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617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docx

《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docx

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O:

16P:

31N:

14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50分,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正确的是

A.1molNa与乙醇完全反应,失去2NA个电子

B.常温常压下,8gCH4含有5NA个电子

C.1L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含有0.1NA个H+

D.标准状况下,22.4L苯含有NA个C6H6分子

2.“绿色能源”是科学家目前研究的新能源之一。

高粱、玉米等绿色植物的

种子经发酵,蒸馏就可以得到一种“绿色能源”,这种物质是

A.氢气B.甲烷C.乙醇D.木炭

3.硝酸生产中,500℃时,NH3和O2可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4NH3(g)+5O2(g)

4NO(g)+6

H2O(g)△H=-9072kJ·mol-1K=1.1×1026②4NH3(g)+4O2(g)

2N2O(g)+6H2O(g)△H=-1104.9kJ·mol-1K=4.4×1028③4NH3(g)+3O2(g)

2N2(g)+6H2O(g)△H=-1269.02kJ·mol-1K=7.1×1034其中,②、③是副反应。

若要减少副反应,提高单位时间内NO的产率,最合理的措施

A.增大O2浓度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C.减小压强D.降低温度

4.如图该有机物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数

A.9种B.7种C.8种D.12种

 

5.今有五种有机物:

①CH2OH(CHOH)4CHO,②CH3(CH2)3OH,③CH3=CH—CH2OH,

④CH2=CH—COOCH3,⑤CH2=CH—COOH。

其中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

酯化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A.③⑤     B.①②⑤    C.②④  D.③④

6.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

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N2和H2发生可逆反应:

N2(g)+3H2(g)

2NH3(g)ΔH=-92.2kJ•mol—1,测得0到10秒内,c(H2)减小了0.75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到15秒内c(NH3)增加量等于0.25mol•L—1

B.10秒内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5mol•L—1·s—1

C.达平衡后,分离出少量NH3,v正增大

D.该反应的逆反应的活化能不小于92.2kJ•mol—1

8.两种气态烃的混合气体共0.5mol,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标准状况下CO2

16.8L和18g水,关于该混合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定有CH4②一定有C2H4③一定没有C2H6④可能有C2H4⑤可能有C3H4

A.①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④⑤D.①③④⑤

9.BHT(B

utylatedHydroxyToluene)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合成方法有如下两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BHT互为同系物B.

属于芳香烃C.BHT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两种方法的反应类型都是加成反应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H3)2C=O+HCN→(CH3)2C(OH)CN属于加成反应

B.CH3OH、CH2OHCH2OH、CH2OHCHOHCH2是同系物

C.属于取代反应

D.1molCH3CH3与Cl2完全反应生成六氯乙烷

时,消耗Cl26mol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碳间以单键结合碳原子剩余价键全部与氢原子结合的烃一定是饱和链烃

B.

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能生成6种沸点不同的产物

C.正戊烷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均在一条直线上

D.分子式为C3H6、C6H12的两种有机物一定是同系物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蔗糖加稀硫酸水解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溶液,煮沸,可以检验产物是否

含有葡萄糖

B.钠可保存在煤油中,而钠可与乙醇发生反应,可说明乙醇分子含有羟基的氢原子

C.可用溴水鉴别乙醇、己烷、硝基苯、乙酸

D.乙酸乙酯和乙醇可用分液的方式分离

13.将一定量纯净的

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

NH2COONH4(s)

2NH3(g)+CO2(g)不能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

A.v(NH3)正=2v(CO2)逆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D.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14.在密闭容器中,5molH2与2molCO2发生反应:

3H2(g)+CO2(g)

CH3OH(g)+H2O(g)。

反应达到平衡时,改变温度(T)和压强(p),反应混合物中甲醇(CH3OH)

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1>P2>P3>P4B.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越高,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C.若T1>T2>T3>T4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缩小容积,可以提高CH3OH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聚氯乙烯与乙烯性质相似,可使溴水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C5H11Cl有8种同分异构体

D.相同条件下,熔沸点:

正丁烷<异丁烷

16.下列实验的失败是因为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造成的是①将乙醇和乙酸混合,再加入稀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 ②将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表面变黑的铜丝冷却后

插入乙醇中,铜丝表面仍是黑色 ③要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得到干燥纯净的甲烷,将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入溴水 ④做葡萄糖的还原性实验时,当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液后,未出现红色沉淀 ⑤检验淀粉已经水解,将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加入银氨溶液未析出银镜

A.①④⑤B.①③④⑤C.③④⑤D.④⑤

17.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如下表。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a=6.00B.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v可能不变

C.b>318.2D.温度为b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比318.2K时长

18.下列实验现象或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醋酸滴在碳酸钙表面,

产生大量气体

醋酸的酸性比H2CO3强

B

向混有乙酸和乙醇的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加入饱和NaOH溶液洗涤、分液

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C

5mL0.1mol·L-1KI溶液中加入4~5滴0.1mol·L-1FeCl3溶液及CCl4充分振荡,分液,水相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

FeCl3与KI的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D

苯不能使溴水褪色,也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苯分子中的碳原子间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C-C和C=C之间的特殊共价键

19.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在光照条件下验证甲烷与氯气的反应

B.用装置乙除去甲烷中少量的乙烯得纯净甲烷

C.用装置丙制取并收集乙酸乙酯

D.用装置丁分馏石油并收集60~150℃馏分

20.在300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

Ni(CO)4(g),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25

80

230

平衡常数

5×104

2

1.9×l0-3

A.生成Ni(CO)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25°C时,反应Ni(CO)4(g)

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10-5

C.80℃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mol/L

D80℃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的浓度均为0.5mol/L,则此时v正>v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溶剂、增塑剂、香料、黏合剂

及印刷、纺织等工业。

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和工业制法常采用如下反应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欲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等

(2)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备少量的乙酸乙酯,产率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为、等。

(3)此反应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可能会造成、等问题。

(4)目前对该反应的催化剂进行了新的探索,初步表明质子酸离子液体可用作此反应的催化剂,且能重复使

用。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乙酸和乙醇以等物质的量混合)。

同一反应时间

同一反应温度

反应温度/℃

转化率(%)

选择性(%)*

反应时间/h

转化率(%)

选择性(%)*

40

77.8

100

2

80.2

100

60

92.3

100

3

87.8

100

80

92.6

100

4

92.3

100

120

94.5

98.7

6

93.0

100

①根据表中数据,下列为该反应的最佳条件。

A.120℃,4hB.80℃,2hC.60℃,4hD.40℃,3h

②当反应温度达到120℃时,反应选择性降低的原因可能为。

22.(13分)

(1)乙醇跟乙酸在浓硫酸存在并

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反应

A),其逆反应是水解反应(反应B);反应可能经历了生成中间体(Ⅰ),过程如

图所示在A~F 6个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

的是______(填字母)。

(2)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术语ⅰ.已知在一定

的条件下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则类

比写出CH3CH(OH)CH2CH3发生同样类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反应类型为___;

ⅱ.写出A(

)发生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①A+钾→________②A发生加聚反应_____

ⅲ.某烃A,其相关信息如下:

①饱和链烃,通常情况下呈气态②有同分异

构体③二溴代物有三种,烃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23.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C和化合物D的合成路线如图9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

(2)反应⑦中物质X的分子式为,反应⑧的类型为。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⑥用于实验室制乙烯,为除去其中可能混有的SO2应选用的试剂是。

(4)已知D的相对分子量为118,其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68%、

5.08%,其余为氧元素,则D的分子

式为。

(5)请补充完整证明反应①是否反应完全的实验方案:

24.

(1)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如下。

2P(s)+3Cl2(g)=2PCl3(g)ΔH=-612k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