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00237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阳市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贵阳市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贵阳市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贵阳市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贵阳市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阳市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卷.docx

《贵阳市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阳市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阳市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卷.docx

贵阳市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卷

贵阳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放映幻灯时,要使银幕上所成的像再变大一些,应采取下面哪个方法()

A.减小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B.增大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C.将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

D.将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

2.回顾所用的科学方法,不正确的是()

A.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运用的是等效法

B.用天平与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运用的是组合法

C.把物体成的像分为实像与虚像,运用的是分类法

D.由汽化吸热联想到液化放热,运用的是逆向思考法

3.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春天雪的融化

B.夏天露的形成

C.秋天雾的形成

D.冬天雪的形成

4.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徐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中可以得到以下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A.水在0℃到4℃间体积逐渐减小

B.水在4℃时的密度最小

C.水在4℃时的体积最大

D.水的密度一直保持不变

5.以下是陈老师测定酒精密度的部分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为m;

②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m1;

③将水倒出,在矿泉水瓶中装满酒精,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

④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中酒精的体积为V;

⑤计算酒精的密度;

这些步骤中可以省去的是()

A.①或③

B.①或②或④

C.①或③或④

D.前三个答案都错了

6.下图列出的我们能够看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从后视镜中看车后景物

B.

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C.

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

D.

桥在水中的倒影

7.下面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8m

B.人感觉比较舒适的气温约为37℃

C.做完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15分钟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8.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是40°,在水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那么,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大小是()

A.小于40°

B.40°到50°之间

C.50到100°之间

D.100°到140°之间

9.2019年央视网络春晚,人工智能虚拟“小小撒”携手撒贝宁,一同亮相舞台。

“小小撒”常抢撒贝宁台词,还在小年的晚会上与观众互动。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小撒”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小小撒”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小小撒”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D.“小小撒”能区分不同观众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10.如图所示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用相同热源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时吸热相等

B.甲、乙两种物质的熔点相同

C.甲、乙两种物质都是非晶体

D.在第15min时,甲、乙两种物质都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11.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

C.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D.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2.甲、乙两物体的运动路程之比是4:

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4:

3,则他们的速度之比是

A.1:

1

B.9:

16

C.3:

4

D.16:

9

二、填空题

13.城市很多路口安装了监控摄像头,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透镜,拍照时,违章车辆到镜头的距离是_____(选填“小于焦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或“大于二倍焦距”).

14.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燕子距水面6m时,它的“倒影”距水面________m ,它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__(填“实”或“虚”)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

15.一容积为10L的汽缸内储有密度为1.0kg/m3的氧气,现用活塞将氧气的体积压缩到2L,则压缩后的氧气密度为_____。

16.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动随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_________ 图,响度相同的是 _________ 图,丁图 _________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是噪声.

17.某同学用下面的方法测量一块长方形均匀铝箔的厚度:

他首先用天平称出其质量为m,再用刻度尺测出铝箔的长和宽分别为a和b。

已知铝的密度为ρ,则铝箔的体积为_____,厚度为_____。

(用字母表示)

18.小明在玩耍时把一很小铁球抛入水中,他发现铁球下沉到水中.小明作出以下的猜想:

铁球可能是空心的.他准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那么,他需要的实验器材应该有天平、水、细线和量筒,通过实验他收集到如下数据:

(已知铁的密度为7.9×103kg/m3;g=l0N/kg)

问:

(1)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写出依据____.

(2)若小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多大______?

19.如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s.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该水滴下落过程是_____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

20.本世纪初,我国四川省汉川县发生了里氏8.1强列地震,为及时了解震区的受灾情况,便于指挥调度,相关部门利用了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可以昼夜不停的工作,因为它不仅可以感知可见光,还可以感知物体发出的________(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因为这种看不见的光线具有________效应.

21.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不准.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12℃;用它测量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92℃.这支温度计的分度值,实际为______.如果实际气温为20℃,这支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

22.指出下列操作中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

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

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是______(选填“甲”或“乙”),矫正近视眼应佩带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三、实验题

24.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如图所示。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右盘位置相对较高,此时应该把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复合材料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所测复合材料的质量为________g;

(3)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复合材料的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乙所示①②③顺序,测出了该复合材料的体积。

小明在测复合材料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原因:

________;

(4)重新调整正确的测量体积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并且图中数据为小明正确操作顺序所获得的数据,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25.某组同学在研究小车沿斜面运动时的速度变化,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让其自由下滑.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斜面应该保持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_

(3)在实验中除了要用刻度尺测出S1、S2、S3外,还需要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_.

(4)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做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

(5)在实验中,假设小车通过的全程的速度v1,上段路程的速度v2,下半段路程的速度v3,则v1,,v2,v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26.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

原因可能是_____。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如果将图乙中光屏和蜡烛对调位置,实验小组同学发现其实也能成清晰的像,那么这个像的特征应该是一个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5)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_____

A.像变模糊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27.如图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小刚在组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意识到,悬挂温度计的铁杆位置很重要,铁杆位置过高或过低会直接影响实验中对_____的测量.

(2)小刚在实验过程中,判断水是否已经发生了沸腾的根据是:

_____(填“A”或“B”)

A.观察到的现象  B.温度计的示数

(3)小刚完成实验后,注意到只有小强还没有完成实验,观察发现,小强没有使用烧杯盖,小刚经过分析认为,烧杯盖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从而缩短了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

(4)小刚还发现,在实验装置相同和组织正确的情况下,各组完成实验的时间也不一样,他又提出了进一步缩短实验时间的两个建议:

一个是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二是提高烧杯中水的初温,如果你要做这个实验,在采取小刚的建议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并说出你的理由.若采用方法一:

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时,要注意_____;若采用方法二:

提高烧杯中水的初温时,为了实现多次测量温度,应_____每次测量的时间间隔.(选填“缩短”或“增加”).

28.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点燃蜡烛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

,直到看上去与蜡烛

的像_______,此现象说明像与物体大小相等.该小组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

四、计算题

29.下表中所列的是某品牌汽车的部分技术参数:

该汽车满载时,在一段平直公路上用0.5小时匀速行驶了50km,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求:

①该汽车的行驶速度____

②该汽车对地面的压强___

③该汽车牵引力所做功的功率____

④该汽车发动机在这一过程中消耗的总能量及该汽车的效率____.(假设燃油完全燃烧,燃油密度ρ为0.8×103kg/m3,燃油热值q为4.3×107J/kg,g取10N/kg)

30.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置于水平地面上.甲容器底面积为6×10﹣2米2,盛有质量为8千克的水,乙容器盛有深度为0.1米、质量为2千克的水.

(1)求乙容器中水的体积V乙.

(2)求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乙.

(3)现从甲容器中抽取部分水注入乙容器后,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同,求抽水前后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P甲.

五、作图题

31.在图中,入射光线平行于凸透镜的主轴,请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______)

32.如上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一束光投射到水面上,其中一条光线反射后经过A点,请画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______)

33.图甲是小轿车某段时间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

 图像.请在图乙中画出该汽车0至10s内的

 图像.

(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