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830917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实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社会工作实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社会工作实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社会工作实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社会工作实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实务.docx

《社会工作实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实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工作实务.docx

社会工作实务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

《社会工作实务》第一章(总分100分)

时间:

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早期的社会福利机构出现于()的城市。

A、16世纪B、17世纪C、18世纪D、19世纪

2、第一批带薪的社会工作者是19世纪晚期慈善组织会社的()。

A、友好访问员B、行政秘书C、社会工作者D、社区组织者

3、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社会工作者又重新对()模式或者改善模式发生了兴趣。

A、社会学B、心理学C、经济学D、人类学

4、()是接案阶段的第二个重要工作。

A、收集资料B、面谈C、预估D、设计方案

5、()在初次面谈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

A、主动介绍自己B、沟通C、理解D、接纳

6、中国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

A、0~14岁B、受孕起到18岁C、自出生至18岁D、0~5岁

7、行为主义理论以行为作为理论研究的中心,以()作为核心概念。

A、教育B、学习C、成长D、奖惩

8、按照中国有关法律规定和公安机关的惯例,青少年的年龄一般界定为()。

A、11~18岁B、13~22岁C、12~21岁D、14~25岁

9、以救济为主的混合青少年社会工作时期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第()阶段。

A、1B、2C、3D、4

10、青少年期的发展任务是()。

A、信任与不信任B、主动与内疚

C、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分散D、勤奋与自卑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社会工作传统实践方法的组成部分是()

A、社会政策B、个案工作C、小组工作

D、社区工作E、社会行政

2、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工作的认识论从过去的实证主义一元论转型至()多元共存之局面。

A、实证主义B、社会建构主义C、女性主义

D、精神分析E、社会批判

3、面谈的技巧有()。

A、主动介绍自己B、面谈C、沟通

D、倾听E、接纳

4、资料收集的内容和范围包括()。

A、个人资料B、身体情况C、服务对象的特点

D、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E、服务对象的类型

5、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包括()。

A、婴儿期B、幼儿期C、儿童早期

D、儿童中期E、儿童晚期

6、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可分为()。

A、无知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C、前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E、形式运算阶段

7、对生活境遇不良的儿童的救助服务包括()。

A、支持性B、保护性C、福利性

D、补充性E、替代性

8、青少年的社会性特点是()。

A、自我意识发展到了新的阶段

B、社会性交往进一步发展

C、反叛情绪明显

D、情感日益丰富,情绪容易激动

E、个性趋于稳定,但可塑性大

9、青少年自我意识中的矛盾主要表现为()。

A、内在我与外在我的矛盾B、本我与自我的矛盾C、自我与超我的矛盾

D、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E、主观我和客观我的矛盾

10、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包括()。

A、因身体不适而难以自理B、失业C、儿童无人抚养

D、心理失调E、赌博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萧条以及1935年颁布后,公共社会服务和社会工作者的就业机会不断增大。

2、职业化是以为基础的。

3、展示了服务对象的社会环境。

4、社会网络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泛指。

5、回避的依恋、反抗的依恋属于依恋。

6、充分完善和利用是儿童社区工作的重要原则。

7、成人型交流即AA对AA的平行交流方式,是的人际交往类型,也是交流分析的重点和目标。

8、ABC理论认为个人的导致了个人的情绪问题。

9、随着社会变化和新问题的出现,社会工作领域也在。

10、生态学观点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最突出的地方在于,专业工作者把着眼点置于服务对象及其环境的。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4小题,共20分)

1、优势视角

2、间接介入

3、依恋

4、抗逆力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4小题,共40分)

1、什么是社会系统理论?

2、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生态系统图的下功能是什么?

4、简述预防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六、论述题(10分)

1、试述“问题”的“心理——社会”视角及解决方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A4、B5、A

6、A7、B8、D9、B10、C

二、多项选择题

1、BCD2、ABC3、ADE4、ACD5、ABCD

6、BCDE7、ACDE8、AB9、DE10、ACD

三、填空题

1、《社会保障法》

2、专业化

3、生态系统图

4、社会支持系统

5、不安全

6、社区组织

7、成熟

8、非理性信念

9、扩展

10、互动

四、名词解释

1、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理论视角,优势视角在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时强调将他们的优点包括进来,发掘和运用服务对象的优点和自身资源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2、间接介入,是指以个人、家庭、小组、组织和社区以至更大的社会系统为关注对象,由社会工作者代表对象采取行动,通过介入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系统,间接帮助他们的行动。

间接系统的介入,通常也称为改变环境的工作,或中观和宏观社会工作实务

3、依恋是婴幼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这个人主要是母亲,也可以是别的抚养者或与婴儿联系密切的人,如家庭其他成员。

依恋主要表现为啼哭、笑、喊叫、身体偎依和跟随等行为。

4、抗逆力,可从个人潜能、经历的过程以及结果三方面来解释。

从能力来界定,抗逆力指的是个人健康地适应事情转变和处理所引致的压力之能力。

从个人经历来看,抗逆力可视为在保护性因素支持下,个人回复正常生活的重整过程。

而抗逆力作为结果时,便是经历事件后的正面、有建设性的结果。

五、简答题

1、社会系统理论是以一般系统论及其社会学版本——结构功能主义等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它把人与生活环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2、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特征:

(1)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价值准则;

(2)他们是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而不是行政官员;(3)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这些专业方法可能是由国际通则所确定的,也可能是根据本地经验发展出来的。

3、生态系统图具有如下功能:

(1)描述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

(2)以直观的方式呈现服务对象与这些系统的关系。

(3)勾勒出系统间的交流。

(4)呈现可使用资源的相关信息。

4、预防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改善青少年家庭生活环境,建立和睦家庭氛围,对“问题家庭”进行法制、人权、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摒弃不当的教养方式,坚决制止家庭暴力。

(2)改善青少年学校生活环境,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3)改善青少年社区生活环境,加强社区各组织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合作,整合各类社区资源,为青少年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

(4)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良性互动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5)倡导有效的青少年服务和发展政策等。

六、论述题

1、“问题”的“心理——社会”视角及解决方法

社会工作实务的“心理——社会”方法根植于多元因素分析的视角,是最接近传统社会工作实践的视角。

“心理——社会”方法强调从社会与个人两方面来理解服务对象和他们的问题。

从这个视角出发,社会工作首先要辨识和评估服务对象有关“心理”方面的情况(如人格、应对压力的策略、智能水平和自我功能);然后要了解他们的社会状况和处境(如不幸家史、同辈关系状况和社会参与等)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影响。

所以这种方法也被看作是一种“生理——心理——社会”视角的工作原则。

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

《社会工作实务》第二至三章(总分100分)时间:

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老龄化是一种()。

A、自然想象B、社会现象C、地域现象D、年龄现象

2、()是人口老龄化形成的前提。

A、人类寿命的延长B、婴儿死亡率降低C、出生率减少D、经济发展

3、妇女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中的基变是指()。

A、本质改变B、基础变动C、根本改变D、积极变革

4、性别与发展理论(GAD)诞生于()。

A、19世纪末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5、智力残疾通常是指智商在()。

A、60以下B、70以下C、80以下D、90以下

6、多重残疾,是指一个人在视力、听力、智力、肢体和精神病五类残疾中,具有()以上的残疾。

A、两类B、两类或两类C、三类D、三类或三类

7、(),第一个为残疾人服务的国际组织“康复国际”成立。

A、1780年B、1900年C、1911年D、1922年

8、()有关家政学的著作开始在美国问世。

A、19世纪20年代B、19世纪30年代C、19世纪40年代D、19世纪50年代

9、开发服务是欧美家庭工作的()。

A、直接服务B、间接服务C、治疗服务D、预防服务

10、香港社会福利署于1958年成立,最早开设的服务就是()。

A、家庭咨询B、家政服务C、开发服务D、家庭服务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发展趋势,中国老龄化是()三项带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上开始的。

A、“未富先老”B、“老年人口庞大”C、“速度快”

D、“边富边老”E、“差异化”

2、第五届全球老龄大会将老年人分为和()。

A、“健康老年然”B、“亚健康老年人”C、“不健康老年人”

D、“户外活动场地中的老年人”E、“户内生活型老人”

3、奥茉(Orme)认为,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应该覆盖()。

A、女性的境遇B、女性为中心的实践C、女性不同的声音

D、关注多样性E、女性的权利

4、妇女社会工作的服务目标是()。

A、发展B、预防C、赋义

D、赋权E、赋能习

5、性别分析的内容包括()。

A、相关者分析B、生计分析C、资源和限制因素分析

D、性别分析E、冲突识别

6、世界卫生组织根据不同的残疾对人的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影响的不同,把残疾分为()。

A、损伤B、能力缺失C、残障

D、残肢E、残智

7、我国把残疾分为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

A、视力残疾B、听力残疾C、言语残疾

D、肢体残疾E、智力残疾

8、采用优势视角理论辅导残疾人的重点是()。

A、信任残疾人

B、工作者的首要关注点是残疾人所具有的优势

C、多维度评估优势

D、以优势为本的方法

E、运用治疗模式

9、家庭结构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家庭的()。

A、大型化B、小型化C、多样化

D、变迁性E、功能外移

10、家庭社会工作的任务是()。

A、提供物质帮助B、促进社会和谐C、提供咨询及婚姻辅导援助

D、开展教育培训E、保持家庭稳定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不仅影响老年人对衰老的认识和适应,而且影响社会政策和制度规划制订,给社会对老年人权益的剥夺提供了合理的借口

2、互助与自助、社区增权模式的工作地点在之间。

3、认为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

4、性别与发展理论并不就妇女问题而谈妇女问题,而是关注。

5、社会性别计划的含义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性别敏感体现在从国家发展计划到一个小的项目策划中,从而实现。

6、所谓通常是指一群人之间所存在的特定联系,而这些联系的整体特点可以用作解释这群人的社会行为。

7、自我概念是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三种心理成分所构成。

8、ABC理论认为个人的导致了个人的情绪问题。

9、随着社会变化和新问题的出现,社会工作领域也在。

10、生态学观点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最突出的地方在于,专业工作者把着眼点置于服务对象及其环境的。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4小题,共20分)

1、老年社会工作

2、积极的老龄化

3、赋权

4、精神残疾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4小题,共40分)

1、什么是连续理论或为延续理论?

2、妇女参与式发展理论应用到妇女社会工作实践中,需要关注什么?

3、回归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将系统理论应用于家庭社会工作实务,需要把握好主要的概念是什么?

六、论述题(10分)

1、试述家庭治疗方法的特点。

 

第二阶段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A3、C4、D5、B

6、C7、D8、C9、A1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2、DE3、ABCD4、CDE5、ABCDE

6、ABC7、ABCDE8、ABCD9、BC10、ACD

三、填空题

1、年龄歧视

2、社区或邻里

3、活动理论

4、性别关系

5、性别公正

6、社会网络

7、自我控制

8、非理性信念

9、扩展

10、互动

四、名词解释

1、老年社会工作是指老年工作相关机构及工作人员,运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理论知识及其方法,以老年人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对象,协助服务对象提升心理调适和环境适应能力、改善社会功能以及建构完善的养老社会支持体系,最终实现使老年人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祉,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目标。

2、积极的老龄化是世界卫生组织在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向会议提出的。

积极老龄化不是取代健康老龄化,而是把老年人参与作为重要一环和健康老龄化、有保障的老龄化结合起来的一种理念。

3、所谓赋权,就是从社会性别制度中女性权力的被剥夺,分析女性问题的产生,从改变社会权力结构的角度解决问题,而不是将妇女问题还原为个体妇女自身。

4、精神残疾:

指精神病人患病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而影响其社会交往能力,并在家庭、社会应尽职能上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和障碍。

 

五、简答题

1、连续理论或为延续理论。

连续理论认为如果老年人能延续一生中一贯的活动水平,就能和社会相得益彰。

当老年人继续保持原有的活动水平时,老年人和社会的状态最好。

连续理论认为老年人进入老年阶段时,并没有进入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

相反,老年时期是以前活动模式的延续,当老年人保持与以前的活动模式一致的成熟的而完整的生活时,老年人的满意感最强。

因此,老年人只不过是青年的延续。

但是连续理论忽视了身体健康和社会环境不可预知的各种变化。

同样它也忽略了在衰老过程中老年人改变自己适应变化的潜能。

2、妇女参与式发展理论应用到妇女社会工作实践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妇女参与对自己问题的界定,而不仅仅是专家或者学者来界定;

(2)妇女参与解决问题目标的讨论,参与到解决策略的制定过程中,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解决;(3)妇女工作者与当事人是合作的关系,工作者扮演协助者的角色

3、回归理论认为,残疾人是社会上最脆弱、最无依靠的群体,他们往往需要社区内正规或非正规的服务和照顾,去协助他们在社区内继续过正常的生活。

因此,社区照顾是让残疾人回归社会的典型模式,它的目标是尽量维持残疾人等有需要人士在社区内或其自然生活环境内的独立生活,换言之,社区照顾表示提供合适的支援,让残疾人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上获得最大的独立性和自我控制.

4、将系统理论应用于家庭社会工作实务,需要把握好三个主要的概念:

(1)边界,指一个家庭与其他家庭或者外部社会单位的界限。

当社会工作实务者介入家庭时,要弄清自己所面对的家庭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以了解家庭与外在环境的互动关系。

(2)沟通方式。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沟通方式,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如果一个家庭的界限比较开放的话,则家庭成员之间的彼此谈话就显得比较自由、不受约束。

(3)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包括家庭成员在家庭结构中是如何互动交往的,家庭成员在家庭中各自扮演什么角色。

(4)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良性互动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5)倡导有效的青少年服务和发展政策等。

六、论述题

1、家庭治疗方法的特点是:

(1)家庭治疗是以家庭而不是以个人作为治疗的单位。

家庭社会工作把整个家庭作为工作的对象,从家庭整体的角度去理解个人,从对整个家庭关系的调整,达到对个人的辅导和治疗。

(2)家庭治疗的目的和焦点是改变家庭内不良的互动结构和家庭成员间不良的互动方式,从而根本上解决个人的问题和家庭的问题。

家庭治疗的关注点是家庭的结构是否合理、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和沟通方式是否合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正当和协调,家庭的

(3)家庭治疗注重家庭此时的境况以及家庭成员间互动的实际过程,并着意引导家庭向积极的方向改变。

家庭治疗的过程并不只是直线的、单对单的谈话方式,而是多元化、多层次的照顾或留意到家庭的动力和家庭系统的组织化情况。

 

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

《社会工作实务》第四至五章(总分100分)

时间:

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环境的事实的界定属于()。

A、危机调适模式B、社会医疗诊断模式

C、生活压力与疾病适应模式D、心理诊断模式

2、小组工作是在()开始被广泛运用于医疗机构中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A、一次大战之前B、一次大战之后C、二次大战之前D、二次大战之后

3、()的小组目标在于协助患者改变或改进其社会心理功能。

A、治疗性小组B、教育性小组C、互助性小组D、社会改变小组

4、社区矫正的对象包括()罪犯。

A、所有B、二种C、三种

D、四种E、五种

5、社区服务是一个独立的刑种,开始于()。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6、社区矫正中的服务对象后来增加了()。

A、缓刑人员B、假释人员C、暂于监外执行人员D、刑释解教人员

7、家庭环境层面的介入属于社区矫正介入的()。

A、直接介入B、间接介入C、中间介入D、微观介入

8、()是开展戒毒社会工作的首要前提。

A、戒毒社会工作原则B、如何看待吸毒行为

C、社会工作理论模式D、专业方法

9、研究表明,()构成了戒毒人员最基础的、最深刻的内在动力。

A、家庭支持B、朋友C、社区D、社会

10、维持阶段遇到的最大困境是吸毒者如何应对()。

A、独立障碍B、心理困扰C、社会处境D、高危情境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我国现有的学校辅导工作主要由()构成。

A、教师B、学生工作管理者C、学校心理辅导员

D、家长E、工勤人员

2、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有()。

A、全体学生B、有特殊困难的各类学生

C、学校的教职工D、学生家长E、学生生活的社区

3、医务个案工作的预估内容主要包括()。

A、个体疾病简史B、个人功能C、家庭功能

D、医疗功能E环境功能

4、在医务社会工作实践中,小组工作或小组活动的功能主要是()。

A、提供支持B、提供必要的知识C、协助病人解除面对的压力

D、重塑社会角色E、解决人际冲突

5、矫正社会工作针对罪犯的功能与作用有()。

A、矫正功能B、监管功能C、保障功能

D、服务功能E、发展功能

6、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

A、犯罪嫌疑人B、犯罪嫌疑人的亲友C、犯罪嫌疑人的工作单位

D、犯罪嫌疑人的邻里E、犯罪嫌疑人的生活社区

7、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包括()。

A、撰写调查报告B、个案辅导C、团体治疗

D、联系社会E、职业辅导

8、社区矫正的基本任务概括为()。

A、惩罚B、改造C、帮助

D、调查E、恢复

9、戒毒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包含()

A、预防B、治疗C、支持

D、发展E、改变

10、根据《禁毒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下列行为之一的需要接受强制隔离戒毒()。

A、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

B、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

C、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

D、经社区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E、经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是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传统角色之一。

2、而随着经济社会及医学实践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医学模式也由传统的生物模式转向。

3、在医务社会工作领域的社会工作者,应该始终以作为自己工作的一个重点。

4、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服务。

5、社区矫正是执行过程。

6、从建立专业关系到矫正评估和,矫正社会工作完成了一个周期

7、成瘾矫治涉及到吸毒人员生理戒毒和。

8、传统治疗式的学校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对负责。

9、学校社会工作的模式主要有传统治疗式的学校社会工作、学校变迁式的学校社会工作和

的学校社会工作三种。

10、全面人性化的关怀与良好的建立是医院工作发展的目标。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4小题,共20分)

1、传统治疗式的学校社会工作

2、广义的医务社会工作

3、社区矫正工作

4、学校社区工作方法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4小题,共40分)

1、医务社会工作在病人及其家庭中提供的服务是什么?

2、传统治疗式的学校社会工作如何对“问题学生”分析?

3、矫正社会工作者如何与矫正对象建立专业关系?

4、简述社区社会工作在戒毒领域中的应用?

六、论述题(10分)

1、试述如何运用小组工作于戒毒社会工作中。

第三阶段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D3、A4、C5、A

6、D7、A8、C9、A10、D

二、多项选择题

1、BC2、ABCDE3、ABCD4、ABCDE5、ABD

6、AB7、BCDE8、ABC9、ABCD10、ABCDE

三、填空题

1、直接服务

2、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3、社会公众的利益

4、社会福利

5、刑罚

6、跟进

7、身心康复

8、校长

9、社区学校式

10、医患关系

四、名词解释

1、传统治疗式的学校社会工作主要通过个案工作方法,对“问题学生”的异常心理和行为进行分析,并寻找造成这些异常的原因,然后提出处理方案,加以治疗。

2、广义的医务社会工作就是把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医疗、公共卫生、保健康复领域,协助病人及其家庭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多方面的问题,而且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注重对影响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的探索,积极开发社区与社会资源,促进对疾病的预防和对健康的促进和保护。

3、社区矫正工作是将罪犯放在社区内,遵循社会管理规律,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使其尽快融入社会,从而降低犯罪率,促进社会长期稳定与和谐发展的一种非监禁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