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力资源就业创业问题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64661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9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年人力资源就业创业问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青年人力资源就业创业问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青年人力资源就业创业问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青年人力资源就业创业问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青年人力资源就业创业问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年人力资源就业创业问题研究.docx

《青年人力资源就业创业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年人力资源就业创业问题研究.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年人力资源就业创业问题研究.docx

青年人力资源就业创业问题研究

辽宁工大理学院2008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课题申报

 

课题名称:

青年人力资源就业创业问题研究

课题负责单位:

辽宁工大理学院团委

课题成员:

孙玉龙、曹文宇、季小淋

张功胜、李萌萌、游秀君

王冰

 

共青团辽宁工大理学院委员会

二00八年七月

 

一、前言……………………………………………………1

二、初步调研………………………………………………1

1、实践的前期准备………………………………………1

2、社会实践………………………………………………2

3、课题实践的成果………………………………………3

三、进一步分析、调研……………………………………4

四、问卷分析………………………………………………18

五、解决方案………………………………………………19

六、实践总结………………………………………………20

七、附录……………………………………………………21

一、前言

关注青年就业问题越来越重要。

首先,从长远考虑,在持续2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下,中国劳动力供给增速逐步减缓,人口老龄化加速,未来青年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从近期着想,劳动力市场长期供求紧张,各类青年的就业问题都很突出,表现为青年失业率高、失业周期长、临时就业和不充分就业比重高、非经济活动人口增加等。

在体制转型和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下岗失业再就业问题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后,青年就业问题将越来越成为中国应着力解决的就业重点和难点问题。

第三,教育和培训体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联系不紧,青年劳动力素质结构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需要,如何破解教育培训与劳动力市场结合的问题,也是中国社会面对的难题之一。

第四,中国正处于一个重大的社会变迁时代,如果青年既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训,又不能顺利地过渡进入职业生涯发展,不但导致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还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青年就业难是我国近年所面临的社会整体就业状况的一部分,形成原因非常复杂,学校、政府、家庭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因素。

”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宁骚认为,青少年应该转变就业观念,认清社会现实,使自己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工作;社会和学校也要加强就业引导,专业设置更加合理。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在总结我国近年来就业工作的实践,深入认识扩大就业的规律,科学分析我国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这一新提法表明创业将成为我国解决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创业增加就业,通过就业减少因失业而导致贫困的人口;这也表明国家有更多鼓励措施出台来推动人们转变主业观念。

为了更好的研究与理解青年就业与创业问题,我们辽工大理学院成立了“青年就业与创业问题调研小组”,我们想通过此次调研对该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一步,也希望此次调研能给有关部门一个启示,提供一个帮助,从而更好地解决青年就业与创业问题。

二、初步调研

1、实践的前期准备:

我们从七月下旬开始确定主题,然后我们成功的成立了“青年创业就业问题调研小组”

调查小组成立以后,我们马上投入前期准备工作,针对所调查的每一个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修改,直到我们认为每个调查都是可行的,我们调查小组的计划同时得到了院团委的大力支持。

军训一结束,我们就设计调查问卷和走访方案,我们请来院团委书记孙老师为我们作专门的指导,并为我们讲解在社会实践调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这些都对调查起到了很大的指挥作用。

到一切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我们社会实践调查团先后前往我们的目的地人才市场、人事局、各大小企业、理学院团委、新玛特等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从后面的调查来看,正是因为我们的前期准备工作到位对每种应急情况也作了充分分析,才可使得我们的实际调查进行的比较顺利。

(1)实践的方案和方法

关于调研地区和人群的选择,我们社会实践调研小组也讨论了很久,认为选择方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可以提供青少年就业量最大的企业或商场。

2.对青少年就业创业有关注的部门。

3.拥有人力资源较多的企业或商场。

4.就业者的年龄大致在20—30岁之间。

最后,经商讨决定了人才市场、人事局、各大小企业、理学院团委、新玛特商场这些需要或可提供青少年就业材料的企业和部门。

首先,人才市场、人事局对青少年就业创业方面有自己的调查的资料,可提供给我们参考,其次,新玛特商场是人员流通比较大的地方,有利于客观采样,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始终本着有质有量的要求,确保我们能够顺利对调研问题调研细致、客观地反映事实。

(2)调查对象:

有关青少年就业创业材料的单位和有关拥有年轻职工较多的企业。

(3)调查方法:

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

(4)补充说明:

由于在起初我们就确定了调研课题,所以之后的调研地点及调研对象就很容易确定了。

课题是“青年人力资源就业创业问题研究”。

围绕这一课题我们走访人才市场、人事局、各大小企业、理学院团委,并在新玛特商场实行随机问卷调查。

有关调查对象有两点补充说明:

第一,整个调研过程是一个整体的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只是分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

第二,访谈调查的对象为我们所到单位的职工人员(随机调查)。

2、社会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都做好了一切心里准备,去面对一切困难,一些人不配合对我们的排斥我们都能够冷静的去面对,也许这就是对我们的考验吧!

我们不放弃继续努力与他们协商。

最后终于成功了,在这期间除了人为方面的困难,天气虽并没有下雨,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但天天超高的暴晒天气温度,也让人难以承受,刚刚军训黑了一圈,这次调查完又黑了一圈,虽吃了不少苦,但收获了许多。

(1)简要介绍实践过程:

明天就要进行实践活动了,上午我们一起对调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又重复了一次。

并做好了一切心里准备,大家都信心十足,干劲冲天。

7月27日,这是我们实践走访的第一天,清晨伴随温暖的阳光,我们便按照约定在我们学校图书馆下聚集,前往阜新人才市场。

经过十几分钟的徒步,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进入人才市场,我们首先对一楼的创业部门进行了解了一些青少年的创业的看法和资料,并且对人员办事处的领导进行了一些青少年就业基本情况的询问,临近中午时,二楼的人才市场管理人员出外就餐,因此我们也开始补充能量,到了下午一点,我们又一次进入人才市场,在那里终于见到了管理人事部的领导,并且领导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很热心地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并且其中还有人才市场自身的调查结果,对此我们很是感激。

7月28日,社会实践走访的第二天,在第一天顺利的进行下,我们备受激励,兴奋向前,为了更好的对课题进行调研,更好的完成课题,我们小组又在图书馆下聚集准备走向人事局部门进行访谈。

在人事局,由于局长因事外出,所以人事局副局长接待了我们,基于我们的调研课题与他们工作内容及其相似,因此在人事局我们得到了全市青年就业创业有关资料,以及部门领导对待青少年就业创业的看法,使得我们的课题调研进一步明朗化。

7月29日,有了前两天的基本资料在手,所以第三天实践,我们深入到企业当中进行走访调查,企业各职员都井然有序的做着自己分内之事,对于他们的认真我们则在不打扰他们工作的情况下随机对他们进行了访问调查记录,得到了他们自身对青少年就业创业的看法,并且进行了简要的访问。

7月30日,社会实践走访的第四天,前几天的市场企业等调查,让我们对青少年的创业就业又有了很大的了解,这一次我们像以往一样又在图书馆下集合,不过这次不是与别人进行访谈,而是与离我们最近的人才聚集的辽工大进行访谈,让我们的理学院团委老师与我们讲一下我们辽工大青年的创业就业情况。

自然老师非常支持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对我们的就业创业做了全面的分析与讲解,让我们对这次调查有了更深的一步理解和深化。

7月31日这是社会实践走访的第五天,我们来到阜新最繁华的商业城——新玛特,进行了本次课题的调查问卷,开始我们都很高兴,认为这次任务可以轻松点了,终于快要结束了,可是事实并不如此,有的当你刚要给他介绍时,他就开始摆手,有的也许态度好点“我有事比较忙,不好意思”然后赶紧离开我们远远而去,这次我们不知所措,但我们又互相鼓足信心,一定要坚持下去,终于遇上了几个热情的人,给我们带来信心和勇气,最后在共同的努力下,完成了100份调查问卷。

在经历了走访调查和问卷调查以后,按计划我们的实地调查基本结束了,接下来我们进行的就是材料和数据的整理分析工作,最后进行论文的撰写。

(2)实践后期的总结工作:

经过这次社会实践,让我们感觉到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它不可能一成不变的按照你的计划的进行,当你付诸行动时你会发现,有些事情是你难以预料的,所以我们小组每个人都非常团结,集思广益,遇到困难时都一起面对互相打气,让我们更有信心积极的去面对,当完成了实践后,我们每个人都松了口气,而且感到非常高兴。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我们希望不仅仅我们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和对青年就业创业有了一定了解,更让所有的青年都对这个问题又一个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让他们更明确自己的位置,更懂得自己的发展方向,让自己能够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

3、课题实践的成果

实践带给我们的历练:

 对于每学期末的社会实践我都怀有疑问,大学生的实践的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

为什么要安排这项社会实践呢?

社会实践的方式有很多。

但是不是如某些媒体所说的“社会实践是一场绝对而纯粹的真人秀而已”?

但是,参与这次社会实践,我找到了答案,我解除了我的疑惑,我们每个人都感受颇多,我们每个人都受益匪浅。

首先,这次社会实践是一个很好的让我们亲身体验生活,感受社会的机会。

通过实践我们增长了知识,加深了对当代青年就业创业的情况的了解。

通过人才市场、团委、人事局、各大小企业等的访谈调查以及对新玛特周围进行的问卷调查,我们深切认识到现今青年就业创业的困难及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这些都不禁使我们深思,导致青年就业创业的困难的原因并且使我们认识到现今社会对技术性人才的需要及能力人才的需求。

这些都对我们的学习方向有指导性的作用,而且对我们今后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很多青年都为就业创业前后奔走,当今就业创业形式之严峻是让我们深有感触的,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随着人才被推向市场,大学生的自我优越感也将逐渐消失,发展方向更加扑朔迷离。

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需要是适应时代要求的,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业务水平,更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及技术。

我们必须感受社会,体验生活。

 其次,当今社会的竞争是波涛汹涌的,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在实践与学习中走向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锻炼环节。

当今大学生要成为现代化建设有用的人才,就不能闭门读书,必须走向社会,积极投身到社会洪流中去了解社会,才能在这个人才挤挤,竞争激烈的社会舞台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目前,相当部分的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忽视实践的重要性,而只顾发展自己的文化水平纸上谈兵,这样不仅会使得在就业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更会使得自己在社会上寸步难行,所以必须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再次,我们通过这次实践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本次社会实践是经过我们周密的仔细的计划才能成功的实施,包括“访谈”,“问卷调查”,“实践报告的整理”等。

所以就需要考虑很多因素,而且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而且对交流沟通的能力也是一种考验,所以是对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的。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们锻炼了自己,真正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和适应能力。

在实践中各方面素质和实践能力有所提高,使我们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掌握了在学校中学不到的技术。

 最后,本次社会实践使我们懂得了人生真正的意义。

夏日的燥热与喧闹依然存在,但是我们的心却不为之疯狂。

实践的过程是艰苦的,但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苦难”是上帝馈赠给人类最好的礼物,我们战胜了苦难远离了苦难,只有在这时,苦难才是你值得骄傲的财富,才是你人生经过历练后的飞翔。

我们每个人都认真审视了自己的内心总会发现,点燃灵魂之光的,往往都是被视为磨难的境遇或事件。

我体验苦难,喜欢苦难,更喜欢经过苦难,之后灵魂的又一次升华,一个完美的人生,真的需要历练。

 转眼实践已经结束,从实践中我们学到了辛勤劳动的价值,社会实践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在社会实践中,我们学到了在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他让我们视野更加开阔。

更加了解社会,深入生活,让我们回味无穷。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前辈的教诲是有道理的。

我们相信经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会变得更成熟,更自信。

我们有理由相信也必须相信我们有实力承担其未来建设国家的责任,追求进步,刻苦求知,勤于实践,全面成才必将成为广大学生的共同心声和行动!

在身体上受到了锻炼,在思想上得到了启发,使大家多了份体验。

 对于社会实践我们都不再有疑惑,这不是一场真人秀。

我们默默地用最大的热情去触及我们身边的一切事物。

这一次的实践让我们更定力了新的目标,认清了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新的征程将由此开始,我们更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我们坚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不管路上有多少荆棘我们都将乐观开朗向着我们的目标努力着奋斗着。

三、进一步分析、调研

为了更好的研究青年就业与创业问题,我们查了大量的资料,想要用数据来显示问题的情况,数据如下:

2008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2008-05-05

  一、概况

  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104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

这104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9亿,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50%;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468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55.8%。

104个城市的地区分布情况

华北

东北

华东

中南

西南

西北

天津石家庄秦皇岛太原阳泉赤峰

(6个)

沈阳大连

本溪鞍山

长春通化

大庆佳木斯松原牡丹江抚顺 白城

哈尔滨白山

齐齐哈尔辽源

吉林(17个)

 

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徐州常熟绍兴温州福州三明南平新余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威海东营合肥蚌埠芜湖厦门

盐城 宁波萍乡

景德镇(28个)

安阳许昌武汉黄石十堰宜昌襄樊潜江孝感株洲常德湘潭岳阳郴州益阳衡阳桂林柳州恩施汕头海口长沙郑州荆州湛江(25个)

重庆成都

泸州宜宾

遵义贵阳

昆明玉溪

德阳昭通

曲靖广安

保山德阳

乐山兴义

绵阳

(17个)

 

西安咸阳

银川兰州

西宁白银

宝鸡延安

库尔勒吐鲁番

铜川(11个)

  报告中所统计的数据为这些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所采集的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均为本季度有效数。

104个城市中,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各类人员约501.8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约511.6万人,求人倍率约为0.98(见表1)。

  在本季度与上季度相同的96个城市中,本季度的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分别比上季度增加了23.1万人和23万人,各增长了5.3%和5.2%。

在本季度与去年第一季度相同的86个城市中,本季度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35万人和24.1万人,各增长了11%和7.4%。

  分区域,从总量看,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用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占59.2%和57.5%,其中81%的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从供求对比看,东部地区的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而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供大于求,东、中、西部的求人倍率分别1.01,0.96、0.91,在东部地区,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求人倍率分别为1.89和1.09,其他地区的求人倍率均小于1,依次为闽东南地区为0.99,长江三角洲地区为0.96,其他地区为0.63。

  与上季度相比,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城市本季度的需求人数分别增加了12.1万、10万和1万人,各增长了4.8%、8.9%和1.4%,三大区域的求职人数分别增加了11万、11.2万和0.8万人,各增长了4.4%、9.5%和1%;其中,珠江三角洲、闽东南、环渤海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中用人单位需求人数分别比上季度增长了41.8%、26.1%和19%,求职人数分别增长了1.1%、26.1%和7.9%,而长江三角洲的用人单位需求人数比上季度下降了5.2%,求职人数比上季度增长了0.4%。

  与去年同期相比,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本季度的需求人数分别增加了5.3万、22.3万和7.4万人,各增长了3.2%、23.2%和13.7%,三大区域的求职人数分别增加7.3万、15.7万和1.1万人,各增长了4.8%、14.4%和1.7%;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7%和2.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7%和8%,环渤海地区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5%和1.4%,闽东南地区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和15.7%。

表1.供求总体情况

 

需求人数(人)

求职人数(人)

求人倍率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与去年同期相比变化

本期有效数

5018253

5115907

0.98

-

-

 

  2008年第一季度全国10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总体而言,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供给依然大于需求;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劳动力市场中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均有所增长。

  2.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需求结构相对稳定;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略有下降。

  从行业需求看,80.8%的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建筑行业。

其中,制造业和建筑业的用人需求占第二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94%;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用人需求占第三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75%。

  3.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既是用人需求的主体,又是求职人员集中的职业。

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供求比重有所增长,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供求比重有所下降。

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生产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需求较大,其求人倍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

  4.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46.9%,外来务工人员占41%。

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新成长失业青年、就业转失业人员的求职比重下降,外来务工人员,特别是外埠人员的求职比重明显上升。

  5.分性别,女性的求人倍率略高于男性;分年龄,25–34岁年龄组的求人倍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分文化程度,硕士以上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高于其他文化程度。

  6.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

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和高级技能人员的求人倍率较大,分别为2.25、1.84、1.78。

 

  二、产业、行业劳动力需求状况

  本季度104个城市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2%、39.4%和58.6%。

从总量结构看,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依然占主体地位。

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2.3和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2.4和4.1个百分点。

(见表2)

表2.按产业分组的需求人数

产业

需求人数(人)

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

第一产业

101655

2.0

+0.1

-0.6

第二产业

1977783

39.4

+2.3

+4.7

第三产业

2938815

58.6

-2.4

-4.1

合计

5018253

100

/

/

  从行业需求看,80.8%的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以上各行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为32.5%、15.4%、12.2%、9.9%、6.3%和4.5%。

其中,制造业和建筑业的用人需求分别占第二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82.5%和11.5%,二者合计达94%;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用人需求分别占第三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26.4%、20.9%、16.9%和10.8%,四项合计为75%。

  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制造业的需求比重分别增长了2.5和6.1个百分点,建筑业的需求比重与上季度相比没有变化,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2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各行业中,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与上季度相比均有所下降;住宿和餐饮业的用人需求比重比上季度上升了0.4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8个百分点;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需求比重比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上升了0.8和0.1个百分点。

(见表3)

表3.按行业分组的需求人数

行业

需求人数(人)

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

农、林、牧、渔业

101659

2.0

+0.2

-0.5

采矿业

48690

1.0

+0.1

-0.1

制造业

1632441

32.5

+2.5

+6.1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69458

1.4

-0.1

-0.2

建筑业

226577

4.5

-

-1.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22588

2.4

-0.1

-0.6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49914

3.0

-

+0.2

批发和零售业

774470

15.4

-0.8

-2.1

住宿和餐饮业

614103

12.2

+0.4

-0.8

金融业

86528

1.7

-0.4

-

房地产业

101733

2.0

-1.0

-0.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18271

6.3

-1.1

+0.3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32844

0.7

-0.5

-0.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46277

0.9

+0.3

+0.2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496316

9.9

+0.8

+0.1

教育

42883

0.9

-0.1

-0.1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39534

0.8

-0.2

-0.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85040

1.7

+0.1

-0.2

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

27908

0.6

-0.1

-0.1

国际组织

1019

0.0

-

-0.1

合计

5018253

100

/

/

 

 

  三、用人单位需求状况

  从用人单位看,企业用人占主体地位,所占比重达97%,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比重仅占0.6%,其他单位的用人需求比重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