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 第1单元 自读文本 哦香雪.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55033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19 第1单元 自读文本 哦香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819 第1单元 自读文本 哦香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819 第1单元 自读文本 哦香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819 第1单元 自读文本 哦香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819 第1单元 自读文本 哦香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819 第1单元 自读文本 哦香雪.docx

《1819 第1单元 自读文本 哦香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19 第1单元 自读文本 哦香雪.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819 第1单元 自读文本 哦香雪.docx

1819第1单元自读文本哦香雪

自读文本 哦,香雪

[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皱褶(zhě)  隧道(suì)  挟带(xié)

怜悯(mǐn)笨拙(zhuō)荆棘(jí)

吸吮(shǔn)怂恿(sǒnɡ)(yǒnɡ)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给

(2)轧

(3)颤

(4)攒

2.语境辨析法

(5)那肤色黝黑的纤(qiàn)夫,虽然终日辛劳忙碌,却仍然生活困窘,身上那件纤(xiān)维背心,早已褪了本色。

(6)他把委屈埋(mái)藏在心底,没有埋(mán)怨任何人。

(7)在关键的一刹(chà)那,他猛地踩住了刹(shā)车。

(8)战士们振臂(bì)高呼,忘记了胳臂(bei)上的伤痛。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1)

(2)

(3)

(4)

第3步辨词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1.明确词义

(1)心不在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撼天动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由自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知所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直气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独一无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心思不在这里。

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

(2)形容声音响亮或声势浩大。

(3)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4)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5)理由充分,因而说话做事有气势或心里无愧,无所畏惧。

(6)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2.理解辨析

(1)委屈·委曲

“委屈”指①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②使人受到委屈。

“委曲”指①(曲调、道路、河流等)弯弯曲曲的;曲折。

②事情的底细和原委。

(2)怂恿·纵容

均含贬义色彩。

“怂恿”指鼓动别人去做某事,有时也不带贬义。

“纵容”指对错误行为不加制止,任其发展。

(3)虔诚·忠诚

虔诚:

恭敬而有诚意(多指宗教信仰),程度比“忠诚”要重。

忠诚:

(对国家、人民、事业、领导、朋友等)尽心尽力。

3.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遭遇“欠薪风波”影响的阿尔滨队显然心不在焉,除了张佳祺的那粒被门柱挡出的头球,他们在比赛中没能组织起几次有威胁的攻势。

(  )

(2)三军将士与人民群众团结奋战,严防死守,以血肉之躯勇战洪水,取得了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谱写了一曲曲撼天动地的壮丽凯歌。

(  )

(3)关于公司的改革方向,大家议论了好久,不知所措,最终也没有结果。

(  )

(4)中国足球为什么一直在低水平徘徊,不能走向世界?

个中委屈绝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

(  )

(5)樱花季里,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也时有发生,有的孩子为了拍照,在父母的怂恿下攀折树枝,甚至为制造“樱花雨”而摇晃树干。

(  )

【答案】 

(1)√ 

(2)√ (3)× 句中用来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应改为“莫衷一是”。

 (4)× 本句中应用“委曲”。

 (5)√

[常识·速览]

“女性主义”作家——铁凝

铁凝,祖籍河北赵县,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她以一个女作家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进行独到的发掘和提取,语言明朗睿智,作品蕴含深挚,质朴优美。

人称文坛“美女作家”,也有人称她是“女性主义”作家。

其小说多次获得国家级文学奖,部分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

《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

中篇小说:

《麦秸垛》《午后悬崖》《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永远有多远》。

短篇小说:

《哦,香雪》《孕妇和牛》《安德烈的晚上》等。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一方面,改革开放使中国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都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反映;另一方面,人道主义刚在中国盛行,有着广泛影响的文学作品也必然引起整个社会的强烈关注。

《哦,香雪》正产生于此时,它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现代化给山村带来的震动,体现了女性对现代化、对文明的强烈渴望。

[探究——精研文本]

[整体·感知]

小说以一个北方偏僻的小山村——台儿沟为叙述和抒情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山村少女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生动描摹,叙写了每天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表达了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以及改变山村封闭落后、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同时表现了山村姑娘的自尊自爱和她们纯美的心灵。

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摆脱封闭、落后,走向开放、进步的状况。

[文脉·梳理]

哦,香雪

【答案】 ①封闭的山村 ②换回铅笔盒

[文本·深读]

■自主探究··············································································

一、欣赏小说的语言

1.理解下列句子的含意。

①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姑娘们对这一分钟的期盼,对这一分钟内发生的故事,心情是复杂的,既高兴,又伤心,高兴的是可以每天接触大山以外的现代文明,伤心的是不能走出大山,融入现代文明的世界中去。

②你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着意刻画香雪的清纯;“美好的感情”是一种非常健康、非常纯洁的感情,不会有其他杂质,说明香雪的纯净的美,可以感化别人,使别人的心灵也变得更美好。

这是对人物的侧面描写,人物形象呈现的效果非常好。

二、赏析小说的心理描写

2.阅读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的情节,分析讨论课文都写了香雪的哪些心理活动?

为什么要写得这么详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的情节中,写了香雪丰富的心理活动。

写到了她害怕的心理,写到了得到朝思暮想的铅笔盒而压抑不住的内心的兴奋,还想到了台儿沟贫穷落后,展望将来,还想到了爹和娘……表达了她对山里人命运的思考,表现了她对现代文明的向往,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之所以写得特别详细,是因为小说主要是为了刻画香雪这个人物形象,表现她为了获取一个铅笔盒而表现出来的巨大勇气,而这一情节正好可以充分地说明问题,前面的情节主要起铺垫作用。

三、赏析小说的景物描写

3.“她站了起来……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中的景物描写有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写出了香雪由害怕转为自豪无畏的过程。

由于有了自己心爱的铅笔盒,她感到很满足,也自信了不少,所以看到周围的群山、树木、月亮竟是那么美好,一切景物皆随她的心情变得异常美妙起来。

她幻想着台儿沟的未来也一定是美好的,将来会是富裕的。

四、赏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4.作者是怎样塑造香雪这一形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品中对香雪的刻画采用了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正面描写有心理刻画和换取铅笔盒事件,表现了她执着的性格;侧面描写有姑娘们的谈话和乘客的眼睛,主要表现了她的美丽;侧面描写还用姑娘们的言语、心理来衬托她的清纯。

■合作探究··············································································

5.请讨论:

为什么香雪喜欢铅笔盒,而不是手表等物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香雪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文化知识和追求使她和其他姑娘不一样。

也正是这样,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这个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

“知识就是力量”,正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小说折射出来的时代信息之所在。

6.小说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说蕴涵了多种象征意义。

结合时代背景来看,小说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文革”结束不久,我们国家逐步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冰雪正在融化,禁锢正在拆除,中国人民急切地想表达出对现代化社会的渴望。

香雪的理想代表着穷乡僻壤的山民要摆脱贫困和封闭状态的企求;香雪的性格代表着那个时期进步青年的纯真、善良、追求上进的性格。

改革开放伊始,社会上涌动着各种欲望浪潮,苦惯了的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农民渴望幸福的生活,其中也不乏追逐物欲的时髦,而香雪所追求的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东西,不稀罕现时的满足,只想得到未来的幸福。

“香雪”的名字是一个时代的象征符号。

小说中的铅笔盒,经香雪的凝视和爱护,以及作者的精心点染,也成为一种心愿、一种追求、一种自尊的象征。

当它远离香雪时,香雪是迷惘的,懵懂的;当它为香雪所拥有时,香雪便精神充实,前途明亮。

一个小小的铅笔盒竟然有如此大的神力,正说明它蕴藏着丰厚的内涵。

小说中的“钢筋铁骨的巨龙”——火车,“那么雄壮地喷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震醒了沉睡千年的台儿沟和它的山民们,它来自外面的世界,带来外面的消息,也带来了商业的萌芽,还带给香雪美好的心愿。

它比铅笔盒具有更大的神力,分明象征着一种不可抗拒的生产力,一种由原始落后走向现代文明的推动力,一种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的诱惑力。

[迁移——学以致用]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细致的心理描写

小说十分细致地描写了山村少女们的心理活动和变化。

姑娘们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凤娇对列车员的一见倾心,香雪对山外世界的向往,对带有磁铁的泡沫塑料文具盒的渴望……都十分真切地显现出山村少女对新生活、对美好未来的热切呼唤。

2.写法指导

运用心理描写“两要”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

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也可以让文章更生动,有新意,并且能写出作者的看法和感受,让文章更充实。

运用心理描写应注意以下两点:

(1)心理描写要成为塑造人物形象的有效手段,首先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使心理描写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成为多方面展现人物性格并完成人物形象塑造的有机组成部分。

(2)心理描写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运用心理描写不能主观臆造,不能无限制扩大。

过于冗长烦琐的心理描写,非但达不到真切感人的目的,反而会令人生厌。

只有当它和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写作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3.迁移运用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段表现人物心理的文字,200字左右。

张晓萌骑单车上学,路上不小心碰倒了一位痴呆老人,张晓萌将老人送到医院就诊,却被医院和老人的家人误认为助人为乐的人,并送了一封表扬信到学校。

班主任老师在班上当众表扬了张晓萌,同学们也热情鼓掌。

面对此情此景,张晓萌会怎么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面对大家的掌声,张晓萌觉得有些慌,心里就好像藏着一只小兔子,扑腾扑腾地直跳。

教室里的空气仿佛异常闷热,张晓萌的额头冒出了汗。

怎么办呢?

对不对同学们说出真实情况?

张晓萌虽然心里特别渴望同学们的这种掌声,但是,她知道,如果不说出真相,自己可能会被贴上不诚实的标签,承受的,将是内心深处道德的谴责!

我可以不要表扬,不要虚名,但我绝对不能丢了诚信!

这样想着,她站了起来,把真实情况告诉了大家。

她感觉到大家似乎愣了一下,但片刻后,掌声更加热烈地响起,她从大家的眼神里看到了另一种敬佩。

风吹过,是很细腻的和风,张晓萌感受到了内心深处的舒畅……

[素材·应用]

1.课内素材

追逐梦想的步伐

火车鸣叫着开进了大山深处的台儿沟,仅停留一分钟。

这短短的一分钟,给沉睡千年的山村带来的冲击,却不能和时间成正比。

清纯如玉的山里姑娘,接触到山外的世界,封闭的心开始喧哗、骚动,虽然略带羞涩,却开始了迈向现代文明的脚步。

面对外面精彩的世界,我们或许同样感到紧张、兴奋、向往,或许同样感到无奈、彷徨、恐慌,应该如何面对,又该何去何从,从香雪的身上我们也许能得到一些答案:

只有勇敢面对,大胆追求,才能更加文明,更加进步。

【应用角度】 “梦想”“追求”“大胆走出去”“选择”等。

2.精彩运用

心若在,梦就在

某个夏夜,我披着星光望着明月走在铁轨旁,看到了那两根纤细、闪亮的银线。

苍茫的光倾泻千里,我的目光顺着它们延伸到远方,看到了纯洁硕满的明月,正悬在那代表无垠的尽头,那里有伙伴,有信念,有正等待着香雪的梦想。

月光下,我仿佛看见了香雪孱弱的背影,在坚强、勇敢和梦想的支撑下行走。

我听到了那时灵魂与香雪心跳的共鸣之声。

我和香雪都生活在农村,虽然我的家乡远没有台儿沟闭塞,但是我却仍旧向往大城市,向往国外的异域景色,向往更宽广,更丰富多彩的世界。

我仿佛有一个预感,当我的灵魂乘着阅读书籍的翅膀返航时,那么我一定会乘上我家乡的列车去旅行,去追逐属于我的梦想。

我坚信,心若在,梦就在。

[佳作·领悟]

导读:

没有高大上的素材,没有依靠繁杂而离奇的情节,没有刻意选用精美的语言……却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纯洁又高尚的精神洗礼,这就是《哦,香雪》带给我们的启示。

下面让我们继续品读感受这种源于生活的心灵之歌。

一件小事

铁 凝

15岁那年,我很迷恋打针,找到母亲一位在医院工作的朋友做老师,向她学会了注射术。

自从我学会了打针,便开始期盼眼前有病人,不论是家人或外人。

我备齐针具,严格按照程序一次次操作着。

一天,有位邻居来找我,说她每天都要去医院注射维生素B12,我若能为她注射,便可免去她每天跑医院的麻烦。

我愉快地接受了她的请求。

这位邻居本是天津知青,因病没有下乡,大约在天津又找不到工作,才到我们的城市投奔她的姨母,并在一家小厂谋到了事做,她好像是那种心眼儿不坏,但生性高傲的姑娘,学过芭蕾,很惹男性注意。

这样的邻居求我,弄得我心花怒放。

每日的下午,我放学归来,便在我家像迎接公主一样迎接我的病人。

一连数日,事情进行得都很顺利,我的手艺也明显的娴熟起来。

熟能生巧,巧也能使人忘乎所以乃至贻误眼前的事业。

这天我的病人又来了,我开始做着注射前的准备:

把针管、针头用纱布包好放进针锅(一个小饭盒),再把针锅放在煤气灶上煮。

煮着针,我就和病人聊起天来,聊着小城的新闻,聊着学生的前途。

不知过了多久,我才突然想起煤气灶上的事。

有句很诙谐的俗语形容人在受了惊吓时的状态,叫作“吓出了一脑袋头发”,这形容正好用于我当时的状态。

我已意识到我受了很大的惊吓,那针无疑是大大超过了要煮的时间。

我飞奔到灶前关掉煤气,打开针锅观看,见里面的水已烧干,裹着针管的纱布已微煳,幸亏针管、针头还算完好。

我不想叫我的病人发现我被吓出的“一脑袋头发”和这煮干了的针锅,装作没事人似的,又开始了我的工作。

我把药抽进针管,用碘酒和酒精为病人的皮肤消过毒,便迅速向眼前那块雪亮的皮肤猛刺。

谁知这针头却不帮我的忙了,它忽然变得绵软无比。

我一次次往下扎,针头一次次变作弯钩。

针进不去,我那邻居的皮肤上,却是血迹斑斑。

我心跳着弄不清眼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注射的失败是注定的了。

这实在是一个大祸临头的时刻,唯有向病人公开宣布我的失败,我才能尽快从失败里得以解脱。

我宣布了我的失败,半掖半藏地收起我那难堪的针头,眼泪已噼里啪啦地掉下来。

我的邻居显然已知道背后发生了什么事,穿好衣服站在我眼前说:

“这不是技术问题,是针头退了火,隔一天吧,这药隔一天没关系。

邻居走了,我哭得更加凶猛,耳边只剩下“隔一天吧,隔一天吧……”难道真的只隔一天吗?

我断定今生今世她是再也不会来打针了。

但是第二天下午,她却准时来到我家,手里还举着两支崭新的针头,她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微笑着对我说:

“你看看这种号对不对?

六号半。

这次我当然成功了。

一个新的六号半,这才是我成功的真正基础。

许多年过去了,每当我因为一件小事的成功而飘飘然时,每当我面对旁人无意中闯下的“小祸”而愤愤然时,眼前总是闪现出那位邻居的微笑和她手里举着的两支六号半针头。

许多年过去了,我深信她从未向旁人宣布和张扬过我那次的过失。

一定是因为她的不张扬,才使我真正学会了注射术和认真去做一切事。

【悟亮点】

1.记叙顺序

(1)从记叙顺序看,第4段采用了怎样的记叙顺序?

有什么作用?

提示:

插叙。

这些介绍补充说明“我”之所以“心花怒放”的原因,也指出下文“我”犯过失却要“装作没事人似的”的主观原因。

2.准确用词

(2)第4段结尾“心花怒放”一词有怎样的作用?

提示:

“心花怒放”一词准确地描绘了邻居成为“我”第一个病人时“我”欣喜若狂的情态,又生动地描摹出了“我”的内心世界。

3.运用手法

(3)第5段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手法?

有什么作用?

提示:

采用了类比的手法。

“高傲”而又会“芭蕾”的邻居成为“我”的病人,这让“我”倍感荣幸;作者以公主类比“邻居”,表达了“我”对自己这个特殊病人的珍视和对注射这一工作的认真态度。

(4)第6段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手法?

有何作用?

提示:

采用了引用的方法。

作者引用俗语,生动形象地再现和说明了当时“我”惊慌失措的神情,语言活泼,富于生活气息。

4.心理描写

(5)为什么我在许多年后“飘飘然”和“愤愤然”时,眼前会“闪现出那位邻居的微笑和她手里举着的两支六号半针头”?

提示:

因为是邻居当年的“微笑”,展现了她的宽容大度和善解人意,她用自己的不张扬保护了一个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让我永远感激。

“针头”分明是对一个失败者的鼓励与信任。

它警示“我”成功时不要飘飘然,面对别人的过失要有宽容之心。

[训练——落实提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踮起(diǎn)娇嗔(chēn)瞥见(piē) 怂恿(sǒnɡ)

B.颤栗(zhàn)凛冽(lǐn)蠕动(rǔ)虔诚(qiān)

C.脊背(jī)黝黑(yǒu)嘟囔(dū)惆怅(chóu)

D.倾轧(yà)轧钢(zhá)隧道(suí)悸动(jì)

A [B项“蠕”应读rú,“虔”应读qián。

C项“脊”应读jǐ。

D项,“隧”应读suì。

]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碾坊 羞涩 吸吮 相蠕以沫

B.瞥见 推搡 朦胧 嗔怪

C.惆怅 斟酌 贪焚 悸动

D.咋呼 黯然 严俊 顾忌

B [A项,蠕—濡;C项,焚—婪;D项,俊—峻。

]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导学号:

25812019】

(1)这个小村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默默地接受着大山任意________的温存和粗暴。

(2)她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________。

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人,是迎着她走过来的人群。

(3)你不忍心跟这样的小姑娘耍滑头,在她面前,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________。

A.给予 蠕动 慷慨大度

B.给予 蠕动 宽宏大量

C.寄予 前行 宽宏大量

D.寄予 前行 慷慨大度

A [“给予”范围广;“寄予”多指厚望等。

“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比“前行”更准确。

“慷慨大度”指毫不吝惜钱财;“宽宏大量”形容度量大,能容人。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导学号:

25812019】

A.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B.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形势下,亚太经济也面临着增长基础不稳、新旧动力转换、结构调整不彻底等,但亚太经济仍然是拉动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C.由于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使更多金融、物流和IT等专业人才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远超同行水平的“国际工资”。

D.在中国科学院研制的伴随卫星释放过程中,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利用手持摄像机从舱内拍摄到它从天宫二号下方百米之外掠过的视频。

D [A项,一面对两面,删去“看能否”;B项,“面临着”后残缺宾语,可在“等”后加“挑战”;C项,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删去“由于”。

]

5.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哦,香雪》问世之初,不太引人瞩目。

__①__,那时人们更关注的是反映重大社会课题的作品。

__②__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文学创作逐渐回复到它自身的轨道。

__③__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__④__把思想内容列为衡量作品的首要标准。

__⑤__,那种所谓的思想内容,主要仍是一种单纯的、直接的、具体的政治说教,跟真正的文学所需要的思想内涵,__⑥__完全不是同一概念。

A

所以

/

虽然

其实

B

因为

随着

如果

总之

/

C

因为

随着

其实

/

D

/

如果

因此

而且

C [解答时,要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