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36555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7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拟将PM2.5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

细颗粒物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写单位),合  m。

2.如图所示的六架战机以相同的速度列队飞行。

此时,若以战机下面的白云为参照物,战机上的飞行员是  的;若以其中任意一架战机为参照物,其他战机是  的。

3.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示数为  min  s。

4.甲乙两物体车行驶的路程之比为4:

3,所用时间之比为3:

2,则速度之比为  ,若行驶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为  。

5.小明游览南京长江大桥时,发现桥面有条宽窄不一的裂缝,他用刻度尺测得裂缝某处宽为7.00cm,他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为了得到该裂缝的平均宽度,小明应该在裂缝的  (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  振动发出的。

研究表明,噪声超过  dB的环境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7.如图中,从波形上看  图属于噪声的波形图是。

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条100m宽的林带可降低20dB~25dB,从减弱噪声的途径看,这是在  中减弱噪声的。

8.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发生明显变化的声音的特征量是  ,这说明该特征量跟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

9.相传“舜作箫,其形参差”。

说明那时的箫是由许多长短不同的竹管排成,如图所示。

演奏时,美妙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吹出  不同的声音。

10.如图甲所示,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另外,在医

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如图乙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以免影响他人。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

运动的是(  )

A.寒来暑往B.行云流水C.斗转星移D.龙腾虎跃

12.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位同学的测量方法都是正确的

B.甲同学的测量方法是正确的,乙同学的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C.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D.木块的长度为3.89cm

13.唐代大诗人李白根据北魏散文家郦道元的“朝发白帝,暮宿江陵”的句子,写成千古名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请你根据诗词中的信息估算,轻舟(船)的平均速度最接近(  )

A.20km/hB.45km/hC.90km/hD.180km/h

14.一列火车长600m,匀速通过长1200m的山洞,从火车完全通过山洞共用1min,火车行驶的速度是(  )

A.20m/sB.30m/sC.10m/sD.无法确定

15.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打鼓时,放在鼓面上的沙粒不停的跳动,说明发声体在不停的振动

B.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少,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贝多芬双耳失聪后,用棍子顶在琴盖上聆听自己演奏的琴声,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D.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说明液体能够传声

16.在校园艺术节上,小梦为全校师生演奏了享誉海内外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下列有关小梦二胡演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胡弦停止振动弦还会发声

B.二胡声能在真空中传播

C.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二胡声一定不会成为噪音

17.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

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

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

A.①②B.②⑤C.③④D.③⑤

18.在学习声现象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对于这几个实验的研究目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实验是研究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B实验是研究音调与声源长短关系的,长度越短音调越高

C.C实验是研究声音是由声源振动产生的,音叉放入水中是为了放大音叉的振动

D.D实验是研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动频率关系的,频率越快响度越大

19.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

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D.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

20.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s=vt,在图中,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两物体的速度大小是(  )

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无法确定

三、计算题(每题12分,共24分)

21.(12分)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

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做变速直线运动。

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汽车行驶了14m,制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2.3s.汽车在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30m.求:

(1)汽车在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

(2)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22.(12分)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着一座悬崖,他向悬崖大喊一声,经过6秒听到回声。

(1)若汽艇静泊在水面,他离悬崖多远?

(2)若汽艇以10米/秒的速度正对悬崖驶去,他喊时离悬崖多远?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26分)

23.(8分)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

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音叉、机械闹钟)你不选另一种声源的原因是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

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

8米

10米

6米

响度

较响

较响

24.(10分)在“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的活动中。

(1)将如图甲所示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一个扇形,做成如图乙所示的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时,应该选择图中的  (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

(2)观察纸锥下落的快慢时,小明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到地面的先后;你也可以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  所运动的距离。

(3)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

拍下的照片如图丁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

(4)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  m/s。

(5)如图2所示的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的是  (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25.(8分)如图,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

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拟将PM2.5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

细颗粒物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 (写单位),合 2.5×10﹣6 m。

【分析】根据对PM2.5含义及长度单位进率的了解作出解答。

解: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或环境有很大影响;

2.5μm=2.5×10﹣6m。

故答案为:

μm;2.5×10﹣6。

【点评】PM2.5又称细颗粒物,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因其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2.如图所示的六架战机以相同的速度列队飞行。

此时,若以战机下面的白云为参照物,战机上的飞行员是 运动 的;若以其中任意一架战机为参照物,其他战机是 静止 的。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

战斗机相对于白云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相对于白云是运动的。

六架战机以相同的速度列队飞行,故任何两架战斗机之间的位置都没发生变化。

故以其中任意一架战机为参照物,其他战机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

运动;静止。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3.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1.0 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示数为 3 min 37.5 s。

【分析】

(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40.0cm的刻线,物体的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71.0cm,所以物体的长度即为两刻度值差L=71.0cm﹣40.0cm=31.0cm;

(2)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3min和4min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7.5s,因此停表读数为3min37.5s。

故答案为:

31.0;3;37.5。

【点评】刻度尺和秒表是常用的测量工具,要学会正确使用和读数。

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停表没有此要求。

4.甲乙两物体车行驶的路程之比为4:

3,所用时间之比为3:

2,则速度之比为 8:

9 ,若行驶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为 9:

8 。

【分析】由速度公式v=

可求出两车速度之比;已知速度之比,利用速度变形公式可求时间之比。

解:

由题意知:

物体的速度v=

,则

=8:

9;

行驶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之比:

t甲:

t乙=

=9:

8。

故答案为:

8:

99:

8。

【点评】本题考查了的速度公式,利用了比值法,是一道常见题。

5.小明游览南京长江大桥时,发现桥面有条宽窄不一的裂缝,他用刻度尺测得裂缝某处宽为7.00cm,他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 ;为了得到该裂缝的平均宽度,小明应该在裂缝的 不同 (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分析】

(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准确读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计值;

(2)多次测量提高精度的,就需要将多次测量结果取平均值。

解:

(1)裂缝的宽度是7.00cm,这个数字中7.00厘米是准确值,估计值是0.00厘米;由此可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0.1cm,即1mm;

(2)为了得到该裂缝的平均宽度,小明应该在裂缝的不同位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故答案为:

1mm;不同。

【点评】此题考查了长度测量读数时的估读、求平均值的方法等知识,是一道综合性题目。

6.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 无规则 振动发出的。

研究表明,噪声超过 70 dB的环境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分析】噪声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声音。

在不同的环境下,对噪声的大小是有限制的。

解:

噪声是由于物体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

超过70dB的噪声,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故答案为:

无规则;70。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噪声定义的理解能力,一些常见数据也需要学生背会,例如噪声的大小。

7.如图中,从波形上看 D 图属于噪声的波形图是。

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条100m宽的林带可降低20dB~25dB,从减弱噪声的途径看,这是在 传播过程 中减弱噪声的。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当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是噪声;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

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

解:

噪声指的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故D为噪声;种植林带,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来减弱噪声的。

故答案为:

D;传播过程。

【点评】该题考查了噪声以及减弱噪声的途径,比较简单,但同学们在处理时一定要细心。

8.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发生明显变化的声音的特征量是 音调 ,这说明该特征量跟发声体振动的 频率 有关。

【分析】

(1)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快频率大,物体振动慢频率小。

(2)木梳齿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解:

硬纸片在木梳上划得快时,木梳齿振动快,频率大,音调高;划得慢时,木梳齿振动慢,频率小,音调低。

故答案为:

音调;频率。

【点评】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

音调、响度和音色。

掌握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

9.相传“舜作箫,其形参差”。

说明那时的箫是由许多长短不同的竹管排成,如图所示。

演奏时,美妙的声音是由 空气柱 振动产生的;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吹出 音调 不同的声音。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也不同。

解:

演奏时,竹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

不同长度的竹管内空气柱长短不一样,因而空气柱振动频率也不同,所以音调也会不同。

故答案为:

空气柱;音调。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的原因和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

10.如图甲所示,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信息 (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另外,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如图乙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 响度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以免影响他人。

【分析】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是指告诉我们什么,也就是传递了信息,如教师讲课,告诉我们知识;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

解: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听诊器可以让医生判断病人的状况,

所以此时的声音传递的是信息;

图乙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响度,以免影响他人;

故答案为:

信息;响度。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声音在传递过程中,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寒来暑往B.行云流水C.斗转星移D.龙腾虎跃

【分析】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解:

A、寒来暑往,是气温的变化,不是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B、行云流水,云和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C、斗转星移,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D、龙腾虎跃,龙和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关键是要看它的位置是否在发生变化。

12.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位同学的测量方法都是正确的

B.甲同学的测量方法是正确的,乙同学的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C.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D.木块的长度为3.89cm

【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1)首先要了解刻度尺:

①量程是多少;②零刻度是否磨损;③分度值是多少;

(2)使用时:

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

解:

A、B、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

由图知,乙同学测量方法正确。

两选项均错误;

C、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此选项正确;

D、乙同学测量时,木块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在2.8cm和2.9cm之间偏向2.9cm一侧,估读为2.89cm,所以木块的长度为2.89cm。

此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和读数,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13.唐代大诗人李白根据北魏散文家郦道元的“朝发白帝,暮宿江陵”的句子,写成千古名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请你根据诗词中的信息估算,轻舟(船)的平均速度最接近(  )

A.20km/hB.45km/hC.90km/hD.180km/h

【分析】从诗中可以看出,单程为一千里的路程,一天就可以走个来回,根据公式

可求平均速度。

解:

平均速度V=

≈41.7km/h。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关键是学会从题目所给信息中得出有用的数据,这是本题的难点。

14.一列火车长600m,匀速通过长1200m的山洞,从火车完全通过山洞共用1min,火车行驶的速度是(  )

A.20m/sB.30m/sC.10m/sD.无法确定

【分析】已知火车完全通过山洞所用的时间,火车通过山洞所经过的距离等于车长加山洞长,根据公式V=

可求火车行驶的速度。

解:

火车通过山洞所经过的距离S=S车+S洞=600m+1200m=1800m,

所以火车行驶的速度V=

=30m/s。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关键是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本题的难点是求火车过山洞通过的路程,是车长加山洞长,不是单纯的山洞长度,这是最易出错的,解题过程中还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15.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打鼓时,放在鼓面上的沙粒不停的跳动,说明发声体在不停的振动

B.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少,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贝多芬双耳失聪后,用棍子顶在琴盖上聆听自己演奏的琴声,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D.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说明液体能够传声

【分析】

(1)鼓面上的沙粒振动说明发声的鼓面也在振动;

(2)放在钟罩闹钟可以传出铃声,但抽去钟罩内的一部分空气,铃声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等介质;

(3)用棍子顶在琴盖上,琴声就会通过棍子传播,引起听觉;

(4)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解:

A、打鼓时,放在鼓面上的沙粒不停的跳动说明了发声的鼓面在振动,故A正确;

B、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钟罩内有空气,当空气抽出一部分时铃声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等物质作为传声的介质,故B正确;

C、贝多芬用棍子顶在琴盖上聆听自己演奏的琴声,琴声是通过棍子传播过来的,说明了固体能够传声,故C正确;

D、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D错误。

故选:

D。

【点评】此题考查我们对于物理现象的分析能力,看到一个物理现象,我们要能够从中找出相关的物理知识,并能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相关现象得到新的知识。

16.在校园艺术节上,小梦为全校师生演奏了享誉海内外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下列有关小梦二胡演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胡弦停止振动弦还会发声

B.二胡声能在真空中传播

C.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二胡声一定不会成为噪音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根据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而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

(4)在日常生活中,凡是影响人们工作、生活、休息及干扰需要听到的声音,都是噪声;

解: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A错误;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二胡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C正确;

D、二胡声是优美动听的,但对需要休息的人来说是一种噪声,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以及噪声与乐音的区别,是一道声学基础题。

17.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

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

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

A.①②B.②⑤C.③④D.③⑤

【分析】对每个成语从声学角度分别分析,明确各自包含的声学规律,然后确定相同的一组。

解:

①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②掩耳盗铃指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③低声细语指声音的响度小;

④悦耳动听指声音的音色好;

⑤震耳欲聋指声音的响度大。

故选:

D。

【点评】声音的三个特征:

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品质和特点,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8.在学习声现象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对于这几个实验的研究目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实验是研究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B实验是研究音调与声源长短关系的,长度越短音调越高

C.C实验是研究声音是由声源振动产生的,音叉放入水中是为了放大音叉的振动

D.D实验是研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动频率关系的,频率越快响度越大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有三个特征:

音调、响度和音色,根据影响每个特征的因素分析。

解:

A、把罩内的空气抽空,就听不到声音,故探究的是声音的传播条件,故A正确;

B、吹吸管时发出的声音是靠吸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不断的剪短,空气柱越短,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是探究音调和吸管长短的关系,故B正确;

C、当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四溅的现象,此时音叉的振动将水弹起,即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成水的振动。

以便于观察和进一步的研究,故C正确;

D、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D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音调的相关的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9.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

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D.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

【分析】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