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开元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05172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开元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开元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开元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开元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开元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开元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开元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开元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开元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开元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开元中学【最新】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图标,浓硫酸应张贴的图标是

A.

B.

C.

D.

2.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氮气B.二氧化碳C.氧气D.稀有气体

3.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作电极B.焊接金属用氮气作保护气

C.铜丝作导线D.干冰作制冷剂

4.目前我国对城市空气污染的监测项目中,一般不考虑的是

A.

B.

C.氮的氧化物D.悬浮颗粒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自来水B.四氧化三铁C.过氧化氢溶液D.空气

6.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B.甲烷+氧气

水+二氧化碳

C.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

D.碳+氧气

二氧化碳

7.下列关于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1g~2g

B.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C.加热试管时,将试管夹夹在距管口约

D.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

8.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A.二氧化碳B.氢气C.氯化钠晶体D.铁

9.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B.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10.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D.获得结论

11.【最新】12月,发射成功的“胖五”(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使用了液氢做燃料。

氢气在液化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质量增大B.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C.分子的体积减小D.分子停止运动

1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

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13.正确量取8mL液体,应选用的最合适仪器有()

①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50mL量筒④胶头滴管

A.①④B.②C.②④D.③④

14.下列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动植物呼吸,植物光合作用

B.汽车内胎爆炸,火药爆炸

C.铁钉生锈,铁铸成铁锅

D.瓷碗破碎,工业制氧气

15.用托盘天平称量某物质时,调零后将该物质置于右盘上,而砝码置于左盘,当天平平衡时,砝码读数为9g,游码读数为0.8g,则该物质的实际质量:

A.9.8gB.8.2gC.9gD.无法确定

16.下列现象不能反映出构成物质的微粒所具有的性质的是()

A.酒精灯不盖灯帽其中的酒精会减少B.将糖放入水中,糖不见了,水却变甜

C.衣橱里的卫生球消失了仍能闻到其气味D.敲击玻璃,玻璃会变成碎片

17.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A.O2B.H2O2C.H2CO3D.SO2

18.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氢气B.氯化钾C.金刚石D.二氧化碳

19.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原子的

A.核内中子数

B.核内质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核外电子数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C.相对原子质量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

D.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21.科学家最近研发出用铝镓合金制备氧气的新门艺,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相对原子质量为70,则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31B.39C.70D.101

22.在原子中,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电子层数

B.质子数

C.中子数

D.核外电子数

23.如图为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

B.氯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

C.氯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为8

D.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24.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D.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25.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氯化钾固体中的氯酸钾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加热

B

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各取少量的液体,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C

比较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种气体中

D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在三瓶气体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A.AB.BC.CD.D

二、填空题

26.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1)氢_____;

(2)氧_____;

(3)碳_____;

(4)磷_____;

(5)氯_____;

(6)氮_____;

(7)钠_____;

(8)氦_____;

(9)镁_____。

2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

①四氧化三铁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二氧化硫⑤氮气。

请将相应序号填入空格中:

(1)属于黑色固体的是_____;

(2)可用于制氮肥的是_____;

(3)能支持燃烧的是_____;

(4)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___。

(5)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是_____。

2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1)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从微观角度看,

表示________(写出微粒符号),物质B是由________构成的(选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每个水分子由________构成;

(3)由上图可知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_发生变化,________不变。

三、科学探究题

29.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写出实验一中铁丝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硫燃烧时集气瓶底放水的目的是________;

(2)实验二说明了________;

(3)实验三选择了容积为40ml的试管做了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点燃酒精灯加热;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白磷平装入试管中,把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实验三图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位置的刻度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注射器活塞最后将停止在约________mL刻度处。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浓硫酸属于强酸,具有腐蚀性,应张贴腐蚀性药品标签,

A、图中为易燃物标签,不符合题意;

B、图中为爆炸品标签,不符合题意;

C、图中为有毒品标签,不符合题意;

D、图中为腐蚀性标签,符合题意。

故选:

D。

2.C

【解析】

试题分析: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氧气,故答案选择C

考点:

空气中氧气含量

3.B

【详解】

A、石墨作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物理性质—导电性;

B、焊接金属用氮气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

C、铜丝用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物理性质--导电性;

D、干冰作致冷剂,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B。

4.B

【详解】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不同地区的首要污染物有所不同,二氧化碳虽然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B。

5.B

【详解】

A、自来水中除水外还含有多种杂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四氧化三铁中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和水,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详解】

A、碱式碳酸铜分解为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错误;

B、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属于氧化反应,错误;

C、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属于氧化反应,错误;

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正确;

故选D。

【点睛】

化合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

7.A

【详解】

A.取用固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只需盖满试管底部,A不正确;

B.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B正确;

C.加热试管时,将试管夹夹在中上部,即距管口约

处,C正确;

D.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

,D正确;

故答案为:

A

【点睛】

8.D

【详解】

A、二氧化碳由分子构成,A不符合题意;

B、氢气由分子构成,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由离子构成,C不符合题意;

D、铁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D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睛】

9.D

【详解】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符合题意;

B.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不属于实验现象,属于实验结论,不符合题意;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不符合题意;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符合题意。

故选D。

10.B

【分析】

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根据题意,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是猜想与假设环节。

A、“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提出问题,故选项错误。

B、“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猜想与预测,故选项正确。

C、“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属于进行实验,故选项错误。

D、“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获得结论,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1.B

【详解】

A、氢气在液化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分子的种类不变,分子质量不变,选项错误;

B、气体物质分子间隔较大,液态物质分子的间隔较小,所以氢气液化过程中分子间的间隔减小,选项正确;

C、氢气在液化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分子的种类不变,分子的体积不变,选项错误;

D、分子总是在不停运动的,不论物质以哪种状态存在,分子都是运动的,选项错误。

故选B。

12.B

【详解】

空气中氧气是最活泼的,其次是二氧化碳和氮气,最不活泼的气体是稀有气体。

故选B。

13.C

【详解】

选取量筒时要选取比所量液体体积大,且最接近的,误差小,当加液体时,快到刻度时要改用胶头滴管定容,减小误差;

故选C。

14.B

【分析】

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

A、动植物呼吸,植物光合作用都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B、汽车内胎爆炸是物理变化,火药爆炸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C、铁钉生锈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D、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氧气氮气沸点不同制取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B。

15.B

【分析】

【详解】

用托盘天平称量某物质时,调零后将该物质置于右盘上,而砝码置于左盘,则平平衡时,该物质的实际质量为砝码减去游码的读数。

即9g-0.8g=8.2g。

故选B。

16.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微粒的性质回答。

微粒具有如下特征:

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A、酒精灯不盖灯帽其中的酒精会减少,说明微粒具有不断运动的性质;

B、将糖放入水中,糖不见了,水变甜了,说明微粒不断运动且微粒之间有间隔;

C、衣橱里的卫生球消失了仍能闻到其气味,说明微粒不断运动;

D、敲击玻璃,玻璃会变成碎片,说的是宏观方面,不能说明微观粒子的性质。

故选D

考点:

本题考查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点评:

解答此类题,要学会能从宏观现象透析出微观变化,能够初步了解一些宏观变化的微观实质。

17.A

【详解】

A、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含有氧分子,故选项A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不含有氧分子,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碳酸由碳酸分子构成,不含有氧分子,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不含有氧分子,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睛】

解答这类题目,分清楚哪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什么分子构成。

18.B

【详解】

A、氢气(H2)是由氢气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钾(KCl)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

C、金刚石(C)是碳的一种单质,属于单质,故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CO2)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睛】

掌握物质的微观解释是解题的关键。

19.C

【详解】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故选C。

20.C

【详解】

A、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氧气→臭氧,故错误;

B、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有的物质还可以由原子和离子构成,例如铁是由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所以相对原子质量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故正确;

D、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例如氯化钠是纯净物,但它是由离子构成的,不含分子,故错误;

故选:

C

21.A

【详解】

因为在原子中: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则镓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1。

故选:

A。

22.B

【详解】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在原子中,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故选B。

23.B

【详解】

A、由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

圆圈内的数字是17,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故正确;

B、氯原子的最外层上电子数是7,大于4,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不正确;

C、由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为8,故正确;

D、由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故正确。

故选B。

24.A

【分析】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详解】

A、氢气球在高空膨胀是氢分子的间隔变大,分子体积不变,故A不正确;

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是品红分子在水中不停地运动,故B正确;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说明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故C正确;

D、气体分子间隔大于液体,则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25.B

【详解】

A、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加热,可除去氯酸钾,但又引入了新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题意;

B、各取少量的液体,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观察现象,有气泡产生的为过氧化氢溶液,无气泡产生的为水,符合题意;

C、人呼出气体和空气都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

D、在三瓶气体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和氧气无明显现象,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而空气和氧气无法区别,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26.H

O

C

P

Cl

N

Na

He

Mg

【分析】

元素符号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要大写,两个字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数字表示质子数,核外电子层用弧线表示,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

【详解】

(1)氢:

H,

(2)氧:

O,

(3)碳:

C,

(4)磷:

P,

(5)氯:

Cl,

(6)氮:

N,

(7)钠:

Na,

(8)氦:

He,

(9)镁:

Mg,

27.①⑤②④③

【详解】

(1)四氧化三铁在通常状况下是黑色固体;

(2)氮气是制氮肥的重要原料;

(3)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

(4)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能造成温室效应。

28.化合反应H2分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

【详解】

(1)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2)从微观角度看,

表示氢分子,符号为H2;物质B为氧气,是由分子构成,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3)由上图可知在化学变化中,氧分子和氢分子发生了变化,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水分子,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改变;

29.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③①②④2

【详解】

(1)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为: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且易溶于水,集气瓶底放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故填: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2)实验二红墨水中热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时先检查完装置气密性,再装入药品,然后加热白磷使其燃烧,待装置冷却后读数;因氧气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即试管中氧气体积为40mL×

=8mL,所以注射器中气体将减少8mL,活塞最终将停在2刻度处;故填:

③①②④;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