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考试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815466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考试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师招聘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考试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师招聘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考试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师招聘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考试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师招聘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考试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考试试题 含答案.docx

《教师招聘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考试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考试试题 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考试试题 含答案.docx

教师招聘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考试试题含答案

教师招聘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考试试题

(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如果要获得关于“超文本标记语言”创始人的信息,一般情况下,你认为(C)方式最快捷、效果最好。

A.通过卫星遥感遥测B.通过购买书籍C.通过互联网查找D.通过阅读报纸

2.如果要在【我的电脑】窗口中查看文件的创建日期,可以将显示方式改为(C)

A.大图标B.列表C.详细资料D.小图标

3.在Windows中,将一个设备连接到计算机后,以下哪项叙述正确?

(B)

A.无需加载任何程序,该设备便立即可以使用B.需要安装设备驱动程序后才可以使用

C.有些需要安装设备驱动程序,有些可以不需要D.如果安装了设备驱动程序,则无法将其删除

4.以下不属于多媒体静态图像文件格式的是(B)。

A.GIFB.MPGC.BMPD.PCX

5.下列不属于代理服务器的作用的是(B)。

A.充当局域网和外部网络的连接的出口B.对网络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

C.临时存储大量网上信息,加快网络访问D.对局域网内的用户访问外网权限进行限制

6.计算机病毒是指(D)。

A.被破坏的程序B.已损坏的磁盘C.带细菌的磁盘D.具有破坏性的特制程序

7.下面列出的条目中,数据库的主要特点是(D)。

Ⅰ.存储的大量数据Ⅱ.高效检索Ⅲ.管理操作方便Ⅳ.通过网络实现数据共享

A.Ⅰ、Ⅱ和ⅢB.Ⅰ和ⅡC.Ⅰ、Ⅱ和ⅣD.都是

8.两个字节表示(A)位二进制位。

A.16位B.32位C.8位D.4位

9.以下关于多媒体计算机处理的信息类型中,最全面的是(C)。

A.文字,图形,图像,动画

B.文字,数字,图形,图像

C.文字,数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

D.文字,数字,图形

10.在Excel中,B1单元格设定其数字格式为整数,则输入“40.52”时,显示为(A)。

A.41B.40C.40.52D.ERROR

11.如果想在演示文稿中插入一些销售统计表,那么应当使用(A)。

A.图表B.图形C.组织结构图D.文字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的是(B)。

A.TCP/IPB.ROM/RAMC.IPX/SPXD.NetBEUI

17.PC机在工作中,电源突然中断,则全部不丢失的是(C)。

A.ROM和RAMB.RAM中的信息C.ROM中的信息D.RAM中的部分信息

18.在网址WWW.sohu.com中,.com代表以下(A)项。

A.商业组织B.教育机构C.政府D.无意义

19.在程序设计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借助第三个变量c作为中间变量来交换变量A和变量B的数据,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是(B)。

A.A=B:

B=C:

C=AB.C=A;A=B;B=CC.A=B:

B=AD.C=A;B=A;B=C

20.“画图”中,选择“编辑”→“复制”菜单命令,选定的对象将被复制到(C)中。

A.我的文档B.桌面C.剪贴板D.其他的图画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写在题干后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该题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有(ABCDE)。

A.星型结构B.环型结构c.梯型结构D.网状型结构E.总线型结构

2.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是(ABE)

A.破坏性B.寄生性C.传染性D.免疫性E.潜伏性

3.下列属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是(ABD)。

A.WINDOWSB.MS-DOSC.CMOSD.UNIXE.DBMS

4.局域网的连接线常用的有(AD)。

A.双绞线B.同轴电缆C.电线D.光缆E.USB线

5.数据结构的基本结构有(ABDE)。

A.集合B.线性结构C.平面结构D.树型结构E.图形结构

6.下面哪些是对信息特征的正确理解。

(ABDE)

A.“增兵减灶”引出信息有传递性和可伪性特征

B.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

C.信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人们难以一次就获得客观事物的全部信息,这与我们认识事物的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信息具有不完全性的特征)

E.身边的信息体现了信息的普遍性(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

7.接人Intemet网的方式有(BDE)。

A.PPPB.DDNC.HTTPD.ISDNE.ADSL

8.Excel中对单元格的引用不包括以下哪几种?

(ADE)

A.存储地址B.绝对地址C.相对地址D.循环地址E.混合地址

9.以下可能会传播计算机病毒途径有(AB)。

A.使用盗版软件B.使用来历不明的光盘、光碟

C.玩网络游戏D.打开电子邮件E.下载软件

10.在通常情况下,以下哪些组合键能实现在多种输入法之间进行切换?

(ABC)

A.Alt+ShiftB.Ctrl+ShiftC.Ctrl+SpaceD.Ctrl+TabE.Alt+Space

三、填空题。

?

(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下画线上方,每空1分,共15分)

1.ISO/OSI网络体系七层模型从低到高依次为物理层(Physicallayer)、___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_____、__网络层(Networklayer)___、_传输层(Transportlayer)___、__会话层(Sessionlayer)__、_表示层(Presentationlayer)___、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

2.计算机软件可分为___系统软件__和____应用软件________。

3.结构化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为:

顺序结构、____分支结构____、___循环结构_____。

4.常用的网络互连设备有网桥、__集线器__、__路由器___、__交换机、_网关___。

5.若用户在WWW.sina.com.cn上申请了一个名为ksnet—test的电子邮件用户名,其E—mail的地址为:

___ksnet—__。

6.在网络信息系统建设中常说的术语C/S的含义是____客户/服务器模式____而B/S则是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意思。

7.十进制数73转换成二进制数是__1001001_____。

四、简答题。

(共15分)

1.用任一种语言编写程序完成以下功能:

从键盘输入n(0

(5分)

#include<>

voidmain()

{

inta[100],b[100]={0};般可以表示为的形式.

特点就多了,比如它的唯一性等.

学校多媒体网络教室,接入的计算机数量应该少于255台,可采用主机+交换机的形式来组建局域网.

方案:

主机双网卡,一网卡接互联网,一网卡接交换机,其它计算机通过交换机连接主机.

要想进行多媒体教学,还要在主机和客户机上安装软件,使客户机同步主机操作.

3.扩展名为.SWF,.DOC,.wAV,.xLS,.AVI,.JPG,.HTM,.RAR的文件分别是什么文件?

在Word中制作10行10列的表格,再在第5列后新增加一列,第1行第2列拆分成两列,写出操作过程。

(5分)

SWF,flash文件,动画文件

DOC,word文件的默认格式(word2003),word2007的为docx(但支持doc)

wAV,音频文件

xLS,EXCEL表格处理文件

AVI,视频文件

JPG,压缩图片文件

HTM,网页文件

RAR,压缩包文件

五、论述题。

(10分)

以讲授“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为内容完成一个教学设计方案,方案中要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等内容。

(10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

教学课题: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教学目的

1.认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部分。

2.认识计算机系统的软件部分。

3.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4.了解信息编码。

5.了解病毒的一般知识及防病毒的方法。

6.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对中央处理器的认识。

2.对内存储器的认识。

3.信息编码。

教学过程:

一、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他们共同决定计算机的工作能力

一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的硬件: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主机:

运算器、控制器、内存储器

外设:

主机以外的部件。

1.主机

⑴中央处理器(CPU)

CPU:

控制器和运算器组成,是计算机的核心,通常CPU的型号决定了整机的型号和基本性能。

计算机的主频率:

中央处理器时钟的频率。

主频通常以兆赫兹(MHZ)为单位,是衡量计算机运算速度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CPU的型号有Pentium(奔腾)、PentiumII、PentiumIII等等。

⑵内存储器

内存储器:

简称内存,主要用于存储计算机当前工作中正在运行的程序、数据等,相当于计算机内部的存储中心。

分类:

按功能分,可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随机存储器(RAM):

主要用来随时存储计算机中正在进行处理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允许被读取,还允许被修改。

重新启动计算机后,RAM中的信息将全部丢失。

我们平常所说的内存容量,指的就是RAM的容量。

只读存储器(ROM):

它存储的信息一般由计算机厂家确定,通常是计算机启动时的引导程序、系统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等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只能读取,不能修改。

重新启动计算机后,ROM中的信息不会丢失。

存储器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

字节(Byte,简称B)

常用的单位:

千字节(KB)、兆字节(MB)、千兆字节(GB)。

换算关系:

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2.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

将各种信息(如文字、数字、声音、图象等)传送到计算机中。

输出设备:

显示向计算机输入的内容和计算机处理的结果。

常用的输入设备:

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语音输入设备。

常用的输出设备:

显示器、打印机。

3.外存储器

功能:

主要用来存放需要保存的信息。

常用的外存储器有:

软磁盘、硬磁盘、光盘

软磁盘:

常用的容量为

硬磁盘:

简称硬盘,存储容量较大,一般为几百兆到及千兆,存储速度比软盘快。

光盘:

分为只读光盘和可读写光盘,常见的是只读光盘。

光盘的容量很大,一般在600MB左右。

二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是计算机使用的程序、供程序用的数据以及相关文挡资料的集合。

分类: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

直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的运作。

常用的有DOS、WINDOWS。

应用软件:

直接用于完成某种具体应用而无须用户编程的软件。

计算机软件是软件设计者脑力劳动的创造性产品,有版权,受法律的保护。

计算机系统机构图。

二、信息编码

冯。

诺依曼结构的要点:

1.计算机有输入、存储、控制、运算和输出五大功能部件组成。

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

3.将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内,简称“程序存储”。

三、二进制

计算机中所有信息都是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表示,二进制的运算法则是逢二进一。

目前国内外使用最普遍的字符编码是ASCII码。

它由八位二进制组成。

十进制数

四、计算机的安全使用

1.计算机病毒

定义:

是指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中起破坏作用的程序。

2.计算机病毒防治

⑴增强软件保护意识,不使用非法复制或来历不明的软件。

⑵对存有重要信息的文件作好备份。

⑶经常使用杀毒软件。

五、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

六、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10分)

1.如何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1、教材处理

知识、能力、价值观目标是否明确,教学目的是否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知识技能、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的要求是否明确、恰当、可行。

是否体现教学目标,知识讲解是否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是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材的理解与处理是否具有科学性。

教学安排的循序渐进性、层次分明性、系统完整性、密切适中性如。

2、教学基本功

教学语言是否清晰、准确、简练、通俗、生动、逻辑严谨,是否运用普通话教学板书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工整、完美、简明、扼要,条理清楚。

能否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仪器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演示、讲解,演示和讲解能否有机结合,

3、教学方法

方法选择是否灵活多样,是否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相适应,是否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应,课堂教学机智如何。

是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体现的如何,教学原则的选择是否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实际。

教师的课上各环节讲、练、演示、板书及主次内容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能否做到精讲多练,加强能力培养。

是否有意识、恰当的运用生动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4、教学效果

课堂上教师能否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进行教学。

学生是否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习积极性是否被充分调动起来。

基础好、中、差学生是否各尽其智,各有所获,均衡提高。

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能力发展程度如何。

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要看教学基本功、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材处理、教学效率等几项因素.

一、对新课程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每一堂课都要提出明确、多样、恰当又符合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的教学目标。

二、课堂教学过程要重视教学设计在实施中的合理性,要看教师是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价值的探究活动。

三、课堂教学效果要从学生的外在表现和隐含在教学过程中的三对重要关系来进行评价。

第一,要注意学生在课堂上反映的两个“量”的变化。

一是参与度,即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学生数占全班学生数的比例;二是创新度。

第二,还要在总体上观察这堂课的学生主体与教师指导、活动的趣味性与探究性、活动的量和质这三对关系是否和谐。

四、在教师素质上,主要看教师是否能从科学教学的特点出发,对课堂教学的起到有效的调控作用。

五、考查方案的设计要从记忆性知识考查为主转向理解性应用性知识考查为主,重视对学生独立的或合作的探究性能力的考查。

2.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能力相统一

三、教学过程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三)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四)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能动性相结合

七、论述题。

(10分)

论述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教育启示。

(1)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另外,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

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2)学习观

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因而不是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一反应”的过程。

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

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地、双向地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

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

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因此,建构主义又与认知主义的信息加工论有所不同。

(3)学生观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

有些问题他们即使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理智),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教师不简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中,这些差异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