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发15号附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33193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发15号附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发15号附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发15号附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发15号附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发15号附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发15号附件.docx

《教发15号附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发15号附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发15号附件.docx

教发15号附件

教发〔2018〕15号附件

 

辽宁科技大学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为加强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强化质量意识,规范教学要求,使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有标准可依,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特制订本标准。

一、备课环节质量标准

备课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进行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

备课环节主要包括把握大纲、钻研教材、准备教学进度表、设计教案、开发课件、准备教具、实验预做等工作。

1.备大纲

认真研读拟开课所在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掌握所授课程在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相互关系,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和“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内容要求,掌握本课程的深度、广度及要点、重点、难点。

2.备教材

根据教学要求选择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在得到系(教研室)批准后,作为课程教学用书。

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特点,弄清教材的重点章节和各章节的重点、难点。

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处理和调整。

能够广泛阅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并根据学科知识发展前沿结合教材主干内容给学生推荐学习参考资料。

3.备学生

根据教学要求,认真了解并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结构与学习能力,选择适用于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设计适合于学生的教学问题。

根据教学中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修订教学方案。

4.备内容

熟悉课程内容体系,确定内容体系的改革创新点,突出重点、难点,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所授课程的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广泛搜集典型案例和工程实例。

明确讲课进程与思路,备课时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来编写教案,对导入新课、讲授、复习巩固、小结等过程设计合理。

教案与讲稿必须有两周以上的贮备量,经系(教研室)批准后,在教学中使用。

对完整使用过的教案与讲稿,应根据新的情况和要求及时补充、更正完善,吸收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及吸收企业最新技术,反映学科及课程的前沿学术动态。

5.备方法

在上新课前给学生明确教学实践与作业要求、课程考试类型、教学时间安排等。

备齐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目录、教学日历、课表、班级学生名册、作业、教学总结等要素。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混淆、易差错或易疏忽的问题,能采取设问、质疑、比较、讨论等方法搞清楚;能够采用讲授与自学、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意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强化学生的学习主导性和自觉性。

6.备课件

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根据学科专业及课程特点制作CAI课件或自主开发教学软件;使用CAI课件或使用电化教学设备辅助教学的课程,应在开课前进行课件使用预演、熟悉相关设备。

7.备实验

课前对演示性实验应亲自试做,对试做中出现的问题厘清问题成因、找到妥善的处置及解决办法,精心设计实验程序;对于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要求的课程,应认真制定实验方案,并在开课一天前完成实验教学的各项准备,保证实验教学如期顺利进行。

二、课堂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课堂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内容正确,条理清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方法得当,气氛活跃;组织有序,教态大方;语言艺术,板书合理;联系实际,培养能力;手段先进,知识更新;以最佳的教学效果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

1.教书育人

热爱教育事业,事业心强、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在品德、言行、举止、作风上为人师表,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关心学生。

工作责任心强,对自己、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对待教学,勇于管理;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符合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基本理论概念清楚、正确,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

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性内容应有联系实际部分,实践内容应有理论指导部分。

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讲述内容充实,信息量大,教学中注意介绍学术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3.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课程特点和不同的学生状况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体现启发性原则,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合理、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授课且效果好。

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指导。

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流畅,普通话标准,表述清楚,条理性强,注意讲课艺术,提高讲课的感染力;板书字体工整规范,设计合理,图表清晰美观。

 

4.教学组织

上课注意学生的到课率和课堂纪律,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通过适当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师生配合默契。

教学循序渐进,导入新课自然、贴切,目的性强;归纳小结清晰、准确,突出重点;课前复习内容系统,温故知新。

精心安排教学过程,不拖堂,不欠堂。

5.教学态度

仪表端正,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课前准备充分,讲课认真有热情;严格按教学进度授课,不随意停课、调课。

答疑解惑耐心细致,注意与同行和学生沟通,虚心征求学生和同行的意见并积极改进教学。

6.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具有艺术性,具有个性化;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浓,课堂气氛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给学生思考、联想、创新的启迪,培养学生思想素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作业环节质量标准

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作业环节主要包括作业设计与布置、批改、讲评等。

 

1.作业设计与布置

每门课程均应依据其性质,规定足够的书面作业量,并写入教案或讲义,内容既要密切联系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又要利于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高分析能力;既要促使学生勤写多练,满负荷学习,又要防止负担过重。

形式多样,突出重点,攻破难点,注意基本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2.作业批改

批改作业要认真、仔细、及时,保质保量,每次作业批改必须在班级人数一半以上,且应评定等级或分数,注明批改日期。

教师必须进行作业批改登记,对不合格的作业,退回重做,对做错的作业要求及时订正。

3.作业评讲

在作业与练习批改的基础上,适时进行认真总结和讲评,既能对学生作业中共性的错误进行纠正,也能对学生的不同思路进行总结和介绍。

四、辅导答疑环节质量标准

辅导和答疑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深化,是理论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辅导和答疑对于学生消化、理解、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对于教师了解授课的客观效果,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1.辅导态度

教师对待辅导和答疑认识正确,态度端正,辅导和答疑认真,学生认真配合教师的辅导和答疑工作;每次辅导后进行认真总结,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认真填写辅导答疑记录。

2.辅导时间

教师辅导应根据学生晚自习时间事先安排好辅导时间和地点,集中辅导答疑每次不少于2学时。

3.辅导方式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集体辅导和个别答疑,具体方式可多样化。

对学生进行提示、引导和点拨,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教会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程设计环节质量标准

课程设计是培养理工科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提高理论计算、结构设计、工程绘图、查阅设计资料、运用标准与规范和应用计算机等方面能力,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教学文件

(1)课程设计的教学大纲完善,执行严格。

(2)课程设计任务书和参考资料齐全,任务书对设计题目、内容、原始资料、设计步骤及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

课程设计任务书应有指导教师与教研室主任签字。

 

2.课程设计选题

(1)选题符合教学基本要求,注重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题目不能千篇一律。

(2)课程设计题目的难度和工作量应适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状况,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工作量饱满,能完成任务。

(3)课程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拟定,并经教研室主任审定。

3.课程设计指导检查

(1)课程设计指导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具备主讲本门课程的教师资格,指导教师与学生人数应保证合适的比例。

(2)教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严格要求并认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3)教师应提前将设计题目发给学生,并对学生应预先复习的有关教材内容及参考资料提出要求;课程设计每个阶段进行中要加强指导和检查,全面掌握学生课程设计的进度和质量。

指导教师每个工作日指导时间不少于4小时。

(4)严格管理,学生无违纪现象。

4.课程设计效果

(1)学生按照要求,认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图纸及说明书(或论文)内容符合大纲和各专业的具体要求;说明书思路清晰,文字通顺,书写规范。

(2)设计结束时,应做设计答辩和简明扼要的总结。

(3)课程设计成绩应由学生完成情况、质量水平、平时表现、答辩成绩等几方面综合而成。

掌握评分标准,科学、公正地评定成绩。

(4)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图纸及说明书(或论文)、课程设计(论文)成绩考核表等资料齐全,由授课教研室(或系)负责保管,一般保管五年,对于有示范意义的优秀课程设计图纸及说明书(或论文)保管期限可适当延长,指导教师负责收集齐全。

六、毕业设计(论文)与答辩环节质量标准及评价方案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教学计划规定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

进行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与检验,能培养本科生科学思维、学术规范和科研创新能力,亦是从业、创业的适应性训练。

(一)质量标准

1.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准备

(1)教学大纲、计划、评分标准等文件齐全,内容详细,符合教学要求。

(2)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具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不低于50%,每名工科教师指导设计(论文)人数原则上不超过8人,但材料类、化学类、理学类教师指导设计(论文)人数不超过6人;人、文、经、管、法类不超过10人。

(3)试验仪器、设备、材料、场地准备充分,安排合理;文献资料充足,针对性强。

2.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1)选题应符合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力求巩固、深化和扩大学生所学知识,使学生得到科研或本专业综合训练。

(2)选题要与社会生产、科研及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紧密结合,要有一定的基金项目(含学生科研、创新创业等项目)或横向合作项目的课题,工学类专业中的工程设计类课题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50%。

(3)选题深度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相适应,较好地反映了时代要求,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工作量安排合理;选题数量丰富,能够做到一人一题且学生有选择余地,若一个较大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确需几位同学共同合作完成,大题目下加副标题以示区分,并做到分工明确,独立完成分工部分。

(4)选题应不断更新,各专业每年更新率大于50%。

(5)关于毕业生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为保证实习质量,必须按照我校《辽宁科技大学学生赴校外单位做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进行有关的审批及正常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3.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教研室主任审查和系主任签字同意后方可发给学生,应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前下发;任务书必须填写规范,要有明确具体任务、目标及进度安排,并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2)指导教师必须随时掌握学生工作进度,及时辅导,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查和答疑,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期间,每周至少指导学生一次,每次不少于2学时,以便保证学生的设计进度和质量。

4.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1)毕业论文字数在8000-15000字左右,设计说明书字数在8000-10000字左右(建筑设计专业可在6000—9000字),资料袋中按目录要求齐全,各项材料符合规定要求。

(2)论文在解决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中,运用的方法和手段有创新性,论文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毕业设计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好的实践指导意义或一定的理论价值。

5.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成绩评定

(1)学生要在答辩前一周将论文交指导教师和评阅人,评阅意见字数应在100字左右。

(2)学院成立答辩委员会,负责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组织答辩事宜和学生成绩的审定等工作。

凡未完成基本工作任务、材料不全或不规范、或有抄袭行为的学生均不准参加答辩。

(3)答辩小组成员均由专业教师组成,每组答辩教师不少于3人(中、高级职称比例应在50%以上)。

(4)答辩程序科学合理,并严格履行答辩程序。

答辩教师能认真质疑,所提问题有深度、有效果;答辩小组要认真、实事求是地做好各项答辩记录。

(5)答辩前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就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过程、完成质量、工作能力等分别写出评阅意见和成绩建议;答辩后,毕业答辩小组根据学生答辩情况写出意见和评出成绩。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分、评阅教师评分和毕业答辩评分三部分构成,三部分比例分别为30%、10~30%及40%~60%。

要严格成绩评定标准,成绩评定客观,成绩符合正态分布规律,优秀率要控制在20%以内,优良率不得超过55%。

(二)评价方案

以《毕业设计(论文)与答辩环节教学质量标准》为依据,按照《辽宁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与答辩环节工作质量评价表》中评价项目的评价内涵和评价方法,对毕业设计(论文)与答辩环节质量进行评价。

对评价项目先定等再折算成分值,由各评价项目的等级分值和权重得到总的评价得分。

1.各评价等级按下列标准折算成分值:

A等(取95分)优秀、B等(取85分)良好、C等(取70分)合格、D等(取50分)不合格。

2.评价得分=∑评价项目权重*等级分值。

3.评价结果由评价得分按下列标准定等:

90≤S≤100为优秀;75≤S<90为良好;60≤S<75为合格;S<60为不合格。

附表:

辽宁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工作质量评价表

学院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题目

答辩委员会成绩

评价基元

评价要素

摘记

数值

评价等级

A

B

C

D

选题质量18%

01.目的明确符合要求

02.选题难易适当

03.理论(实际)意义

能力水平52%

04.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05.应用文献能力

06.设计(研究)能力

07.方法和手段

08.外语应用能力

09.技术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分析能力

成果质量30%

10.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水平

11.字数

12.理论(实际)价值

专家

 

评阅

 

意见

状态方程

成绩

七、考试与考查环节质量标准

考试与考查是考核学生学业的主要方式,是检查教与学效果的重要方法。

通过考试与考查能促进和巩固教学效果,促进教师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客观、准确、有效地评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对考试质量的定性或定量分析,改革和完善教学管理,使考试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1.考试组织与管理

(1)学校成立考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校考试工作的指导、协调、检查和监督。

(2)院(部)成立考试工作组,负责组织本单位管理课程的考试。

2.考试命题

(1)以教研室(系)为单位,由教研室(系)主任(副主任)负责组织该教研室(系)所授课程的命题、审题等工作。

(2)命题应严格依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能力考查为导向,深度适当,具有较大的覆盖面,各种类型搭配合理,命题过程要严谨。

(3)命题原则上应教考分离。

凡有题库的课程应由教研室组织有关人员利用试题库命题;无试题库且授课面较宽的课程,由教研室(系)组织人力进行集体命题;无试题库且授课面较窄的课程除采用集体方式命题外,经批准后,还可以由教研室(系)委托他校、他人进行命题;对集体命题确有较大困难的专业课,经批准后,可由任课教师本人命题,但必须经过教研室(系)讨论审定。

(4)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要求拟出两套及以上。

(5)试卷要求送交电子版(格式要求:

word排版,宋体小四号,B4纸型)。

命题应附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包括每题的正确答案或答案要点、每题的给分依据。

(6)口试应采取先拟议题后配题签的方式,题签数应多于考生数,试题一般不重复。

开卷考试的试题,其答案不应含有从教材或其它允许携带的资料上直接抄录的内容。

(7)对于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相同的课程,应做到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凡实行统考的课程,必须成立由三人以上组成的命题小组,负责命题工作或从试题库中抽取,或由校外专家命题。

3.考核方式

(1)综合考评课程的考核工作由开课的院(部,中心)负责管理。

(2)综合考评课程的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提出,经教研室(系)主任审核,院(部,中心)院长(主任)审批后,写入授课计划交院(部,中心)备案,并由任课教师在开学初的第一次课向学生公布。

(3)考试主要是以课堂提问、课堂测验、小论文、分组讨论、专题答辩、期中考试的方式进行,依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提倡改革考试方式,采取开卷、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口试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等方式进行。

(4)凡属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包括单独开设的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环节)都要进行考核。

教学计划规定的一门课程,在同一学期内分几个部分分别讲授的,仍按一门课程统一考核;100学时以上的课程,每学期各作为一门课程进行考核。

(5)各门课程考试前均不安排专门的复习时间,也不允许针对考试划范围;提前结束课的和体育课的考核利用课内学时进行。

(6)期末考试的笔试时间为120分钟,不得随意变动。

口试从抽考题签,个人准备到口答结束应控制在50-70分钟内完成。

4.考试过程

(1)有具体的考场规则,可操作性强,有考场记录表。

(2)每个考场至少安排2位教师监考,监考人员责任心强,坚守岗位,严格执行考试管理制度,严肃考试纪律,认真填写考场记录表。

(3)监考人员按规定要求提前领取试卷,准时分卷,及时收卷并上交。

(4)有专人巡考,能全程监控并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学生一律凭身份证和准考证或学生证参加考试。

5.成绩评定

(1)考试课程的成绩评定实行百分制,综合考评课程的成绩评定实行五级分制,其成绩评定一般应是综合平时学习态度(思想教育课还应考核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作业、实验、课程设计完成情况和课终测试、毕业答辩成绩等进行综合评定。

综合考评课程成绩的优良率不得超过60%。

不足两周的实践环节的成绩评定实行两级分制;体育课每学年记载一次成绩。

(2)阅卷教师要严格按照试前制定的评分标准评卷,一般应采取一人一题集体评卷的方式进行。

(3)有实验的考试课程,以事先由教研室(系)审核,并报院(部,中心)院长(主任)批准,备案的实验部分考核成绩和理论部分考核成绩的比例综合进行评定。

(4)课程成绩记载可实行结构分,期末考核成绩占70-80%,平时成绩占20-30%

(5)平时成绩应真实、全面、合理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作业、实验、随机测验、课堂提问等各方面的表现状况。

6.试卷分析

任课教师均应进行试卷分析,填写试卷分析表。

试卷分析应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学生成绩数据分析,二是文字说明,包括试卷反映出来的教与学的问题,经验与教训及教学上的改进意见和建议等。

八、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方案

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思维、巩固所学理论、训练学生科学研究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一)质量标准

1.实验教学文件

实验教学大纲符合规范要求,实验教学计划科学合理,计划执行情况良好;实验教学或指导书注意科学技术发展,及时更新,能使学生得到基本操作训练。

2.实验教学

实验课表制订及时,准确率高(≥98%);实验开出率≥95%(以学时数计算)。

3.实验指导

实验教师备课认真、每项实验均有试做实验记录,实验准备工作到位;实验前抽查预习,有提问,有记录;实验过程准备周密,指导认真,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实验报告批改认真,有评语;学生实验成绩分项评分标准及考核办法合理。

试卷或考核记录准确。

学生实验成绩呈正态分布,优秀率为20-30%。

 

4.实验室管理人员

责任心强,管理水平高;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工作稳定;对实验教学有一定的理论研究。

5.实验室设备

管理规范、严格;仪器设备完好率达95%以上。

6.实验室环境

实验室清洁、卫生,布局合理;实验室通风、照明、温控等设备完好;水、电、气布置合理、规范、安全;实验室防火、防盗等基本设备齐全,安全措施好。

(二)评价方案

1.评价方案

按《辽宁科技大学实验室工作质量评价表》和《辽宁科技大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表》中评价内容进行评价。

首先对各评价项目定等级并折算成等级分值:

评价等级分为A、B、C、D四级,评价结果由总的评价得分S按下列标准确定等级:

S≥90为优秀;90>S≥80为良好;80>S≥60为合格;S﹤60为不合格。

2.评价方法与程序

(1)时间:

每学期评价一次

(2)评价的实施

各学院(中心)组织对实验室进行自评,确定评价等级,然后由教务处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和评价,形成书面意见和评议结果,并向相关学院(中心)进行反馈。

 

附表:

辽宁科技大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表

院(系)名称:

教师姓名:

教学

环节

观测点

质量等级标准

评价等级

得分

优秀(A级)

合格(C级)

A

B

C

D

实验

准备(30分)

教学大纲(8分)

符合实验教学实际;围绕实验教学目标;体现教学改革要求。

有相对独立和齐全的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教材(8分)

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结合紧密,体现建设成果。

有自编的实验教材或配套的实验指导书,满足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实验项目(7分)

开设的实验项目数满足实验室开放教学要求;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项目总数的80%以上。

开设的实验项目数多于学生必做的实验项目数;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达40%。

实验准备(7分)

仪器、设备完好率高,指导教师对实验教学中各个环节准备充分。

实验室(场地)整洁,仪器状态良好,实验材料齐备;指导教师预先完成实验的试做。

实验

指导(55分)

教学内容(10分)

讲解、指导与学生实际操作各部分时间分配合理;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能使学生较清楚地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10分)

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注重师生沟通,讲究教学互动。

讲解与实践互相结合,演示与指导相互补充。

以个别指导,独立操作的方式为主完成教学内容。

实验管理(10分)

实验管理规范、有序;实验时学生的分组方式及分组人数合理。

实验室仪器、设备能得到及时维护,保障人身安全。

教学效果(20分)

全面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并完成预定的实验教学任务。

实验报告(5分)

学生实验报告格式、内容均符合要求,整体质量高;报告中含有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