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检测通用工艺规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830167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渗透检测通用工艺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渗透检测通用工艺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渗透检测通用工艺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渗透检测通用工艺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渗透检测通用工艺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渗透检测通用工艺规程.docx

《渗透检测通用工艺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渗透检测通用工艺规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渗透检测通用工艺规程.docx

渗透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渗透检测工艺规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6年10月1日发布实施

1适用范围

1.1适用于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焊接接头表面开口缺陷的渗透检测。

1.2本规程采用了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检测方法,适用温度范围5~50℃。

当检测温度超出此范围时,应对检测方法作出鉴定,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2编制依据

TSGZ8001—2013《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

NB/T47013.1—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通用要求》

NB/T47013.5—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渗透检测》及规范性引用文件

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及现行有效的规程规范等

3定义

相关显示:

缺陷中渗出的渗透剂所形成的迹痕显示,一般也叫缺陷显示。

非相关显示:

与缺陷无关的外部因素所形成的显示。

伪显示:

由于渗透剂污染及检测环境等引起的渗透剂显示。

评定:

对观察到的渗透相关显示进行分析,确定产生这种显示的原因及其分类过程。

4检测人员

4.1从事超声渗透的人员,应按照TSGZ8001-2013《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的要求,取得(持有)相应的PT资格证书;并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执业注册管理办法》的要求,由执业单位向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办理注册手续后,方可合法执业。

4.2渗透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小数)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

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且应一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

4.3PTⅠ、PTⅡ、PTⅢ级人员应具备TSGZ8001-2013《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要求的相应能力,并承担相应的工作。

4.3.1PTⅠ级人员工作内容:

⑴正确使用渗透检测设备;

⑵按照渗透检测操作指导书进行检测操作;

⑶记录检测数据,整理检测资料;

⑷执行检测环境场所安全管理、安全防护、安全防火的相关规定。

4.3.2PTⅡ级人员工作内容:

⑴实施或者监督Ⅰ级检测人员的工作;

⑵编制(或审核)渗透检测操作指导书;

⑶评定(或审核)检测结果,编制(或审核)检测报告;

⑷对Ⅰ级检测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工作指导;

⑸遵守质量体系文件、相关规程规范标准的规定。

4.3.3PTⅢ级人员工作内容:

⑴实施或者监督Ⅰ级和Ⅱ级检测人员的工作;

⑵负责渗透检测的技术管理、无损检测装备性能和人员技能评价;

⑶编制和审核渗透检测工艺规程;

⑷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定或者解释;

⑸向Ⅰ级和Ⅱ级检测人员说明规范、标准、技术条件和工艺规程的相关规定;

⑹对Ⅰ级和Ⅱ级检测人员进行技能指导和培训;

⑺遵守质量体系文件、相关规程规范标准的规定。

5渗透检测设备和器材

5.1渗透检测剂

5.1.1渗透检测剂包括渗透剂、清洗剂和显像剂。

本规程采用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检测,渗透检测剂按表1选用。

选用其它牌号的渗透检测剂(喷灌)时,其性能应满足本规程的要求。

表1渗透检测剂选用

名称

类型

制造商

渗透剂(喷灌)

HP-ST

吴江市宏达探伤器材有限公司

清洗剂(喷灌)

HR-ST

显色剂(喷灌)

HD-ST

5.1.2渗透检测剂应满足如下要求:

⑴渗透检测剂必须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并附带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⑵渗透检测剂应放在温度为10℃~40℃的暗处保存,并应避免阳光直射;

⑶喷罐表面不得有锈蚀,喷罐不得出现泄漏;

⑷渗透检测剂必须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对工件无腐蚀,对人体基本无毒害作用;

⑸对镍基合金材料检测时,应有生产商提供的硫的总含量质量比少于200×10-6的证明文件;

⑹对奥氏体钢、钛及钛合金材料检测时,应有生产商提供的卤素总含量(氯化物、氟化物)质量比少于200×10-6的证明文件;

⑺对同一检测工件,一般不能混用不同类型的渗透检测剂。

5.2光照度计

5.2.1TES1332A型光照度计1台,应有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白光照度的测量按使用说明书进行。

5.2.2光照度计至少每年送经认可的校准机构校准一次,有效期以校准证书为准。

5.3试块

5.3.1试块包括铝合金试块(A型对比试块)和镀铬试块(B型试块),购置的试块须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并符合JB/T6064《渗透试块通用规范》的要求。

铝合金试块见图1,镀铬试块见图2。

图1铝合金试块(A型对比试块)

图2镀铬试块(B型试块)

5.3.2铝合金试块主要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⑴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检验渗透检测剂能否满足要求,以及比较两种渗透检测剂性能的优劣;

⑵对用于非标准温度下的渗透检测方法作出鉴定。

5.3.3镀铬试块主要用于检验渗透检测剂系统灵敏度及操作工艺正确性。

5.3.4发现试块有阻塞或灵敏度有所下降时,应及时更换。

5.3.5试块使用后要用丙酮进行彻底清洗,清除试块上的残留渗透检测剂。

清洗后,再将试块放入装有丙酮的密闭容器中浸渍30min,干燥后保存。

5.4检测现场

检测现场应有足够的空间,能满足检测的要求,检测现场应保持清洁。

6工艺规程涉及的相关因素及其范围

本规程所涉及的相关因素及其范围见表2,如相关因素的变化超出规定时,应重新编制或修订工艺规程。

表2工艺规程涉及的相关因素及其范围

相关因素

相关因素范围或要求

被检工件的类型

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焊接接头

依据的法规、标准

见本工艺规程2

检测设备器材

HP-ST渗透剂、HR-ST清洗剂、HD-ST显像剂

铝合金试块(A型对比试块)、镀铬试块(B型试块)

TES1332A型照度计,至少每年校准一次

检测工艺

渗透方式

溶剂去除型着色

去除方式

溶剂去除

干燥方法

不要求

显像方法

溶剂悬浮显像

观察方法

目视观察

检测技术

溶剂去除型着色(ⅡC-d)渗透检测

工艺试验报告

缺陷评定与质量分级

按照NB/T47013.5-2015评定、分级

7检测时机

除非另有规定,焊接接头的渗透检测应在焊接完工后或焊接工序完成后进行;对于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至少应在焊接完成24h后进行焊接接头的渗透检测,并符合相应规程规范的要求。

8检测灵敏度

灵敏度等级分为A级、B级和C级,不同等级在镀铬试块上可显示的裂纹区位数见表3,应根据验收规范及设计要求选择灵敏度等级,一般应选择C级。

表3灵敏度等级

灵敏度等级

可显示的裂纹区位数

A级

1~2

B级

2~3

C级

3

9安全要求

渗透检测剂应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并遵循国家、地方颁布的所有有关安全卫生、环保法的规定,渗透检测应在通风良好或开阔的场地进行,当在有限空间进行检测时,应佩戴防护用具。

10渗透检测操作指导书

10.1渗透检测前,应针对具体检测对象,根据委托、设计要求、相关规程标准和本工艺规程编写操作指导书,渗透检测操作指导书见附录1,JL/PT—01,编写操作指导书时应将相应要求和参数具体化,涉及返修、扩探的,应与原检测工艺一致。

10.2渗透操作指导书在首次应用前应进行工艺验证。

⑴使用新的渗透检测剂、改变或替换渗透检测剂类型或操作规程时,实施检测前应用镀铬试块检验渗透检测剂系统灵敏度及操作工艺正确性。

⑵一般情况下每周应用镀铬试块检验渗透检测剂系统灵敏度及操作工艺正确性。

检测前、检测过程或检测结束认为必要时应随时检验。

⑶在室内固定场所进行检测时,应定期测定检测环境可见光照度。

11溶剂去除型渗透检测操作的基本程序

11.1预处理

11.1.1表面准备

⑴焊接接头表面应经外观检查合格,不得有影响渗透检测的焊接飞溅、熔渣等,可采用钢丝刷、电动砂轮、锉削等方法清理。

⑵表面粗糙度Ra不宜超过25μm,且不得影响检测结果。

⑶准备工作范围应从检测部位四周向外扩展25mm。

11.1.2预清洗

表面清理之后,应进行预清洗,以去除检测表面的污垢,清洗时,一般采用清洗剂进行。

清洗范围为检测部位四周向外扩展25mm。

清洗后,检测面保持干燥,且应保证在施加渗透剂前不被污染。

11.2施加渗透剂

11.2.1采用喷涂方法施加渗透剂,应保证被检部位全部被渗透剂覆盖,并在整个渗透时间保持润湿状态。

11.2.2一般采用标准检测方法,即:

整个检测过程中,渗透检测剂的温度和工件表面温度应该在5~50℃的温度范围,在10~50℃的温度条件下,渗透剂持续时间一般不少10min;在5~10℃的温度条件下,渗透剂持续时间一般不少20min。

11.2.3当温度高于50℃时,不应进行渗透检测。

当温度低于5℃时,应按下列要求对操作方法进行鉴定,确定检测时间,并用标准方法在镀铬试块上验证检测灵敏度。

鉴定方法:

在试块(B区)和渗透检测剂都降到预定温度后,将拟采用的低温检测方法用于B区。

在A区用标准方法进行检测,比较A、B两区的裂纹显示迹痕。

如果显示迹痕基本上相同,则可以认为准备采用的方法经过鉴定是可行的。

11.3清除多余的渗透剂

先用干燥、洁净不脱毛的布依次擦拭,直至大部分多余渗透剂被去除后,再用蘸有清洗剂的干净不脱毛布或纸进行擦拭,直至将被检面上多余的渗透剂全部擦净。

但应注意,不得往复擦拭,也不能用清洗剂直接在被检面上冲洗。

11.4干燥处理

不要求。

11.5施加显像剂

11.5.1将显像剂喷洒到被检面上,然后自然干燥。

11.5.2显像剂使用前应充分摇晃均匀,显像剂施加应薄而均匀。

11.5.3喷涂显像剂时,喷嘴离被检表面距离为300~400mm,喷涂方向与被检面夹角为30°~40°。

11.5.4显像时间一般不应小于10min,且不大于60min。

11.6观察

11.6.1显示迹痕的观察一般在显像剂干燥后开始,在显像时间内连续进行。

11.6.2缺陷显示的评定应在可见光下进行,通常工件被检表面处可见光照度应大于等于1000Lx;当现场检测时(非制造),由于条件所限无法满足时,可见光照度可以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500Lx。

11.6.3当发现显示迹痕时,必须判别真伪缺陷,较难判别时可用5倍-10倍放大镜进行观察,必要时进行复验,需要复验的部位应作彻底的清洗,用相同渗透方法重新进行检验。

11.7缺陷显示记录

11.7.1缺陷显示采用照相方式记录,同时标示于草图上。

11.7.2渗透检测记录

⑴渗透检测记录内容应符合NB/T47013.1-2015标准7.3.1条和NB/T47013.5-2015标准9.1条的规定,渗透检测记录见附录2,JL/PT—02。

⑵渗透检测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有效,并经相应责任人员签字认可。

11.8复验

11.8.1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进行复验:

⑴检测结束时,用试块验证检测灵敏度不符合要求;

⑵发现检测过程中操作方法有误或技术条件改变时;

⑶合同各方有争议或认为有必要时;

⑷对检测结果怀疑时。

11.8.2当决定进行复验时,应对被检面进行彻底清洗。

11.9后清洗

工件检测完毕应进行后清洗,以去除对以后使用或对材料有害的残留物,一般采用清洗剂擦洗去除。

12焊接接头的质量分级

12.1不允许任何裂纹。

12.2焊接接头的质量分级按表4进行。

表4焊接接头的质量分级

等级

线性缺陷

圆形缺陷(评定框尺寸35mm×100mm)

(评定框尺寸为35mm×100mm)

l≤1.5

d≤2.0,且在评定框内不大于1个

大于Ⅰ级

注:

l表示线性缺陷显示长度,单位为mm;

d表示圆形缺陷显示在任何方向上的最大尺寸长径,单位为mm。

13检测报告

13.1应依据检测记录出具检测报告,渗透检测报告内容应符合NB/T47013.1-2015通用要求7.4.1条和NB/T47013.5-2015渗透检测9.2条的规定。

渗透检测报告见附录3,JL/RT—03(略)。

13.2渗透检测报告实行二级(或三级)签署,编制审核(或编制审核批准)人员应具有PTⅡ级及以上资格,检测记录检测报告应经监检人员审查确认(签署)。

14检测资料存档

无损检测工作完成后应及时进行资料存档,并符合公司体系文件的相关规定,检测记录、检测报告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7年(检测合同规定超过7年的,以合同规定期限为准)。

7年后,若用户需要,原始检测资料数据可移交用户保管。

附录1*********有限公司渗透检测操作指导书(JL/PT-01)编号:

依据

工艺规程版本号

委托单位

规程规范标准

工件

工件名称

工件规格

工件材质

热处理状态

焊接接头编号

表面状态

工件温度

检测要求

检测标准

检测方法

试块/检测灵敏度

检测比例

合格级别

白光照度

检测时机

渗透检测剂

渗透剂牌号

清洗剂牌号

显像剂牌号

工艺验证要求

非标准温度检测方法时鉴定要求

检测程序及操作要点

预处理

焊接接头表面状态不得影响检测结果,采用清洗剂清洗,范围为检测部位四周向外扩展25mm。

施加渗透剂

1采用喷涂方法施加渗透剂,应保证被检部位全部被渗透剂覆盖,并在整个渗透时间保持润湿状态。

2整个检测过程中,渗透检测剂的温度和工件表面温度应该在5~50℃的温度范围,在10~50℃的温度条件下,渗透剂持续时间一般不少10min;在5~10℃的温度条件下,渗透剂持续时间一般不少20min。

3当温度低于5℃时,应采用对比试块对操作方法进行鉴定,确定检测时间。

清除多余的渗透剂

先用干燥、洁净不脱毛的布依次擦拭,直至大部分多余渗透剂被去除后,再用蘸有清洗剂的干净不脱毛布或纸进行擦拭,直至将被检面上多余的渗透剂全部擦净。

但应注意,不得往复擦拭,也不能用清洗剂直接在被检面上冲洗。

干燥处理

不要求。

附录1*********有限公司渗透检测操作指导书(JL/PT-01)续编号:

检测程序及操作要求

施加显像剂

显像剂施加应薄而均匀,显像时间一般不应小于10min,且不大于60min。

观察

1显示迹痕的观察一般在显像剂干燥后开始,在显像时间内连续进行。

2工件被检表面处可见光照度应大于等于1000Lx;当现场检测时(非制造),由于条件所限无法满足时,可见光照度可以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500Lx。

缺陷显示记录

缺陷显示采用照相方式记录,同时标示于草图上。

复验

1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进行复验:

⑴检测结束时,用试块验证检测灵敏度不符合要求;⑵发现检测过程中操作方法有误或技术条件改变时;⑶合同各方有争议或认为有必要时;⑷对检测结果怀疑时。

2当决定进行复验时,应对被检面进行彻底清洗。

后清洗

工件检测完毕应进行后清洗,以去除对以后使用或对材料有害的残留物,一般采用清洗剂擦洗去除。

检测

示意图

焊接接头位置示意,需内外检测的应注明。

 

编制/级别/日期

审核/级别/日期

附录2*********有限公司渗透检测记录(JL/PT-02)编号:

依据

工艺规程版本号

操作指导书编号

工件

工件名称

工件规格

工件材质

热处理状态

焊接接头编号

表面状态

工件温度

渗透检测剂

渗透剂牌号

清洗剂牌号

显像剂牌号

检测规范

检测方法

试块/检测灵敏度

预处理方法

渗透剂施加方法

渗透时间

渗透剂去除方法

显像剂施加方法

白光照度

后清洗方法

检测时机

工艺验证情况说明

非标准温度检测方法时鉴定说明

复验情况说明

与操作指导书不一致说明

焊接接头编号

焊接接头长度(规格)

缺陷性质/尺寸

质量分级

返修后复检情况

复检工艺说明

记录人员/级别/日期

复核/级别/日期

附:

缺陷记录草图、缺陷照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