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密集场所预防电气火灾的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852589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员密集场所预防电气火灾的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员密集场所预防电气火灾的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员密集场所预防电气火灾的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员密集场所预防电气火灾的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员密集场所预防电气火灾的技术措施.docx

《人员密集场所预防电气火灾的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员密集场所预防电气火灾的技术措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员密集场所预防电气火灾的技术措施.docx

人员密集场所预防电气火灾的技术措施

2020年人员密集场所预防电气火灾的技术措施

Safetyisinseparablefromproductionandefficiency.Onlywhensafetyisgoodcanweensurebetterproduction.Payattentiontosafetyatalltimes.

(安全论文)

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Word文档/文字可改

2020年人员密集场所预防电气火灾的技术措施

备注:

安全与生产、效益是密不可分的。

只有安全好了,才能保证更好地生产。

生产中存在着一定的不安全隐患,与自然界作斗争,随时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处处都要警惕、时时刻刻都要注意安全。

  摘要:

针对人员密集场所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从技术手段分析预防和控制电气火灾

  关键词:

人员密集场所;电气火灾;技术防范措施

  1、概述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生产和生活用电量大幅度增加。

电作为一种潜在的火源,时时刻刻潜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电气火灾引发的灾害也与日俱增。

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国共发生火灾1217776起,死12268人,伤15757人,直接财产损失75。

72亿元,而电气火灾一直在占火灾总数的20。

0%以上;人员密集场所共发生火灾47289起,死1494人,伤2448人,直接损失9。

0亿元。

1991年至2004年全国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特大火灾起数为294起,死人1941人,伤人1001人,直接损失130884。

6万元。

1979年至2004年全国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火灾起数35起,其中因电气火灾就有8起,占22。

9%。

可见,电气原因引发的火灾仍然相当突出,而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特别是重、特大火灾,电气原因引发火灾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如何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来预防和控制人员密集场所电气火灾发生,仍然是消防工作的重点防范目标。

笔者结合电气火灾原因,谈谈的人员密集场所预防电气火灾的技术措施。

  2、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

  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因为电气线路、设备过负载或线路短路、接触不良以及雷击、静电等因素引起的。

如2002年2月18日,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随意游戏厅大火,死亡17人,起火原因为游戏厅内放置在木箱内的变压器因长时间通电过热,引起周围可燃物发生大火。

2002年7月15日,汕头市迎宾馆由于房间内的电子保温瓶故障过热,引燃可燃物蔓延成灾,大火造成5人死亡。

2002年4月21日,海南省三亚市闹市区的阳光购物城发生大火,7人死亡,20人受伤,火灾原因是电线短路造成。

有的火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如违章操作、疏忽管理等。

2002年3月16日,河北省秦皇岛市金山角市场发生火灾,大火烧毁一层商场内的全部商品,直接经济损失596万元,烧死3人,火灾系市场一楼北侧“增辉通讯”商店业主未关闭床上的石英管电暖风,致使电暖风烤着床上可燃物品所致。

2000年1月11日,湘潭市发生该市建国以来最大的一起火灾,造成12人死亡,18人受伤,火灾原因是金泉大酒店320客房的服务员违章用电暖器烘烤毛巾造成的。

从电气防火管理的角度看,电气设备质量不高、操作者的安全意识不强、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安装使用不当、保养不良是造成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

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馆发生火灾,死亡348人,伤130人,直接经济损失211万元人民币,其原因就是舞台上方一盏光柱灯安装不合格,与纱幕布距离过近,导致高温灯具长时间烘烤引燃可燃幕布引起火灾。

  3、人员密集场所电气火灾的技术防范措施

  引发电气火灾原因虽然是多种多样,但其根本原因在于短路和漏电,能不能找到一种可靠技术手段来预防其发生呢?

  围绕火灾成因的三要素,电气火灾的形成也必须具备三要素点火源、可燃物、助燃物。

对电气火灾,应重点从控制点火源入手,电气火灾的成因一般有两个步骤:

首先是产生发热或瞬间产生高温等点火源,其次是发热部位引燃周围可燃物,而产生点火能量正是电气线路、设备过负载或线路短路、接触不良引起的。

因此,应针对电气火灾成因,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技术防范措施,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人员密集场所电气火灾发生,从而达到遏制电气火灾上升的趋势。

  3.1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电气设计规范进行设计,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火源产生

  根据电气火灾分析,笔者认为在设计源头应着重抓住以下几个技术防范措施:

(1)科学合理的计算负荷。

负荷过大会使设备欠载,过小则会出现过载运行,其结果要么不经济,要么过热绝缘损坏,严重时会造成火灾事故。

因此,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气设计应科学合理的计算负荷,在确保常规用电设备容量前提下,合理考虑一些临时用电设备的容量,避免容量偏小,造成线路长期过载运行。

(2)应选择合理的导线截面。

设计要有前瞻性,应考虑用电设备增长,在计算负荷的基础上合理增加的增长系数,以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设备大量增加的实际情况。

(3)人员密集场所应选用铜导线,不宜选用铝导线。

只要线路负荷满足用电需要,线路、设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在设计源头上控制致灾要素,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人员密集场所的火源产生。

  3.2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电气施工安装规范进行安装施工,降低电气线路短路和接触电阻过大等引起火灾事故的概率

  针对电气线路因短路和接触电阻过大引起的火灾事故,电气线路、设备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施工安装,严禁假冒伪劣电气线路、设备进入人员密集场所施工领域,同时在施工安装中应重点采取以下技术防范措施:

(1)几根导线连接时,各接头不得在同一横截面。

(2)铜铝导线接头应采用接线柱或铜铝过渡接头。

(3)铝导线接头应采用管压接法、气焊法或钎焊法等方法连接,不得随便地绕接。

(4)闷顶和吊顶内的导线应穿管保护。

(5)高温灯具的引入线应采取措施保护。

这些技术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电气线路短路和接触电阻过大的的发生,降低引发火灾事故的概率。

  3.3采用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等主动防范监控技术措施,把预防关口前移,提高灾前技术防范手段

  推广新技术和新产品是预防电气火灾发生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也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第15号)提出的“坚持科技先行,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防火、灭火和救援能力”的要求,推进科技强警战略的实施,增强社会防控火灾的能力。

目前市场上推广的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技术是预防电气火灾的典型产品,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能准确监控电气线路的故障和异常状态,属于先期预报警系统,在技术措施上属于主动报警形式,是主动预防电气线路短路或漏电采取的技术防范手段,而传统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火灾发生后,当火灾参数达到探测器报警参数时,才发出报警信号,是被动的预防技术措施,是为了减少损失而设置的,而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则是为了避免灾害发生而设置的。

日本从1989年开始强制要求在公共场所安装防火漏电报警装置,电气火灾起数大大减少。

目前,漏电火灾报警技术在我国研制开发已取得重大突破,并正式投入工程使用领域,且已发挥其有效监控作用。

据查,目前国内在使用了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工程中,确实发现了不少电气火灾隐患。

例如:

北京市某家具装饰城,在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刚安装完之后,就发现了18个漏电故障点(主控机漏电报警)。

经过勘察发现有五个严重漏电点,在三层第09号配电箱第5照明供电回路中发现l安培的漏电电流,而且漏电电流忽大忽小,第5照明回路为三层西侧通道日光灯照明供电回路,最后在三层的一照明日光灯的母线槽内发现了漏电点,给日光灯供电的火线(相线)头铜线太长,拧在接线端子上后,余下裸露部分与母线槽铁壳在不断的拉弧打火,长时间的打火已经将母线槽内其它的塑铜电线的绝缘外皮损坏,若不及时发现漏电电流会不断增大,电弧也随之加大,早晚会引燃母线槽内的大量塑铜电线,引发火灾事故。

因此,在供电干线和配电盘每一个分支线上,安装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能准确监控电气线路的故障和异常状态,能早期发现电气的火灾隐患,及时报警提醒人员去主动地消除这些隐患,从而避免电气火灾发生。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参照国际和国内的相关标准,人员密集场所应大力推广运用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等主动防范监控技术,做到隐患预警,超前预防,通过技防措施可有效避免电气火灾发生。

  3.4积极推广电气安全检测技术,提升电气火灾隐患排查技术手段

  电气线路投入使用后,由于大部分线路暗敷在墙体,管井或管网内,线路失修、老化一般肉眼是检查不出来的,只有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确诊电气线路运行情况,电气安全检测就是防范电气火灾的另一项重要技术手段,主要是应用红外线测温、超声波探测等技术手段对电气线路进行诊断,确认电气线路是否安全运行,可以尽早发现的电气线路的火灾隐患,从而进一步采取措施消除火灾隐患,达到防范和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目的。

当然,电气安全检测由于投资大,专业检测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国家有关部门应大力培育中介市场来解决。

对人员密集场所电气线路,每年应通过不定期进行抽样检测,运用红外热像及可视图像采集、故障分析、数据处理等先进科学技术,加强对电气线路与运行设备故障隐患进行诊断,及时发现并消除电气火灾隐患,防患于未然。

  3.5加强技术法规体系建设,为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提供法规依据

  目前现行规范中只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推广应用电气防火新产品新技术作出明确规定,对高层建筑内火灾危险性大、人员密集等场所推荐采用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报批稿也对一些场所推荐采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但从规范用语来看,只是个推荐性意见,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笔者认为,目前电气防火产品已日势成熟,是大力推广应用的最好时机。

一是结合技术法规的制修订,进一步修改、完善电气设计、施工的防火技术措施,增加电气防火产品新技术等物防措施内容;二是整合电气防火技术的规定,目前国家有关规范中,对电气防火的也有技术规定,但都是零散的,而且对电气防火技术的有关规定缺乏全面、系统、具体,也不利于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制定一个全面、系统、详细的电气防火设计、安装、检测、维修保养的技术规范势在必行,也为新电气防火产品设计、安装、检测、维修保养提供技术指导,为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法规依据。

  4、结束语

  电气火灾虽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呈上升趋势,但这并不是一个普遍的、不可改变的规律,电气火灾的发生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根据电气火灾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的推广应用一系列预防电气火灾事故等强有力的主动防范技术措施,大大提高防控电气火灾的能力,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人员密集场所电气火灾事故发生,即便发生火灾,也可以将火灾控制一定的范围,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电气火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消防局编,中国火灾统计年鉴,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

  [2]陈南主编,建筑电气防火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CreativeDesignCo.,Lt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