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6748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1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度

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质量监测

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些核酸具有物质运输功能

B.溶酶体和中心体中都含有脂质

C.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离不开核酸参与

D.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无机盐在细胞内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的无机盐参与大分子化合物的组成,如Mg是叶绿素的成分,Fe是血红蛋白的成分。

2、核酸包括DNA和RNA,RNA又分为核糖体RNA、信使RNA和转运RNA,其中转运RNA在翻译过程中具有运输氨基酸的功能。

3、溶酶体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膜成分中含有脂质和蛋白质;中心体没有膜结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4、蛋白质的合成通过转录和翻译完成,转录过程中需要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翻译过程中需要以mRNA为模板,以tRNA为运输工具,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有些核酸具有物质运输功能,如tRNA具有运输氨基酸的功能,A正确;

B、溶酶体含有脂质,而中心体中不含有脂质,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离不开核酸DNA和RNA的参与,C正确;

D、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D正确。

故选B。

2.核酶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单链RNA分子,可降解特定的mRNA序列。

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酶的催化活性可能也受温度的影响

B.核酶能与双缩脲试剂在常温下发生紫色反应

C.因核酶为单链RNA分子,所以核酶分子中一定不存在氢健

D.核酶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时,破坏的是相邻碱基之间的氢健

【答案】A

【解析】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

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酶促反应的原理: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

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详解】A、酶的活性受到温度的影响,因此核酶的催化活性也受到温度的影响,A正确;

B、核酶的化学本质是RNA、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在常温下发生紫色反应,B错误;

C、RNA分子中是否有氢键与RNA是否为单链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比如tRNA为单链、但分子中含有氢键,C错误;

D、核酶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时,破坏的是相邻碱基之间的磷酸二酯键,D错误。

故选A。

3.下列关于细胞内“骨架”或“支架”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

B.生物大分子的单体都以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C.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分子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D.真核细胞中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

2、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3、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

4、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

【详解】A、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A正确;

B、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B正确;

C、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骨架,C错误;

D、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D正确。

故选C。

4.核孔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孔洞,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称为核孔复合体,主要由蛋白质构成,其中某些蛋白质对进出核的物质有控制作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孔复合体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

B.RNA聚合酶,DNA都可以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C.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D.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的指令主要是通过核孔到达细胞质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核孔的数目、分布和密度与细胞代谢活性有关,核质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旺盛的细胞核膜孔数目多,通过核孔的运输具有选择性,核孔在调节核与细胞质的物质交换中有一定的作用。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核孔复合体具有选择性,A正确;

B、核中的DNA不能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质,但RNA聚合酶可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核,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C正确;

D、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的指令主要是通过核孔到达细胞质的,如合成的各种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以控制细胞的代谢,D正确。

故选B。

5.研究发现,某些植物在遭受干旱和盐碱等非致死性逆境袭击时,细胞内的可溶性单糖和氨基酸的含量有明显提高,下列推理或分析不合理的是

A.有机物的种类也会增加

B.此过程中细胞内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降低

C.该现象可能与细胞内淀粉酶、蛋白酶的活性增强有关

D.细胞液的浓度增加,使细胞的渗透吸水能力下降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植物在遭受干旱和盐碱等非致死性逆境袭击时,细胞内的可溶性单糖和氨基酸的含量有明显提高,使细胞液的浓度升高,提高细胞渗透吸水能力,避免干旱和盐碱导致植物死亡。

【详解】A、细胞内的可溶性单糖和氨基酸的含量有明显的提高,由此细胞内有机物的种类会增加,A正确;

B、细胞内的可溶性单糖和氨基酸的含量有明显提高是水解的过程,需不断消耗水,因此细胞内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降低,B正确;

C、细胞内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的含量有明显提高,因此细胞内淀粉酶、蛋白酶等酶的活性会增强,C正确;

D、细胞内可溶性单糖和氨基酸的含量有明显提高,导致细胞液的浓度增加,提高细胞的渗透吸水能力,D错误。

故选D。

6.细胞分化是多细胞生物生命历程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过程中有特异性蛋白质的合成

B.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从而使细胞种类增多

C.随着细胞分化的进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会发生变化

D.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多细胞生物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

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

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详解】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细胞分化过程中有特异性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

B、基因选择性表达使得细胞内合成的蛋白质有了差异性,导致细胞分化,从而使细胞种类增多,B正确;

C、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C错误;

D、分化有利于提高多细胞生物进行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D正确。

故选C。

7.高等生物细胞中的nuc-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讲解,进而导致细胞死亡。

下对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可能是nuc-1基因表达的结果

B.如果能激活癌细胞中的nuc-1基因,则可杀死癌细胞

C.只有受到外界刺激时细胞中的nuc-1基因才能成功表达

D.胚胎发育过程中不是所有细胞内的nuc-1基因都处于休眠状态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详解】A、nuc-1基因能导致细胞死亡,由此可以推断细胞程序性死亡可能是nuc-1基因激活的结果,A正确;

B、nuc-1基因表达能使细胞凋亡,所以激活癌细胞的nuc-1基因,可特异性杀死癌细胞,B正确;

C、细胞凋亡是受到基因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因此并不是一定受到外界刺激时细胞中的nuc-1基因才能成功表达,C错误;

D、由于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因此胚胎发育过程中也有细胞凋亡,D正确。

故选C。

8.将一植物置于密闭、透明的玻璃罩内,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和充足的矿质元素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容器内CO2的含量有所下降,与实验初始相比该植物体发生的变化是

A.有机物总量有所增加

B.光合作用的速率加快

C.呼吸作用速率有所减慢

D.叶绿体基质中C3的含量增多

【答案】A

【解析】

【分析】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

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详解】AB、容器内CO2的含量有所下降,光合速率降低,合成有机物的速率降低,但有机物的合成量肯定是增加了,只是合成速率下降而已,A正确;B错误;

C、容器内CO2的含量有所下降,氧气的含量相对升高,促进了呼吸作用,故呼吸作用速率有所加强,C错误;

D、由于容器内CO2的含量有所下降,因此暗反应减弱,导致C3的合成减少,而C3的消耗速率不变,故细胞内C3的含量减少,D错误。

故选A。

9.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黄再变绿

B.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步骤为:

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C.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线粒体的结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D.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模型构建法: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2、分离色素时,用层析液,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越快,距点样处越远。

距点样处的距离由近到远的色素依次是:

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3、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实验的主要步骤为: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4、检测CO2可用澄清的石灰石或者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石变浑浊,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详解】A、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若溶液能使溴麝香草酚蓝由蓝变绿再变黄,则说明溶液中产生了二氧化碳,A错误;

B、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步骤为: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错误;

C、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线粒体的结构为实物照片,不属于概念模型,C错误;

D、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将不同的色素分离开来,D正确。

故选D。

10.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根尖成熟区细胞有大液泡,有利于水分的吸收

B.内质网可与核膜、细胞膜相连,有利于物质的运输

C.细胞的体积增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有利于携带和运输氧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生物膜系统中,内质网可与核膜、细胞膜直接相连,与高尔基体间接相连,有利于物质的运输。

2、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当根毛周围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毛细胞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吸水,然后水分透过层层细胞进入根中的导管,通过导管向上运输,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随水被根吸收。

3、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体积与表面积之比)越小,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越弱。

4、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以及各种细胞器,为血红蛋白腾出空间。

红细胞富含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

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详解】A、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具备渗透吸水的条件,有利于水的吸收,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内质网可与核膜、细胞膜相连,有利于物质的运输,B正确;

C、细胞体积较大,相对表面积较小,不利于提高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C错误;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为血红蛋白腾出了空间,有利红细胞运输氧气的功能,D正确。

故选C。

11.下列对遗传学概念

阐述,正确的是

A.相对性状:

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B.基因突变: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C.性状分离:

杂交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D.伴性遗传: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生物的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为表现出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2、性状分离是指让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

3、基因突变:

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4、伴性遗传:

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向后代传递的过程中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详解】A、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生物的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B错误;

C、杂合子自交,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C错误;

D、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称为伴性遗传,D正确.

故选D。

12.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的结果验证了他的假说

B.分离定律描述的是一对等位基因在受精作用过程中的行为

C.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

2:

1,可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D.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孟德尔设计的测交实验的结果验证了他的假说,A正确;

B、分离定律揭示的是配子形成时,等位基因分配的规律,没有描述等位基因在受精作用过程中的行为,B错误;

C、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

2:

1,可能是不完全显性,可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C正确;

D、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D正确。

故选B。

13.玉米的甜和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随机取非甜玉米和甜玉米进行间行种植,其中一定能够判断甜和非甜的显隐性关系的是

A.非甜玉米自交,甜玉米自交

B.非甜玉米做母本,甜玉米做父本

C.非甜玉米做父本,甜玉米做母本

D.非甜玉米自交,甜玉米和非甜玉米杂交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方法:

一、根据定义判断: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体亲本杂交,子一代只表现一种性状,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二、根据性状分离判断:

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和亲本相同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三、根据性状分离比判断:

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是3:

1,则占3份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占1份的是隐性性状。

【详解】A、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则不能确定显隐关系,如都是纯合子,A不符合题意;

BC、若杂交后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表现出的为显性,不表现的那一性状为隐性(定义法),若杂交后带出现性状分离,则不能确定显隐关系,B、C不符合题意;

D、非甜自交,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非甜为显性,甜味为隐性;若自交后代均为非甜,则非甜为纯合子(AA或aa),进一步看杂交结果,若杂交后代表现一种性状,则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不表现出来的为隐性(定义法);若杂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甜味为显性,非甜为隐性,D符合题意。

故选D。

14.假如水稻高杆对矮杆为显性,抗稻瘟病对易感稻瘟病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杆品种(易倒伏)杂交,则F2中

A.重组类型占3/8或5/8

B.高杆抗病个体中纯合子占1/16

C.既抗倒伏又抗病的类型出现的比例为1/16

D.高杆抗病个体与F1中基因型相同的比例为4/9

【答案】D

【解析】

【分析】

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染病(r)为显性,则纯合高秆抗瘟病的亲本水稻的基因型为DDRR,纯合矮秆易染病的亲本水稻的基因型为ddrr.它们杂交产生的F1基因型为DdRr,F1自交产生的F2代:

D_R_:

D_rr:

ddR_:

ddrr=9:

3:

3:

1。

【详解】已知,纯合高秆抗瘟病的亲本水稻的基因型为DDRR,纯合矮秆易染病的亲本水稻的基因型为ddrr。

它们杂交产生的F1基因型为DdRr,F1自交产生的F2代:

D_R_:

D_rr:

ddR_:

ddrr=9:

3:

3:

1,F2代中出现重组类型为3D_rr和3ddR_,即占3/8;高杆抗病(9D_R_)个体中纯合子(1DDRR)占1/9;矮秆抗病类型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16ddRR、2/16ddRr,所以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3/16;高杆抗病(9D_R_)个体与F1中基因型(DdRr)相同的比例为4/9。

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要求学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常见的分离比以及对应个体的基因型之间的关系,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

识记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的结果是突破该题的关键。

15.对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有影响的是

A.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

B.萨顿提出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C.査哥夫发现DNA中嘌呤总量总是等于嘧啶总量

D.孟德尔

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答案】C

【解析】

【分析】

DNA双螺旋模型的构建主要涉及物理学(主要是晶体学)、生物化学、数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知识。

涉及的方法主要有:

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方法,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的DNA的衍射图谱;还包括数学计算法;建构模型的方法等,其中查哥夫提出了碱基间的数量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中许多成果的取得,都是多学科交叉运用的结果;反过来,多学科交叉的运用,又会促进学科的发展,诞生新的边缘学科,如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等。

【详解】A、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是在DNA双螺旋模型构建后,A不符合题意;

B、萨顿提出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与该模型的构建无关,B不符合题意;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査哥夫发现DNA中嘌呤总量总是等于嘧啶总量为DNA双螺旋模型构建提供了较大帮助,C符合题意;

D、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与该模型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某间学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

♀黄体:

♂灰体:

♂黄体为1:

1:

1:

1。

下列哪一组交配既能判断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又能判断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

A.子代♀灰体×♂灰体

B.子代♀黄体×♂黄体

C.子代♀黄体×♂灰体

D.子代♀灰体×♂黄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这对相应形状显隐性关系和等位基因所在染色体都是未知,灰体雌蝇和黄体雄蝇都是1:

1:

1关系,性状角度来看,黄比灰的整体来说还是1:

1关系,有可能是常染色体,也可能是性染色体遗传。

假设控制灰体的基因为A,控制黄体的基因为a,则实验中亲本黄体雄蝇基因型为XaY或aa,灰体雌蝇基因型为XAXa或Aa,而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那么子代的基因型为:

♀灰体XAXa或Aa、♀黄体XaXa或aa♂灰体XAY或Aa、♂黄体XaY或aa。

【详解】A、若选择子代♀灰体XAXa或Aa×♂灰体XAY或Aa杂交,后代若发生性状分离,且只在雄性中出现黄体,则灰体对黄体为显性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符合题意;

B、若选择子代♀黄体XaXa或aa×♂黄体XaY或aa杂交,后代无论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后代雌雄中均都为黄体,B不符合题意;

C、若选择子代♀黄体XaXa或aa×♂灰体XAY或Aa杂交,子代如果出现雌性全为灰体、雄性全为黄体,则说明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灰体为显性性状,但是若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子代无论雌雄都有灰体和黄体,且显隐性无法判断,C不符合题意;

D、若选择子代♀灰体XAXa或Aa×♂黄体XaY或aa杂交,无论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后代无论雌雄都是既有灰体又有黄体,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与该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该实验以病毒为实验材料主要是因为病毒结构简单且增殖快

C.该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开

D.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实验的设计思路也完全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噬菌体的结构:

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

噬菌体的DNA;原料:

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

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T2噬菌体只能侵染大肠杆菌,不能侵染肺炎双球菌,所以不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A错误;

B、该实验以病毒为实验材料主要是因为病毒结构简单且增殖快,病毒的结构只有蛋白质构成的外壳和其内的核酸,B正确;

C、该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与大肠杆菌分开,C错误;

D、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但是实验的设计思路相同,都是设法将蛋白质与核酸分离,单独观察各自在实验中的作用,D错误。

故选B。

18.可以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合成多肽链(模拟翻译过程)。

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