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0806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

课题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运用提问题的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词,掌握写法,能运用提问方式理解句子。

教学难点:

能运用提问的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汶川大地震中颂扬亲情的故事。

3.学生查阅有关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的资料。

板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父亲--------“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儿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述说单元导语,请学生说说本组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2.介绍资料:

(1)结合最近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和青海玉树大地震,请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地震的危害及整个过程中感人的事迹。

(2)教师导入:

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

1994年,当巨大地震的危害侵袭美国洛杉矶时,也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地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17课,由美国作家马克.汉林写的──《地震中地父与子》。

4.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

①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和新词;

②用“~~~”画出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并读正确。

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内互读课文,交流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

(1)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重点记住“墟、砾、颤”等字形;

你能读吗?

洛杉矶安顿冲向大哭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坚定疾步埋头失常破烂不堪

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呼喊开辟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

了不起

用上这些词语和句子,按顺序使用,能用几个就用几个,试着说说课文内容.

(2)初步汇报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

全班交流,把这些句子读正确、流利,初步做到有感情;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划出自读中不懂的词语、句子或问题。

2.预设的疑问

①父亲为什么一直坚信他儿子还活着,拼命挖,而不像别的父亲一样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死了?

(因为他和儿子说过一句话:

“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所以坚信儿子活着。

②课文第二十自然段:

父亲颤抖地说:

“出来吧,阿曼达!

”为什么要颤抖地说?

应该高兴才对。

(累、担心、激动——因为挖了38个小时)

③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

(请学生将“了不起”三字写在黑板上;父亲的了不起就在于他坚信自己的信念,救自己的孩子,儿子的了不起在于想着自己的同学,想先救自己的同学,还鼓励自己的同学。

……

3.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一起来探讨。

四、练习。

1.完成课堂作业1、2、3(3)题

2.再读课文,尝试感情朗读。

课题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父爱的伟大及彼此坚定的信念。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感受“爱别人以及做人应有责任感”的教育。

教学重点:

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汶川地震中的感人至深的故事。

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亲:

挖  不论……总……

失常?

不失常?

(爱)了不起  在一起

儿子:

等  只要……就……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美国作家马克•汉林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

2.同学们齐读课题。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一遍。

)昨天同学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请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相机板书父子)

二、品读感悟,深入情境

1.同学们,你们想看一下地震现场吗?

(课件)

像这样的大地震,在正常的情况下,埋在废墟中三十多个小时的人,生还的可能大吗?

……

是的,生还的可能很小。

然而,这篇课文所写的十四个孩子在废墟下支撑了38个小时后却得救了,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得救?

是什么创造了这个奇迹?

是父亲常对儿子说的一句平常话,课件相机出示:

“不论发生了什么?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是普通的五个字:

“跟你在一起”,(生齐说师板书)

2.父亲常对儿子说的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

次,(示意学生回答)这三次分别是在课文的哪一部分出现的呢?

(示意学生举手发言)

去救助儿子:

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

“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救助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

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儿子得救时:

“不!

爸爸。

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

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

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3.是的。

那么这三部分内容哪一部分最能打动你的心、最能让你感动呢?

请你按照提示再次学习课文。

出示自学提示: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

“去救儿子”、“救助儿子”、“儿子得救时”这三部分内容中,哪一部分最使你感动?

从中找出打动你内心的句子,用“——”画出来,并把自己的读书感受随时批注下来。

②与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并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4.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师生交流:

感悟预设:

第一部分:

救助儿子

生: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谈感受。

师:

同是一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感体验。

对这句话谁还有不同的感受?

……(生谈感受2—3人)

师:

这段话的确感人,能不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告诉给大家呢?

(你读得太感人,能谈谈为什么这样读吗?

师:

这个句子也打动了我的心,在我眼里,这已不是普普通通的一段话,而是一首饱含父爱的诗,师有感情地配乐读这首诗。

他挖了8小时

12小时

24小时

36小时

没有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

双眼布满血丝

浑身衣服破烂不堪

到处是血迹……

师:

老师的朗读能否让你联想到这位父亲在挖掘废墟时候的种种艰辛,联想到——

师:

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交流

——是啊,同学们,带着你们的联想,再把这首诗读一读。

——这感人的画面告诉我们:

父亲挖的哪里是废墟呀,是饱含血泪的情,是感天动地的爱呀!

让我们一齐读。

(回到原文的句式)

师:

像这样令人感动的地方在“救助儿子”这部分内容中还有很多,我们接着交流。

生: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

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师:

哦,父子的这段对话很精彩,很感人。

师:

这个地方让你感动,那么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心中这份感动呢?

是交流自己的感受,还是有感情朗读呢?

谁还想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

经历了38小时的生死别离,此时,突然听到儿子的声音,怎能不惊喜,怎能不激动呢?

咱们来读读这段对话,老师读父亲的话,谁愿意跟老师合作,读阿曼达的话?

其他的同学认真听,用心体会。

师:

多么聪明,多么勇敢的阿曼达呀。

请同桌俩分角色读一读,力争读出自己的感受。

板块小结:

同学们,我看到了你们满眼的深情满脸的感动。

“跟你在一起!

”普普通通的五个字,创造了这一奇迹,我相信父子的这段对话会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过渡:

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还有很多,那么在“去救儿子”这部分内容中,哪些地方也感动了你?

谁想谈一谈。

第二部分:

去救儿子

(师:

这个句子打动了你,你感动什么呢?

这个句子打动了他,其他的句子感动你了吗?

生: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

师: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爱妻子,爱儿子,有责任心。

)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安顿好,冲向”能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句子的意思,真不错。

“冲向”该怎么读?

读得多好呀。

师:

父亲爱妻子,爱儿子,多么有责任心呀,谁还想读读这句话?

师:

还有其它的句子打动你吗?

谁还想来谈。

小结过渡:

一句重似千斤的承诺,一句心心相印的感言,“跟你在一起”在灾难面前,化作希望,化做信心,化做力量和智慧……阿曼达终于……生:

阿曼达终于得救了那么“儿子得救时”这部分内容,哪些句子还深深的打动了你?

第三部分:

儿子得救时

生:

“不!

爸爸。

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

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

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谈体会。

(先人后己面对生的希望,阿曼达让别的同学先出去,自己留在最后出去,这是什么品质?

用一个成语概括)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可以吗?

师:

同学们,如果你就是阿曼达,面对生的希望,当父亲颤抖着双手接你出来的时候,你会说些什么呢?

(“出来吧,阿曼达!

……2—3人)

板块小结:

地震过后,余震随时可能发生,在场的人随时都面临着生命的危险。

“跟你在一起”,一句平实的话,使年仅七岁的阿曼达关爱同学、具有先人后己的美德。

真不简单!

面对这对父子,此时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生自由回答)

6、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情自由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出示: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7、小结:

父子终于团聚,,是信守承诺(指板书)让他们团聚,是亲情让他们心灵相通,是爱让他们如此幸福!

三、课堂延伸,深化重点

1、总结:

①同学们,你们生活的也很幸福,从你们的笑脸,从你们课堂上的表现,我已经感觉到了,老师也徜徉在爱的怀抱中,在成长的道路上,我深深地感受到:

爱是黑夜里明亮的烛光,撕开夜幕,指引我前进的方向;

爱是冬日里母亲织的毛衣,驱走严寒,给我温暖;

那么,同学们,爱在你的眼里,在你的心中又是什么呢?

请拿出你手中的笔,回顾你的生活,在小练笔上书写你心中的爱。

……

2.交流反馈

四、作业:

1.完成《课作》第3、4、5题

2.课外文章拓展读。

(课件出示)

教学反思:

课题

*18.慈母情深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陷、碌、攥”3个生字。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关键句,通过联想、激发生活体验等方式理解词语“震耳欲聋、龟裂”两词。

2.以“鼻子一酸”,“慈母情深”中的“深”为情感螺旋主线。

感受母亲的善良,母爱的深沉,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1.通过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重点语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

2.体会文中倒装等特殊写法的语句的含义与表达效果,试着仿写。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倒装等特殊写法的语句的含义与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预习:

词语解释

失魂落魄──形容极度惊慌,行动失常的样子。

震耳欲聋──耳朵都震得快要聋了。

形容声音很大。

龟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裂开。

3.学生各自搜集作者资料,了解梁晓声及其作品。

板书设计:

环境恶劣

18.慈母情深塞钱买书

工作辛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

师: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一篇表现深刻父爱的文章《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到了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亲迸发出的巨大力量。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著名作家梁晓声《母亲》当中的一篇文章。

(课件出示课题)

2.生读题。

(1)当“母亲”两个字映入你眼帘时,你眼前闪过怎样的画面?

(2)我在“深”下加了个着重号,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