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鸡养殖技术.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52016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鸡养殖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生态鸡养殖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生态鸡养殖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生态鸡养殖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生态鸡养殖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鸡养殖技术.docx

《生态鸡养殖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鸡养殖技术.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鸡养殖技术.docx

生态鸡养殖技术

生态鸡养殖技术

生态鸡养殖是雏鸡脱温后,放养于生态条件较好的丘陵、浅山、草坡、果园、大田等地区,以放牧为主,让其自由采食青草、菜叶、昆虫、沙粒等,辅以补饲的野外养殖方式。

这种养殖方式投资少,肉质无污染,鲜美细嫩,野味浓郁,售价高,又符合绿色食品要求,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绿色养殖技术。

一、场地处理

1、场地选择。

一般宜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高燥、取水方便、远离村庄、交通便捷、树冠较小、果树稀疏的地方。

2、场地消毒。

新建场地,育雏舍可用5—10%石灰水、1:

600倍百毒杀、1:

1200消毒威、2%烧碱等四种方法进行场地喷雾消毒。

用老场地养殖,地面要清扫冲洗,在采用上述消毒方法的基础上,再用高锰酸钾14克/立方米,加甲醛28毫升/立方米,密闭熏蒸消毒1—2天,将饮水器、料桶等用具一齐放入消毒后,开启通风1—2天。

二、鸡舍搭建

栏舍搭建一般较为简易。

在条件较差的地方,可利用毛竹、杂木等搭成屋檐高2米的简易屋架,顶部及四周(除出入的门外)可用石棉瓦或稻草遮盖,面积按10只/平方米计算即可。

育雏舍可设在栏舍内的一旁。

可用尼龙薄膜搭成高1-1.2米拱型棚,面积确定按35只/平方米计算,内安装数盏保温灯即可。

三、饲养管理

1、鸡苗选择。

养鸡成功与否,鸡苗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选择品种较纯、体质健壮的鸡苗。

目前,广西麻鸡等中型鸡,具有对环境要求低、适应性广、抗病力强、活动量大、肉质上乘等特点,比较适合我区的野外养殖。

2、温度要求。

温度是育雏成功与否的关键。

进雏鸡前,提早半天就应调节好雏舍的温度,一般育雏舍的温度控制标准是:

0—1周龄,32—33℃,以后每周降1—2℃,直到可脱温。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观察温度是否适宜有二个办法:

一是看温度表,二是看鸡群的分布状况:

当鸡群扎堆、紧靠热源、不断鸣叫,表明室内温度偏低;当鸡群远离热源、分布四周、不断张口呼吸,表明室内温度偏高;当鸡群分布均匀、活动自如、比较安静,表明室内温度较为适宜。

当室内温度偏高或偏低时,都应及时进行调整。

3、尽早开水:

雏鸡第一次饮水叫开水。

当雏鸡运到后,尽快将它送进育雏室(冬季尤其必要)让其自由饮水。

对经长途运输或天热时的雏鸡,饮水中加0.9%葡萄糖生理盐水;近距离运输的在饮水中加0.01—0.02%高锰酸钾。

开水应尽早,要让80%以上的雏鸡同时饮到第一口水;对反应迟钝、蹲着不动或体弱的应人工调教,或拍手声刺激促进饮水。

雏舍应当全天候供水,确保雏鸡及时饮用。

4、适时开料。

给雏鸡第一次投料称为开料。

开料时间应适当推迟,最适宜时间应在鸡出壳后24—36小时。

也可根据雏鸡健康状况和外界气温情况来定,一般有85%的雏鸡具有食欲时为好。

开料太早,容易引起雏鸡卵黄吸收不良而成为僵鸡,导致育雏率降低及均匀度差的弊端。

开料时最好选择颗粒度小、容易消化的配合饲料。

饲料应撒在尼龙布或竹团箕上使雏鸡容易吃到。

投料应尽量做到少投勤添,以刺激雏鸡食欲,同时减少饲料浪费。

5、饲养密度。

一般一周龄内掌握在30只/平方米,以后每周降5只左右/平方米,直到脱温后可进行野外放养。

6、搞好免疫。

放养饲养期较长,疫病威胁性大,免疫极端重要。

其免疫主要做好以下环节:

6.1选择优质疫苗。

在选购疫苗时,务必检查疫苗的有效期、批次、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发现破瓶、潮解、失效或有杂质者杜绝使用。

一般到兽医部门指定的店家购买为好。

6.2疫苗应应足量使用。

前期若采用饮水免疫的,用量应加倍,即养1000只鸡,使用2000羽份疫苗进行免疫;如采取点滴免疫则用1—1.5倍量。

后期免疫一般用1.5—2倍量为宜。

6.3合理的免疫程序。

4—5日龄用H120疫苗,8—10日龄用Ⅱ系或L系疫苗,13—15日用龄用法氏囊疫苗和禽流感疫苗,25—26日龄用法氏囊疫苗,28—30日龄用I系疫苗和禽流感疫苗,32—34日龄用H52疫苗。

饲养期超过100天的,建议在60—65日龄注射一次I系疫苗。

6.4采取正确的免疫方法。

前期由于鸡个体小、活动量不大,容易被抓,应提倡逐只滴鼻、点眼或滴口免疫。

后期可采取注射法,这样能确保雏鸡只只免疫到位,免疫效果确实,防止饮水免疫带来饮多饮少,甚至饮不到的弊端,造成免疫死角。

对禽流感疫苗应皮下或肌肉注射,实行一只鸡一只棉球一枚针头的正确的免疫方法。

7、育出雏阶段主要疾病的防治

7.1、白痢病。

该病主要发生在7日龄内,特征是雏鸡肛门粘有白色粪便,用恩诺沙星、佛哌酸、敌菌净、土霉素等药拌料进行防治。

7.2、霉菌病。

好发于半月龄内,以呼吸困难、肌体脱水、消瘦、脚趾干瘪,剖检时可见肺、气囊含有霉菌结节为特征。

防治上应杜绝霉变饲料、降低舍内湿度、经常更换垫料,可用制霉菌素饮水或拌料治疗。

7.3、球虫病。

特征为食欲减少、饮水增加、场地可见血便、少数鸡肛门周围粘有血便。

剖检盲肠、小肠增粗,内含血色稀物,肠粘膜可见出血点。

用青霉素饮水治疗,或磺胺类及球虫药拌料治疗,配合降低舍内湿度及饲养密度,收效尚佳。

8、后期饲养管理要点

苗鸡经过1个月饲养进入饲养后期,其管理要点是:

8.1放养。

夏季30日龄,春、秋季40日龄开始放牧,鸡群规模以每群500—1000只为宜。

8.2补饲。

补饲饲料用玉米、荞子、麦子、洋芋、红薯及少量混合饲料。

早上少喂,晚上喂饱。

补饲多少应该以野生饲料资源的多少而定,尽量让鸡在放养场中寻找食物,以增加鸡的活动量,采食更多的有机物和营养物,提高鸡的肉质和品位。

8.3供水。

整个饲养期不停水。

经常观察,发现精神、食欲、粪便异常者,应及早采取措施。

8.4搞好环境卫生。

按时清扫鸡舍和周围场地,定期用2—3%烧缄或20%石灰乳对环境和用具进行消毒。

对鸡粪、污物、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用药灭鼠、灭蚊、灭蝇等。

8.5适当的饲养时间。

饲养期长短不当,直接影响鸡的肉质风味及养殖效益。

饲养期太短,肉质太嫩,风味差,影响销路及价格;饲养期太长,饲料报酬降低,风险性大大增加,且易造成劳力、场地等资源浪费,饲养成本增加,效益下降。

一般掌握在体重达1.2—1.5公斤,时间在80天以上者即可上市,养殖户也可根据具体的市场行情作合理的安排。

8.6适度的饲养规模。

饲养的效益与适度的饲养规模有关,在我区目前的条件下,一般以一个劳力每批以500—1000只为宜。

条件好的也不要超出5000只。

宁愿多点投放,分散养殖,避免超规模连片养殖。

这样有利于饲养管理、防疫治病、降低风险、增加效益、稳步发展。

8.7合理的轮牧时间。

一个场地饲养时间太久,场地会受污染、病菌增多,对鸡群健康威胁大,影响成活率,而且容易将场内的草根、树根、树皮啄尽,造成土地板结和环境污染,影响果树生长。

时间太短,投资重复,成本增加,造成浪费,影响效益。

一般二年一轮可以避免上述弊端。

8.8正确处理治虫与放牧的关系。

一般果园养鸡虫害较少,但当需治虫时,要首先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喷洒时尽量少喷到地面,鸡即使食入虫子,毒害的可能性也小。

其次选择晴天治虫,药液滴入地面少。

最好将治虫与放牧时间错开,尽量使鸡少接触到药物,以防万一。

鸡球虫病咋防治

搞好环境卫生,防止球虫卵囊的扩散。

自然状态下,鸡球虫病在我国北方一般流行于4月~9月的温暖、潮湿季节,七八月份最严重。

在温暖潮湿的育雏器中,一年四季都有发病的可能。

鸡舍内阴凉潮湿、卫生条件不良、消毒不严、饲养管理不善等因素是造成球虫病流行的主要诱发因素。

如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球虫卵囊的发育和扩散,而圈舍通风好、饲养管理强、粪便及时清除、定期消毒、圈舍干燥和适当的饲养密度等则可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

 药物防治合理使用药物预防,在球虫病高发日龄,使用敏感抗球虫药物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前使用的抗球虫药,多是抑杀球虫发育史的早期阶段,而出现便血症状时,球虫发育基本完成了无性生殖而开始进入有性生殖阶段,此时用药,只能保护未出现明显症状或未感染的鸡,而对出现严重症状的病鸡,很难收到效果。

因此到了雏鸡易感日龄14天后或流行季节,应在饲料或饮水中投药进行预防,常用的有磺胺喹沙林(0.02%)、呋喃唑酮(0.0055%~0.011%)、土霉素(0.02%)、氯苯胍(0.0033%)、球痢灵(0.04%~0.0125%)等。

对发病的鸡可用磺胺二甲嘧啶按0.5%的比例拌入饲料中,连喂3天、停2天后再喂3天,也可用呋喃唑酮0.01%的比例拌入饲料中,连喂5天、停2天后再喂。

 药物防治时应注意用量准确,以防药物中毒。

长时间用药易产生抗药虫株,因此用药时最好几种药物交替使用。

对症治疗对发病鸡群进行隔离治疗,除用药治疗外,还应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料的营养成分,添加维生素A、D、E、K,以增强鸡体体质,减少鸡只死亡。

正确使用疫苗防治:

目前,用于鸡场计划免疫的球虫活苗有早熟、中熟、晚熟及早、中、晚熟系联合球虫苗四类。

球虫活苗的免疫方法有滴口法、喷料法、饮水法及喷雾法等,以滴口法为最佳,可确保100%免疫,但对于大鸡场则有些不便且应激大;喷雾法较适用于设备先进的孵化室,饮水法和喷料法是大鸡场较为适用的免疫方法。

正确选择和使用疫苗:

选择国家定点生产厂家生产的优质疫苗,到经兽医部门批准经营生物制品的专营商店购买。

免疫接种前对使用的疫苗逐瓶检查,注意瓶子有无破损、封口是否严密、瓶内是否真空和是否在有效期,有一项不合格就不能使用。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根据本地区或本场疫病流行情况和规律、鸡群的病史、品种、日龄、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以及疫苗的种类、性质等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视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采取正确的免疫操作方法饮水免疫不得使用金属容器,饮苗用水必须用蒸馏水或冷开水,水中不得有消毒剂、金属离子,可在添有疫苗的水中加0.3%的脱脂奶粉做保护剂。

在饮水免疫前可适当限水,以保证疫苗在1小时内饮完,并设置足够的饮水器,以保证每只鸡都能饮到疫苗水。

气雾免疫不能用生理盐水稀释疫苗,并保证雾粒在50微米左右。

点眼、滴鼻免疫,要保证疫苗进入眼内、鼻腔。

刺种疫苗必须刺一下然后浸一下刺种针,保证刺种针每次都能浸入疫苗溶液中。

用连续注射器接种疫苗时,注射剂量要反复校正,使误差小于0.01毫升,针头不能太粗,以免拔针后疫苗流出。

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对怀疑有疫病流行的地区,可在严格消毒的条件下,对未发病的鸡作紧急预防接种。

免疫接种时间应根据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和鸡群的实际抗体水平来确定。

必须对饲料进行监测,以确保不含霉菌毒素和其他化学物质。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和各种疾病发生,合理选用免疫促进剂。

在免疫前后24小时内应尽量减少鸡的应激。

适当增加蛋氨酸、缬氨酸、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等,确保免疫力。

合理选用左旋咪唑、卡介苗、干扰素等免疫促进剂,以增强免疫效果。

做好消毒工作进雏前对育雏舍和所有用具彻底清洗消毒,进雏后经常进行带鸡消毒。

秋冬季鸡只“低温病”的防治

鸡在秋冬生长发育过程中,极易罹患软骨病和佝偻病,因常受低温原因引起,又被称为“低温病”。

这是鸡在低温季节里钙和磷等的代谢遭到破坏,引起骨骼组织生长异常而形成的一种营养性疾病。

成年鸡发病通常称为软骨病,雏鸡发病通常称为佝偻病。

不论是成年鸡还是蛋鸡,发病后其正常生长均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蛋鸡的产蛋量急剧下降,蛋头变小,质量变差。

因此,在秋冬低温季节里,养鸡要重视搞好“低温病”的预防和治疗。

症状:

病鸡主要表现为发育不良、食欲不振、羽毛蓬乱,骨软变曲、软肋和硬肋骨接合处有圆珠样硬节、胸平而扁,向两侧突出。

重者嘴软如橡皮,可以弯曲、啄食困难,成鸡两脚疼痛不能站立、多数伏卧。

雏鸡两胫弯曲呈弧形或X形,脊柱弯曲、鸡叫无力。

预防:

(1)日粮配制要按鸡的营养标准,给予充足的钙、磷和维生素D,有条件的最好使用全价配合饲料,以保证鸡对钙、磷的需要。

(2)鸡场要给予充足的日光照射(穿过普通玻璃的阳光无效),一般每天以日照16个小时为宜,日照不足的可用电灯光照替代,有条件的最好能让鸡在沙滩上进行日光浴;封闭式的鸡场应加强日光灯的照射,每周增加10分钟为宜,保持恒定。

同时补喂沙砾,以提高鸡对饲料的消化率。

(3)适量补喂一些青绿饲料或青贮饲料,含维生素多(特别是含维生素D)的饲料,如青菜叶、胡萝卜、洋槐叶等。

治疗:

(1)发现病鸡,应及时调整日粮中钙、磷的比例。

一般情况下,钙、磷在日粮中的含量:

雏鸡0.9%、生长期的鸡1.1%、蛋鸡3.1%-3.5%、肉用鸡0.9%左右。

其中钙、磷的比例:

雏鸡21∶1、生长期的鸡23∶1、产蛋期的鸡7∶1为宜。

同时可加入添加剂,以增加日粮中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

特别是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或鱼肝油,以促进鸡体对钙、磷的吸收。

一般情况下,每公斤饲料中加入维生素D2000国际单位、鱼肝油每只鸡每日1-2毫升。

(2)在日粮中添加骨粉、贝壳粉或蛋壳粉、石粉等含钙、磷较多的物质。

一般情况下,骨粉仅占日粮的1%-2%,石粉和贝壳粉在雏鸡饲料中合占1%-2%,蛋鸡、种鸡日粮中占2%左右。

(3)严重的可对病鸡进行皮下注射维生素D注射液。

每日每只病鸡每公斤体重6000-10000国际单位,每3-5天重复1次,一般2-3次即可见效,如配合口服钙剂效果更好。

饲养肉鸡谨防肠毒综合征

据东北、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四川等肉鸡市场调查获悉,肉鸡肠毒综合征是肉鸡群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以腹泻、粪便中含有未消化好的饲料、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缓慢或体重减轻、脱水和饲料报酬下降等为特征的疾病。

该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造成的隐性经济损失巨大,而且往往被养殖户误认为是一般的消化不良或单一的小肠球虫感染。

此病在高温潮湿和炎热的梅雨季节多发,多发于30日龄-40日龄肉鸡,最早可发生于7日龄-10日龄的肉雏鸡。

发病原因:

1、

(1)小肠球虫感染:

由于各地环境、饲养管理和药物预防水平不同是造成球虫感染的原发性原因,特别是小肠球虫感染时,小肠球虫在肠黏膜上大量生长繁殖,导致肠黏膜增厚,严重脱落及出血等病变,使饲料不能完全消化吸收。

同时,对水分的吸收也明显减少,尽管鸡只大量饮水,也会引起脱水现象。

这是引起肉鸡粪便变稀,粪中带有未消化饲料的原因之一。

(2)肠道内菌群失调:

肠道内环境改变使肠道内有益菌减少,而有害菌趁机大量繁殖,肠道消化酶的消化功能下降,饲料消化不良,有害菌、球虫及其产物刺激肠道的平滑肌收缩,使肠蠕动加快、加强,饲料消化时间减少,导致消化不良。

(3)饲料中维生素、能量和蛋白质的影响:

在调查中发现,饲料营养越丰富,发病率越高,症状也越严重,品质较低的饲料相对发病率较低。

这是因为,在球虫与细菌的混合感染中,大量的能量、蛋白质和部分维生素促进二者大量繁殖,加重症状。

(4)电解质大量丢失:

在该病发生的过程中,球虫细菌大量快速生长繁殖,导致消化不良,肠道吸收障碍,电解质的吸收减少。

同时,由于大量肠黏膜细胞迅速破坏,使电解质大量丢失,出现生理化障碍,特别是钾离子的大量丢失,会导致心脏的兴奋过度增强。

(5)自体中毒:

有害菌所产生的毒素如大肠杆菌产生的内毒素、球虫的代谢产物和死亡分解产物等被机体吸收发生自身中毒。

在发病的过程中,大量的肠上皮细胞破裂脱落,在细菌的作用下,发生腐败分解以及虫体死亡、崩解等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被机体吸收后发生自体中毒。

从而在临床上出现先兴奋不安,后瘫软昏迷,直至衰竭死亡的情况。

(6)饲养条件的恶化:

该病多由小肠球虫隐性感染导致消化功能障碍,肠道微生态平衡被破坏,引起厌氧菌感染,进一步恶化了消化道内环境,继发病毒等使病症加重,造成该病暴发,大批量死亡。

2、临床症状:

病初无明显症状,少数急性病例未见任何症状便突然倒地死亡,发病中期鸡只离群呆立,羽毛松乱,喜挤堆,采食下降,排黄白色、黄绿色、灰褐色或者水样稀便,个别出现西红柿样粪便,发病后期个别鸡出现神经症状,头部震颤,惊叫瘫痪死亡。

病理变化:

在发病的早期,十二指肠、空肠的卵黄前部分黏膜增厚,颜色呈灰白色,像一层层的麸皮,极易剥离,肠黏膜增厚,肠壁增厚,肠腔空虚,内容物较少,有的内容物为尚未消化的饲料。

到病程中后期,肠壁变薄、脆弱、扩张,充满气体,黏膜脱落,肠内容物呈蛋清样、黏脓样、西红柿样。

有的在十二指肠段有火柴头大小的出血点,有时在整个肠道可见到大小不一的出血点或出血斑。

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肝脏质脆、发黄,心冠脂肪增生,点状出血,挤压腺胃乳头有大量的黏液流出,肾脏多尿酸盐沉积,肠黏膜上附着黄绿色假膜,肠黏膜严重溃疡、坏死、完全脱落、崩解。

其他器官一般无明显变化。

3、治疗方案:

配合黄芪多糖成分的药物或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如黄芪多糖、芪抗、安疫肽(主要成分:

胸腺肽+转移因子等)等。

上午用肠毒三效(妥曲珠利+硫酸小檗碱)、肠毒康(主要成分:

乙酰甲喹),下午用生物止痢王(禽用,主要成分:

噬菌蛭弧菌)饮水,饲料里添加超浓缩鱼肝油+浓缩复合维生素B,用于修复肠黏膜,提高机体免疫力,以上方案连用3天,效果明显。

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及时给鸡只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可补充一些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物、添加剂、饮料等营养物质)。

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球虫病暴发及其他继发感染的发生。

泛酸、烟酸和叶酸对鸡的作用

泛酸(维生素B3)是辅酶A的成分,而辅酶A在许多生物化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有关。

泛酸缺乏症状:

雏鸡表现生长受阻,羽毛粗糙,骨短粗症,随后出现皮炎,口角有局限性痂块样损害;眼睑边缘呈粒状痂块、常被黏液胶着,泄殖腔和脚趾出现痂皮以致行走困难。

剖检可见胸腺萎缩,肌胃黏膜被腐蚀,胆囊肿大。

母鸡所产的蛋孵化时,胚胎多在孵化期最后两三天死亡,但无病变。

在症状尚未严重时,改喂富含泛酸的日粮或口服泛酸钙10毫克~20毫克可以完全恢复。

泛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性饲料中,因此得名。

但以酵母、青饲料、米糠、鼓皮、花生饼含量最丰富。

谷实类饲料都含有一定数量,而玉米含量最低。

叶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绿色蔬菜中的B族维生素。

维生素B12是防治恶性贫血的维生素。

它参与甲基的合成,而血红素的合成必须甲基参与,如果缺乏叶酸,就会产生造血肌能的障碍,从而发生恶性贫血。

叶酸与维生素B12缺乏时可使核蛋白的代谢发生紊乱而导致营养性贫血。

叶酸缺乏的症状:

雏鸡生长不良,羽毛不正常,贫血和骨短粗症。

母鸡所产的蛋在孵化时,胚胎死亡率高。

严重贫血的雏鸡肌肉注射叶酸50微克~100微克,一周内可恢复正常,口服效果稍差。

在日粮中配合适当豆饼、酵母、苜蓿粉可防止叶酸缺乏症。

植物的叶部、动物的器官和肌肉、酵母、豆饼、苜蓿粉、麸皮都是叶酸丰富的来源。

子实类、蛋类含叶酸也很多。

玉米比较缺乏叶酸。

烟酸(尼克酸或维生素PP)性质比较稳定,不易被热、氧、光和碱所破坏。

它是参与体内酶系统的一种维生素。

它对机体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起主要作用,当肌体缺乏烟酸时则可引起新陈代谢的障碍。

烟酸缺乏的症状般表现食欲减退,生长迟缓,羽毛蓬松,缺乏光泽,飞节肿大,骨短粗,腿骨弯趴,与锰或胆碱缺乏的骨短粗症的区别是肌健极少从髁骨滑脱。

在日粮中配合烟酸含量较多的饲料可预防缺乏症的发生。

如出现可疑缺乏症状时,在每千克饲料中加入烟酸10毫克,很快见效。

但已出现骨短粗症状时,难以见效。

饲料中的米糠、小麦、大麦、麸皮、花生饼、鱼粉、酵母和青饲料等都是烟酸的丰富来源。

肉鸡快速育肥方法

1、喂抗生素法。

常用的抗生素有大碳霉素、魁北霉素、盐霉素、莫能菌素等。

每公斤日粮中添加90-110毫克,增重提高7-15%,饲料转化率提高6.6-15%。

2、喂调料剂法。

调料剂能增加饲料的适口性,起到诱食作用,促进生长。

常用的方法有:

在日粮中添加味精0.1%,或在日粮中添加红干辣椒粉0.6-1%;在日粮中添加大蒜粉0.2-0.3%。

3、喂稀土法。

在仔鸡日粮中添加200-400毫克/公斤的稀土,日增重提高12.4-12.8%,饲料利用率提高12-12.8%。

4、喂利血平法。

利血平利于育肥催膘。

在肉用仔鸡饲料中添加2-3毫克/公斤的利血平,可提高增重10-12%,饲养周期缩短3-4天。

肉鸡育肥的三种方法

1、土霉素钙盐催肥:

在饲料中经常加拌土霉素钙盐,每只鸡每年100-200克,可使鸡肥壮、多产蛋。

2、硫酸钠育肥:

从10日龄开始,用硫酸钠喂肉鸡,喂量占配合饲料的0.3%,长期饲喂。

硫酸钠在体内能对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起促进作用,刺激生长,改善肉质。

3、中药催肥:

夏季肉鸡催肥配方:

辣椒、硫酸镁各12%,甘草、五加皮、姜粉各23%,茴香7%。

冬季肉鸡催肥配方:

姜粉24%,肉桂50%,胆草、硫酸镁各9%,茴香8%。

将配方中的药物研成粉,拌在饲料中,酌加清水,每只鸡每次添喂0.5-1克,每两天用一次,用药后,鸡食欲增强、毛色发亮、增重快。

养肉鸡快速增重二法

一、喂中草药增重法。

取肉桂粉50%,干姜粉20%,甘草粉9%,茴香粉7%,熟黄豆粉6%,硫酸铁8%配成肥鸡粉,加适量清水拌入饲料中,每只肉鸡每天喂0.5克~1克,2天喂1次,一般连喂2个月,即可作为嫩鸡上市出售,比不喂肥鸡粉的鸡可提早20天~30天。

二、饮蜂蜜增重法。

按1:

30的比例将蜂蜜与凉开水混合均匀给鸡饮用,连喂半个月,可快速催肥增重。

饲养肉鸡巧铺塑膜

  现在饲养肉鸡多采用锯末、稻壳等作为垫料,常出现垫料潮湿霉变、滋生病菌等现象,引起肉鸡肠道疾病,影响生长发育。

但巧铺塑料薄膜,隔绝污染垫料,净化鸡舍环境,效果很好。

根据养鸡场地面积大小,准备2-3张塑膜,将塑膜平铺在已污染潮湿的垫料上,用已消毒过的砖将塑膜四周压实,然后铺上新鲜垫料。

这样就能把被粪便污染的垫料与鸡体隔离,塑膜下的垫料通过发酵杀死了病原微生物,可防止疾病发生。

在肉鸡饲养中巧铺塑膜,更换垫料,可根据鸡舍通风情况、饲养密度和日龄大小灵活掌握。

一般在肉鸡3周龄和5周龄更换两次即可。

经实践,这种办法除了控制疾病发生外,还可提高出栏成活率6%左右,很适合农村中小型肉鸡饲养户推广使用。

鸡群管理关键控制技术

 冬季气温寒冷,广大养殖户为保持鸡舍内温度,多采用把门窗等通风口关闭的措施进行保温。

一方面,鸡群因不能呼吸到新鲜空气而诱发呼吸道疾病;另一方面,鸡群长期处于不流通的空气中,个别鸡只的排毒,会在短时间内得到繁殖,而影响整个鸡群,纵观近几年疾病爆发,可以发现冬季是烈性传染病的高发期,养殖户要引起高度关注;第三方面,鸡群维持正常生理需要量较高,要适当调整饲料标准,以满足鸡群体重、产蛋的需要。

基于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建议养殖户在冬季要做好如下工作:

一、确保鸡舍空气新鲜,注意通风保温:

 今年冬天来的比往年早,伴随着寒潮的袭击,鸡群在短时间内容易受到较大应激,造成抵抗力下降,易患感冒等疾病。

因此,养殖户在管理上要做好保温准备,在寒潮来临之前(尤其是夜间),使用防寒保温设施封堵天窗、侧窗等大的进风口,但是,切忌不可堵死,要留有一定的空隙;另外,在温度较高的中午,做好通风排污工作,以间歇性排风为主,及时排除舍内污浊空气及多余水蒸气,降低舍内湿度,保持空气新鲜,有供温条件的养殖户,可边供温边排风。

二、确保充足营养,提高鸡群体质。

冬季天气寒冷,鸡群不但要御寒过冬,还要维持稳定的生产性能。

鸡群传染病易感程度不但与疫苗免疫有关,还与鸡群体质有关。

因此,如何调控饲料营养来确保鸡群具备较好的体质是关键。

1、保证饲料营养:

鸡群能否顺利过冬、维持高而稳定的生产性能,饲料营养的保证是关键。

有些养殖户为降低饲料成本,使用质劣价廉的饲料,对鸡群生产性能的维持极为不利。

因此,建议广大养殖户要提高饲料质量,减少杂粕含量;同时,提高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以降低寒冷应激;保证饲料能量的含量,养殖户可定期在饲料中添加1-2%植物油,利于体重的增长。

2、增加采食量:

增加采食量是增强鸡群体质、降低鸡群死淘率的有利措施。

因此可以采取少喂勤添,将每天的饲喂次数由原来的2-3次增加至4-5次;另外,可在夜间增加一次采食(关灯后4个小时开灯1小时)。

三、做好禽流感和新城疫的免疫。

冬季针对局部地区禽流感和新城疫多发的现象,确保鸡群具备均匀有效的抗体是关键。

由于处于高峰期的鸡群,抗体极不稳定,而且抗体滴度下降速度较快,因此,必须通过抗体检测和及时补免等手段确保鸡群具备均匀有效的抗体。

防控禽流感最有利措施是进行禽流感灭活疫苗(油苗)的免疫,以保证鸡群具备较高的体液循环抗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