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50674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溃疡性结肠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溃疡性结肠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溃疡性结肠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溃疡性结肠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溃疡性结肠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溃疡性结肠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docx

《溃疡性结肠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溃疡性结肠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溃疡性结肠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docx

溃疡性结肠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

 

  【英文名称】UlcerativeColitis

[编辑本段]

【基本概述】

  是一种局限于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层的炎症过程。

病得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

病理漫长,常反复发作。

本病见于任何,但20-30岁最多见。

[编辑本段]

【病理】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至今仍不明。

虽有多种学说,但目前还没有肯定的结论。

细菌的原因已经排除,病毒的原因也不象,因为疾病不会传染,病毒颗粒也未能证实。

克隆病患者血清溶酶体升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则为正常。

  基因因素可能具有一定地位,因为白人中犹太人为非犹太人的2~4倍,而非白人比白人约少50%,Gilat等对特拉维也夫的犹太人的研究中报道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为3.8/10万,而丹麦哥本哈根为7.3/10万,英国牛津7.3/10万和美国明尼苏达州7.2/10万。

此外,女性与男性比例也仅0.8而其他报道为1.3。

显然地理上和种族上的差异影响本疾病的发生。

  心理因素在疾病恶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现在已明确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配对对照病例相比并无异常的诱因。

再者,原来存在的病态精神如抑郁或社会距离在结肠切除术后明显改善。

  有人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许多病人血中具有对正常结肠上皮与特异的肠细菌脂多糖抗原起交叉反应的抗体。

再者,淋巴细胞经结肠炎病员的血清培养可变为对结肠上皮有细胞毒性。

此外在结肠炎病人的T和B淋巴细胞群中发现有改变。

但以后认识到这些异常并非疾病发生所必须,而是疾病活动的结果。

事实上,Brandtzueg等清楚地证明并非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残留腺体中组织水平免疫球蛋白活动有缺陷,IgA运输正常,而IgG免疫细胞反应为对照病员的5倍。

因此,有可能IgG在疾病的慢性过程中具有作用,但与疾病发生则无关。

  总之,目前认为炎性肠道疾病的发病是外源物质引起宿主反应,基因和免疫影响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根据这一见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与克隆病是一个疾病过程的不同表现。

 

溃疡性结肠炎-病理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个局限在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疾病。

这与结肠克隆病的肠壁内炎症性变化有鲜明区别,后者在肉芽肿样炎性过程中肠壁各层均受累。

但溃疡性结肠炎时所见的病理变化是非特异性的,也可在细菌性痢疾、阿M巴痢疾和淋菌性结肠炎中见到。

  病变开始时为粘膜基底Lieberkülin隐窝有圆细胞和中性多核细胞浸润,形成隐窝脓肿,光镜下可见覆盖的上皮细胞染色过浅和空泡形成。

电镜中可见线粒体肿胀,细胞间隙增宽以及内浆网质增宽。

随着病变进展,隐窝脓肿联合和覆盖上皮脱落,形成溃疡。

溃疡邻近则有相对正常的粘膜,但有水肿,成为自肉样外貌,在相邻的溃疡间变得很孤立。

溃疡区被胶原和肉芽组织放纵地生长所占领,并深入溃疡,但罕有穿透肌层者。

在暴发型溃疡性结肠炎和中毒性巨结肠时,这些病变可穿透整个肠壁,导致穿孔。

所幸,这种类型的病变不多见,分别占15%和3%。

病理变化为临床表现提供了清楚的解释。

几乎每天有20次以上的血便。

因为肠壁光剥、明显变形的粘膜已不能吸收水和钠,每一次肠蠕动都将从暴露的肉芽组织面上挤出大量血液。

早期X线表现为结肠袋消失是粘膜肌层麻痹之故,钡灌肠中结肠短缩和僵直呈烟囱管状则是反复损伤后瘢痕形成的结果。

  大多溃疡性结肠炎都累及直肠,但如病变局限在直肠则可称为溃疡性直肠炎。

现在还不知道为什么有些病例的病变仅局限在直肠,而另一些则整个结肠受累。

多数炎症向近端扩展,侵犯左侧结肠,约有1/3患者整个结肠受累,称为全结肠炎。

在10%的全结肠炎患者中末端数厘M回肠也有溃疡,称为反液压性回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时病变区域都是相邻的,罕有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

决定疾病严重性和病期的因素还不清楚,可能这些因素与免疫紊乱的范围有关。

有证据表明前列腺素可能在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具有重要地位,遗憾的是还没有关于对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消炎痛有良好效应的报道。

[编辑本段]

【临床诊断】

【病史及症状】

  多为血性腹泻或脓血便,每日2-4次,严重者血水样便,每日10次以上。

可有左下腹或下腹部阵发性痉挛性绞痛,伴有便意或里急后重。

偶有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发热等症状。

  体验发现:

  轻型患者常有左下腹或全腹压痛伴肠鸣亢进。

重型和暴发型患者可有腹肌紧张、反跳痛,或可触及痉挛或肠壁增厚的乙状结肠和降结肠。

直肠指检常有压痛。

  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小细胞性贫血,中性粒细胞增高。

血沉增快。

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

严重者电解质紊乱,低血钾。

大便外观有粘液脓血,镜下见红白细胞及脓细胞。

结肠检查见病变部位肠管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浅小溃疡,附有脓苔,或可见肠管增厚、狭窄、假息肉。

钡灌肠可见粘膜皱襞粗乱或细颗粒改变,多发性浅龛影或小的充盈缺损,肠管缩短,结肠袋消失可呈管状。

  应与克隆氏病、慢性细菌性痢疾、阿M巴痢疾、结肠癌等鉴别。

临床医学症状

[1]①受累结肠粘膜呈现多发性浅表溃疡,伴有充血、水肿;病变多由直肠起始,往往累及结肠,呈弥漫性分布。

②肠粘膜外观粗糙不平,呈现细颗粒状,组织脆弱易于出血,或可覆盖有浓性分泌物,似一层薄苔附着。

③结肠袋往往变平或变钝,以至纽袋消失,有时可见到多个大小不等的假息肉。

④结肠粘膜活检病理变化呈现炎性反应,同时常可见到粘膜糜烂,隐窝脓肿,结肠腺体排列异常及上皮改变。

诊断依据

  1.腹痛、腹泻,排粘液血便,患者按特异性肠炎治疗无效。

 

2.全身表现及肠外表现。

  3.多次粪便常规检查及培养未发现病原体。

  4.X线钡灌肠显示肠粘膜颗粒样或结节样,皱襞粗大、紊乱。

肠壁呈锯齿状,后期则示肠管变短、僵硬,结肠袋消失,多发性息肉及肠腔狭窄。

结肠镜发现病变部位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溃疡,表面常附有脓性分泌物及血液。

  诊断规范:

①具有典型临床表现,并有结肠镜或X线的特征性改变中的一项;②临床表现不典型,但有典型结肠镜或x线表现或病理活检证实;③排除细菌性痢疾、阿M巴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及Crohn病、放射性肠炎等结肠炎症。

【临床表现】:

  1.起病缓慢,多呈慢性、迁延性,反复发作性,少数突发起病,呈持续进展或暴发性过程。

  2.消化系统表现:

腹痛和腹泻最为常见,腹痛位于左下腹,隐痛、绞痛,便后缓解。

腹泻以粘液脓血便最常见,每日数次至10次不等,常伴里急后重。

尚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3.全身症状:

贫血,消瘦,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精神焦虑。

  4.肠外表现:

常有关节炎,结节性红斑,慢性活动性肝炎,口腔溃疡等。

  5.左下腹压痛,部分患者可触及条索状增厚或痉挛的肠管。

  6.如有并发症则有相应表现。

【肠外并发症】

  由于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全身性病变,因此,除了肠道表现外,该疾病还可发生多种肠外病变,需要患者及家属注意:

  

(1)贫血:

多为缺铁性贫血,常因失血及肝脏病所致,其中以中低度患者为多见。

自身免疫性溶血所引起的贫血也屡见不鲜。

  

(2)低蛋白血症:

尤见慢性持续型患者,因长期腹泻慢性消耗,负氮平衡而致。

  (3)肝脏损伤:

可见慢性活动性肝炎、脂肪肝及肝硬化患者,也是低蛋白血症原因之一。

  (4)关节炎:

常见肥大性单关节炎,一过性游走性关节炎痛,周围或下腰区关节痛及食物中毒性关节炎等,偶见强直性脊柱炎。

  (5)皮肤、粘膜损伤:

可发生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疡、下肢溃疡、口腔溃疡等。

  (6)眼损害:

以虹膜炎、色素层炎、葡萄膜炎等多见。

  (7)其他:

如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及低蛋白血症、血栓栓塞症、动脉炎、系统性血管炎等亦有发生。

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并发症

  1.大量便血:

  便血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便血的多少也是衡量病情轻重的指标,但有时难以绝对定量。

这里所说的大量便血是指短时间内大量肠出血,伴有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及血色素降低,需要输血治疗。

  2.肠狭窄:

  多发生在病变广泛、病程持续、长达5-25年以上的病例,其部位多发生在左半结肠、乙状结肠或直肠。

其原因的因为粘膜肌层的增厚,或假息肉呈团阻塞肠腔。

临床上一般无症状,严重时可引起部分肠阻塞。

  3.肠穿孔:

  多为中毒性肠扩张的并发症,也可出现在严重型。

皮质激素的应用被认为是对肠穿孔的一个危险因素。

  4.中毒性肠扩张

  这是本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全结肠的病人,死亡率可高达44%。

临床表现为肠管高度扩张并伴有中毒症状,腹部明显胀气,最明显的扩张部位在横结肠,体检腹部可有压痛甚至反跳痛,肠鸣音显著减弱或消失。

  5.结肠癌

  目前已共认溃疡性结肠炎并发结肠癌的机会要比同年龄和性别组的一般人群明显为高,一般认为癌变趋势和病程长短有关,病程15-20年后,癌变的危险性大约每年增加1%。

而国人的发生率较低。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病程在10年以上者要注意癌变的可能。

6.息肉:

发生率10%~80%,常称这些息肉为假性息肉。

息肉好发生在直肠,也有人认为降结肠及乙状结肠最多,向上依次减少,其可随炎症的痊愈而消失,随溃疡形成而破坏,长期存留易癌变。

患溃疡性结肠炎的孩子会面临哪些问题

  溃疡性结肠炎是终生疾病。

也就是说,患了溃疡性结肠炎的孩子虽然有可能不发作,但一般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完全摆脱该病。

许多患儿可能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没有症状,但同样会有相当一部分的患儿因病无法上学。

他们经常出现腹痛、频繁腹泻或恶心呕吐,所以没有办法像健康儿童那样安静地坐在教室里上课或参加社会活动。

有些患儿因病导致营养不良,需要去医院接受静脉营养治疗。

这些孩子不仅需要正规的药物治疗和饮食经管,还需要人文关怀和社会帮助。

有些患儿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缓慢,需要生长激素治疗。

一些治疗溃结的抗炎药物也会减慢患儿的生长速度,或引起其他的不良反应,如肥胖或满月脸。

患儿周围的朋友和同学应抱着理解和感同身受的态度对待他们。

腹泻和胃肠蠕动加速性腹泻;按解剖部位可分为胃原性腹泻、肠原性腹泻、内分泌失常性腹泻和功能性腹泻。

其中,肠原性腹泻根据病因不同又可分为病原感染性腹泻、炎症非感染性腹泻、肿瘤性腹泻、吸收不良和吸收障碍性腹泻、食物(中毒、过敏)性腹泻、药物作用或化学品中毒性腹泻和功能性腹泻。

[编辑本段]

【治疗】

  一般治疗:

  休息、进柔软、易消化富营养饮食,补充多种维生素。

贫血严重者可输血,腹泻严重者应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药物治疗:

  柳氮磺胺吡啶,1.0g,口服,4次/d,思密达,3.0g,口服,3次/d,比特诺尔165mg,口服,3次/d,部位低者可用上述口服药物加氢化可的松50-100mg,保留灌肠,1-2次/d,出血严重者可加用止血药物。

中重型者可口服泼尼松40mg/d,或静滴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300mg/d,症状好转后逐步减量。

有时需加用广谱抗生素以控制继发感染。

  外科治疗:

  肠穿孔、严重出血、肠梗阻、癌变、多发性息肉、中毒性巨结肠、结肠周围脓肿或瘘管形成可手术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直肠和结肠疾病。

临床表现为每日多次不明原因的腹泻,伴有便血或粘液便及腹痛,多呈反复发作,受饮食、精神的诱发。

  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治疗适应证是:

①结肠穿孔或将及穿孔。

②大量便血。

③中毒性巨结肠。

④暴发性发作,病情重,经内科治疗1周后效果不满意。

⑤慢性病程或反复发作,经内科长期治疗,营养情况很差,难以维持正常工作及生活。

⑥结肠已成为纤维狭窄管状物,失去其正常功能以致持续腹泻。

⑦已发生或可疑发生癌并发症。

⑧肠外并发症,特别是关节炎,不断加重。

对有前三项适应证的病人,需行急症手术,手术目的是控制病情恶化,挽救病人生命。

此类病人多是病变广、病情重、全身情况差者,因此不能期望一次手术达到根治目的。

可供选用的急症手术方法包括:

①结肠大部切除,回肠及乙状结肠造口。

结肠大部切除后,中毒、出血症状即可显著缓解,穿孔可能性也不复存在。

不切除直肠、不缝闭乙状结肠断端可以减轻病人的手术负担,并可防止断端缝合后因愈合不良而引起的腹腔内感染。

②单纯回肠断端造口。

手术固然较为简单,但因病变结肠仍在,中毒、出血、穿孔等问题不能得到较满意地解决,因此这种手术只适用于因全身或局部原因不可能行结肠大部切除的病人。

③回肠断端造口及横结肠或乙状结肠造口,适用于急性中毒性结肠扩张病人而又不能耐受结肠大部切除者,结肠造口后可达到减压防止穿孔的目的。

经急症手术,待病人情况稳定好转后,根据需要再行择期性第二期手术。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最有效手术是结、直肠全部切除、永久性末端回肠造口。

虽然病人对永久性回肠造口感到不快,对生活和工作也确实有些不便,但顽固性溃疡性结肠炎严重损害健康,在缺乏较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时,采用这种手术可以达到“根治”目的,疗效满意。

权衡得失,还是值得接受的。

手术后90%以上病人可获良好远期效果,健康恢复,生活及工作仍可保持或接近正常。

为了使末端回肠口排便次数减少或有一定程度的控制能力,在手术方法上有多种不同的设计,如在造口近侧移置短段逆蠕动肠拌,或对造口近侧肠袢做长侧侧吻合使之形成大回肠袋以蓄存较多的肠内容,或在造口处以套叠方式形成唇样瓣以控制排便等。

[2]溃疡性结肠炎治疗:

粒细胞吸附疗法

  粒细胞吸附疗法指从血中除去粒细胞、单核细胞、杀伤性T淋巴细胞等活化的白细胞,从而抑制炎症的疗法。

粒细胞吸附器是一种血液滤过器,内部为充填醋酸纤维素的小珠,患者静脉血由此流过后,约60%的活化粒细胞、单核细胞被吸附。

该疗法每周1次,每次1小时,5次为一疗程,由于这是对症疗法,需定期维持治疗。

  不良反应发生率,吸附疗法仅8.5%。

预期粒细胞吸附疗法可适用于多种炎症性疾患,意大利已开始针对艾滋病感染者的临床实验。

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西医治疗溃结,主要分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

对于有癌变倾向的溃结、并发中毒性巨结肠者、暴发性溃结、保守治疗难以控制的溃结、并发症较多的溃结、难治性溃结等,应该考虑或者说应该及时手术治疗。

非手术疗法包括口服给药、静脉给药和保留灌肠。

根据病情,三者需配合使用治疗效果才好。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辨证分型,口服汤药治疗溃结的目的,主要是从机体内环境出发,从整体上改善阴阳偏盛偏衰的状况,临床上一般分四个证型。

  

(1)寒热错杂型:

此型临床比较多见,特征是病情时发时止,绵绵不绝,既有腹痛喜温喜按之虚象、寒象,又有心烦、舌红,苔黄之热象,有时还有脓血夹杂、里急后重之实证。

总之,病机非常复杂,寒热虚实互见,非专业中医师不得明辨,口服乌梅丸效果比较好,或者将乌梅丸改为汤药并随症加减煎服,见效会更快些。

  

(2)湿热积滞型:

中度和重度溃结或急性暴发型溃结或慢性溃结的急性发作期多见此型。

此型的特征是起病急、腹痛明显,暴注下迫、里急后重,甚至恶寒发热。

此证兼有表症时要表里双解,宜服葛根荃连汤,无表症时治以燥湿清热止痢之法,可服白头翁汤等中药。

对此证还应配合其他疗法,尽快控制病情。

  (3)寒湿积滞型:

慢性持续型溃结多为此型,此型特征是腹痛绵绵,喜温喜按,食欲不振,轻度的里急后重感。

舌苔白滑或白腻。

治宜温中散寒、健脾利湿之法,可以选胃苓汤、温脾汤、香砂六君子汤服用。

  (4)气血不足型:

溃结长期不愈,患者身心疲惫,易见此型。

此型特征是气血不足,下焦虚衰,多见的症状是神疲乏力,四肢不温,消瘦贫血,腹中隐痛,下痢稀薄,舌淡脉细。

治宜温补脾肾之法,可用附子理中汤,金匾肾气丸治疗。

[编辑本段]

【预防】

如何预防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3]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情轻重悬殊。

它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

学者认为溃疡性结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国,免疫因素和本病的主要病因,精神因素与本生有一定关系。

临床上发现本病患者多有焦虑、紧张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之表现。

 

 目前也有人提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是外源物质引起宿主反应、基因和免疫三者作用的结果。

由于宿主对外源性抗原发生过敏,一旦肠道的免疫启动建立,任何增加粘膜对这些抗原渗透性的伤害都可能诱发肠壁的炎症性反应。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目前有一定的难度,仅能以饮食调理。

平时应以柔软、易消化、富营养原则,少量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勿食生、冷、烟酒、辛辣食品;做到劳逸结合,冷暖相宜,消除紧张情绪,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一旦有肠道感染,及早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的肠道外表现

 溃疡性结肠炎的肠道外表现指的是全身表现。

近年来由于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已经发现本病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其肠道外(全身)表现如下:

  

(1)皮肤、粘膜表现:

可有结节性红斑、多形红斑、口疮性溃疡、坏疽性脓皮病、局限性脓肿、鹅口疮等。

其中结节性红斑较多见,发病率11.5%。

  

(2)眼损害:

有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角膜溃疡、眼色素层炎。

以虹膜炎最多,发病率为5%一10%。

  (3)关节炎:

溃疡性结肠炎并发关节炎的发生率在11.5%左右,且常与眼部及皮肤特异性损害的并发症同时存在。

其特点是多在肠炎病变的严重阶段并发,以大关节受累多见,且常为单个关节病变,表现为关节肿胀、滑膜积液,而骨质无损害。

化验检查无风湿病血清学方面的改变。

  (4)肝脏:

可有脂肪肝、胆管周围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坏死后性肝硬变、硬化性胆管炎等。

  (5)血液系统的表现:

可出现缺铁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微血管性溶血等。

  (6)肾脏病变:

常常有肾盂肾炎和肾结石。

  (7)在儿童中,可影响生长发育。

溃疡性结肠炎的饮食原则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的粘膜,表现为炎症或溃疡,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本病发病主要由于免疫机制异常,细胞、体液免疫反应均参与,并与遗传因素有关。

感染和精神因素可能参与发病。

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大便有粘液脓血、腹痛及里急后重。

  溃疡性结肠炎起病缓慢,一般呈慢性迁延过程。

病程长,症状反复出现,可迁延数年至十余年。

精神刺激、劳累、饮食失调多为本病的发作诱因。

  由于此病原因不清,长期反复发作,往往使人感到心理负担重。

正确认识此病,从休息、饮食及合理用药等多方面进行自我护理,有利于防止复发和控制病情的发展,使病情缓解直至康复。

轻型病人可从事一般轻工作,生活要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预防肠道感染。

饮食上要摄入高热量、高营养、少纤维、少刺激、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对可疑不耐受的食物,如虾、鳖、花生等应避免食用;牛奶可导致腹泻加重,应避免服用牛奶及奶制品;忌食辣椒,忌冰冻、生冷食物,戒烟酒。

要知道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及药物的具体服用方法和有关副反应,以利于能正确用药。

若出现腹泻、腹痛加剧,大便便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因素

 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

虽有感染、遗传、精神因素及过敏等发病学说,但都不能完全解释本病的全貌。

 

 

(1)感染因素:

  尚未发现任何病毒、细菌或病原虫与本病有何特异性联系。

此病急性期临床表现及乙状结肠镜检查,其炎性改变酷似菌痢,但反复大便培养以及结肠粘膜中未证实有细菌或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故多认为细菌感染不是溃疡性结肠炎的直接发病原因。

但患者肠道菌落计数却多超过正常人,在有些病员的配偶及病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中均可检测出淋巴细胞毒素,从大批病例随访中,确实发现有0.5%~8.2%的菌痢患者常常演变为本病。

另外动物实验中,若大肠肠道内是无菌的,则往往不能形成溃疡性结肠炎的动物模型。

因此也不能排除肠道细菌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

  

(2)自身免疫因素:

  近年来最受重视,研究较深入,据研究事实有以下几点支持自身免疫发病原因。

①临床常并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②体液免疫。

  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如抗结肠抗体(主要为IgM),其抗原是结肠上皮细胞内的脂多糖,虽然对胎儿等结肠上皮细胞无细胞毒作用,但它能介导抗体依赖性细胞毒细胞,发挥向导作用,使细胞毒细胞杀伤靶细胞——结肠上皮细胞;血清中还可能含有与结肠上皮细胞抗原起交叉反应的抗大肠杆菌O14型等抗体。

另外,血清中还常含有一种(或一些)抑制巨噬细胞移行抑制因子。

③细胞免疫。

  患者的淋巴细胞与正常成人或胎儿结肠上皮细胞共同培养,使结肠上皮受损,说明患者的淋巴细胞已被致敏,出现了细胞毒作用。

这种细胞毒作用可由大肠杆菌O14、O19等的菌体中提出的脂多糖,刺激正常人淋巴细胞、激发K细胞而产生。

细胞毒作用对本病是重要的致病作用。

④免疫复合物存在。

  患者结肠固有膜中有IgG、补体C3的F及S表型和纤维蛋白的沉积的免疫复合物,血循环中的免疫复合物,很可能是引起肠道外病变的因素。

⑤肠壁粘膜局部。

  常含有大量的IgG细胞,此系T8(抑制性)细胞减少、T4(辅助性)细胞增多的结果。

⑥胸腺器官。

  免疫器官胸腺常常发生明显增生和肿大,显示淋巴滤泡及上皮细胞B细胞聚集,还可发现有逆病毒颗粒,可以由B细胞诱导传播至其他细胞。

⑦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常起到明显的疗效。

  综上说明,免疫学因素研究进展较快,虽还不能认识统一化,但已初见成果。

感染为直接病因,而后引起自身免疫的致病变原因,已逐渐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所接受。

  (3)过敏因素:

  尤对食物过敏,如牛乳等。

在某些病人中,当从食物中剔除乳类时,可收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另发现本病的肠粘膜对机械性刺激有过敏现象存在;又发现少部分病人空肠中缺乏乳糖酶,当疾病急性发作时,外周血中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活跃增生,激素治疗有效;本病患者的肠粘膜中肥大细胞增多,刺激后能释放出大量组织胺物质等,以上现象均提示本病和过敏反应的密切关系。

  (4)精神与神经因素:

  本病患者病情复杂或恶化,每与精神紧张、内心冲突和焦虑不安等情绪变化有关,因此身心因素在本病的起始和发展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认识到此为诱因,是一种通过植物神经中介作用而产生的结肠的分泌、血管和运动反应紊乱,每使此病促发或加剧恶化。

  (5)溶菌酶学说:

  溶菌酶是一种溶解粘液的酶,其浓度在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中大量增多,而在痊愈时降低,认为此酶在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体内过度形成,使结肠失去粘液保护作用,而形成了便于细胞侵袭的局部环境。

  (6)遗传因素:

  欧美的家族发病率和种族间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差别,以及本病与某些HLA的相关性,均支持和遗传因素有关。

  综观上述有关因素,任何一种单独存在都不足以致病,也不能使病势急转多变,因此目前认为本病是受到免疫遗传影响的宿主反应及外源性刺激交叉互相作用而发生的多因素疾病。

如何预防宝宝结肠炎

 痢疾多因不洁东西所引起,故预防最要紧的是食物之清洁及保存安全。

小孩尽量不要吃街上贩卖的生冷东西,在家中吃东西要煮沸以及用其他方法洗净消毒灭菌。

食器亦要消毒干净,婴儿所有奶瓶、奶头都要严格消毒,冲好的奶或吃过一半的奶,不可放置在温室太久。

家里有下痢人时,应将病人隔离,其大便呕吐等排泄物的用具要消毒,排泄物要小心处理,以免传染给其他小孩。

总而言之应注意:

  一、注意家户卫生、装纱窗、扑灭苍蝇、蟑螂,以及环境清洁。

  二、避免带小儿到公共场所。

  三、避免吃生冷不洁东西。

  四、小儿之食器注意安全及清洁。

  五、隔离病人及小心处理其排泄物。

  六、个人卫生及卫生教育,尤其带小孩的人,要常常洗手,给小儿换尿布以后即要洗手。

在接触小儿泌物后亦要洗手,以免细菌传染给小儿。

患溃疡性结肠炎的女性可以怀孕吗?

  怀孕与溃疡性结肠炎相互间有一定的影响,有关资料表明:

  

(1)当溃疡性结肠炎处在活动期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