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词典二元素化合物.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67795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0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词典二元素化合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化学词典二元素化合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化学词典二元素化合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化学词典二元素化合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化学词典二元素化合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词典二元素化合物.docx

《化学词典二元素化合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词典二元素化合物.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词典二元素化合物.docx

化学词典二元素化合物

二、元素化合物知识

 

空气的成分 空气是具有一定组成的气体混合物,包围在地球周围,其密度随高度的增加按指数律减少,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逐渐向星际空间过渡。

总质量约为5.3×1018千克,其中99.999%集中在离地面80千米以下。

由于大气的运动和地球表面的性质不同(如海洋、沙漠等),空气的成分存在着地区性差异,但垂直方向的变化比水平方向变化要大得多。

大约在85千米以下的大气层称均质层,其中氮气(N2)、氧气(O2)、稀有气体是基本不变的成分,它们各自所占的体积在各高度上基本相同。

二氧化碳(CO2)、臭氧(O3)、水蒸气(H2O)和其它一些污染性气体〔如硫化氢(H2S)、二氧化氮(NO2)、一氧化氮(NO)、一氧化碳(CO)、氨(NH3)等〕是可变气体,受地区、气候、森林覆盖面积和工业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发生着不同的变化。

除气体成分外,空气中悬浮着灰尘、烟尘、雾等,这些颗粒物质受地区、天气条件的影响更大。

均质层中干洁空气的平均分子量为28.96,其主要成分如下表,其它气体含量微少。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化石燃料耗量的增加,二氧化碳和其它污染性气体的含量将日渐增多。

早在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对空气的认识还是模糊的。

空气成分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参看氮的发现、氧气的发现、稀有气体的发现)。

空气现在的成分是长期以来自然界各种变化长期作用的结果。

原始的大气是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氢气为主的,绿色植物出现以后,由于光合作用,才形成以氮气和氧气为主的现代空气。

氮气 常压下为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

熔点-209.86℃,沸点-195.8℃。

0℃、1标准大气压下气体密度为1.25克/升,微溶于水。

它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占空气体积的78%。

氮气在自然界存在着以下循环过程:

一些豆科作物的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被作物吸收后形成蛋白质;闪电使氮气和氧气反应,被雨水带入土壤形成含氮的化合物;合成氨工业将氮气和氢气制成氨气;这些都使氮得到固定。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氮肥转化为蛋白质,动物食用植物又转化为动物蛋白质,动植物腐烂分解和土壤中的反硝化细菌又使氮释放到空气中去。

氮气在空气中的浓度基本不变就是上述循环平衡的结果。

空气是氮气的主要来源,工业上大量制取氮气的方法是液态空气分馏法。

基本做法是:

将空气深度冷冻,使之液化,然后精馏分离,先得到液氧,然后可得到98%以上的液氮。

将氮气以150大气压的压力装入钢瓶运输使用,大量使用时可通过管道输送。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高温下可与氧气反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与氢化合;高温下还能和一些金属形成氮化物。

点燃镁条时冒出的白烟,就是氮气与镁作用的结果。

氮气主要用于合成氨,进而制成各种氮肥。

还可制备氮化物、氰化物、硝酸及硝酸盐等。

利用氮气的不活泼性,可用做保护性气体,如充填灯泡和特殊要求的车辆轮胎,食品防腐,焊接防氧化等。

还可用于塑料橡胶中的发泡剂。

液氮可作冷冻剂。

稀有气体 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6种气体因为在空气中含量极少,又都是气体,故称稀有气体,属周期表中零族元素。

它们都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微溶于水。

最外层电子数目除氦为2个外,其余都是8个,通常称这种结构为8电子稳定结构,各电子层都排满了电子,各原子之间不能形成化学键,因而气体分子是由单原子构成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化学性质不活泼,故过去又称之为惰性气体。

自1962年首次合成稀有气体化合物以来,至今不过几百种,主要是氙的化合物及氪的化合物、氡的化合物,氦、氖、氩至今尚未合成出化合物。

除氡以外,都可以采用深度冷冻法由空气分离制得;氦还可以由天然气深度冷冻提取出来;由核反应堆裂变气中可以提取氩、氙;氡可以从镭盐中提取。

稀有气体性质独特,用途广泛。

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就是在灯管里通入稀有气体制成的。

灯管里通入氩气,通电时发出紫蓝色光;充入氦气发出粉红色光;充入氖气发出红光。

氖光灯的红光能穿透浓雾,一般用来做航空、航海的指示灯。

在石英玻璃管中充入氙气,通电后发出的光比荧光灯强几万倍,称为“人造小太阳”,可用来做体育场、飞机场和照明灯。

用氦气灌装气球、气艇,比用氢气安全;氦气还用于航天器的液体推进剂的加压气体。

液氦是最冷的物质,可用做低温源。

氦-氧混合气用于潜水作业,可避免潜水病。

氦-氖可用于气体激光器。

氩-氢弧能达到10000℃的高温,可切割高镍钢合金。

空气污染 又称大气污染。

是指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的现象。

大气中污染物主要有硫化物(如SO2、H2S)、氮的氧化物(如NO、NO2)、碳的氧化物(如CO、CO2)、碳氢化合物、放射性物质、粉尘、烟尘等。

另外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受太阳光紫外线照射,产生光化学烟雾,为二次污染物,其危害性更严重。

大气污染对人体有直接影响,成年人每天需要十几公斤空气,长期吸入受低浓度污染物侵袭的空气,可造成体质下降,导致某些慢性疾病的发生。

严重污染的空气进入人体,可导致呼吸道、心血管、神经系统等疾病,甚至发生急性中毒或死亡。

如果空气污染超过植物的忍耐限度,会使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器官受到伤害,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受阻,品质变坏,种群消失。

对农作物的直接影响是产量下降,甚至颗粒不收。

大气污染还能加重对金属的腐蚀,侵蚀建筑材料,损坏艺术品,加速有机材料的老化,粉尘等颗粒物质使高压输电线短路等。

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吸收地面的热辐射,使大气温度升高,引起气候变暖,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

大气污染物还会随雨水造成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防治空气污染 空气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之一。

当前空气污染已经是地区性全球性的问题,只有从整个区域大气污染状况出发,统一规划并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才可能有效地控制空气污染。

燃烧过程产生的有害物质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通过改变燃料组成和能源结构,改进燃烧装置和技术,安装消烟除尘装置,发展集中供热和区域采暖,可以改善局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对工业生产中的有害气体,可采用吸收、吸附、催化转化等方法消除。

工业粉尘可采用除尘和集尘技术和装置除掉。

在机动车上安装催化净化装置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还要大力发展绿化,植物具有美化环境、调节气候、截留粉尘、吸收大气中有害气体的功能。

大面积的绿地,可以长时间地、连续地净化空气。

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氧气为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

熔点-218.4℃;沸点-182.96℃。

在标准状况下(0℃,大气压强为1.013×105帕)气体密度为1.429克/升,比空气略重。

微溶于水,0℃氧气压强为1.013×105帕时,1升水能溶解49毫升的氧气,这是水中生物生存的保证。

在大气压强为1.013×105帕时,降低气体温度,到沸点时,开始变为淡蓝色液体,称为“液氧”,在熔点时“液氧”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除某些稀有气体外的所有化学元素都能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直接或间接地化合,生成相应的氧化物。

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如铁生锈;铝制品表面致密氧化膜的形成;以及发生在动物体内的呼吸作用都是常温下这些物质与氧气作用的结果。

4Fe+3O2潮湿的空气=2Fe2O3①

4Al+3O2=2Al2O3

C6H12O6+6O2=6CO2+6H2O

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氧气可以和某些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3Fe+2O2

Fe3O4

2Mg+O2

2MgO

还可以和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相应的非金属氧化物。

C+O2

CO2

2C+O2(不足)

2CO

S+O2

SO2

4P+5O2

2P2O5

Si+O2

SiO2

氧气和某些可燃性气体在常温下反应极慢(如O2和H2的混合气体可以几年不反应),但这类混合气体一经点燃则会发生猛烈爆炸。

2H2+O2

2H2O(氢氧爆鸣气)

CH4+2O2

CO2+2H2O(天然气爆炸)

乙炔(C2H2俗名电石气)在氧气里燃烧的火焰——氧炔焰温度可达3000℃,可以用来焊接(“气焊”)或割断金属(“气割”)。

2C2H2+5O2

4CO2+2H2O

(参看氧气的用途)

氧气的用途 氧气是动植物维持生命和燃烧过程必需的气体,人类和动物的生存依赖氧气。

危重病人要进行输氧抢救、空间技术、潜水和登山活动都需用氧气。

除此之外,氧气在化工、冶金和航空技术上具有广泛用途。

①在化学工业中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用于水煤气的生产,炔类的部分氧化等。

②炼钢时吹入高纯氧,可去除碳、硫、磷等杂质,加快冶炼速度,提高钢产量和质量。

③和乙炔或氢气一起获得高温火焰,用以切割和焊接金属。

④液氧是现代火箭推进剂的一种氧化剂,还可制液氧炸药用于采矿爆破。

⑤在环境保护中用于污水的生物化学处理。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将某些含氧化合物加热分解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

常用的含氧化合物为氯酸钾或高锰酸钾。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方法简便、安全,但是原料的价格较高,利用率低,高锰酸钾分解时化合态的氧元素没有全部转化成游离态的氧元素(即氧气):

2KMnO4

K2MnO4+MnO2+O2↑①

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如果单独加热氯酸钾,到356℃才熔化,400℃才开始缓慢分解放出氧气。

为了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和降低分解温度,常常需要加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当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而没有二氧化锰时,可用少量的高锰酸钾代替。

在反应中高锰酸钾分解产物二氧化锰(见化学方程式①)可以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中(见化学方程式②)起催化剂作用。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

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由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气法收集。

验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气瓶里已充满氧气。

另外,在实验室还可用其它化学反应制取氧气,如过氧化氢分解:

2H2O2

2H2O+O2↑

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也可得到O2。

过氧化钠等过氧化物是市场上“氧立得”中产生氧气的主要物质。

氧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大规模生产氧气广泛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法。

首先使空气通过过滤器除去尘埃等固体杂质,进入压缩机压缩,再经过分子筛净化器除去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杂质气体。

在这里分子筛可使氮气、氧气等较小分子通过,起到筛选分子的作用。

然后进行冷却、降压,当温度降至—170℃左右时,空气开始部分液化进入精馏塔,根据空气中各气体的不同沸点进行分馏。

液态氧的沸点比液态氮的沸点高,两者相比液氮更易气化。

经多步分馏可以得到99%以上的纯氧,同时得到氮气和提取稀有气体的原料。

这种方法工艺复杂。

如果需用纯度不高的氧气,可用分子筛吸附法分离空气,制得氧气。

特定的分子筛对氮的吸附能力比氧大,当空气通过分子筛床后,流出的气体含氧量较高,经多次吸附可得含氧70~80%的气体。

这种方法是常温操作,循环周期短,易于实现自动化。

另外,如需高纯度氧气,可采用电解水法生产,此法成本高,只适于小型生产。

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氧气,一般是加压贮存在天蓝色的钢瓶中,以供工业、医疗或其它方面使用。

水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熔点)为0.00℃,沸点为100.00℃。

水的密度比较特殊,在0℃~4℃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不是减小而是增大,0℃时为0.999841克/厘米3,到4℃时达到最大值为1.000000克/厘米3,4℃以后和一般物质一样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减小(20℃为0.998203克/厘米3;100℃时为0.958354克/厘米3)。

水的这一性质使其广泛用于住宅的采暖,散热后的冷水密度大,可以对热源处的热水形成压力,形成自动循环。

0℃冰的密度为0.91671克/厘米3,比同温度水的密度还小,因而水结冰时体积膨胀,这种膨胀力很大,可以冻裂水管和汽车发动机水箱,这就是冬天的夜晚汽车要放掉冷却水的原因。

在河水或湖水中,结成的冰浮在水面上,可使冰下的水温处于比较稳定状态,保证了水中生物的生存。

水的这种密度特性是水分子的排列结构造成的。

冰的结构中,每个水分子皆以四面体顶角的方向被另外四个水分子所包围,形成一种很不紧凑的架状结构,因此冰的密度较小。

冰熔化时,这种结构被拆散,水分子趋于密集,使水的密度增大。

4℃后,随温度的升高,水分子振动加剧,水分子间距离增大,水的密度变小。

水的这些性质是使用高纯水测定的,天然水中或多或少地含有某些杂质,其性质和高纯水比较会略有差异。

水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这一结论可由电解水的实验证明。

用铂电极在水中(为了增强导电性可加入少量稀硫酸)通入直流电,用试管以排水法收集两电极产生的气体,可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体积大,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体积小。

其体积比约为2∶1。

体积较大的气体能燃烧,是氢气;体积较小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

根据电解水得到的氢气、氧气体积比为2∶1的实验事实,可推导出水的化学式,推导过程如下:

体积比:

   2∶1

质量比:

2×0.09克/升 1×1.429克/升

=0.18      =1.429

化简:

     1   ∶   8

经实验测定水的式量为18,所以水的化学式为H2O,由此证明,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在古代,人们一直把水看成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原素之一,虽然人类为了生存很早就对河水、雨水等进行了观察研究,但一直到1783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把氢气和氧气放在一玻璃球里,通电合成了水,才推翻了水是化学元素的说法。

水和人类的关系 水对人类的生存和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是生命产生、存在、发展繁殖的基本前提。

地球上现有约13.9亿立方公里的水,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分布于地面、地下和大气中,其中地面水形成了河流、湖泊、沼泽、海洋、冰川、积雪等水体。

人体中含水量平均占人体重的60%以上,某些蔬菜的含量达90%以上。

水是生物体维持新陈代谢的一种介质。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农业上灌溉田地,保证人类食物的来源;工业生产上作为原料用水,产品处理用水,加热和冷却用水,洗涤用水等,具有多方面用途。

水运是现代世界主要的运输形式之一。

水力发电使人类得到大量的能源;从河、湖、海洋中还可以获取大量的动植物和提取重要的矿物原料。

当然,洪水泛滥也会对人们生活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已日趋短缺。

虽然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但是淡水资源却不充足。

便于取用的淡水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左右,而且分布不均匀。

因此水短缺可能会造成深刻的社会危机。

长期以来人类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加强对水的开发利用,防治水害,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同时,水的污染和防治问题,也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水的污染 天然水包括河流、湖泊、海洋和地下水,这些水通常是不纯净的。

来源不同的水其感官状态、化学成分、物理化学性能及水中生物组成也都不同。

这些不属于水的污染。

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使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组成发生变化,降低了水的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水的污染。

例如:

①生活污水、饲养场污水、医院污水常含有各种病原体,造成的水污染可引起痢疾、伤寒、霍乱、肝炎、血吸虫等多种疾病。

②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和造纸等工业废水中含有可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质,分解过程中消耗氧气,造成水中溶解的氧减少,影响鱼类和水生生物生长;水中溶解氧耗尽后,还会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

③某些工业废水中含有较多的氮、磷等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排入湖泊、河口等水流缓慢的水里,会引起藻类和浮游生物迅速繁殖,使水中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使鱼类和其它生物大量死亡。

④化工厂、电镀厂等排放的废水中常含有铬、汞、铅、镉、砷、氰化物、酚类及苯类化合物和一些酸、碱、盐等化学污染物,在日本水污染引起的有机汞中毒和镉中毒,曾造成震惊世界的“水俣病”

(1)和“骨痛病”。

苯和酚类化合物还有致癌作用。

⑤石油及其制品对海洋的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问题,飘浮在水面上的油膜,隔绝了大气与海水的气液交换,导致海水缺氧,影响海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石油沾污在海洋动物皮毛和海鸟羽毛上,使其丧失活动能力;石油粘附在鱼鳃上,可使鱼窒息死亡。

防治水污染 水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宝贵资源,防治水污染已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重大问题。

在防治水污染方面应注意:

①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我国1984年和1988年分别颁布了《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使我国在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污染方面走上了以法治水的新阶段。

②提高水的利用率工业用水中一般冷却用水占70%以上,有的炼油厂冷却用水占90%以上,将这部分水和污水分开,循环使用,将大大减少水的污染,便于净化处理。

③减少和限制有毒废水的排放工业要改革工艺,开展综合利用。

废水的排放量和排放浓度要符合规定的标准。

④加强污水的净化处理污水净化是把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的物质分离出去,或者将其转化为无毒、无害物质。

根据所贪污染物种类的不同,污水的净化方法有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实际工作中这几种方法常常综合使用。

根据处理后水质的情况,可用于农田灌溉,工业冷却用水和洗涤用水等。

氢气的物理性质 在通常情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熔点-259.14℃,沸点-252.8℃。

在标准状况下(0℃,大气压强为1.013×105帕),气体的密度为0.0899克/升,跟同体积的空气相比,约为空气质量的1/14,是最轻的气体。

难溶于水,0℃、氢气压强为1.013×105帕时,1体积水中能溶解0.0214体积的氢气。

在大气压强为1.013×105帕,温度为-252.8℃时,氢气变成无色液体。

在-259.14℃时,能变为雪状固体。

液态氢通常称为“液氢”,有超导性质。

氢气的化学性质 在常温下,氢气的化学性质是稳定的。

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氢气很容易和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纯净的氢气在点燃时,可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生成。

若在火焰上罩一干冷的烧杯,可在烧杯壁上见到水珠。

2H2+O2

2H2O

把点燃氢气的导管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氢气继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该气体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呈雾状,溶于水得盐酸。

H2+Cl2

2HCl

氢气不但能在氧气里燃烧,而且也能在氯气里燃烧,可见氢气具有可燃性。

注意,在点燃氢气之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因为不纯的氢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

实验测定,氢气中混入空气,在体积百分比为H2:

空气=74.2:

25.8~4:

96的范围内,点燃时都会发生爆炸①。

氢气不但能跟氧单质反应,也能跟某些化合物里的氧发生反应。

例如:

将氢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可得到红色的金属铜,同时有水生成。

H2+CuO

Cu+H2O

在这个反应里,氢气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生成了水;氧化铜失去了氧,被还原成红色的铜,证明,氢气具有还原性,是很好的还原剂,氢气还可以还原其它一些金属氧化物,如三氧化钨(WO3)、;四氧化三铁(Fe3O4)、氧化铅(PbO)、氧化锌(ZnO)等。

氢气的用途 氢气是最轻的气体,最常见的用途是充填氢气球和氢气飞艇。

其实氢气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如:

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存在下可直接合成氨气,目前,全世界生产的氢气约有2/3用于合成氨工业。

在石油工业上许多工艺过程需用氢气,如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加氢脱硫、催化加氢等。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用水吸收得到重要的化工原料——盐酸。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火焰——氢氧焰可达3000℃高温,可用于熔融和切割金属。

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合成气,净化后经加压和催化可以合成甲醇。

在食品工业上,氢气用于动植物油脂的硬化,制人造奶油和脆化奶油等。

在冶金工业中,利用氢气的还原性提炼贵重金属。

氢气还可以提供防止氧化的还原气氛。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氢气的应用将更为广泛和重要。

氢气是最理想的无污染燃料,液氢还有希望成为动力火箭的推进剂。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很多活泼金属可置换出酸中的氢,生成氢气。

实验室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制取氢气的。

所谓活泼金属是指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参看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氢以前的金属,如Mg、Al、Zn、Fe等;酸指的是稀盐酸和稀硫酸。

实验室最常用的是锌粒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Zn+2HCl(稀)=ZnCl2+H2↑

Zn+H2SO4(稀)=ZnSO4+H2↑

这种方法反应速度适中,操作简便。

欲制备纯净的氢气,一般选用锌跟稀硫酸反应,因为盐酸有挥发性,生成的氢气易混入氯化氢气体而不纯净。

制取少量氢气时可采用简易的气体发生装置(见图)。

由于氢气难溶于水和密度小,可用排水法收集,也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

实验室需制取较大量氢气时,可使用启普发生器(参看启普发生器)。

氢气的工业制法 氢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

工业上制取氢气,依据原料、设备和成本情况,以及对氢气纯度的要求,可分别采取以下多种方法制取。

①电解法将直流电通过铂电极(或其它惰性材料)通入水中,在负极可以得到氢气,纯度高达99.5~99.8%:

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和烧碱时,也同时得到副产品氢气:

②水煤气转化法 将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焦碳层制得水煤气:

然后将水煤气跟水蒸气混合,以氧化铁为催化剂,使水煤气中的CO转化为CO2:

二氧化碳溶于水,通过加压水洗即得到较纯净的氢气。

③烃类裂解法 碳氢化合物经过高温裂解,裂解气中含有大量氢气,经过低温冷冻系统,可得到90%的氢气。

如甲烷裂解:

④烃类蒸气转化法碳氢化合物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水蒸气作用,可以得到主要含氢气和一氧化碳的一种混合气体,例如:

 

用分子筛吸附法或水煤气转化法除去CO,可得到纯净的氢气。

天然气、油田气和炼厂气(石油炼制厂的副产气体)等都可用烃类裂解法和烃类蒸气转化法得到氢气。

氢能源 一种正在研究中的新能源。

能源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源泉。

以石油和煤为主的现代能源系统,由于资源的分布过于集中和日趋枯竭,正在发生深刻的能源危机。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探索新的能源,如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等。

为使这些新能源有效、方便地得到利用,还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二次能源。

氢能源就是一种理想的二次能源,它有许多优点:

①氢燃烧的发热量高,每千克氢气燃烧可产生约143000千焦的热量,大约是相同质量汽油燃烧热的3倍。

燃烧温度区域宽,适应于多种用途。

②燃烧产物是水,无毒,不污染环境,而且是自然循环,不破坏资源,是一种清洁的燃料。

③制取氢气的原料是水,资源丰富,燃烧后又生成水,自然循环快。

④可做太阳能、电能、核能的蓄存介质。

⑤用途广泛,液氢可以作为发射火箭的燃料,用氢作燃料的汽车、飞机也在试运行。

目前用氢作燃料主要问题是成本太高和氢气本身的储存。

将来有可能通过核能和太阳能等直接(或间接)分解水来制取氢气,储氢合金(能吸附氢气的金属或合金)已得到开发利用。

启普发生器的构造和原理 启普发生器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制备气体的装置,以荷兰人P.J.启普的姓命名。

启普发生器由葫芦状球形容器1、球形漏斗2和导气管3三部分组成(见图)。

它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可以控制气流速度,使用方便。

它是常温下利用块状固体跟液体起反应制取气体的典型装置。

如制备氢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都可使用启普发生器。

但固体成粉末状、固体与液体相遇而溶解、或能产生高温的反应均不能用此装置。

启普发生器是利用容器内气体压力的变化进行工作的。

使用前,从球形容器上部的导管口加入块状固体,停留在容器中部,液体从球形漏斗加入,停留在球形容器下部和球形漏斗中(见图Ⅱ关闭活塞时情形)。

使用时,打开活塞,容器内压强降低,酸液从球形漏斗流下,液体与固体接触(见图Ⅰ扭开活塞时情形),发生反应,产生的气体从导管排出。

关闭活塞,中止反应,容器内产生的气体压力增大,将液体压回球形漏斗,使液体与固体脱离接触,反应即自行停止。

使用启普发生器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参看启普发生器的使用。

 

石墨 灰黑色不透明晶体,有金属光泽,密度为2.25克/厘米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