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33117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七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七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七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七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docx

《七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docx

七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小学作文】

  【篇一】七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一、知识梳理

  

(一)字词积累

  yōng__肿拗__确__凿攒__脑__髓蝉__tuì人迹__至hǎn人

  声__沸dǐng衣__襟花__圃lí__歌叮__嘱shàn__笑嫉__

  妒zhù__立

  

(二)解释词语

  人迹罕至:

______确凿:

______

  人声鼎沸________徘徊:

______

  骇人听闻:

______嫉妒:

______

  ﹙三﹚文学常识(将重点地方画上横线,便于巩固)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______鲁迅原名____字___,_

  _____人,我国现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中

  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

  _,中篇小说_____,小说集,___,__散文集_____、散文诗集

  _____等。

  2、《丑小鸭》,童话,作者____,___著名作家,世界著名童话大师。

  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等。

  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_____。

_____是_____伟大的民

  族诗人、小说家,史称_____

  4、《伤仲永》选自______作者_____字_____晚号_____,

  是北宋____,______,_____

  ④重点词语翻译:

  1世隶耕()2不至()3称前时之闻()

  4通悟:

()5收族:

()6泯然:

()

  7贤于材人:

()

  ⑤重点句子翻译: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与邑人,不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其

  诗以养其父母,收族为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今夫不受之天,故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伤仲永》回答问题

  3、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根本原因是什么?

  还有其他原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最后一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世隶耕”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高尔基和爱迪生各有一句关于天才的名言,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仲永的天赋非常出色,但与这两位名人的区别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伤”字的含义是什么?

它有哪几层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1、《黄河颂》选自组诗作词,

  作品有八个乐章组成,它以

  2、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有(写出完整的两句,并注明出处及作者)

  3、注音:

  巅()澎湃()()狂澜()哺育()屏障()().......

  气魄()一泻万丈()浊流()宛转()滋长()劈()......

  4、默写:

  我站在黄河之

  巅,,。

,;

  ;;

  5、《最后一课》的作者是。

本文以为线索,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

  6、注音:

  喧()闹诧()异懊()悔郝()叟祈()祷()......

  督()学哽()住钥()匙()气氛().....

  7.“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

  钥匙。

”这是一个比喻句,句中用“监狱的大门”比喻,

  “钥匙”比喻,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是

  8、小弗郎士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9、屋顶上鸽子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①描写的对象是______。

②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

③表现了______________

  10、“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

  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

”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

  11、“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这一细节,烘托了

  一种怎样的气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也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这一细节,反映了孩

  子们怎样的心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作者是,文中以“大河奔流”比

  喻,以“崎岖山路”比喻,号召国民在艰难困

  和。

  14给加点词注音。

  险峻()崎岖()丛山叠岭()沙漠()曲调()浊流.......

  滚滚()绝壁断崖()歌曲()..

  15、根据拼音填汉字。

  阻_____(yì)悲_____(zhuàng)一_____(xia)万里_____(jiān)难险阻

  16、《土地的誓言》的作者是他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沦丧的故乡昔日的美丽、

  丰饶及自己在故乡的成长足迹,抒发了作者对沦亡的故乡,并发出

  了的誓言。

  17、给加点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

苦中不要气馁,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表现了作者的

  炽痛()泛滥()呻吟()嗥鸣()谰语()默契().......

  污秽()耻辱()胸(táng)____喷(yǒng)____高(liáng)_____斑(lán)..

  _____怪(dàn)_____(gan)_____古田垄()(gǎo)头.

  19、《木兰诗》选自编的北方的一首。

与合称为“乐府双壁”。

本诗通过对木

  兰、、的叙述,塑造了木兰这

  一、、、的巾帼英雄的形象,集

  中体现了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

  20、《木兰诗》中表现木兰轻视富贵、情重故乡的诗句

  是,;,。

  与“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相似的诗句

  是,。

诗中概括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

  悲壮的诗句是,。

诗中描写沙场征战之苦

  的句子是,。

  21、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此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

  是。

  2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使用了的修辞手法,本句的意思是。

本文中有一个通假字,含有通假字的诗句

  是,其中通,意思是。

  23、给加点字注音或写字:

  机杼()可汗()鞍鞯()啾啾()燕()山朔()........

  气金柝()kǎi()甲云bìn()著()我旧时裳小弟闻姊()来磨...

  刀霍霍()pai()头.

  24、解释词语:

著我旧时裳:

双兔傍地走:

赏赐百千强:

...

  惟闻女叹息:

愿为市鞍马:

旦辞爷娘去:

关山度若飞:

出郭相扶将:

.....

  25、诗中倒数第二段连用了“开、坐、脱、著、理、帖”6个动词,试品味它们的表达作用。

  第三单元复习

  第11课《邓稼先》人物传记

  一、重点字词

  彷páng徨huáng鲜xiǎn为人知选聘pìn挚zhì友

  (zǎi)宰割(chóu)筹划鞠躬尽(cuì)瘁

  解释下列词语

  

(1)可歌可泣: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2)家喻户晓:

每家每户都明白。

  (3)马革裹尸: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

  二、问题

  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答:

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转变作出巨大贡献得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作者为什么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第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质、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对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的具体细节的描写上。

第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坚老朋友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

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人物的具体细节。

第三,作者与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

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此,这些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

  3、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这样更鲜明地突出中国的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满腔热忱与兢兢业业的科学探索精神,以及中国人在面对自己国家事务时,表现出来的更加可贵的优秀品质,让人再次感念邓稼先之伟大。

  4、“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述这两句话。

  第一句话是对邓稼先作出的精确的评价,高度赞扬了邓稼先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二句话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

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

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的人,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5、“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超过的道路。

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

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由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

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

这两句话总结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6、概述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最本质的区别

  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真诚坦白,从不骄人,具有纯朴的农民气质,而奥本海默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物。

  △对比: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突出邓稼先的品质和献身精神)

  △小中见大:

选取平凡小事表现人物

  【篇二】七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2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过程:

  一、文学常识

  高尔基-苏联-《海燕》《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魏巍——《我的老师》—《谁是最可爱的人》

  脱脱——元代——《赵普》-《宋史》

  二、字音字形

  字音:

  发绺()两颊()诅咒()踱()步地窖()赫()然窘()迫踌()躇()摩挲()颓()唐抖擞()()揩()油虐()待恣()情剔()透遗孀()聘()用牛犊()遴()选轩()然大波萦系()()抉()择勘()察笨拙()

  字形:

弓弦-炫耀即使-既然后悔-教诲跻身-拥挤

  多音多义:

  颤抖-寒颤提问-提防调动-调节模样-一模一样恶毒-厌恶-恶心盛放-盛开负荷-荷花

  三、词语积累

  1.教师引导学生识记课文注解中的词语

  2.教师强调注意的词语:

  颓唐:

精神萎靡恣情:

放纵感情

  诅咒:

咒骂不能自已:

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已,停止。

  轩然大波:

比喻打的纠纷或风潮。

  四、古文阅读

  《赵普》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注解,一边读课文,一边疏通文意。

  2.词类活用

  碎裂奏牍掷地(使动用法使……碎裂)

  2.古今异义词

  龌龊()():

古义:

过分谨慎,拘于小节。

  明日:

古义:

第二天今义:

今天的下一天。

  颜色:

古义:

脸色今义:

色彩

  3.一词多义

  乃:

(1)太祖乃悟()

(2)见渔人,乃大惊()

  虽:

(1)虽多忌克()

(2)虽乘奔御风()

  以:

跪而拾之以归()

(2)乃以瓦布之()(3)虽乘奔御风()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4.解释词语

  A、阖户启箧()B、卒用其人()C、普少习吏事()D、寡学术()碎裂奏牍掷地()E、既薨()F、读之竟日()

  5.用原文语句填空

  文中写赵普刻苦读书的语句是:

晚年手不释卷;表现他精力旺盛的语句是:

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表明赵普性格特点的语句是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篇三】七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文字词汇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

  2梳理记叙文的有关知识

  3品析课内精彩段落

  4拓宽阅读面,培养学生的知识牵引能力

  教学重难点:

把课内学习的阅读知识应用于课外阅读

  教学方法:

竞赛活动,知识讲解,训练巩固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程

  同学们,第一单元的内容已经学完,下面我们把学过的内容归纳整合。

  (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积累累文字词汇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

  2梳理记叙文的有关知识

  3品析课内精彩段落

  4拓宽阅读面,培养学生的知识牵引能力

  二复习基础知识

  a(出示训练题)

  1看拼音写汉字或注音

  Xuánjīqiǎnliáoshìzhǐ

  念滑消寂人情故高气扬

  xuèrǒng()()()()

  戏长心血来潮乳臭未干嫌恶苦心孤诣

  2联系课文解释词语

  索然无味:

  苦心孤诣:

  言简意赅:

  3文学常识填空

  

(1)《西游记》的作者是------代的-------,其中有“八卦炉中逃大圣,-------定猿心”的情节。

  

(2)《风筝的作者是------原名---------著有散文集《》。

  (3)《忆读书的》作者是-----原名--------著有诗集《》。

  (4)马克吐温是----------国作家。

  b(学生答题)

  c(订正答案并总结讲解)

  答案:

1悬稽遣寥事趾

  虐冗xuèxiùwùyì

  总结:

字形字音要牢记,多笔少笔不可替。

  形近字形要分清,读音相同看意义。

  生字联系学过字,稍微变化把它记。

  多音生音要分明,切勿读错失面子。

  2答案:

没有一点趣味。

  这里是费尽心思的意思。

  语简单而意思概括。

赅:

完备。

  总结:

解释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的方法

  

(1)结合语境理解切实语境义

  

(2)根据所学词语同义置换

  (3)分析词语中的重要语素

  3答案:

(1)明吴承恩五行山下

(2)鲁迅周树人朝花夕拾(3)冰心谢婉莹繁星春水(4)美

  总结:

中考要求:

a新课标推荐的篇目识记主要情节

  b中国历代作家要求识记笔名原名朝代生平及主要作品

  c外国作家要求识记姓名国籍及主要作品

  三复习记叙文知识点

  师生共同回忆:

  ●记叙文是以写人、叙事、写景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的顺序有:

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的文章一般以时间(事情的发展)为顺序来记叙。

  ●记叙的详略:

所谓详略指文章的取材、组材的详细与简略的问题。

记叙的详略由文章的主题而定,凡是对主题思想起重要作用、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就展开来具体叙述,即“详写”;而对主题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叙述,即“略写”

  ●记叙文的语言:

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应由此体会作者充溢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所揭示的整体意义。

七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记叙文的主旨:

包含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两方面,一般用“通过表现”的格式概括表达。

  四课内语段品析

  a出示课内阅读题

  1、《忆读书》第六、九、十段

  

(1)选文以___为顺序安排材料,标志性词语是__

  

(2)分别概括三段的内容:

七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3)由选文可见读书的好处有___、___

  2《风筝》第四、五、六、十二段

  

(1)按要求填空

  时间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

  起因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

  

(2)“精神的虐杀这一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我得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

”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但是,四面有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属于________描写,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结构来说的作用:

  b学生答题

  c出示答案、总结讲解

  (答案略)

  总结:

1.答题法则:

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中找。

⑴用原文语句回答:

摘录全句。

⑵用自己的话回答:

截取关键字词作为答题要点。

  2修辞方法的判断及作用: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写出了---------排比强调了--------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有感染力。

  3.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1)渲染-------气氛

(2)衬托人物-------心情。

  4概括故事内容。

  方法:

⑴谁(为什么)干什么(怎么样);

(2)。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5

(1).文章的开头;

  作用:

⑴开篇点题;⑵总领全文;⑶引起下文(4)为下文作铺垫(5)设置悬念。

  

(2).文章的中间;

  作用:

⑴独立成段的是过渡句(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⑵段末的总结句是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3).文章的末尾;七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作用:

⑴篇末点题,画龙点睛;⑵总结全文,深化中心;⑶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五课外阅读拓展

  a出示阅读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童话,并不只是给儿童读的。

  我在成年之后,还常常读童话,每当烦心的时候,从书架上随手扯出的书,必是童话。

比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我就读过多遍,他也被翻译成“人鱼公主”。

比较起来,我更喜欢“人鱼公主”这个名字。

海的女儿,好像太神圣了些。

人鱼呢,就显得神秘而灵动,还有一点点怪异。

  大约八岁的时候,我第一次读到人鱼的故事,读完后泪流满面,抽噎得不能自已觉得那么可爱、美丽的公主,居然变成了大海上的水泡,真是倒霉极了。

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看到湖面上、河面上甚至脸盆里的水泡,就有些发呆,心中疑惑的想,这个水泡,是不是善良的人鱼公主变成的呢?

看到风把小水泡吹破,更是分外伤感。

  大约十八岁的时候,又一次比较认真地读了人鱼公主。

也许是情窦初开,这一次很容易地读出了爱情。

原来,这是一篇讲爱情的童话阿!

你看,他之所以能忍受那么惨烈的痛苦,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

她忍受了非人的折磨,在刀剪样的甲板上跳舞,它是宁肯自己死,也不要让自己所爱的人死。

这是一种多么无私和高尚的不求回报的爱啊!

  到了二十八岁的时候,我已经做了妈妈。

这时来读人鱼公主,竟深深的关切起人鱼公主的家人来了。

她的母亲在生了六个女儿之后去世了,我猜想这个女人临死之前,一定非常放心不下他的女儿,不论是最大的还是最小的。

它一定在三在四地交代给公主的祖母老皇后,要照料她的孩子,特别是最小的女儿。

  到了三十八岁的时候,以为我开始写小说,再读人鱼公主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探讨前途生的写作技巧来了。

我有点纳闷,安徒生在写作之前,有没有一个详尽的提纲呢?

我的结论是——大概没有。

似乎能观看到安徒生的某种随心所欲,信马由缰。

当然了,大轮廓走向他是有的,这个缠绵悱恻、一波三折、集邮血泪也有波浪的故事,一定是在他的里酝酿许久了。

但是,连续了几遍之后,感到结尾处好像有点画蛇添足。

  现在,我四十八岁了。

又读了几遍人与公主。

这一次,我心平气和,仿佛开眼洞天,有了一番新的感悟。

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

无论海底的世界怎样瑰丽富饶,因为没有灵魂,所以人鱼公主毅然离开了自己的亲人。

人鱼公主是顽强和坚定的,她选定了自己的道路就决不回头。

终于,他得到了自己成就一个灵魂的机会。

在一个接一个严峻的考验之后,在肉体和精神的磨砺煎熬之后,她有踏上了寻找不朽灵魂的漫漫旅途。

  这个悲壮而凄美的寻找灵魂的故事,是如此地动人心弦,常读常新。

于是想,当我至十八岁六十八岁一百零八岁(但愿能够)的时候,不知又读出了怎样的深长?

  1.对于《海的女儿》这篇作品,作者为什么更喜欢“人鱼公主”这个名字?

答:

  2.文章中加点的“信马由缰”这个词语,在文章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

  3.作者认为安徒生的《海的女儿》在写作技巧上有什么不足?

  答:

  4.作者在不同的时起阅读《海的女儿》产生了不同的感受。

请依据文章内容对下列时期作者的感受加以概括。

  1八岁时:

  2十八岁时:

  3二十八岁时:

  4三十八岁时:

  5.作者说,现在读《海的女儿》,感到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

你认为这里的“灵魂”指的是什么?

作者在这个时候赞扬了“海的女儿”怎样的精神?

  答:

“灵魂”的含义:

  赞扬的精神:

  6.文章的结尾具有怎样的作用?

  答:

  童年风筝梦

  窗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

我不甘寂寞,来到野外。

天好蓝,朵朵白云点缀其上。

几只高高飞翔的风筝牵动了我的思绪,将我带回如梦的童年

  童年的我是不曾拥有过玩具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一只绿色的蜻蜓形状的风筝。

于是拥有一只风筝,成了我童年的梦。

曾多少次,在梦中放飞风筝,醒来却是一场空。

怎么办呢?

向爷爷要,爷爷用烟袋竿敲我;向父亲要,父亲大声怒喝;向母亲要,母亲皱眉摇头。

在刚刚填饱肚子的日子里谁还会去关心一个不起眼的小孩的梦想呢?

然而,我要拥有一只风筝的愿望却与日俱增。

  终于,一天村里来了一个人,带了好多风筝,其中有我盼望已久的绿蜻蜓。

我随一群孩子紧紧围住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