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园林特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831544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8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植物园林特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园林植物园林特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园林植物园林特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园林植物园林特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园林植物园林特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植物园林特性.docx

《园林植物园林特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植物园林特性.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林植物园林特性.docx

园林植物园林特性

园艺园林学院

《园林植物与运用》笔记

姓名:

付堯

第一章园林植物的园林特性

1.1园林植物的美学特性

1.1.1园林植物美学特性的意义和特点

园林植物在美学方面的几个特点:

(1)园林植物美的自然特性;园林植物在生长期中,会呈现出不同的、自己所特有的外部形态,会产生不同的观赏效果,这就是植物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特性。

(2)园林植物的时空特性;园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受生境条件的影响和年龄季节的变化,各种美的表现形式会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在时间是和空间上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3)园林植物的延伸特性;园林植物的美,除了通过人体感觉器官直接感受之外,还能通过人的思维器官加以比拟、联想,使园林植物的美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延伸,形成园林植物的风韵美或抽象美,这种美比形式美更广阔、深刻、持久。

1.1.2园林植物的树形及其观赏特性

1.1.3园林植物的叶及其观赏特性

彩叶植物:

一些园林植物的叶子颜色以绿色为基调,上面分布有各色各样规则或不规则的斑纹或线条,称之为彩叶植物。

1.1.4园林植物的花及其观赏特性

1.1.5园林植物的果及其观赏特性

1.2园林植物的园林应用

1.2.1应用园林植物造景

(1)园林植物造景的形式;规则式、自然式

(2)植物造景中的美学原理;

①多样与统一;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尺寸等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产生多样性,但他们之间还应保持相似性,达到和谐统一。

②对比与调和;不同植物配置在一起时,要注意互相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原理,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

但单有调和会单调,只有加入对比,才使景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③节奏与韵律;在植物组景中,植物配植有规律的重复,又在重复中发生变化。

④均衡与稳定;自然界静止的物体都要遵循力学原则,以平衡的状态存在。

1.2.2运用园林植物与其他景物的配合

1.2.3运用园林植物组织空间

(1)用并列延续的植物序列引导视线,形成视线通道

(2)形成框景

(3)利用植物的延续使不同性质的空间产生渗透和交融

(4)划分虚空间

(5)遮挡视线、分隔空间

1.2.4运用园林植物修饰地形

1.2.5运用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加强园林景物的季节特点

1.3园林植物的配置

1.3.1园林植物配置的任务

(1)充分发挥不同植物的美学特性,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2)适应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形成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

(3)发挥某些植物的特殊功能

1.3.2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1)植物配置的美观要求

(2)植物配置的适用要求

(3)植物配置的经济要求(4)植物配置的功能要求

(5)植物配置的景观要求

1.3.3园林植物配置的方式

(1)树木的配置

规则式配置:

树木按一定的株行距和角度栽植成整齐的几何图形的方式

自然式配置:

指植物没有一定的株行距和固定的排列方式,自然灵活、叁差有致,是一种师法自然植物群落构图的配置方式。

(2)花卉的配置

①花坛;凡是具有一定几何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观花或观叶的植物,从而构成有鲜艳色彩或华丽图案的称为花坛

②花镜;是园林中从规则式到自然式构图的过度形式,其平面轮廓与带状花坛相似,植床两边是平行的直线或有轨迹可寻的平行曲线,并且至少在一边用常绿木本或草本矮生植物镶边。

③花丛;花丛是园林绿地中花卉的自然式种植形式,是绿地中花卉种植的最小单元或组合。

④花池、花台;花池是指边缘用砖石围护起来的植床,其内灵活自然地种植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园林植物以供平视欣赏植物本身的姿态、线条、色彩和闻香等综合美。

⑤图案式种植

第二章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养护

2.1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

植物的生长:

通常是指植物体重量和体积不可逆的增加过程

植物发育:

是指植物体器官和机能经过一系列复杂质变以后产生与其相似个体的过程。

2.1.1园林植物的生长

光合作用:

是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呼吸作用:

是指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酶的参与下,逐步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1.2园林植物的发育

植物的营养生长:

是指其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

此阶段的特点是树冠(主要是乔、灌木)和根系的离心生长快速;光合和吸收面积迅速扩大;同化物质累积逐渐增多,为生殖生长准备条件。

植物的生殖生长:

是指其生殖器官(花芽、花、果、种子)的生长和发育。

生殖生长的发生必须在营养生长开始减弱时才能进行;同时生殖生长又要求一定的营养生长作为基础。

即营养生长阶段是积累,而生殖生长阶段是转化和繁育后代。

花芽形成的决定条件:

结构物质、能量物质、生长调节物质和遗传物质4个条件的存在水平以及四者的相互关系。

花芽分化的外部条件:

通过刺激内部因素的变化并启动有关开花的基因,然后在有关开花的基因指导下合成特定蛋白质,从而促进生理分化和形态分化。

短日植物:

指在24h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短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

对这些植物适当延长黑暗或缩短光照可促进或提早开花。

常日植物:

指在24h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

对这些植物延长光照可促进或提早开花,若延长黑暗则推迟开花或不能开花。

日中性植物:

这类植物的成花对日照长度不敏感,只要其他条件满足,在任何长度的日照下均能开花。

春化作用:

这是指某些植物在个体生育过程中要求必须通过一个低温周期,才能继续下一个阶段的发育,即低温促进植物发育的现象。

2.2园林植物的整体性

相关性:

植物的某一器官的生长发育,常能影响另一器官的形成和生长发育,这种表现为相互促进、抑制或补偿的关系,称为相关性。

2.3园林植物栽培设施

园林植物栽培设施:

是指一切改变局部环境条件以适应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一切设施,包括温室、塑料大棚和阴棚等。

设施栽培园林植物的目的:

(1)通过改变小气候的气候条件,达到调节产期或提高品质的目的。

(2)可控制病虫的危害(3)可节省劳动力和计划生产。

温室:

以有透光能力的材料作为全部或部分维护结构材料,建成的一种特殊建筑,能够提供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塑料大棚:

俗称冷棚,是一种简易实用的保护地栽培设施,采用竹木、钢材等材料,建成拱形棚并覆盖塑料薄膜,调节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能使花卉提早生长或延迟休眠。

阴棚:

指在固定的遮阴网下栽培花卉的设施。

2.4园林植物的繁殖

2.3.1有性繁殖

也称种子繁殖,是以植物的种子作为繁殖体进行植物繁殖的一种方法。

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因子:

水分、温度、氧气

种子的储藏方法:

干燥储藏法、层积储藏法、水藏法

2.3.2营养繁殖

是指利用园林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进行繁殖而获得新植株的繁殖方法,通常包括扦插、压条、分株、嫁接等方式。

2.3.3组织培养

将植物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一定培养基上,在密闭的容器内进行培养,从而得到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2.3.4孢子繁殖

园林植物的栽植

2.4.1乔木的栽植步骤

(1)起苗(5)深浅适度,根土密贴

(2)挖大植穴(6)淋定根水,上下投湿

(3)适时种植(7)支柱护树,盖草保湿

(4)疏枝减叶,齐直种植(8)预备大苗,及时补植

2.5园林植物的土、肥、水管理

2.5.1土壤管理

土壤改良和管理:

关键的措施是在定植时下足基肥,并且于每年追施复合肥和有机质肥;若在酸性土壤中,还须施石灰以中和土壤酸性和提高土壤中的有效成分,并适时松土、除草和地面覆盖。

肥料种类:

基肥、追肥

施肥方法:

土壤施肥、根外追肥

施肥注意事项:

(1)要选择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时施肥;阴雨天由于树根吸收水分慢,不但养分不易吸收,而且肥料还会被雨水冲刷,造成浪费。

(2)有机质肥必须充分腐熟,并用水稀释后施用;这样才不致伤根,吸收也快,肥料在腐熟过程中杀灭害虫、病菌和杂草种子,对植物生长有益。

2.6园林植物的整形和修剪

园林植物的整形:

是指在木本园林植物生长前期(幼树时期)为构成一定的外形而进行的骨干枝生长调整,也包括植物年生长周期中的形状再调整。

所谓修剪,是指植株成形后的枝条修整,目的是维持和发展这一既定树形。

顶端优势:

是指一切植物及其各级枝条,从基部到顶端,其顶芽萌发的枝在生长上总是占着优势的现象。

修剪的基本方法;短截、疏枝、摘心

常用修剪的方式:

自然形修剪、造型修剪

2.7园林植物的花期调节

2.7.1花期调控的意义:

(1)由于准确安排栽培程序,可缩短生产周期,加速土地利用周转率

(2)根据市场及应用需求按时提供产品,以丰富节日或经常的需要。

(3)使同一种类的花卉在不同时期开花,均衡生产,解决市场的旺淡矛盾,达到周年供应。

(4)按时供花可获得有利的市场价格。

植物开花的条件:

(1)植物必须达到一定大小、年龄或发育阶段,即必须有足够的营养积累和一定的激素水平

(2)植物的光周期反应和春化作用的影响

(3)环境条件的影响

光对开花的影响主要是:

光照强度和光周期现象

控制园林植物开花的重要环境因子:

光照、温度、水分

花期调节的方法

(一)一般园艺措施

(1)调节播种期;对生长和开花的温度范围要求较宽的种类,往往早播早开花,迟播迟开花。

故调整播种期,可使其在预定时期开花。

(2)栽培技术调节植物生长速度和开花期;采用摘心、修剪、摘蕾、摘叶等措施,调节植物生长速度,对花期调控有一定的作用。

(3)肥水管理调节开花;球根和鳞茎等在干燥环境中,分化出完善的花芽,直至供水时才生长开花。

只要掌控吸水至开花的天数,就可以用开始供水的日期来控制花期。

对于部分木本花卉,可人为控制水分和养分,使植株落叶休眠,再于适当的时候给予水分和肥料供应,可解除休眠,促使发芽生长和开花。

(二)温度调节

①增加温度:

对于花芽已经形成,正处于强迫休眠状态的园林植物,用加温处理可使之开花。

②降低温度:

冷藏抑制生长,推迟开花期;为使早春开花的种类于秋季再次开花,,可在春季不让开花或在开花后加强肥水管理后又控制浇水促进花芽分化,然后人为创造低温(冬天)环境,使植物提前休眠,于晚秋再次开花,从而实现春花秋开。

(三)调节光照

①短日照处理促使短日照植物开花

②长日照处理抑制短日照植物开花

③颠倒昼夜,即白天遮光夜晚加光使晚上开花的种类白天开花

(四)应用生长调节物质;如赤霉素(GA)对一些花卉(如花叶万年青)有促进成花作用,而对其他多数花卉(如菊花)具有抑制成花作用。

第三章园林植物的分类

3.1园林植物分类的方法

植物系统分类法:

也称植物分类学方法,它主要是通过研究和描述植物变异,探讨这种变异的因果关系,并对植物进行鉴定、命名、分类、建立自然分类系统,按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单位,依照一定的阶层系统排列,将各种植物分门别类。

园林植物实用分类法:

是以植物系统分类法中“种”为基础,根据园林植物的生长习性、观赏特性、园林用途等方面的差异及其综合特性,将各种园林植物主观地划归不同的大类。

3.2植物系统分类法

3.2.1物种的概念

物种:

又简称为“种”,是在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类群,这个类群中的所有个体都有着及其近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征,个体之间可以自然交配产生正常的后代而使种族延续,它们在自然界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是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

亚种:

是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地变化,在地理分布上也有较大范围的地带性分布区域的“种”内变异类群。

变种:

是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变化,但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区域的“种”内变异类群。

变型:

是指在形态特征上变异较小的类型。

栽培品种:

由人工培育而成的植物,当达到一定数量成为生产资料时即可称为该种植物的“栽培品种”。

3.2.2分类等级及分类系统

(1)恩格勒系统;以假花学说为依据,由德国的恩格勒的两部巨著,即《植物自然分科志》和《植物分科志要》而建立的。

(2)哈钦松系统;以真花学说为依据,由英国的哈钦松在其著作《有花植物志》中建立。

3.2.3植物的命名

双名法:

即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组成,第一个词为属名,属名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词为种加词,种加词的第一个字母一律小写。

完整的学名还要求在双名法之后加上命名人的姓氏缩写。

中文名:

是指得到《中国植物志》等国内权威著作认可的正式的中文名称。

3.3实用综合分类法

3.3.1绿荫树类

庭荫树:

是指栽植于园林绿地中以其绿荫供游人纳凉防晒为主要目的,兼具观赏价值的树种。

树种选择:

应选择树冠宽广、整齐美观、枝叶浓密、花果香艳,无刺激性气味、树干光滑而无棘刺的树种。

园景树:

又称独赏树、孤植树或赏型树,指栽植于园林绿地中常独立成为中心景物(或视觉焦点),主要表现树木体型之美的树种。

树种选择:

树体高大雄伟,树形优美而具特色、寿命较长。

行道树:

是指栽植于园林绿地的道路系统中以美化、遮阴、防护和保护路面为主要目的的树木。

3.3.2观赏棕榈类

棕榈科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

乔木、灌木或藤本。

干常不分枝,单干或丛生,常覆以残存的老叶柄基部或叶脱落后留有环状痕迹。

叶常聚生于茎顶或在攀援种类中散生于茎上,羽状或掌状分裂。

树形、叶姿优美,具有热带风情。

而且抗旱性强、落叶少、易管理。

3.3.3观赏竹类

观赏竹类:

是指禾本科中有明显观赏价值的竹类植物。

3.3.4风景林木类

是指栽植于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城市绿化隔离带、动植物园等风景林区,具有较好的生态功能和群体景观的一类乔木树种。

3.3.5花灌木类;指有美丽芳香的花朵或色彩艳丽的果实的灌木和小乔木。

3.3.6绿篱和绿雕塑类

绿篱植物:

是指成列或成行地栽植,常通过人工修剪以形成一定的外形,充当篱笆、屏障、防风固沙等功能的植物。

绿雕塑植物:

是指对孤植、列植或群植的植物进行整形修剪,以形成各种几何形状或动物外形,用来美化环境,供人们观赏的植物。

3.3.7藤蔓类;木质藤本和草质藤本的总称

藤蔓类植物的特点:

生长迅速,具有深扎的根系和细长而坚韧的茎蔓,依靠特殊的攀援器官或本身的缠绕特点向上或向四周生长。

3.3.8一二年生花卉类

一年生花卉:

这类花卉一般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完成其生活史,通常在春天播种,夏秋开花结实,然后枯死。

二年生花卉:

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其生活史,通常在秋季播种,次年春夏开花。

多年生做一二年生栽培的花卉:

其个体寿命超过两年,能多次开花结实,但在人工栽培的条件下,第二次开花时株型不整齐,开花不繁茂,因此常作一二年生栽培。

3.3.9宿根花卉类;是指生活多年而没有明显木质茎的植物

3.3.10球根花卉类

是指地下部分肥大呈球状或块状的多年生草本花卉。

分为球茎类、鳞茎类、块茎类、根茎类、块根类。

3.3.11仙人掌与多浆植物类

多浆植物:

是指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干旱地区或森林中,植物中茎、叶具有发达的蓄水组织,呈现肥厚而多浆的变态状植物类型。

3.3.12水生花卉类

水生花卉:

是指生长于水中、沼泽地或湿地的观赏植物。

分为挺水类、浮水类、漂浮内和沉水类。

3.3.13草坪与地被植物类

草坪植物:

是指一些适应性较强的矮性禾草。

它们均具有叶丛低矮而密集,具有爬地生长的匍匐茎或匍匐枝,或具有分生能力较强的根状茎的特点。

地被植物:

除草坪植物以外,紧贴地表生长的低矮植物。

3.3.14室内观赏植物类

室内观赏植物:

是指主要以叶子作为观赏对象(包括部分叶和花共赏的品种),适宜室内较长期摆放和观赏的一类植物。

此类植物一般对光周期不敏感,比较耐阴,喜散射光,畏直射光,喜温暖多湿的气候。

3.3.15特色植物类

(1)观赏蕨类

(2)兰科花卉(3)盆景树类

盆景:

指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经过艺术处理和园艺加工,在盆钵中集中、典型地表现大自然的优美景色,同时以景抒情,创造深远的意境,达到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分为桩景类(树桩盆景)、山水类(山水盆景)、树石类(水旱盆景)

第四章绿荫树类

4.1绿荫树类概述

一、为什么说从许多角度而言,乔木都应该是整个园林绿化的主体?

(1)首先,从景观角度考虑;乔木能构成室外环境的基本结构和骨架,从而使布局具有立体的轮廓,体现地方特色。

(2)其次,从生态效应考虑;乔木借着其宽大的树冠,在改善、优化城市环境质量方面,起着灌木和地被植物无法代替的作用。

(3)其三,从经济角度考虑;乔木生命周期长,养护费用远比灌木和地被植物少得多。

二、绿荫树类包括庭荫树、园景树、行道树三类。

(1)庭荫树

是指栽植于园林绿地中以其绿荫供游人纳凉防晒为主要目的,兼具观赏价值的树种。

树种选择:

树冠宽广、整齐美观、枝叶浓密、花果香艳,无刺激性气味、树干光滑而无棘刺的树种。

(南方以常绿阔叶树为主,如蝴蝶果、人面子、榕树。

北方以常绿针叶树或落叶阔叶树为主,如银杏、刺槐)。

配植:

多植于路旁;池边;廊、亭前后或与山石建筑相配;

(2)园景树

又称独赏树、孤植树或赏型树,指栽植于园林绿地中常独立成为中心景物(或视觉焦点),主要表现树木体型之美的树种。

树种选择:

树体高大雄伟,树形优美而具特色、寿命较长。

配植:

广场中心、道路交叉路口或坡路转角处。

(3)行道树

是指栽植于园林绿地的道路系统中以美化、遮阴、防护和保护路面为主要目的的树木。

树种选择:

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且落叶、落花和落果对行人不会造成危害、不污染街道环境;若为落叶树,则要求发芽早、落叶迟而且落叶延续期短。

配置:

多采用规则式种植,又可分为对称式和非对称式。

4.2常用针叶绿荫树类

世界著名的五大园景树:

南洋杉、雪松、日本金松、金钱松、巨杉

常见针叶绿荫树类

南洋杉、雪松、柳杉、苏铁、福建柏、银杏、水松、水杉、竹柏、白皮松、侧柏、罗汉松、金钱松、圆柏、落羽杉

中名

科属

主要习性

观赏特性

南洋杉

南洋杉科

南洋杉属

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不抗风。

喜酸性土,忌积水地。

树形高大,树冠塔型,树姿苍劲挺拔,整齐优美,世界著名的园景树和行道树

雪松

松科

雪松属

喜光、喜温暖、凉爽、湿润气候及中性土壤。

根系浅

树体高大,树冠塔型,雄伟壮观,宜孤植或列植

金钱松

松科

金钱松属

性喜光,喜温暖湿润、不耐干旱和水湿,宜深厚、肥沃、微酸性土壤

树高干直、簇生叶展开作圆盘形,入秋变为金黄色,即为美丽

苏铁

苏铁科

苏铁属

喜光、耐旱、耐半阴,不耐寒。

宜肥沃、湿润的微酸性沙质土壤

树冠倒伞形,体态优雅端庄,终年苍劲翠绿,富有热带风光的观赏效果

银杏

银杏科

银杏属

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旱,不耐严寒和全年湿热

姿态雄伟,叶形奇特,浓阴如盖,秋色金黄

4.3常用阔叶绿荫树类

阔叶树以其庞大的树冠、翠绿的叶色、优雅的花姿、艳丽的花色、多样的果实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七叶树、石栗、糖胶树、菠萝蜜、秋枫、红花羊蹄甲、木棉、串钱柳、

喜树、橄榄、黄槐、美丽异木棉、麻楝、樟树、蝴蝶果、水翁、凤凰木、大花五桠果、猫尾木、人面子、尖叶杜英、刺桐、南洋楹、榕树、梧桐、白蜡树、银桦、幌伞枫、黄槿、铁冬青、蓝花楹、非洲楝、复羽叶栾树、大花紫薇、女贞、鹅掌楸、荷花玉兰、杧果、人心果、白千层、白兰、海南红豆、悬铃木、加拿大杨、紫檀、刺槐、垂柳、无患子、蒲桃、榄仁树

中名

科属

主要习性

观赏特性

榕树

桑科

榕属

喜光,不耐寒,耐潮湿、瘠薄,抗风,抗大气污染。

耐强度修剪

树冠庞大,姿态雄伟,绿荫浓郁,气生根入土后,形成独特的独木成林景观

女贞

木樨科

女贞属

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湿润肥沃的酸性土,不耐干旱瘠薄

生长强健,仪态大方,因抗污染力强,易繁殖,常作行道树

梧桐

梧桐科

梧桐属

喜光,稍耐阴,耐寒、瘠薄,对土质选择不严,对多种有害气体具有较强抗性

树冠圆形,树干通直,数字优雅

刺槐

碟形花科

刺槐树

喜光,不耐阴、寒及高温,喜干冷气候及湿润、肥沃土壤

树冠近卵形,树势健旺,生长迅速,春季白花满树,素洁芳香

垂柳

杨柳科

柳属

喜光,耐半阴;喜温暖湿润气候,极耐水湿,喜湿润黑色壤土

树形倒广卵形,枝叶细长柔软,

树姿婀娜

荷花玉兰

木兰科

木兰属

喜半阴、温暖湿润至凉爽气候,耐寒,要求深厚肥沃土壤

树冠圆形或椭圆形,叶大浓郁,花朵硕大,洁白芳香,是名贵的观花乔木

樟树

樟科

樟属

喜光,耐半阴、寒,喜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对CO2、SO2、F2等抗性强

树冠广卵形,枝叶茂密翠绿,绿荫效果甚佳

第五章观赏棕榈类

棕榈科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

乔木、灌木或藤本。

干常不分枝,单干或丛生,常覆以残存的老叶柄基部或叶脱落后留有环状痕迹。

叶常聚生于茎顶或在攀援种类中散生于茎上,羽状或掌状分裂;叶柄基部常扩大成鞘状。

花小,常辐射对称,两性或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有时杂性;组成分枝或不分枝的肉穗花絮。

树形、叶姿优美,具有热带风情。

而且抗旱性强、落叶少、易管理。

5.2常用观赏棕榈类

假槟榔、三药槟榔、桄榔、霸王棕、鱼尾葵、富贵椰子、散尾葵、椰子、油棕、酒瓶椰子、蒲葵、三角椰子、长叶刺葵、国王椰子、棕竹、大王椰子、金山葵、棕榈、丝葵、狐尾椰子

中名

科属

主要习性

观赏特性

假槟榔

假槟榔属

喜高温、高湿和避风向阳的气候环境和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壤土。

树干通直、形姿优美,生长迅速。

作行道树、庭院孤植、列植、群植等应用

富贵椰子

袖珍椰子树

喜温暖、湿润、半阴、幼时喜阴,成树稍耐日晒。

要求肥沃、深厚微酸性土壤,忌积水

植丛密集紧凑,叶色墨绿,耐因性强,是观赏价值较高的室内盆栽植物。

叶片可作插花材料

棕榈

棕榈属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较耐阴,成长植株较耐旱。

要求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

棕榈的树形挺拔秀丽,适应性强,能抗各种有毒气体,可植与庭院赏其树姿,尤其适于小庭园或空间稍狭窄处。

椰子

椰子属

喜高温、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

不耐寒冷,要求年平均温度24-25℃以上,最低温度10℃以上,才能正常开花结实

苍劲挺拔,树姿优美,具有浓厚的热带风情,是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风景区的园林绿化树种,可作行道树,或丛植,成片栽椰林

蒲葵

蒲葵属

喜温暖多湿气候,较耐寒,可耐0℃短暂低温,苗期稍耐阴。

喜深厚、湿润、肥沃的黏质土壤,稍耐干旱和水湿。

抗逆性较强,对CL2、SO2抗性强

树冠浓密,树形优美,抗性强,可作行道树栽植,也可作庭院丛植、列植、孤植,在南方地区也是水边置景的良好树种。

在北方可作温室栽培

第六章观赏竹类

6.1观赏竹类概述

竹类为禾本科、竹亚科的多年生常绿乔木或灌木;茎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地下茎木质,各节上的芽可萌发成地下横走的竹鞭和地面的秆。

地下茎有两种类型;一是合轴型或粗短型,另一种是单轴型或细长型。

竹类的叶分茎生叶和营养叶两种类型;茎生叶单生于秆和大枝条的各节;营养叶排成平行两列互生于枝系列化末级分枝的各节。

竹类的花期不固定,一般相隔甚长(数年、数十年乃至百年以上),某些种终年只有一次开花期,花期常可延续数月。

竹类通常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以季候风盛行的地区为多,多数种类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主产区一般年平均温度为12-22℃,年降雨量1000-2000mm。

土壤要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

竹类的繁殖,可采用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方法进行,但由于竹类极少开花,因此繁殖基本上以无性繁殖为主。

中名

科属

主要习性

观赏特性

青丝黄竹

禾本科

刺竹属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光及肥沃疏松的土壤

丛生竹,中型,竹秆色彩鲜黄,非常美观,宜种植庭院中,列植或丛植供观赏

青皮竹

禾本科

刺竹属

喜温暖湿润气候,喜深厚湿润而肥沃的土壤

竹丛密集,姿态优雅,宜用作园景树,布置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