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4 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 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34478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4 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 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4 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 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4 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 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4 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 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4 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 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4 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 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docx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4 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 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4 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 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4 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 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docx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整合突破专题4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专题4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1.在一个随机交配的大种群中,某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个体占19%,那么种群中该性状的杂合子的频率是(  )

A.1%B.18%

C.9%D.81%

答案 B

解析 随机交配的大种群中基因频率保持不变,符合遗传平衡定律。

显性个体占19%,则隐性个体占81%,计算可知隐性基因的频率为0.9,显性基因的频率为0.1,因此杂合子的频率为0.9×0.1×2=18%。

2.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

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在无自然选择的作用下,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

A.30%,21%B.30%,42%

C.70%,21%D.70%,42%

答案 D

解析 亲代中A的基因频率为55%+(1-55%-15%)×1/2=70%,在无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亲代和子代的基因频率相同,故F1中A的基因频率=70%,a的基因频率=30%,根据遗传平衡定律,Aa的基因型频率=2×70%×30%=42%,D项正确。

3.图1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庭系谱图,该基因可能位于图2的A、B、C区段或常染色体上,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

A.该遗传病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因为男性患者多

C.无论是哪种单基因遗传病,Ⅰ2、Ⅱ2、Ⅱ4一定是杂合子

D.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2为携带者的可能性为1/4

答案 C

解析 Ⅱ1、Ⅱ2正常,Ⅲ1患病,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该遗传病基因可以位于常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C区段)、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B区段)上,A错误;图中有女性患者,患病基因不可能只位于Y染色体上,B错误;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Ⅰ2、Ⅱ2、Ⅱ4基因型都为Aa,若基因位于C区段,Ⅰ2、Ⅱ2、Ⅱ4基因型都为XAXa,若基因位于B区段,Ⅰ2、Ⅱ2、Ⅱ4基因型都为XAXa,C正确;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1、Ⅱ2基因型为XAY、XAXa,Ⅲ2为携带者的可能性为1/2,D错误。

4.下图中A、a,B、b表示基因,下列过程存在基因重组的是(  )

点击观看解答视频

答案 B

解析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A中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只能体现基因分离,C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相同基因分离,D为雌雄配子之间的随机结合,都不存在基因重组。

5.下列遗传图谱中4号个体不携带相关致病基因,则7号产生同时带有白化病基因和红绿色盲基因的配子的概率是(  )

A.1/2B.1/4

C.1/8D.1/16

答案 D

解析 设白化病的致病基因为a,则2号基因型为aa,3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由于4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其基因型为AA,则7号个体的基因型为1/2AA或1/2Aa,则其产生a配子的概率为1/2×1/2=1/4。

设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为b,4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则3号、4号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7号个体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则其产生Xb配子的概率为1/2×1/2=1/4。

综合上述分析考虑,7号产生同时带有白化病基因和红绿色盲基因的配子的概率=1/4×1/4=1/16。

6.如图甲、乙、丙、丁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的控制种子的圆粒与皱粒(Y、y)及黄色与绿色(R、r)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

B.乙、丙豌豆杂交后代有4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

C.甲、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2∶1

D.甲、丁豌豆杂交后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答案 D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甲(YyRr)与乙(YyRR)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A错误;乙(YyRR)与丙(YYrr)杂交,后代基因型的种类为2种,表现型的种类为1种,B错误;甲(YyRr)与丙(YYrr)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C错误;甲(YyRr)与丁(Yyrr)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3×2=6(种),表现型为2×2=4(种),D正确。

7.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控制猫体毛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当猫体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随机的1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另一条X染色体因高度螺旋化而失活成为巴氏小体。

基因型为XAY与XaXa的亲代杂交,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雄性子代全为黑色,体细胞中可检测到巴氏小体

B.雌性子代全为橙色,体细胞中可检测到巴氏小体

C.表现型为黑橙相间的子代体细胞中可检测到巴氏小体

D.其反交的子代中表现为黑橙相间的个体不能检测到巴氏小体

答案 C

解析 基因型为XAY与XaXa的亲代杂交,子代基因型为XAXa、XaY(黑色雄猫),因此雄性子代全为黑色,不能观察到巴氏小体,A错误;当猫体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随机的1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另一条X染色体因高度螺旋化而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因此基因型为XAXa的个体表现为黑橙相间,该雌猫体细胞中可检测到巴氏小体,因此B错误、C正确;反交即XAXA×XaY,子代基因型为XAXa和XAY,子代雌性为黑橙相间的个体且能检测到巴氏小体,D错误。

8.某种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

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用A、a、B、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

将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鱼杂交,F1有两种表现型,野生型鳞鱼占50%,单列鳞鱼占50%;选取F1中的单列鳞鱼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则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  )

点击观看解答视频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D.AaBb×AAbb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遗传规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应用能力。

由F1的单列鳞鱼互交后代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可知,F1中单列鳞鱼的基因型为AaBb,因为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因此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C正确。

9.某单基因遗传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为1%,下图为该遗传病的一个家系,Ⅰ-3为纯合子,Ⅰ-1、Ⅱ-6和Ⅱ-7因故已不能提取相应的遗传物质。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此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该家系中此遗传病的正常基因的频率为90%

C.Ⅱ-8与该地区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后,所生男孩患该病的概率是1/22

D.通过比较Ⅲ-10与Ⅰ-3或Ⅱ-5的线粒体DNA序列可判断他与该家系的血缘关系

答案 C

解析 由于Ⅰ-3为纯合子,其后代正常,因此该病不可能是显性遗传病,又因为Ⅱ-5患病,Ⅰ-2正常,因此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于该家系中4号和10号个体基因型不能确定,因此无法计算出正常基因的频率;该单基因遗传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为1%,则基因b的频率为1/10,基因B的频率为9/10,该地区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性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2/11,Ⅱ-8的基因型为Bb,因此Ⅱ-8与该地区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后,所生男孩患该病的概率是2/11×1/4=1/22;由于Ⅲ-10细胞质中的线粒体来自其母亲,因此可以通过比较Ⅲ-10与Ⅰ-3的线粒体DNA序列判断他与该家系的血缘关系,但不能比较Ⅲ-10与Ⅱ-5的线粒体DNA序列。

10.玉米的基因型与性别对应关系如下表,已知B、b和T、t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型为BbTt的植株甲的T基因所在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缺失,并且缺失的染色体不能通过花粉而遗传。

若植株甲自交得F1,让F1中雌株和雄株杂交得F2。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植株甲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B.F1中正常植株均为杂合子

C.F1中雌、雄株比例为4∶3

D.F2中全部植株上只有雌花序

答案 C

解析 植株甲中发生的变异导致基因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A项正确。

基因型为BbTt的植株甲的T基因所在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缺失,并且缺失的染色体不能通过花粉而遗传,则该植株只能产生Bt、bt两种雄配子,产生BT、Bt、bT、bt四种雌配子,雌雄配子结合后产生F1,依据表格中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可知F1的性状分离比是正常植株(BBTt、BbTt)∶雌株(BBtt、Bbtt、bbtt)∶雄株(bbTt)=3∶4∶1,正常植株只有杂合体。

F1雌、雄植株杂交,雄株只能产生bt一种配子,F2全部为雌株。

11.果蝇中,红眼(B)与白眼(b)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F1全为红眼,F2白眼∶红眼=1∶3,但是白眼只出现于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不能用孟德尔分离定律解释

B.从上述结果就可判断该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

C.将F2中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每一组杂交都可获得白眼雌蝇

D.要确定该基因是否仅位于X染色体上,应将纯合白眼雌蝇与纯合红眼雄蝇杂交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杂交结果,F1全为红眼,F2红眼∶白眼=3∶1,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A错误;从实验结果不能确定眼色的相关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还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B错误;将F2中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后代雌果蝇的表现型为全为红眼或红眼、白眼均有,C错误;要确定该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可用纯合白眼雌蝇与纯合红眼雄蝇杂交,若子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D正确。

12.果蝇的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2号染色体上基因控制。

现有一群灰身果蝇(各基因型雌雄比例均等),自由交配后,F1中黑身果蝇占16%,则该群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  )

A.1/2B.2/3

C.48%D.80%

答案 D

解析 控制灰身、黑身的基因位于2号常染色体上,假设控制身色的基因为A、a,则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后,F1中黑身果蝇占16%,说明亲本中a的基因频率为0.4,A的基因频率为0.6。

亲本只有灰身,基因型是AA和Aa,设Aa所占比例是X,则AA占(1-X),依据基因频率计算公式可知,0.6=(1-X)+1/2X,X为80%。

13.测交法可用来检验F1是不是纯合子,其关键原因是(  )

A.测交子代出现不同的表现型

B.测交不受其他花粉等因素的影响

C.与F1进行测交的个体是隐性纯合子

D.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直接反映F1的配子类型及比例

答案 D

解析 用测交实验来检测F1是不是纯合子,是将F1和隐性纯合子杂交,由于隐性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所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能直接反映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D正确。

14.人类的性染色体为X和Y,存在同源区段(Ⅰ区)和非同源区段(Ⅱ区,X染色体特有的为Ⅱ-1区、Y染色体特有的为Ⅱ-2区)。

下列关于单基因伴性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点击观看解答视频

A.位于Ⅰ区的单基因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一定患病

B.位于Ⅰ区的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女性患者的父亲可能正常

C.位于Ⅱ-1区的单基因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应患病

D.位于Ⅱ-2区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均为男性,且致病基因来自其父亲

答案 A

解析 位于Ⅰ区的单基因显性遗传病,如男性患者为杂合子且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他的母亲可能正常,A错误。

15.人类编码控制正常β珠蛋白合成的基因A+位于第11号染色体上,其等位基因A和a编码的蛋白质均不正常,从而导致地中海贫血,已知这三个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A>A+>a,即基因A与A+共存时,个体表现出基因A控制的性状,如此类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复等位基因的本质差异是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B.基因型同为A+a的夫妇的子女有患病和无病之分是因为基因重组

C.都患地中海贫血的夫妇生了一个不患病的男孩,则正常情况下该夫妇基因型组合有5种

D.地中海贫血症体现的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答案 A

解析 选项A,等位基因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间的差异是碱基排列顺序的不同;选项B,基因型为A+a的夫妇后代有患病和不患病之分是基因分离、配子随机结合导致的;选项C,夫妻都患地中海贫血,但生了个不患病的孩子,推知这对患地中海贫血症的夫妇的相关的基因型组合为(AA+和AA+)或(AA+和aa)或(AA+和Aa),共有3种;选项D,该病是基因通过控制血红蛋白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

16.某二倍体植物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其中部分性状受相关基因控制的情况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是有________的DNA片段,其遗传信息蕴藏在________之中。

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之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_______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若表中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BbDd与aabbdd的两植株杂交,子代中窄叶植株占的比例为____,子代中红花窄叶细茎植株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3)若某植株体细胞的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图所示。

如果该植株形成配子时,部分四分体中相邻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基因D与d所在片段发生过交叉互换,则该植株可形成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如果该植株形成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该植株自交产生的红花窄叶子代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

(4)已知用电离辐射处理该植物的幼苗,能使A、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从原染色体随机断裂,然后随机结合在B、b所在染色体的末端,形成末端易位,但仅有一条染色体发生这种易位的植株高度不育。

现将一基因型如上图所示的植株在幼苗时期用电离辐射处理,欲判定该植株是否发生易位及易位的类型,可通过观察该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进行判断。

注:

仅研究花色和叶形两对性状,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若出现________种表现型的子代,则该植株没有发生染色体易位;

②若________,则该植株仅有一条染色体发生末端易位;

③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则A、a所在染色体片段均发生了易位,且A基因连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a基因连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

答案 

(1)遗传效应 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 代谢

(2)1/2 1/8

(3)8 1/9

(4)①4 ②没有子代产生 ③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窄叶=1∶2∶1

解析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若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BbDd与aabbdd的两植株杂交,子代中窄叶植株(B_)占的比例为1/2,子代中红花窄叶细茎植株(A_B_dd)所占的比例为1/2×1/2×1/2=1/8。

(3)若图示植株形成配子时基因D与d所在片段发生过交叉互换,则该植株可形成ABd、Abd、aBD、abD、ABD、AbD、aBd、abd共8种配子。

若图示植株形成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自交后代中红花窄叶占3/4×3/4=9/16,红花窄叶纯合子占1/4×1/4=1/16,故红花窄叶子代中纯合子占1/9。

(4)该小题可以通过顺向思维推理,再逆向书写来解决。

①假设没有发生染色体易位,则A、a与B、b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自交后代红花窄叶∶红花宽叶∶白花窄叶∶白花宽叶=9∶3∶3∶1,共4种表现型。

②据题中信息可知,一条染色体发生易位的植株高度不育。

假设仅有一条染色体发生末端易位,则不可能产生后代。

③假设A、a所在染色体片段均发生了易位,且A基因连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a基因连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则只产生Ab和aB两种配子,自交后代中基因型(表现型)及所占比例为1/4AAbb(红花宽叶)∶1/2AaBb(红花窄叶)∶1/4aaBB(白花窄叶)=1∶2∶1。

17.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Z为雄性,ZW为雌性)。

研究人员用一定浓度的芳香化酶抑制剂处理了200个性染色体为ZW的鸡蛋,发现有76个鸡蛋孵化并发育成具有完整雄性生殖器官的雄鸡(发生性反转)。

请回答:

(1)这76只雄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仍是ZW,说明生物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由上述实验可知,雌鸡的原始性腺可发育成____________;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促进雌鸡的原始性腺发育成______________;雌鸡性反转形成雄鸡后,其体内雌激素含量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鸡的芦花(羽毛黑白相间)与非芦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芦花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B基因决定。

不考虑性反转的情况下,请在方框中用遗传图解表示非芦花雄鸡与芦花雌鸡交配产生后代的情况。

(4)研究发现性染色体为WW的胚胎不能存活,据此推测,鸡的两种性染色体中,与胚胎能否存活密切相关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__

_______染色体上;遗传学家发现少数雌鸡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理论上雌鸡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后代中,性染色体组成为ZW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 

(1)遗传物质与环境共同作用(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

(2)雄鸡或雌鸡的生殖器官(雄鸡的生殖器官) 雄鸡的生殖器官 降低

(3)如图所示

(4)Z 4/5

解析 鸡的性别决定类型是ZW型,与XY型正好相反,在雌性的体细胞中存在一对不相同的性染色体,用ZW表示,雄性用ZZ表示。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基因控制的,但在个体发育时还受环境因素影响。

(2)性染色体为ZW的鸡蛋正常情况下发育成雌鸡,但用一定浓度的芳香化酶抑制剂处理后,200个性染色体为ZW的鸡蛋中有76个孵化并发育成具有完整雄性生殖器官的雄鸡,说明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促进雌鸡的原始性腺发育成雄鸡的生殖器官。

发生性反转的雌鸡体内没有雌性的生殖器官,而有雄性的生殖器官,所以其分泌的雌激素比正常的要少。

(4)与性别相关的染色体是Z和W,性染色体为WW的胚胎不能存活,说明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Z染色体上。

雌鸡的性染色体类型是ZW,在形成卵细胞时,有两种情况,一是当卵细胞的染色体为Z时,三个极体是一个Z,两个W;二是当卵细胞的染色体为W时,三个极体是一个W,两个Z。

第一种情况下结合成的受精卵为ZZ、2ZW,后一种情况下结合成的受精卵为WW(胚胎不能存活)、2ZW,两种情况合在一起,性染色体组成为ZW的概率为4/5。

18.水稻的高秆对矮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纯合高秆抗病和纯合矮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有如下结果:

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66∶9∶9∶16。

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F2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进行了_________,具体发生在________时期。

(4)有人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

①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4∶1∶1∶4。

③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遵循

(2)不遵循

(3)重新组合(基因重组) 减数分裂的四分体(减Ⅰ前期)

(4)一 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与纯合矮秆易感病的水稻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所得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

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4∶1∶1∶4

解析 

(1)F2中抗病∶易感病=(66+9)∶(9+16)=3∶1,高秆∶矮秆=(66+9)∶(9+16)=3∶1,因此控制抗病和易感病、高秆和矮秆的等位基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2)F2的性状分离比不符合9∶3∶3∶1及其变式,因此这两对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F2中出现新的性状组合,最可能的原因是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

(4)题中假设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中AB∶Ab∶aB∶ab=4∶1∶1∶4,如果假设成立,那么对F1进行测交,子代中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4∶1∶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