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809700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阳市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海阳市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海阳市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海阳市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海阳市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阳市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海阳市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阳市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阳市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海阳市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海阳市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爱弥尔》的作者是()。

A、赫尔巴特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卢梭

【答案】D

【解析】赫尔巴特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苏格拉底发明“助产术”、卢梭代表

作《爱弥尔》。

故选D。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下列情形中,学校不能给予老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的是()。

A、故意旷课,损害教学的

B、体罚学生,屡犯不改的

C、穿戴不整,影响仪表的

D、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

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故选C。

3、关于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按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分为()。

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D、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答案】B

【解析】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有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之分。

常模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时以

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即常模),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评价结果。

标准参照评价,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故选

B。

4、我国明代教育家王阳明指出: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

之则衰萎。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这句话涉及的教育原则是()。

A、知行统一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尊重学生原则

D、疏导原则

【答案】C

【解析】这句话意思是:

大体上儿童的性情,都喜欢游戏而不喜欢拘束检点,如同草木刚开始萌芽,舒朗畅适

就枝条发达,毁坏阻挠就衰败萎缩。

现在教育儿童,一定要使他们向精神振作的方向发展,如此内心喜悦,他

的进步自然不能停止。

这体现了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儿

5、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启发、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即是

()。

A、练习法

B、实验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答案】D

【解析】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

因为讨

论发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有利于学生的集思广益、互相启

发,加深理解。

故选D。

6、某位教师要求学生回答某个问题,却发现没有人回应,此时这位教师立即转换教学内容与问题,引起学

生的热烈讨论。

这说明教师需要()。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情境创设能力

C、教学应变能力

D、教学实施能力

【答案】C

【解析】该教师在面对无人应答这种预期外的状况时及时转换内容与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是一种教育机智的

表现,说明教师需要教学应变能力。

故选C。

7、“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

”(《韩诗外传》)。

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

A、不仅要提高道德认识,还要加强道德实践

B、不仅要有从教的学识能力,还要做到以身作则

C、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还要注重能力的提升

D、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人文情怀

【答案】B

【解析】题目中句子的意思是:

一个人的智慧像水源一样永不枯竭,他的行为可以做别人的学习的榜样,就

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

故选B。

8、丁老师在工作中常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想法,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

丁老师的行

为体现了哪种效应?

()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效应

D、投射效应

【答案】D

【解析】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

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

丁老师把自己的想法和思维方式投射到学生身上,是投射效应的体现。

故选

D。

9、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中,教师扮演什么角色?

()

A、中心角色

B、辅导者角色

C、主导角色

D、旁观者角色

【答案】B

【解析】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观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最富有意义的角色不是权威,而是“助产士”

与“催化剂”,扮演辅导者的角色。

故选B。

1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是()。

A、教育的国际化趋势

B、素质教育

C、新课程改革

D、教育改革的实践

【答案】B

【解析】素质教育提倡人的全面发展,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

选B。

11、人性论是确认教育观的理论基础,很多思想家和教育家都对人性问题发表过自己的见解,并提出了相应

的教育理论,其中主张“性善论”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答案】B

【解析】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

故选B。

12、自我效能感弱的人常常躲避困难,面对困难便焦虑不安,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不足上,并轻易放弃努

力,在行为之前就宣布自己的失败,这表明自我效能感会()。

A、促使人们选择行为

B、促使人们付出努力

C、影响思维方式和情感反应

D、成为行为的产生者和预告者

【答案】C

【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人们的情绪反应会由认知

反应所引起,将注意力集中在自身不足与潜在困难上的学生,会产生恐惧、焦虑的消极情绪反应。

消极的情

绪反应显然又会进一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故选C。

13、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立德树人

B、教书育人

C、教育均衡

D、教育平等

【答案】A

【解析】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故选A。

14、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答案】C

【解析】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是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

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

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变化: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

形成。

故选C。

15、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

上的方法称为()。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答案】B

【解析】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

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

故选B。

16、教师专业发展最核心的是提高教师的()。

A、教育理念

B、社会地位

C、不可替代性

D、教育教学能力

【答案】D

【解析】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人的专业性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地获取新知识,

【各省、市、县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有答案】【绝密资料,可打印】

第122页,共242页

增强自身专业能力,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以适应教育工作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过程。

师专业发展最核心的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17、你觉得学校德育最重要的途径是()。

A、班主任工作

B、课堂教学

C、活动课

D、品德课

【答案】B

【解析】学校德育的途径有: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共青团活动,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班主任工作,其中基本途径是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故选

B。

18、20世纪70年代中期,()作为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概念与新策略,最先在英美等国产生的教育新

思潮。

A、学前教育

B、终身教育

C、继续教育

D、校本教师培训

【答案】B

【解析】终身教育是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概念与新策略。

故选B。

19、20世纪70年代中期,()作为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概念与新策略,最先在英美等国产生的教育新

思潮。

A、学前教育

B、终身教育

C、继续教育

D、校本教师培训

【答案】B

【解析】终身教育是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概念与新策略。

故选B。

2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实行()负责制。

A、教师

B、班主任

C、校长

D、教育局长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

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故选C。

21、有的教师怕影响整体成绩,不让成绩差的学生参加考试,这侵犯了学生的()。

A、受教育权

B、人身安全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答案】A

【解析】根据《教育法》规定,学生享有以下四项权利,分别简称为:

参加教育教学权、获得经济资助权、

获得学业证书权、申诉起诉权。

故选A。

22、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和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是()。

A、教学主体

B、教学媒体

C、教学的物质环境

D、教学的精神环境

【答案】B

【解析】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如实物、文字、口头

语言、图表、图像以及动画等。

故选B。

23、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是()。

A、学术研究权

B、管理学生权

C、教育教学权

D、获取报酬权

【答案】C

【解析】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是教育教学权。

故选C。

24、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自己对事物做出判断的认知方式属于()。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答案】C

【解析】冲动型和沉思型主要是针对对问题的思考速度而言。

故排除A和B。

威特金根据人队外部环境

(“场”)的不同依赖程度,提出了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

场独立型的人主要依据内在标准和内在参照,而场

依存型则是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倾向。

故选C。

25、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答案】C

【解析】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形成了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故选C。

26、我国教学理论界形成最早、影响最大的教学过程本质说是()。

A、发展说

B、特殊认识说

C、学习说

D、实践说

【答案】B

【解析】特殊认识说是我国教育界一种影响很大,认同者最多的教学本质观。

故选B。

27、下列不属于教师的权利的是()。

A、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B、评定学生的品性和学业成绩

C、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D、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答案】C

【解析】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

故选C。

2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由()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

A、省级教育主管部门

B、市级教育主管部门

C、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D、学校

【答案】C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

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并改进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办法,

推进实施素质教育。

故选C。

29、少年期相当于学龄中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

A、6—11岁

B、7—12岁

C、11、12—14、15岁

D、12、13—15、16岁

【答案】C

【解析】少年期是个体从11、12岁到14、15岁的时期,又称学龄中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

少年期是从

童年期(幼稚期)向青年期(成熟期)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在于:

它是一个半幼稚、

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

故选C。

30、在学校中,作为一种隐性课程,被称为第二教师队伍的是()。

A、校园环境

B、教学设施

C、校园绿化

D、后勤人员

【答案】A

【解析】校园环境是“第二教师队伍”,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一种“隐性课程”。

故选A。

31、需要层次论指出,人最高级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归属和爱的需要

【答案】C

【解析】自我实现是人最高级的需要,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

32、教育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教育,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这符合

德育的()原则。

A、知行统一

B、正面说服教育、积极引导

C、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D、通过集体进行教育

【答案】A

【解析】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

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

题干的描述体现了这一原

则。

故选A。

33、品德的核心心理成分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反思

【答案】A

【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相辅相成的基本心理成分: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简称知、情、意、行。

其中品德的核心是道德认知。

故选A。

34、若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时已形成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那么在学习圆时,“圆也是轴对

称图形”这一命题就会纳入原有轴对称图形概念中,新的命题很快获得意义,学生立即能发现圆具有轴对称图

形的一切特征,这种学习是属于知识学习的哪种类型?

()

A、总括学习

B、类属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上位学习

【答案】B

【解析】类属学习又称下位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

系的过程。

总括学习也叫上位学习,当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某些概括程度较低的观念,在这些原有观念的基

35、孔子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教给学生,这是我国()的雏形。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结构课程

【答案】B

【解析】学科课程,也称为分科课程,就是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

立地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限期,如语文、数学、外语等。

学科课程历史悠久,孔子将“礼、乐、

射、御、书、数”六门功课教给学生,可以看作是我国学科课程的雏形。

故选B。

36、晓东在记忆英文单词时,如果不对其加以复述,这个单词在他头脑中只能保持几十秒。

这种记忆现象是

()。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内隐记忆

【答案】B

【解析】短时记忆的时间一般是30秒左右,通常不会超过一分钟。

题目中单词在晓东的头脑中存储了几十

秒,属于短时记忆。

故选B。

37、受教育者最主要和最基本的义务是()。

A、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B、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C、遵守学生行为规范

D、遵守校纪校规

【答案】A

【解析】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最主要和最基本的义务是按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学生的其他义务还包括

遵守行为规范和遵守校规校纪。

故选A。

38、未成年人在收容教养期间,执行机关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教育。

A、文化知识,法律知识或者行为方式

B、文化知识,思想政治或者法律知识

C、文化知识,法律知识或者职业技术

D、文化知识,职业技术或者道德规范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九条:

未成年人在被收容教养期间,执行机关应当

保证其继续接受文化知识、法律知识或者职业技术教育;对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执行机关应当保

证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故选C。

39、《教师法》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従刑以上刑事处罚,且己经取得教师资格的

()

A、保留教师资格

B、丧失教师资格

C、由所在学校中定其教师资格

D、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其教师资格

【答案】B

【解析】《教师法》规定,受到剥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

格:

已言治取得教师资格的,使失教师资格。

故选B。

40、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

A、前提条件

B、基本保证

C、必然要求

D、必然结果

【答案】B

【解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41、班集体的组织核心是()。

A、班主任

B、班干部

C、学生会干部

D、班长

【答案】B

【解析】班集体的组织核心是班干部,担负着整个班级的日常事务与领导工作,是组织、团结和凝聚全班同

学的重要力量。

故选B。

42、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朱熹

【答案】B

【解析】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孟子,《孟子•尽心上》中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故选B。

43、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答案】D

【解析】夸美纽斯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

他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

故选

D。

44、古代的“八目”之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于()。

A、《论语》

B、《孟子》

C、《礼记》

D、《中庸》

【答案】C

【解析】古代的“八目”出自《大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

故选C。

45、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方针符合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

A、整体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顺序性

【答案】A

【解析】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方针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即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符合人身

心发展的整体性的特点。

故选A。

46、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

A、环境、知识、技能

B、知识、能力、技能

C、智力、思维、能力

D、环境、智力、个性

【答案】D

【解析】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

(1)环境;

(2)智力;(3)个性。

故选D。

47、某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改革开放成就的同时还鼓励学生通过“我和爸爸比童年”活动,直观地了解改革开放

以来社会的发展变化。

该教师运用的德育原则是()。

A、正面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长善救失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答案】D

【解析】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

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将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题干中的教

师在给学生讲述改革开放成就的同时,也通过“我和爸爸比童年”活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改革开放以来

48、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是()。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严格责任原则

D、公平责任原则

【答案】A

【解析】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

故选A。

49、15岁的小杰在自行上学途中与同学打闹,不慎将同伴小亮的眼睛碰伤,小亮所受的伤害()。

A、应由小亮的监护人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B、应由小杰的监护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C、应由小杰所在学校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D、应由小杰自己独立承担事故赔偿责任

【答案】B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

“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

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学生的行为侵害学校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组织、个人的合法权益,造

成损失的,成年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故选B。

50、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是()。

A、备课技能

B、课堂教学技能

C、学法指导技能

D、教学反思技能

【答案】B

【解析】由于教学技能关系到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技巧与能力,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构成了教师教学技能的

核心。

故选B。

51、教学设计一般包括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措施设计和评价设计五个主要方面。

A、教材设计

B、时间设计

C、教法设计

D、结构设计

【答案】B

【解析】一般说来,教学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目标设计;根据学生现实发展水平确定教

学起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时间设计;教学措施设计;教学评价设计。

故选B。

52、在通过其他途径都不能获得满意的救济时,可以通过()渠道获得充分的补救。

A、校内解决

B、教育仲裁

C、诉讼解决

D、行政救济

【答案】C

【解析】诉讼救济也叫司法救济,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律救济的途径,当相正确人通过其他途径

都得不到满意救济时,最好的途径就是诉讼途径。

故选C。

53、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指导下,一般由学生干部主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班会有三个特点,

即()。

A、自主性、针对性、权威性

B、集体性、统一性、学习性

C、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

D、统一性、科学性、自愿性

【答案】C

【解析】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指导之下,一般由学生干部主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班会有三个

特点:

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

班会一般有三类:

常规班会、生活会和主题班会。

故选C。

54、()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A、《理想国》

B、《学记》

C、《雄辩术原理》

D、《大学》

【答案】B

【解析】《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

选B。

55、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

A、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发展

B、从主观责任到客观责任发展

C、从他律向自律发展

D、从自律向他律发展

【答案】A

【解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判断行为对错是从客观责任向主观责任发展的。

故选A。

56、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选择。

A、必然

B、必要

C、必需

D、首要

【答案】A

【解析】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要“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而素质教育的基本

内涵是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

育。

所以新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必然选择。

故选A。

57、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

A、学习的智力水平

B、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

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

D、学习的方法

【答案】C

【解析】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是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

故选C。

58、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认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入()之中。

A、安全需要

B、尊重、成就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归属和爱的需要

【答案】C

【解析】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五类,后来马斯洛又在此基础上加上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构成七个层次的需要,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

高层次排列。

马斯洛把认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到了自我实现需要里面。

故选C。

59、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这就要求教师要扮

演好()。

A、授业解惑者角色

B、研究者角色

C、管理者角色

D、心理医生角色

【答案】C

【解析】教师不仅要扮演授业解惑者的角色,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同时在教育活动中要扮演好管理者的

角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