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复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58150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音乐史复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方音乐史复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方音乐史复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西方音乐史复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西方音乐史复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音乐史复习题答案.docx

《西方音乐史复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音乐史复习题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音乐史复习题答案.docx

西方音乐史复习题答案

一、西音填空

1.公元8、9世纪形成的以罗马礼仪为基础的基督教圣咏是格里高利圣咏。

世纪法国“新艺术”时期的代表作曲家是_______马肖_________。

3.文艺复兴时期勃艮第乐派的着名作曲家有____迪费_____和_____班舒瓦_______。

世纪初,意大利早期歌剧的代表作包括___《尤丽迪茜》___、___《奥菲欧》__。

_《平均律钢琴曲集》____(第一卷),被后人誉为欧洲音乐文献中的“旧约”全书。

6.列举贝多芬晚期的两部重要作品:

_____《第九交响曲》_____、___《庄严弥撒》___。

7.门德尔松在少年时代为莎士比亚戏剧____《仲夏夜之梦》___配乐。

8.舒曼创作的有代表性的两部钢琴套曲有__《童年情景》___和__《狂欢节》__。

9.格里格为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幻想诗剧__《彼尔?

金特》___创作了两组器乐曲。

10.德彪西是印象主义作曲家,他的管弦乐作品___《牧神午后》___标志着欧洲现代音乐的诞生。

11.马勒晚年创作的___《大地之歌》___采用了中国唐代李白、王维的德译诗词谱曲。

12.勋伯格作为20世纪__奥地利__作曲家,开创了___十二音___作曲技法。

__《马太受难曲》__和___《b小调弥撒曲》___。

14.巴罗克时期的协奏曲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__大协奏曲___、__独奏协奏曲___和__乐队协奏曲__。

15.法国作曲家___拉莫__于1722年出版了理论着作《和声学》。

16.列举亨德尔创作的两部清唱剧作品__《弥赛亚》__和__《耶弗他》___。

17.约瑟夫·海顿被后人誉为“交响乐之父”他晚年的交响曲代表作:

《伦敦交响曲》、《惊愕交响曲》、《时钟交响曲》。

18.列举威尔第创作的三部歌剧作品:

《茶花女》、《阿依达》和《奥赛罗》。

19.贝多芬创作的唯一一部歌剧是《菲岱里奥》。

20.舒伯特的歌曲形式通常有三种类型:

分节歌、通体歌和变化分节歌。

他创作声乐套曲有《美丽的磨坊女》和《冬之旅》。

21.肖邦创作的具有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有玛祖卡舞曲和波罗奈兹舞曲。

22.列举罗西尼创作的三部歌剧作品:

《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威廉?

退尔》。

23.俄罗斯民族乐派中的“强力集团”包括五位作曲家:

巴拉基列夫、居伊、穆索尔斯基、包罗丁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25.柴可夫斯基的歌剧代表作包括《叶甫根尼?

奥涅金》和《黑桃皇后》。

26.古希腊音阶的基础是四音音阶,古希腊的悲剧中有歌队合唱和器乐的伴奏

27.教会的仪式有两大类,它们是日课和弥撒。

28.游吟诗人首先出现在法国,在南方称作特罗巴多在北方称作特罗维尔,在德国称为恋诗歌手。

29.芬兰民族乐派作曲家西贝柳斯作品多贯穿芬兰民族雄浑、粗犷、豪放的气质,充满史诗气魄,代表作《芬兰颂》是芬兰民族解放斗争的象征。

30.《卡米纳·布拉那》是德国作曲家奥尔夫根据古老的拉丁语世俗歌曲创作的。

31.奥尔加农是最早产生9世纪的复调音乐,是以圣咏为基础的。

32.法国早期歌剧的代表人物是吕利。

33.意大利那波利歌剧的代表人物是A·斯卡拉蒂,他的咏叹采用返始咏叹调形式。

34.《马太受难乐》是巴赫创作的,他的作品还有《勃兰登堡协奏曲》等。

35.十八世纪歌剧改革的代表人物是格鲁克,他的歌剧代表作是《奥菲欧与优丽狄茜》。

36.贝多芬创作了歌剧《菲岱里奥》和9部交响曲。

37.舒伯特的声乐套曲有《美丽的磨坊女》和《冬之旅》。

38.马斯卡尼、列昂卡瓦洛和普契尼为代表的意大利作曲家所作歌剧称“真实主义”歌剧,受左拉自然主义文学影响。

39.《大地之歌》是马勒创作的,以中国的唐诗为基础。

40.《悲怆交响曲》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第六交响曲,他的创作还包括许多芭蕾舞剧和歌剧。

41.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人德彪西创作有钢琴作品《阿拉伯风格曲2首》,歌剧《佩利阿斯与梅丽桑德》等。

42.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阅读了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后有感而作《舍赫拉查达》,包括四个乐章。

年前后,歌剧艺术在意大利佛罗仑萨诞生,第一部歌剧名为《优丽迪茜》。

44.西方歌剧艺术的发展起自1600年前后的意大利,第一部歌剧名为《达夫尼》,而完整保留下来的作品则是《优丽迪茜》。

45.圣母院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__雷奥南和__佩罗坦___。

二、西音名解

1.奥尔加农:

9世纪末,同时唱两个不同音高的现象便出现了。

它被称作“奥尔加农”,由圣咏和下方的平行声部构成,是西方复调音乐的祖先。

2.经文歌:

13世纪中叶前,有人在二声部的“克劳苏拉”上方声部加了歌词(原上声部无歌词)。

开始,在克劳苏拉上方加歌词的声部叫做Motetus声部,后来这种有motetus声部的复调音乐就被称为经文歌。

3.清唱剧:

清唱剧是巴洛克时期的一种类似歌剧的大型声乐体裁,它有一个叙述故事的人,强调合唱,合唱在清唱剧中既可以用于叙述故事,也可以用来总结或评论情节。

没有舞台动作和服装布景。

大部分清唱剧是宗教内容的,

4.器乐奏鸣曲:

在巴洛克早期确立,在17世纪初,奏鸣曲一词经常指在声乐作品的前面或中间演奏的器乐部分。

后来,这个名词便越来越多地用来指一首独立的器乐作品。

它通常是无标题的、多乐章的室内乐合奏作品。

1660年前后,作曲家们开始把奏鸣曲分为两类,即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

5.《魔弹射手》:

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韦伯的歌剧作品,于1821年在柏林首演,这部歌剧的首演标志着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

6.交响诗:

交响诗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对西方音乐的重要贡献,是一种标题音乐。

交响诗既像交响曲那样体现其更宽阔深厚的思想内涵,同时又比交响曲更精炼集中,如诗一般简洁。

它采用单乐章结构,内部同时包含了奏鸣曲式的三部(呈示、发展和再现)逻辑性结构,但又根据内容所需自由处理音乐材料间调性安排及结构关系。

7.《魔笛》:

1791年创作,是莫扎特最后一部歌剧。

以德奥歌唱剧形式为主干,综合了意大利正歌剧、喜歌剧的因素;虽然是神话的题材但具深刻的思想内涵,表达莫扎特自己的理想信念。

8.三重奏鸣曲:

17世纪后半叶的奏鸣曲大部分是为两个高音乐器(通常是小提琴)和通奏低音而作的。

在记谱上是三行乐谱,因此它们也被统称为三重奏鸣曲。

不过,三重奏鸣曲实际上要求四位演奏者,因为除了演奏小提琴和通奏低音的三位演奏者之外,低音线条还需要有一个低音乐器(大提琴或大管等)加以重叠,以便加强低音的持续性和浓度。

9.《卡门》:

《卡门》是19世纪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5年创作的歌剧作品,它既区别于比才自己的前期作品,也从19世纪下半叶众多的法国歌剧中脱颖而出。

《卡门》所显示出现实主义倾向不仅在当时的法国歌剧界非同寻常,对19世纪末叶意大利现实主义歌剧及东欧、俄罗斯的民族主义歌剧也产生深远影响。

10.标题交响曲:

“标题交响曲”兴起于19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由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确立,代表作《幻想交响曲》(1830年)。

标题音乐是指用文字说明创作意图和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曲。

11.弥撒曲:

弥撒曲确立于14世纪,它最初源于宗教礼拜活动的弥撒仪式。

后来人们把不变的五段常规弥撒视为一套乐曲组合在一起,逐渐从礼拜中独立出来,形成了弥撒曲这一体裁。

代表作曲家:

14世纪法国马肖。

12.帕莱斯特利那:

帕莱斯特里那是文艺复兴时期罗马作曲家。

创作主要集中于宗教领域,如弥撒曲、经文歌。

另有世俗牧歌。

特点:

1.反宗教改革。

是反宗教改革精神在音乐领域最具代表的体现,是在反宗教改革精神观念的限制之下顺应文艺复兴音乐发展的基本方向,对复调音乐做出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发展。

2.复调无伴奏合唱风格。

主要建立在对位、模仿、旋律进行、协和与不协和等一系列原则基础上。

13.威尼斯乐派:

文艺复兴后期诞生于意大利威尼斯。

它的发展以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为中心,代表人物有A.加布里埃利和他的侄子G.加布里埃利等,主要创作体裁有复合唱和器乐合奏曲等。

14.《图画展览会》:

《图画展览会》是19世纪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钢琴套曲,是一部标题器乐作品。

作品是作曲家在1873年参加一个画展时有感而作。

以《漫步》作引子和过门,连缀十首图画分曲。

15.《奥菲欧》:

《奥菲欧》是巴洛克时期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尔第的第一部歌剧作品,悲剧,于1607年在曼图亚上演。

蒙特威尔第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他用音乐刻画性格的能力明显地体现在这部歌剧中。

16.若斯坎: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弗兰德作曲家的突出代表,处于欧洲音乐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转折时期的重要作曲家。

他的音乐中既兼收并蓄旧传统,又显露新时代的音乐思想因素。

代表作:

释义弥撒曲,大量经文歌。

17.等节奏:

14世纪新艺术时期的经文歌中常用,一种利用节奏因素来组织音乐结构的手法。

固定声部有一个不断重复的节奏型“塔里”,还有一个不断重复的旋律音列“克勒”。

塔里与克勒在周期性的反复中有机地结合,使经文歌的规模不仅得以扩展,而且能够建立在一种统一的逻辑结构基础之上。

18.古典交响曲:

1)历程。

a.前身:

17世纪末18世纪初,意大利歌剧的序曲和间奏曲开始脱离歌剧单独演奏,发展成为交响曲,奠定“快板-慢板-快板(舞曲风格)”的三段体式的基本格式;b.发展:

18世纪下半叶,德国的曼海姆乐派发展该曲式,形成四乐章器乐套曲雏形;c.颠峰:

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位大师把维也纳古典乐派发展到颠峰状态,也使交响曲进入黄金时期。

2)特征:

古典交响曲通常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常用小步舞曲或谐谑曲,快板或稍快;第四乐章,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或回旋奏鸣曲式。

三、西音简答

1.简述莫扎特歌剧创作的音乐风格特征及其主要作品;

答:

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体裁。

莫扎特一生创作20多部作品涉及歌剧的各种类型:

意大利正歌剧如《狄托的仁慈》、意大利喜歌剧如《费加罗的婚礼》、德奥歌唱剧如《魔笛》,以及节日剧、音乐剧、幕间剧等形式。

特征:

1)咏叹调。

在正歌剧中加入了格鲁克的大场面合唱及多段深情动人的咏叹调。

他用准确的音乐语言赋予剧中人物鲜活的生命,歌剧中的重要人物都有自己个性化的咏叹调或独立唱段。

2)重唱。

在莫扎特的歌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费加罗的婚礼》中,作曲家不仅以重唱刻画了不同角色的性格,而且赋予重唱以表达戏剧冲突的重任。

3)音乐在歌剧中占据着支配地位:

诗词要顺从于歌唱;角色性格的刻画与内心情感的表述,是用令人信服的美妙音乐来实现的。

莫扎特将音乐的旋律结构和戏剧的情节动作完美地连接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歌唱戏剧艺术。

2.简述肖邦的钢琴音乐创作及其风格特征。

答:

1)肖邦是19世纪着名作曲家、钢琴家。

他一生的创作几乎全部倾注在钢琴领域。

专为钢琴创作的有24首前奏曲、27首练习曲、19首波罗奈兹舞曲、4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21首夜曲、58首玛祖卡舞曲、3首奏鸣曲、17首圆舞曲、4首即兴曲,此外还有幻想曲、摇篮曲、船歌等。

2)其中两种最具波兰风格的体裁:

玛祖卡和波罗奈兹。

玛祖卡舞曲具波兰民间相土气息,来源于三拍子波兰乡村舞曲。

波罗奈兹舞曲源于历史上波兰贵族沙龙中用于伴舞的音乐,肖邦把这种体裁从形式到内涵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征:

节奏稳健、三拍子舞曲、和声多密集和弦。

3)其他:

前奏曲和练习曲这两种音乐体裁虽然早已存在,但肖邦的前奏曲和练习曲在性质上却是一种全新的创造。

夜曲与圆舞曲是肖邦创作中最富浪漫气质的体裁。

谐谑曲与叙事曲在肖邦的钢琴单乐章大型体裁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曲式结构自由复杂,篇幅宏大,极富戏剧性。

3.简述早期歌剧的发展情况。

答:

1)歌剧是巴罗克早期的一个产物,它把舞台戏剧、布景、情节和持续的音乐相结合,音乐中包括各种独唱、对白、合唱和器乐作品。

2)诞生:

佛罗伦萨的“卡梅拉塔”聚会活动,聚会上讨论戏剧和音乐。

3)代表人物:

佩里和卡契尼。

4)作品:

年,为戏剧《达夫尼》谱写的音乐,这可能是最早的歌剧,可惜只保存下来片断。

年,佩里为《尤丽迪茜》谱曲,卡契尼也参加了部分音乐创作,该作品总谱1601年出版,是现存最早的完整保存下来的歌剧,音乐上以独唱的朗诵性的宣叙调风格为主。

c.蒙特威尔第在1607年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歌剧《奥菲欧》。

四、西音论述

1.请谈谈你喜欢的一部音乐作品及原因。

作曲家:

维瓦尔第(1678-1741),巴洛克时期意大利着名的作曲家、小提琴家。

出生在威尼斯一个普通乐师的家庭里。

维瓦尔第的父亲是小提琴手。

维瓦尔第自幼学习小提琴,后成为一所慈善机构的小提琴教师、指挥。

地位:

维瓦尔第对巴洛克协奏曲的发展做出了最重要的贡献。

特点:

维瓦尔第的大部分协奏曲都是三乐章(快-慢-快),中间的慢乐章常常在对比性的近关系调上。

三个乐章基本上同等重要,在两端的乐章中,乐队全奏部分的回归与独奏部分的插段不断交替,构成典型的回归曲式。

他的很多协奏曲都有标题,例如着名的《四季》。

介绍:

1725年,维瓦尔第发表并献给波希米亚伯爵一套大型作品,其中前4首分别标题为《春》、《夏》、《秋》、《冬》,维瓦尔第还写了四首十四行诗放在作品前,分别描绘四季景色,这四部协奏曲即合称《四季》。

其中以《春》的第一乐章(快板)最为着名,音乐展开轻快愉悦的旋律,使人联想到春天的葱绿;《夏》则出乎意料之外,表现出夏天的疲乏、恼人;《秋》描写的是收获季节中,农民们饮酒作乐、庆祝丰收的快活景象,第一乐章欢快活泼;《冬》描写人们走在冰上滑稽的姿态,以及由炉旁眺望窗外雨景等景象,其中第二乐章非常出名,曾被改编为轻音乐而广为流传。

影响:

在维瓦尔第之前,还没有人以标题音乐的方式谱写过协奏曲。

《四季》从形式上看,较其他协奏曲显得自由而且不平衡,但这样反而更能表现出巴洛克的特色及魅力。

这四部作品画意盎然,激发出人们对巴洛克时代音乐的浓厚兴趣。

理解:

四部作品均采用三乐章协奏曲形式的正宗标题音乐,不仅照给定的十四行诗配上音乐,而且还运用了不少描写手法。

是一部非常优秀并且流传广泛的协奏曲作品,为协奏曲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推动力。

2.贝多芬不同创作时期的作品与音乐风格。

答:

贝多芬一生的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早期从故乡波恩到维也纳师从海顿等人学习作曲,并在各地成功地作了很多旅行演奏。

在那些独奏音乐会上,他也常常演奏自己的新作。

1795年以后,他的创作活动增多,已写出了两首交响曲和三首钢琴协奏曲、包括悲怆奏鸣曲在内的十首钢琴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作品第18号,创作个性已初步确立。

2)中期,贝多芬已被人们认为是欧洲第一流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由于他拒绝屈从于保护人和出版商的要求,他的作品的长度在增加,个性和反叛的东西也在增长。

贝多芬写了大量的作品草稿,不断地修改它们,直到他自己满意为止。

这是贝多芬音乐风格完全成熟的时期,他的很多最着名的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

这个时期的主要作品有:

弦乐四重奏第59号《拉祖莫夫斯基四重奏》,作品第74和第95号;十五首钢琴奏鸣曲,作品第22号到第90号,包括“田园”、“瓦尔德斯坦”和“热情”奏鸣曲;第四和第五钢琴协奏曲;第三到第八交响曲,以及歌剧《费德里奥》。

3)贝多芬晚年耳朵已经全聋,他从喧嚣的外部世界隐退,只能通过笔谈与人交流。

但是肉体的折磨和个人生活的不幸并没有使他的创作力衰退,反而呈现出了一种崭新的面貌,他晚期的音乐变得更加平静和沉思,但也更加抽象和难以理解。

古典主义的形式仍是大部分作品的基础,但是它们被彻底改变了,甚至被扭曲了。

抒情主义的成分加强,音乐变得更加内向,更强调个人的自我表现,使作品出现了明显的浪漫主义倾向。

这个时期的主要作品有:

《第九(合唱)交响曲》、《迪亚贝利变奏曲》、《庄严弥撒》、晚期弦乐四重奏(作品127,130-32,135)和最后五首钢琴奏鸣曲(作品101,106,109-111)。

世纪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的音乐创作及其发展原因。

1)宗教改革。

世纪德国宗教改革的领袖人物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在音乐上最重要的成果是众赞歌。

b.特点:

起初众赞歌主要是单声部的,分节歌的形式,音符时值长度基本一致,偶尔随歌词有所变化,句尾音的停顿长短不一。

众赞歌歌词为德文(新诗、旧诗、德译诗、宗教词)c.作家作品:

路德改革时期重要音乐家是约翰-瓦尔特,创作的多为多声部众赞歌,风格两种:

①较复杂的对位。

众赞歌旋律在固定声部。

它使这种德国新体裁融入法-弗兰德新教音乐风格中;②简单的音对音。

近于和弦式,它更为重要,代表了德国新教音乐的主要风格,其中的众赞歌旋律逐渐从固定声部移至最高声部,称为四部和声的主调和声织体,它保持了众赞歌简洁、质朴的特征。

d.原因:

路德深信音乐的教育作用和道德感化力量,他把音乐的改革作为宗教改革的重要部分,要求所有的教徒在礼拜仪式中参加一定的音乐活动,并努力使教仪音乐更易于被德国人民理解。

尽管路德对罗马天主教的教仪式进行了改革,但是他并没有完全抛弃旧有的拉丁仪式,而是部分地保留了天主教仪式中的拉丁文的词和音乐。

2)反宗教改革:

世纪的第二个25年中,罗马天主教自身开始的改革运动。

目的是纯洁教会,遏制新教发展。

b.标志事件:

特伦托(意大利北部)会议重申天主教教义,制定措施铲除异端,审议教会音乐并设立红衣主教委员会研究音乐问题。

会议的讨论主要集中围绕两个议题:

由于世俗因素的渗入而败坏了教仪音乐的纯洁性;复杂的复调音乐使歌词含混不清。

主教们认为,在教仪中那些亵渎神灵的音乐应该被禁止。

作曲家应该确保复调音乐中的歌词清晰可辨,以让会众理解。

c.作家作品:

帕莱斯特里那的音乐是反宗教改革精神在音乐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体现。

他在反宗教改革精神观念限制之下顺应文艺复兴音乐发展的基本方向,富有创造性地发展复调音乐。

弥撒曲是帕莱斯特里那最重要的体裁,其中有采用已有复调作品创作的模仿弥撒曲,也有采用老式的定旋律风格的释义弥撒曲。

帕莱斯特里那风格是建立在对位、模仿、旋律进行、协和与不协和等一系列原则基础上的一种复调无伴奏合唱风格。

作品以四声部居多,各声部的人声旋律平静庄重,以级进为主,跳进较少,三度以上的跳进后必反行。

旋律线拱形的起伏舒缓均衡,经常采用长气息的乐句,特别是在歌词较短的段落,旋律的平稳流动很少受到节奏或和声的干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