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000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4062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000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最新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000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最新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000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最新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000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最新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000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0002.docx

《最新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00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0002.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0002.docx

最新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0002

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第九课赶走坏习惯

【主题说明】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系统的学校教育,个人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思维方式开始发生变化,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个人能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但是他们的区分能力较弱,主动性仍然欠缺,因此,需要老师和家长及时引导他们进行区分。

本节课力图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区分好习惯和坏习惯,认识坏习惯对个人成长的干扰,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培养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区分好习惯和坏习惯,认识到坏习惯对个人成长的干扰。

2.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的认同和向往。

3.行为目标:

让学生能够坚持好习惯,改掉坏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学会区分好习惯和坏习惯,认识到坏习惯对个人成长的干扰。

难点:

学生能够坚持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培养学生对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的认同和向往。

【课前准备】

1.故事?

被抛在海里的点金石?

2.教师自制“垃圾桶〞。

【教学设计】

环节

目标

过程

建议

观察岛

〔热身暖心〕

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讲故事?

被抛在海里的点金石?

,并引导学生思考:

故事中的主人公最后捡到点金石了吗?

为什么?

2.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

3.教师总结:

同学们也有很多习惯,有好的习惯,也有坏的习惯,我们今天一起来“探测〞生活中的习惯,看哪些习惯会成为我们成长的障碍,然后改正它。

导入本课课题。

本环节用时约5分钟。

活动营

〔体验分享〕

引导学生学会区分好习惯和坏习惯,认识到坏习惯对个人成长的干扰。

激发学生对好习惯的认同和向往。

活动一:

日常行为探测仪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活动一的图片

〔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

提问:

这些小学生的行为有什么不好吗?

2.请学生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师点评归纳。

4.引导学生思考:

你和身边的同学还有哪些不好的习惯?

5.学生思考、答复。

7.教师总结:

同学们都是敢于正视自己缺点的小勇士,可是仅仅将这些坏习惯说出来就能解决问题了吗?

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导入活动二。

活动二:

丢掉坏习惯

8.教师出示“垃圾桶〞。

9.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坏习惯写字纸上,丢进垃圾桶。

10.请同学们自愿分享丢进垃圾桶的坏习惯,并说一说这些坏习惯给自己的成长带来了哪些干扰?

11.学生分享。

心理引导:

引导学生学会区分好习惯和坏习惯,认识到坏习惯对个人成长的干扰。

从而坚决改正坏习惯的决心,激发学生对好习惯的认同和向往。

1.活动一重在引导学生分辨好习惯和坏习惯;活动二重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坏习惯对个人的不良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对好习惯的认同和向往。

2.学生发言时教师要给予反应。

3.本环节用时约20分钟。

分享屋

〔总结提升〕

归纳总结好习惯的表现,强化学生对好习惯的向往。

1.引导学生总结好习惯的表现。

2.教师给予反应和补充。

3.引导学生朗读儿歌,让学生体会到良好习惯的美好。

心理引导:

稳固讨论主题,强化学生对好习惯的向往。

1.总结归纳一定要在学生答复的根底上进行。

2.本环节用时约10分钟。

拓展园

〔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将认识转化为行动。

1.鼓励学生在父母的监督下改掉坏习惯,并能坚持下去。

心理引导:

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让学生把感性认识落实到理性的行动中,同时体会改正坏习惯的愉悦!

本环节用时控制在5分钟以内。

【活动反应】

1.学生对课堂活动是否感兴趣。

2.学生是否愿意分享自己的坏习惯。

3.学生是否认同坏习惯对自己的成长会产生干扰。

【练习题】

我在日常生活中的好习惯有;

坏习惯有。

 

活动营〔体验分享〕

通过游戏引

导学生掌握

观察的方法

活动一:

大家来找茬儿

请同学观察两幅图,找出图中不同之处。

首先请同学说一说图中一共有几处不同,然后再说一说你是按照怎样的方法来找的

活动二:

我的观察秘籍

〔这个环节活动是承接上一活动吗?

是说一说怎样发现差异的吗〕

如果是,那么建议两个活动合二为一去做。

同时,可以将活动进行延伸,同学们我们在平日里观察事物时,还运用了哪些方法去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异呢?

请举例说一说。

本环节用时20分钟

分享屋〔总结提升〕

归纳总结发

现差异的方

让学生熟读儿歌,并请同学对于归纳出

来的方法举出具体的事例,便于将方法

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本环节用时5分钟

拓展园〔拓展延

伸〕

观察落叶,发现差异,探究学习。

1.请同学收集不同品种的树叶,观察其

差异。

2.请同学收集同品种的树叶,观察其差

异。

3.在发现差异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学

习。

此环节,除观察落叶外,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不同的事物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欲望。

本环节用时5分钟

【活动反应】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差异,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打下根底。

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差异时,一定要讲清楚观察的诀窍。

【练习题】

我选择的落叶是,我发现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是,使它们不同的原因是。

第十一课面对陌生人

【主题说明】

小学生是社会中娇嫩的花朵。

由于小学生涉世不深,天真无邪,在生活交往中往往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被陌生人所左右,甚至受到伤害。

通过本次教学,联系生活实际,特别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在认知中领会、体验、质疑,教育学生怎样分辨好人和坏人,看清善恶,并初步树立起自我防范的意识和手段。

不能否认的是,在这阳光灿烂的社会中仍有阴暗的一面,而二年级的小学生很难区分是非。

作为老师,必须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面对陌生人,防范不法侵害,减少危险,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知道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有初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2、情感目标:

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判断,懂得进行自我保护的根本方法。

3、行为目标:

懂得防范坏人,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帮助小学生学会思考判断,提高分辨能力。

提高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难点:

知道从陌生人的话语中辨析好人坏人的方法。

懂得如何防范坏人,进行自我保护的根本方法。

【课前准备】

1、教师用书

2、教学PPT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环节

目标

过程

建议

观察岛

〔热身暖心〕

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不能相信陌生的坏人。

1、教师分享阅读?

小红帽?

的故事;

2、提问:

如果你是遇到大灰狼的小红帽,你会怎么做?

3、教师总结:

陌生人也许是坏人,不能轻易相信。

本环节用时约5分钟。

活动营

〔体验分享〕

了解从陌生人的话语中辨析好人坏人的方法,做一个“机灵的小红帽〞;并懂得防范陌生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一:

遇到陌生人

1、教师列举各种遇到陌生人的情境;

2、提问:

在生活中,当你遇到这些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活动二:

机灵的小红帽

1、想一想你学到的好方法;

2、演一演,做个机灵的小红帽;

3、教师总结,对表演的小朋友进行鼓励与表扬。

心理引导:

重点引导学生掌握从陌生人的话语区分好人坏人的方法,懂得如何防范坏人。

1.活动一重让学生认识到陌生人有好有坏,兵要学会区分区分。

2.活动二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应对坏人的各种方法,在遇到坏人时更好地保护自己。

3.学生发言时教师要给予反应。

4.本环节用时约20分钟。

分享屋

〔总结提升〕

学会面对陌生人利于自身的平安,保护个人信息;并学会机智地面对的陌生人

1、老师分享顺口溜一那么,并教会学生,让其谨记于心。

2、请小朋友在课堂上背诵顺口溜。

〔鼓励小朋友们踊跃举手〕

心理引导:

陌生人有好有坏,只有学会分辨陌生人,才能在遇到坏人时不慌张,机智应对。

1.对于大胆举手背诵的学生,给予奖励。

2.本环节用时约10分钟。

拓展园

〔拓展延伸〕

进一步了解如何防范陌生人

教师布置课后实践:

回家后跟爸爸妈妈讲一讲今天学习的内容,听听他们还有哪些建议吧!

并在下次上课时向大家分享。

本环节用时控制在5分钟以内。

【活动反应】

1、学生对课堂活动是否感兴趣。

2、学生是否具有根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3、学生是否能够从陌生人的话语中辨析好人坏人。

【练习题】

向父母分享课堂内容,并听听他们的其他建议,作好记录。

第12课说到做到

【主题说明】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撒谎还没有明确的区分能力,有时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欺骗,是不对的,许多家长也会以孩子还小不懂事为由,帮助掩盖,并没有加以纠正,逐渐便形成了习惯性撒谎的不良行为。

本节课力图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让学生体验被骗的感受,懂得老实的可贵,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与学习中要老实守信,不欺骗、不说谎。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教育学生认识到,生活与学习中要老实守信,不欺骗、不说谎。

2.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验被骗的感受,懂得老实的可贵。

3.行为目标:

体验说到做到的感受,懂得诺言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教育学生认识到,生活与学习中要老实守信,不欺骗、不说谎。

难点:

让学生体验被骗的感受,懂得老实的可贵。

【课前准备】

3、教学PPT。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环节

目标

过程

建议

观察岛

〔热身暖心〕

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讲解教材中观察岛中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讲述?

范式守信?

的故事,

2.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讲述自己听到这个故事的感受。

3.教师总结:

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做事说话应该学会老实守信,不欺骗,不说谎。

本环节用时约5分钟。

活动营

〔体验分享〕

教育学生认识到,生活与学习中要老实守信,不欺骗、不说谎。

让学生体验被骗的感受,懂得老实的可贵。

活动一:

借出的橡皮擦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活动一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教室里,小红找明明借橡皮擦用,本来是容许了明明下午还给他的,可发现这块橡皮擦很漂亮,自己很喜欢,这时……

2.请学生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么办呢?

3.教师总结:

现在我们坐在小学的教室里了,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当我们向同伴做出承诺时,我们就应该去遵守,不能够去撒谎欺骗同伴的友谊。

活动二:

你怎么做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景体验,观察、描述,说说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时,会怎么做。

5.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对情境的处理。

6.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并及时给予反应。

7.请学生将所交流的情节写下来。

1.活动一重在引导学生感受不老实守信对同伴间的友谊会造成不良影响。

活动二重在让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常见事件,做到不撒谎不骗人。

2.学生发言时教师要给予反应。

学生填写时,教师要巡视。

3.本环节用时约20分钟。

分享屋

〔总结提升〕

体验说到做到的感受,懂得诺言的价值。

1.引导学生总结当不守信、撒谎时,会怎么样?

老实、守信时,又会怎样?

自己喜欢哪种方式?

2.教师给予反应和补充。

3.引导学生朗读儿歌,让学生体验说到做到的感受,懂得诺言的价值。

1.总结归纳一定要在学生答复的根底上进行。

2.本环节用时约10分钟。

拓展园

〔拓展延伸〕

强化学生对老实守信的认识。

1.组织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将承诺记录下来,并提醒自己。

2.鼓励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