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商品消费影响的全集汇编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65080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3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商品消费影响的全集汇编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商品消费影响的全集汇编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商品消费影响的全集汇编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商品消费影响的全集汇编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商品消费影响的全集汇编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商品消费影响的全集汇编附答案解析.docx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商品消费影响的全集汇编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商品消费影响的全集汇编附答案解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商品消费影响的全集汇编附答案解析.docx

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商品消费影响的全集汇编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国家通过减免汽车购置税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销售好于预期。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曲线图中,能正确反映新能源汽车需求(D)变动情况的是

A.

B.

C.

D.

2.2019年8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8%,涨幅连续六个月处于“2时代”。

从环比看,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7%,其中猪肉供应偏紧,价格上涨23.1%,涨幅比上月扩大15.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62个百分点。

对此,消费者对猪肉的消费需求做出相应反应,面对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国家可能采取最高限价政策(图中P1为最高限价)。

消费者的反应和国家可能采取的政策对应的图像分别是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3.生产者剩余是指由于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最低供给价格与当前市场价格之间存在差异而给生产者带来的额外收益,也就是生产要素所有者、产品提供者在市场交易中实际获得的收益与其愿意接受的最小收益之间的差额。

从几何的角度看,它等于供给曲线之上和市场价格之下的那块三角形面积。

(如图所示)由此判断合理的经济现象是

①如果电影公司即将上映一部电影,以不低于P1的价格销售,而消费者愿意出P2的价钱购买,电影公司就获取了生产者剩余。

②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的生产者剩余,会通过降低价格和成本来实现

③对于厂商而言只要价格高于可变成本,厂商生产就是有利的

④对于消费者而言,应该避免盲目消费,树立求实的消费观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4.如图描述的是甲商品的价格变化与乙商品的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猪肉价格的变化与牛肉需求量变化的关系符合D1

B.猪肉价格的变化与猪饲料需求量变化的关系符合D2

C.新能源汽车价格的变化与燃油汽车需求量变化的关系符合D1

D.动力电池价格的变化与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变化的关系符合D2

5.2019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攀升。

如果不考虑其他条件,以下图示与描述相符合的是

①猪肉消费量急剧上升,导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

②猪肉价格持续攀升生猪养殖企业扩大养殖规模

③受价格因素影响猪肉制品的供给有所增加

④实施减免税政策猪肉进口量有所增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

6.超市中商品的摆放充满了学问:

超市都会将生鲜商品安排在最里面的区域,让消费者穿过重重货架才能到达;超市利用人们习惯用右手的习惯,将最想推销的、利润较高的商品,放在主购物通道或展柜的右侧;超市很少开放全部收银台,同时会在靠近收银的地方摆放各种小件零食。

超市这样做

①是因为生鲜商品为生活必需品②以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为出发点

③利用消费心理来引导消费行为④利用了消费者攀比的消费心理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7.下图表示a、b两种商品需求情况,图中P表示价格,Q表示数量,D表示相应商品需求曲线,根据图示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a商品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②b商品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③b商品可以采取“薄利多销”的定价策略

④a商品可以采取“薄利多销”的定价策略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8.“薄利多销”是指低价低利扩大销售的策略。

在销售市场有可能扩大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单位商品的利润来降低商品的价格,虽然会使企业从单位商品中获得的利润量减少,但由于销售数量的增加企业所获利润总额可以增加。

下列最适合“薄利多销”的商品是

A.需求弹性大的商品,如珠宝B.需求弹性小的商品,如食盐

C.生活必需品,如大米、面粉D.替代品很少的商品,如古董

9.自2019年11月1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70元和65元。

国内成品油价格11月份“两连涨”,这也是年内第13次上涨。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示(P、Q分别为家用燃油汽车价格和需求量)能正确描述成品油价格变化对家用燃油汽车需求量影响的是()

A.

B.

C.

D.

10.当大豆价格下降时,有些豆制品企业就会大量存货。

不考虑其他条件,下列图示准确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A.

B.

C.

D.

11.到2019年年底,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发达的高铁网,高铁运营里程达3.5万公里,高居世界第一。

随着高铁的普及,飞机原有的优势逐渐减弱,航空客流犹如沙漏般流向高铁。

这将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①高铁客运与航空客运将成为互补品

②航空票价可能会下调,消费者受益

③高铁与航空互为替代,将取代航空

④高铁在中短途中的替代效应将逐步显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2.油价涨跌不仅影响消费者的购车心理,也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影响,油价上涨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A.企业不再生产汽车B.人们的购车欲望降低

C.促进大排量汽车的生产D.企业更多地生产节能型汽车

13.下图是商品甲价格由P1→P2的变化信息图。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商品甲的互补品的需求量增加

B.商品甲的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

C.商品甲的价值量减少,价格上涨

D.价格的变化由商品甲的供求关系变化决定

14.下边函数图像描述的是某商品在半年中的价格走势,根据该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商品很可能处于卖方市场

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③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15.价格变动通常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右图反映的是价格变动对A、B两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A商品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②B商品可能是生活必需商品

③B商品价格上涨往往导致消费者对B商品的需求量较大幅度下降

④A商品价格上涨往往会导致消费者对A商品的需求量较大幅度下降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6.快递与外卖业的崛起,大量的塑料包装让执行了十年的“限塑令”再遇尴尬。

有网友建议:

通过降低已有成熟替代品(如布袋、纸质包装、可降解材料等)的价格,实现“白色污染”与时俱进的治理。

下列供求曲线图示能正确反映该网友观点的是

(注:

P为价格Q为数量,d1为可降解材料类包装的曲线,d2为塑料类包装的曲线)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17.2020年4月23日,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将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延长至2022年底,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这一举措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产生影响的是()

A.

B.

C.

D.

18.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是()

A.甲可能是苹果6s手机

B.乙可能是食用油

C.甲可能是大米

D.乙可能是面包

19.在某种特殊情况下或者居于某种特殊的目的,政府会对市场上的商品价格进行干预。

下列情形中,政府干预价格的选择与目的一致的是()

①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口罩销售最高限价P1,防止口罩价格过高,保护消费者利益

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口罩销售最高限价P2,调动生产者积极性,保障口罩供应

③对稻谷等主粮收购实行最低限价P2,调动粮食生产者积极性,稳定粮食供应

④对稻谷等主粮收购实行最低限价PE,扩大粮食需求,实现粮食供求平衡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人们经常看到高档服装店打折销售,而馒头店却很少打折。

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馒头的需求弹性小于高档服装的需求弹性B.馒头的生产成本导致其没有降价空间

C.高档服装店打折必然影响到其经济效益D.馒头的供给少于高档服装的供给

21.“做活动”已经成为商家在节假日促销的代名词。

为了扩大市场销售,一些商家纷纷在重要的节日关头降低部分商品的价格,以抢占市场、减少库存、加快资金周转,进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商家这种做法

①体现了价格变动会导致需求变动

②表明降低商品的价格会大幅增加商品需求

③体现了商家服务消费者的根本目的

④可以刺激人们的消费心理,引导人们消费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2.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S)相交FE点(均衡点)。

如果不考虑其他条件,当某种条件发生变化时,引起E点向E'点移动。

以下对E向E'点的移动解释合理的是()

①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口厂家无法复工复产,发生甲图变化

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受延,手套、消毒用品等需求大增,发生乙图变化

③政府增加对菜商品的生产补贴,支持该行业发展,发生丙图变化

④个税起征点提高、抵扣项目增多,胡川品市场发生丁图变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3.我国某企业需要从M国进口商品甲和从Y国进口商品乙进行组装,才能生产出自己的某一特定产品。

2019年,我国决定下调甲商品进口关税税率10%.假定其它条件不变,下图(D1为变化前需求,D2为变化后需求)能够正确反映该企业对进口商品乙需求变化的是()

A.

B.

C.

D.

24.2019年上半年,为控制非洲猪瘟疫情,多地出现区域性生猪清场,导致生猪存栏量大幅度减少,同时复产和补栏工作短期难以见效。

专家预测,叠加后市场需求端的逐渐上涨,猪肉价格仍将维持震荡上涨趋势。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面能正确反映猪肉市场变化的图示是(图中S表示供给,D表示需求)(  )

A.

B.

C.

D.

25.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降低关税总水平。

据官方数据,我国关税总水平已经由9.8%下降至7.5%。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中(P为国内同类商品价格,Q为国内同类商品数量)能正确反映降低关税总水平对我国国内同类商品影响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详解】

A:

该曲线显示,需求量减少,与材料中新能源汽车销售好于预期不符。

A不选。

B:

该曲线显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的需求增加,与材料中减免汽车购置税,新能源汽车销售增加的实际相符。

B正确。

C:

该曲线表示,价格下降,需求增加,而材料为减免购置税,新能源汽车需求增加。

C不符合题意。

D:

该曲线是正比曲线,为供给曲线,不是需求曲线。

D错误。

故本题选B。

2.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①④:

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从环比看,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其中猪肉供应偏紧,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故消费者对猪肉的消费需求减少幅度较大,①符合题意;面对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国家可能采取最高限价政策,最高限价应低于市场价格,④符合题意。

②:

②显示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但变动幅度较小,不符合在猪肉价格猛涨,排除。

③:

面对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国家采取最高限价政策,最高限价不该在市场价格之上,③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

曲线类型试题解题思路

经济曲线尽管形式新颖、灵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观点却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

基本理论知识是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支撑元素,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所以,要特别重视对理论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经济学曲线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变通”、“整合”、“创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旧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知”。

3.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①③:

根据生产者剩余,从几何的角度看,它等于供给曲线之上和市场价格之下的那块三角形面积。

如果电影公司即将上映一部电影,以不低于P1的价格销售,而消费者愿意出P2的价钱购买,电影公司就获取了生产者剩余,①符合题意。

价值决定价格,对于厂商而言只要价格高于可变成本,厂商生产就是有利的,获取了生产者剩余,③符合题意。

②:

生产者通过降低价格和成本不能实现更多的生产者剩余,②不合题意。

④:

本题考查的是生产者剩余,并未涉及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A。

4.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A:

猪肉与牛肉为替代品,因此猪肉价格的变化与牛肉需求量变化为正相关,而D1表示为负相关,A不合题意。

B:

猪肉价格上涨,将导致猪饲料需求增加,因此猪肉价格的变化与猪饲料需求量变化为正相关,而D2表示为正相关,B符合题意。

C:

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为替代品,因此新能源汽车价格的变化与燃油汽车需求量变化为正相关,而D1表示为负相关,C错误。

D:

动力电池价格上涨,将导致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需求减少,因此动力电池价格的变化与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变化为负相关,而表示D2表示为正相关,排除D。

故本题选B。

【点睛】

曲线类型试题解题思路

经济曲线尽管形式新颖、灵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观点却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

基本理论知识是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支撑元素,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所以,要特别重视对理论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经济学曲线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变通”、“整合”、“创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旧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知”。

5.C

解析:

C

【详解】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

①:

图①显示,猪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上涨,而猪肉作为生活必需品,其消费量不会急剧上升,而且猪肉作为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因而也不会导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①图文不符,排除。

②:

图②显示,猪肉价格持续攀升,生猪养殖企业获利增加,生猪养殖企业会扩大养殖规模,②图文相符,入选。

③:

图③显示,曲线变化方向与价格变化方向相反,显示的是需求曲线,③图文不符,排除。

④:

图④显示,曲线变化方向与价格变化方向相同,显示的是供给曲线,实施减免税政策,会导致猪肉进口量有所增加,进而猪肉供给量增多,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供给曲线向右移动,④图文相符,入选。

故本题选C。

【点睛】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需求定理):

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升,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现实中“买涨不买跌”不违背这个定理,因为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这种现象受消费心理影响。

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不同:

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也就是说价格的涨落不会引起人们购买量的大幅增减,而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

注意:

无论商品的价格如何变化,需求都不可能是零。

(2)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①互为替代品:

可以满足人们同一种需要的商品。

②互补商品:

必须组合在一起使用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A价格

A需求

B需求

变化方向

替代商品

升(降)

减(增)

增(减)

正向

互补商品

升(降)

减(增)

减(增)

反向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

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分配。

进行生产需要人财物方面的投入,如果生产要素可以替代,当某一种要素价格变化,就会引起该种生产要素的增减。

如劳动力价格上涨,企业会引进机器设备,减少劳动力的使用量。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归根到底都是价值规律起作用。

6.A

解析:

A

【详解】

①③:

从材料可以看出,超市这样做是因为生鲜商品为生活必需品,安排在最里面的区域也不影响消费者的购买。

超市这样做是利用消费心理来引导消费行为,达到多销售货物的目的,①③符合题意。

②:

超市作为经济组织以盈利为目的,不是以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为出发点,②说法错误。

④:

超市这样做是利用了消费者从众、求实等消费心理,不体现攀比的消费心理,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点睛】

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有何影响?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7.D

解析:

D

【详解】

①②:

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需求弹性大),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需求弹性小)。

根据图示变化分析a可能是高档耐用品,b可能是生活必需品,①错误,②正确。

③④:

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需求弹性大),而a可能是高档耐用品,a商品可以采取“薄利多销”的定价策略,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需求弹性小),b可能是生活必需品,因此,对b商品不适合采取“薄利多销”的定价策略,③错误,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需求定律/需求法则:

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2)需求弹性理论:

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8.A

解析:

A

【详解】

A:

“薄利多销”是指低价低利扩大销售的策略,适合需求弹性大的商品,如珠宝,A正确。

B:

价格变动对需求弹性小的商品,如食盐影响较小,不适合“薄利多销”,排除B。

C:

生活必需品,如大米、面粉需求弹性较小,不适合“薄利多销”,排除C。

D:

替代品很少的商品,如古董供给量是有限的,不适合“薄利多销”,排除D。

故本题选A。

9.D

解析:

D

【详解】

A:

P、Q分别为燃油汽车价格和需求量,A意味着燃油汽车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不合题意。

B:

B指的是家用燃油汽车价格下降,需求增加,不合题意。

C:

国内成品油与家用燃油汽车是互补商品,上调成品油价格会增加人们驾车出行成本,不考虑其他因素,会减少人们对家用燃油汽车的需求量,C显示需求增加,不合题意。

D:

D意味着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燃油汽车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减少,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

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

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

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曲线表达的主旨。

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复合型曲线可以拆分为单曲线,明确曲线表达的经济信息。

第三步,对比文字信息、曲线信息和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10.C

解析:

C

【详解】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

当大豆价格下降时,有些豆制品企业就会大量存货,这意味着价格下降,市场上供给量减少。

A:

A图显示,价格升高,需求增加,A既错误又不符合题意。

B:

B图显示,价格下降,需求减少,B错误。

C:

C图显示,价格下降,需求增加,C正确。

D:

D图显示,价格上涨,需求减少,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C。

【点睛】

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

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购买,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购买。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

在两种替代商品中此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彼商品的需求变化成正比,在两种互补商品中此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彼商品的需求变化成反比。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价格变动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获利增加,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价格下降,获利减少,缩小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就会增加它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就会减少使用量。

11.D

解析:

D

【详解】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

①:

高铁客运与航空客运不是互补品,而是互替品,①错误。

②④:

随着高铁的普及,飞机原有的优势逐渐减弱,航空客流犹如沙漏般流向高铁,这会使航空票价可能会下调,消费者受益,也会使得高铁在中短途中的替代效应将逐步显现,②④正确。

③:

高铁将取代航空,说法错误,③排除。

故本题选D。

【点睛】

材料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

题干的内容,多是选取现实政治生活或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例,要求学生思考并正确回答材料中所包含的基础知识,或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价,指出材料中所蕴含的基本原理。

解题方法:

解答这类题目时,应首先读懂题干中材料的意思,特别是抓准材料中的中心词或关键词,以准确把握题干的主旨。

然后,再逐一对题肢排查,将观点错误的题肢舍去。

在排误后对观点正确的选项加以比较,选出最符合题干主旨的那一项。

12.D

解析:

D

【详解】

D:

油价涨跌不仅影响消费者的购车心理,也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影响,油价上涨,小排量汽车、节能型汽车的需求增加,会促使企业更多地生产节能型汽车,D符合题意。

A:

油价上涨不会使企业不再生产汽车,A说法错误。

B:

人们的购车欲望降低是对生活的影响,不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排除B。

C:

油价上涨会促进小排量汽车和节能型汽车的生产,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3.B

解析:

B

【详解】

B:

从商品甲价格由P1→P2的变化可以看出,随着商品甲价格的提高,其需求量减少,而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B说法正确。

A:

从图示可以看出,随着商品甲价格的提高,其需求量减少,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也会减少,A说法错误。

C:

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甲的价值量减少,其价格应下降而不是上涨,C说法错误。

D:

价格由价值决定,供求关系只能影响价格而不能决定价格,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

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有何影响?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既定商品的需求量不仅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对于相互替代的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为替代品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对于互补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14.D

解析:

D

【详解】

①:

该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可能是因为供不应求,处于卖方市场,①正确。

②:

该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降低,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也会降低,②错误。

③:

该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降低,其替代品的需求上会增加,③错误。

④:

由于该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生产这个商品的利润空间不断扩大,生产者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的生产,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5.A

解析:

A

【详解】

①②:

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不同,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故A可能是生活必需品,B可能是高档耐用品,①正确,②错误。

③④:

B商品是高档耐用品,因此,B商品价格上涨往往导致消费者对B商品的需求量较大幅度下降;而A商品是生活必需品,因此,A商品价格上涨不会导致其需求量的大幅下降,③正确,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

价格变动对需求(生活)的影响:

①需求法则--商品价格升高,需求减少;价格降低,需求增加。

②不同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需求弹性,(生活必需品反应小,高档耐用品反应大)。

③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互补商品呈反向变动,替代品呈正向变动)。

16.D

解析:

D

【分析】

【详解】

D:

通过降低可降解材料(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