,对水体产生污染。

原有收集沟设计也不合理,不利于对收集沟中沉积煤进行清理。

(2)、车辆常进常出,因煤场出口没有截污措施,车轮将煤带出场外,对厂区路面造成粉尘污染,遇到下雨天,雨水对被煤污染的路面冲洗,会将煤带入雨水管网,造成雨水管网堵塞和纳水体系污染。

(3)、丙煤沉淀设计偏小,没有配套相应规模废水处理设施。

1.2.4、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唐华银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司全厂职工约2100人,根据《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镇区给水工程规划建筑气候Ⅲ区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为150~350(L/人·d),生活污水量可按生活用水量的75%~85%进行计算。

华银金竹山电厂按人均综合用水量300(L/人·d),产污率80%计算,则全厂生活污水产生量为504m3/d。

目前,企业配套有一套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主体为地埋式结构,其处理能力为10m3/h,主要服务区域为全厂生活、办公区生活污水。

全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主要流程是:

根据污水管网走向,分两部分收集,其中一部分收集到消防楼旁生活污水提升泵站,该污水通过简单格栅网去除杂物后,被提升到净化站旁生活污水调节池集中处理。

另一部分污水直接经机械格栅流入净化站处生活污水调节池。

两股污水在调节内调质后被泵送到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其设备工艺环节主要包括初沉、好氧、二沉及消毒。

一体化设备最终出水达标排放。

初沉池,二沉池产生的污泥通过气提到污泥消化池,一定时间后定期用罐车运走。

其整个工艺流程如图1-19。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10m3/h,如果24小时运行,每天最大处理能力为240m3/d,而全厂生活污水总量为504m3/d,因止不能满足现行生产需要。

(2)、集水井格栅为普通格栅,其除渣不太理想,井内积满了杂物,造成提升泵经常堵塞无法正常运行。

同时采用人工清渣比较困难。

(3)、该地埋式处理系统人孔设置不合理,平时无法检查系统运行情况及对系统维护。

(4)、该处理系统主体内曝气头、填料、填料架基本损坏不能再利用,管道阀门大部分生锈损坏,导致该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无法对全厂生活污水进行有效达标处理。

(5)、该工艺没有考虑氨氮处理。

1.2.5、脱硫废水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司配套有Ⅰ、Ⅱ期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中Ⅰ期服务2台发电机组,Ⅱ期服务1台发电机组。

该电厂Ⅰ期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处理能力为5.3m3/h,主要采用工艺如图1-22。

石膏浆液流入缓冲溢流箱,大部分回用于脱硫工艺,其中多余部分则流入废水旋流器,在离心力作用下废水中固体物与水分离,其中固体物为石膏被送往石膏脱水机进行处理。

上清液则通过提升泵送往中和箱进行处理,中和箱中投加石灰乳将偏酸性的废水pH值调至9.0左右,将大部分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物。

中和池混合液自流进入反应箱,反应箱中分别投加有机硫、复合铁盐发生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主要将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转化为不溶性沉淀物,反应箱中投加的助凝剂促进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反应生成絮凝体。

反应充分后混合液进入浓缩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自流进入清水箱,通过加入酸使出水pH回调至6~9后泵送到锅炉定排罐。

而沉淀污泥则泵送往厢式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后运往灰场。

压滤液回流至缓冲溢流箱循环处理。

Ⅱ期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处理能力为20m3/h,主要采用工艺如图1-23。

脱硫排放废水收集到进水收集池通过进水缓冲泵送往中和箱,中和箱中投加石灰乳将偏酸性的废水pH值调至9.0左右,同时将大部分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物。

中和池混合液自流进入混合箱,混合箱中通过投加有机硫,使废水中汞、铜等金属离子产生Hg2S、CuS等沉淀。

混合池混合自流进入絮凝池,通过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使混合液中细小悬浮物变为较大悬浮物,有利于泥水分离。

絮凝池出水自流进入浓缩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自流进入出水缓冲箱,通过加入酸使出水pH回调至6~9后达标排放。

而沉淀污泥则泵送往厢式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后运往灰场。

压滤液回流至缓冲溢流箱循环处理。

Ⅰ、Ⅱ期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存在着以下问题:

(1)、电气设备较多,且布局分散,使用过程中故障频繁,运行极不稳定;

(2)、部分加药管道管径设计太小,经常出现管路堵塞现象;

(3)、中和箱、混合箱、絮凝箱都为封闭结构,无法观察反应情况及对监测仪表进行校对,导致用药量无法最优控制,造成药剂浪费和运行成本增加;

(4)、部分设备设施因生锈严重,出现损坏。

1.2.6、石膏库废水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唐华银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司配套有Ⅰ、Ⅱ期石膏库,其主要用于临时贮存脱硫产生的石膏和石膏装车。

因真空脱水石膏含水率还有10%左右,在库区装车运输过程中会出现车子轮胎帯泥现象,石膏被带到库外露天平台,通过雨水冲洗或人为清洗平台时,会产生含石膏废水进入附近雨水管网,对雨水管网造成堵塞,同时进入纳水系统对水体造成污染。

1.2.7含油废水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唐华银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司采用柴油作为点火燃料,柴油储存及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含油废水。

电厂含油废水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油罐区内含油废水;二、点火油泵房内地面排水;三、卸油站台内排水。

目前,大唐华银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司配备一套处理能力为10m3/h含油废水处理系统,主要处理油罐区和点火油泵房废水,其工艺流程如图1-28。

含油废水处理存在以下问题:

(1)、含油废水收集方面,目前主要收集了油罐区及点火油泵房废水,而没有对汽车卸油站和火车卸油站台区域含油废水进行收集。

(2)、原处理系统部分设备损坏或运行稳定性差,使处理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

(3)、部分加药管道堵塞,使加药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1.2.8含灰废水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唐华银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司含灰废水主要来源于贮灰场排水和干灰库雨水及地面清洗水。

金竹山电厂花坪村水库建有一贮灰场,用来堆放灰碴。

目前,因灰碴外销,贮灰场停止了堆灰,但原场内灰碴短时间无法处理,也无法对场区进行封闭处理。

因此该灰场在下雨天和丰水季节会产生一定量含灰废水。

在贮灰场区,设有1根直径1.8米的污水管将灰场区内的污水从灰堆底部排往北坝污水收集池进行处理。

区内还有1根直径1.8米的水库泄洪管和1根直径0.25米的灌溉水管,其中泄洪管穿过灰场区底部及北坝连通花坪村水库和下坝下游灌溉明渠,灌溉水管则穿过中坝。

这3根管道都采用砼管承插连接。

由于堆灰引起该管道变形,多处出现裂缝现象,这使得灰场内灰碴掉落进入管内污染水体,造成排水下游沟渠出现沉灰,水体污染。

金竹山电厂灰库分Ⅰ,Ⅱ期,位于甲乙煤场附近,该区内设有雨污分流及沉淀池,收集来的含灰废水通过沉淀沉灰后泵往甲乙煤场含煤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沉灰则定期进行机械清理。

含灰废水处理存在以下问题:

(1)、灰场污水管、泄洪管及灌溉管道采用砼管承插形式,因堆灰受力不均引起管道变形出现裂缝,这直接导致管内受落灰污染。

管道排水时落灰进入水体,污染泄洪和灌溉水体,或加大了原含灰废水处理系统负荷,不能达标排放。

(2)、Ⅰ、Ⅱ期灰库含灰废水部分外排,没有收集到含灰废水沉淀池,同时车辆运灰时,轮胎将库内湿灰粘带出库外,造成库外场地灰碴污染。

(3)、灰库所设沉淀池偏小,废水产量大时,因含灰废水本身直接沉淀效果不好,沉淀池溢流口出水还比较浑浊,会造成水体污染。

1.2.9工业废水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唐华银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司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基本完善,原工业废水主要包括化学水车间水处理排污水、锅炉排废水、锅炉定期排冷却水。

配套处理系统处理能力为100m3/h,废水经过处理,除一部分用于1#捞渣机浓缩池补充水,其余都直接达标排放。

原工业废水处理工艺见图1-39。

因除灰空压机冷却水、及脱硫用冷却水都为干净水,工业废水处理系统没有将其纳入处理范围,但也有采取其他有效措施进行回用。

其中Ⅱ期除灰空压机冷却水,水量约72m3/h,目前主要做为3#炉浓缩池补充水,但其水量需求量不大,大部分水都直接排入雨水管网外排。

而脱硫用冷却水,水量约56m3/h,则全部排入雨水管道外排。

由于制氢站、灰库、压缩空气站产生的工业废水量小,且距工业废水处理系统较远,原工艺没有将其纳入处理范围。

其不经处理就近排入了雨水管网。

冷却塔底部水池漏水严重,其水质干净,排到环境中尽管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但其水量约有200m3/h,直接排放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改造项目将考虑对冷却塔漏水治理。

未进行处理工业废水情况见表1-4:

表1-4未处理工业废水情况表

名称

排水量

排放情况

备注

除灰空压机冷却水

72m3/h

少部分用于3#炉浓缩池补充水,其余排入雨水管网。

水质干净

脱硫用冷却水

56m3/h

直接排入雨水管网。

水质干净

制氢站冷却水

2m3/h

直接排入雨水管网

水质干净

空气罐疏水

3m3/d

直接排入雨水管网

含油

灰库气化风机冷却水

20m3/h

直接排入雨水管网

水质干净

冷却塔漏水

200m3/h

漏入雨水管网

水质干净

该部分工业废水存在以下问题:

(1)、Ⅱ期除灰空压机冷却水及脱硫用冷却水都为干净水,目前大部分直接排放是对水资源一种极大浪费。

(2)、制氢冷却水直排电缆沟,不仅是对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存在着用电安全隐患。

(3)、压缩机及空气储气罐疏水含有污油,直接排放会给地面及排水管网造成油污染。

其不符合环保要求。

(4)、灰库气化风机冷却水使一次后直接排入了灰库排污管网,这不仅加大了灰库废水产量,同时也是对水资源的一种浪费。

(5)、冷却塔底池开裂严重,大量冷却水渗入雨水管网后排出厂外,这不仅是对水资源的一种浪费,同是也增加了电厂生产成本。

1.2.10主厂区卫生废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唐华银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司主厂区主要包括锅炉区、电除尘区及脱硫区,在生产过程中,这些区域因设备及地面清洗会产生一定量卫生废水。

目前,该区域除2#、3#锅炉区,电除尘区卫生水配套有收集池,收集的卫生废水通过提升泵泵往2#电除尘区卫生水收集池,最终由2#电除尘区卫生废水提升泵泵往甲乙煤场含煤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外,其它卫生废水都直接排放了附近雨水管网排入环境中,这部分废水悬浮物及色度较高,直接排放对环境将产生污染。

主厂区卫生水存在以下问题:

(1)、1#锅炉区,电除尘区没有设卫生废水收集系统,产生的卫生废水直接排放了雨水管网。

(2)、2#、3#锅炉区所设卫生废水提升泵管道太小,经常出现堵塞。

1.3、项目必要性

1、节能减排需求

对全厂废水处理进行全面改造,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能源和水源。

含煤废水中所含煤,通过处理收集,能回用于生产中。

含油废水中浮油通过处理收集,能回用于生产。

生产中产生的洁净水和处理后产生的清水都有回收利用价值。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案措施,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2、员工良好生活工作环境保障和当地环境保护需求

作为火力发电厂,煤炭和灰渣运输撒落路面引起粉尘污染为常见现象,这不仅影响到厂内工作人员身体健康,还会对周边空气造成污染。

下雨天受污染的路面在雨水冲洗下或平时人工地面冲洗清理,都将会将污染因子带入水中,造成周边水体污染,给周边居民健康生活带来威胁。

因此,对全厂贮煤、贮灰场及配套运输路线中污染源头进行治理,是营造员工良好生活工作环境的保障,也是对当地环境保护需求。

3、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作为湖南省发电量最大的发电企业,金竹山发电公司投产发电36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