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钟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97484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盘水市钟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六盘水市钟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六盘水市钟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六盘水市钟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六盘水市钟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盘水市钟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六盘水市钟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盘水市钟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盘水市钟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六盘水市钟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六盘水市钟山区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

 

1996——2010

 

六盘水市钟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盘水市钟山区国土资源管理局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

目录

前言……………………………………………………1

一、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2

二、土地资源利用状况………………………………4

三、规划目标与方针…………………………………12

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15

五、土地利用分区……………………………………20

六、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26

七、土地保护、整理、复垦与开发…………………27

八、办、镇、乡土地利用……………………………28

九、实施规划的措施…………………………………47

十、规划的审批、实施和解释………………………49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

 

前言

本规划的制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15条“各级人民政府要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和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以及《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的规定,同时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认真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修定和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厅《关于做好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修定工作意见》的通知,在省、市国土局统一布署下,以《六盘水市钟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指导;以“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为基础;以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为方针,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按照对农地和非农地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的要求,把保护耕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作为重点;以上级下达的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为控制,协调部门和产业间用地矛盾,保障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以实现钟山区国民经济稳定、协调、持续发展,土地资源科学、合理、持续利用。

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编制。

本规划以1996年为规划基期年;2000年为近期目标年;2010年为远期目标年。

本规划采用土地资源数据为1996年土地资源变更调查成果。

一、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钟山区是六盘水市、钟山区和水城县政府驻地,是六盘

水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辖区地理座标为东径104°30′~105°10′;北纬26°26′~26°53′。

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40公里,土地总面积为478平方公里,占六盘水市土地总面积的4.8%。

钟山区属黔西北丘陵类型地貌,地形破碎、峰峦层迭,山高坡陡、河谷深窄。

碳酸盐类岩层分布广泛,岩溶地貌发育,岩溶化山地与砂页岩、玄武岩、紫色砂页岩侵蚀山区交错分布。

境内主要山脉为乌蒙山支脉,由梅花山入境,从西北向东南延伸,斜穿本区,境内最高点在大湾韭菜坪,主峰海拔2900.6米,为全省最高峰,最低点在月照乡双洞河出境处,海拔1500米,相对高差1400.6米,境内大部分地区在1800米以上。

本区水系长江水系(乌江)和珠江水系(北盘江)两大水系,其分水岭大致为:

民族——绿化——双龙井——双水。

以北属长江水系乌江流域,以南属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

土壤条件以山地和黄棕壤、黄壤为主。

山地黄棕壤占土壤总面积的30.71%。

此外,紫色土,潮土,沼泽土及水稻土也有一定的分布。

本区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矿种有煤、铁、铝、锌、石灰石等,储量可观。

煤炭资源以气煤、肥煤、焦煤为主要产品,已探明储量近20亿吨且煤质好,煤种齐、易开采。

主要分布在二塘、大河、汪家寨、小河边等地。

铁矿现已探明储量约2000万吨,主要分布在观音山、二塘等地。

钟山区交通比较发达,滇黔铁路横穿东西、水大支线贯穿南北,是京昆、沪昆、贵昆、衡昆几条铁路大动脉的咽喉之地。

六盘水站是贵州西部最大的铁路枢纽站,享有旱地码头之称。

本省的毕节地区,云南省的昭通地区和六盘水市的物资都在此集散。

公路四通八达,经本区境内的水威(宁)、水毕(节)、水盘(县)、水六(枝)等支线总长137公里,区内各乡镇都通公路,绝大多数村也都通了公路。

全区辖黄土坡办事处(以下简称黄办)、荷城办事处(以下简称荷办)两个办事处;汪家寨、大湾、德坞、老鹰山、观音山、大河六个建制镇和凤凰乡、月照民族乡两个乡共10个办、镇、乡级单位,共67年村民委员会,1996年末人口为370409人,其中非农人口为227911人,农业人口为142498人。

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7.9739亿元,现有水城钢铁(集团)总公司,水城矿务局、水城水泥厂、水城发电厂、杉树林铅锌矿等中央及省属大中型企业。

乡镇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1996年利税总额达1.2133亿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885元,粮食总产量2.62万吨,农业总产值7007万元,蔬菜总产量4.4万吨。

区内有市直三所大专院校和市直和大企业的5所专业学校,普通中学40所,小学102所,在校学生69940人,现有各类医院29个,邮电通讯发展迅速,现程控电话装机17900部。

二、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钟山区土地总面积为47884.45公顷,以1996年末人口

计算人均土地占有量为0.13公顷。

1、土地利用现状(见表一)

(1)耕地

全区耕地20413.3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2.7%,耕地

中灌溉水田为544.62公顷,占耕地的2.7%;望天田269.23公顷,占耕地的1.3%;旱地19121.89公顷,占耕地的93.7%;菜地477.60公顷,占耕地的2.3%。

(2)园地

本区园地共108.2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是面积最少的一级地类。

其中果园2.07公顷,占园地面积的1.9%,茶园100.13公顷,占92.5%;其他园地6.07公顷,占5.6%。

(3)林地

全区林地面积13734.9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8.75%。

其中有林地面积1133.90公顷,占林地面积的8.3%;灌木林12311.36公顷,占89.6%;疏林地55.19公顷,占0.4%;未成林造林地230.47公顷,占1.7%;迹地1.79公顷,占0.1%;苗圃2.28公顷,占0.2%。

(4)牧草地

全区牧草地面积4430.2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3%,全部为天然草地。

(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全区居民点及工矿用地4221.8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8%。

其中城镇面积949.49公顷,占22.5%;农村居民点1397.31公顷,占33.1%;独立工矿用地1848.53公顷,占43.8%;特殊地26.55公顷,占0.6%。

(6)交通用地

全区交通用地403.1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8%。

其中铁路103.44公顷,占25.7%;公路170.41公顷,占42.3%;农村道路129.30公顷,占32.0%。

(7)水域

全区水域占地331.3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7%;其中河流水面209.90公顷,占63.3%,水库水面9.26公顷,占2.8%;坑塘水面52.19公顷,占15.8%;滩涂24.74公顷,占7.5%;沟渠31.26公顷,占9.4%;水工建筑3.98公顷,占1.2%。

(8)未利用土地

全区未利用土地4241.1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8%。

其中荒草地227.09公顷,占5.4%;裸土地278.88公顷,占6.6%;裸岩石砾地1170.44公顷,占27.6%;田土坎2564.79公顷,占60.14%。

2、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和利用方向

(1)全区人均耕地为0.055公顷/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为0.143公顷/人;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为0.287公顷/人。

耕地数量上的动态变化从1988年~1966年统计资料计算,平均每年减少0.8%,钟山区土地资源调查1991年结束外业调查,到1996年耕地减少628.26公顷,平均每年减少0.6%。

影响钟山区耕地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为:

水源相对不足,有灌溉条件的水田只占耕地的2.7%;受地形限制,旱地比重大,占耕地的93.7%,而且多为坡耕地,小于2°的耕地公占5.5%,2°~6°的耕地仅占9.7%;6°~12°的坡耕地占51.9%;15°~25°的坡耕地占3.9%。

由于山高坡陡、土层薄、保水保肥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

平均海拔高、光热条件差,制约着种植业的产出率。

农业投入不足,耕作制度不先进,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本区高产稳产田土仅点29.8%;低产田土占59.7%。

一些边远贫困地方还存在“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现象,平均单产水平低、稳产性差,因此,改革耕作制度,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挖掘中低产田土的生产潜力是本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2)钟山区由于原生植被破坏严重,森林过伐,水土流失严重,加之人口增长迅猛,陡坡毁林开荒,林木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对农业生产也构成严重影响。

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林业生产形式不落实,导致林业发展缓慢。

(3)本区国有大中型工矿企业较多,城镇人口中相当部分住在其中,城镇人口按城镇面积加独立工矿用地计算人均达到120.4平方米,农村居民点按农村人口计算人均达到101.9平方米。

总人口人均占用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14.0平方米。

城镇主要集中在黄办和荷办,城镇建设和农村居民占用地今后主要走内部挖潜,盘活存量土地,防止城镇盲目外延扩大。

农村居民点主要是历史自然形成,建设无规划,占用耕地过多。

独立工矿用地由于矿山开发,闲、废置土地的复垦及再利用跟不上,产权关系有待于理顺,一方面新建企业大量占用土地,一方面企业内容空余土地利用不充分。

(4)本区交通用地要有大的发展,水柏铁路已经在建,水株复线和六盘水编组站的建设即将开始,铁路及相关设施的建设将带动地方和沿线经济的发展。

钟山区是六盘水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矿密集,交通比较发达,各乡镇所在地都处于交通干线上,但公路质量还有待提高,极少部份村不通公路,为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有公路和农村道路还应大力改造,修通村级公路,做到村村通公路。

(5)本区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方面,存在利用难度大,开发少的特点,仅在坡土改造方面,结合坡改梯工程降低了改造部分的宽田土坎的比例。

由于现有牧草地利用尚不充分,因此荒草地的开发上没有大的变化,植物造林也基本上未涉及这部分土地,今后在利用方向上首先要认清这部分土地也是重要的可利用的土地后备资源,除部分可开发成耕地、园地外,大量的可开发成林地,结合土地整理,特别是耕地的改良、改造,减少田土坎比例,搬走田土中的露石头,利用田土坎种杂粮、种草放牧是今后未利用土地的利用方向。

3、土地开发利用程度

(1)钟山区土地垦殖率为42.7%,对于山区来说,垦殖率

过高,影响生态平衡而且耕地平均质量差,耕地产出率低。

(2)土地利用率为91.2%,利用程度数量上较高,但质量上还比较低。

(3)本区土地农业利用率为80.8%,具有山区农业经济土地利用特点。

(4)有林地覆盖率:

钟山区有林地覆盖率为2.4%,表明严格意义的森林覆盖率极低,林地中灌木林比例占主导地位,用材林、经济林规模太小。

(5)建设用地率:

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8.8%,基本能反映钟山区建设用地情况。

4、土地利用经济效率

(1)总土地经济效益:

96年国民经济产值与总土地面积之比为3754元/公顷。

(2)耕地、园地效益:

96年钟山区农业总产值与耕地、园地面积之比为3594.3元/公顷;

(3)渔业用地效益:

钟山区渔业用地效益为19354元/公顷,这表明水域用地利用程度较高。

5、土地利用特点

(1)垦殖率高、旱地比重大、耕地质量差

钟山区土地垦殖率达42.7%,属全省垦殖率较高的地区,坡耕地比重大,而且多处于海拔1800~2000米地带,气候冷凉,水源缺乏,多为一年一熟旱耕地,生产率低。

(2)菜地比重低

专业菜地仅占耕地的2.3%,近年来季节性蔬菜地生产虽有所发展,但仍不能满足需求。

(3)园地面积偏少

本区园地面积偏少、发展程度低、未形成规模化产业。

(4)有林地面积极少

有林地面积仅占林地的2.4%,生态环境差,水土流失严重。

林业生产产出率低下。

(5)矿产资源丰富、工矿密集、交通便利

本区矿产资源丰富,工矿密集。

城镇建设已形成一定规模,区位优势明显,成为我省西部最大的城市,城镇和工矿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5.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交通、通讯条件好,有利于对土地特别是城镇和独立工矿用地进行更合理的开发利用。

(6)土地污染日趋严重

由于采矿、冶炼及加工业的发展,加之企业众多,生态保护不够,环境条件愈加恶劣。

“三废”污染特别是固体废弃物造成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5、土地资源利用潜力

根据钟山区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见表二),耕地后备资源共有617.65公顷。

林地中可开发耕地217.77公顷,其中140.67公顷可开发成较好的耕地,但本区垦殖率过高,这部份林地的生态保护作用也极其需要。

牧草地可开发成耕地533.56公顷,但仅有141.75公顷可开发成中等质量耕地;未利用土地中的荒山荒坡可开发耕地23.69公顷,其中21.96公顷为勉强可开发耕地。

本区提高耕地质量和保持耕地指标内总量动态平衡应主要在改造中低产田土上下功夫,根据评价结果,现有耕地中尚有1720.85公顷需改造才能适宜耕作,同时要通过加大农业投入。

耕地改造,坡改梯工程等措施达到提高耕地质量。

非农建设用地的需求受总量控制,除交通用地能基本满足外,城镇和独立工矿用地需求主要靠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这部分土地具备良好的利用前景,根据预测2010年全区人口达到59.17万人,各项建设将进一步发展,解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城镇需提高建筑容积率13.4%。

随着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城镇内土地价格增值,存量土地必然朝合理利用方向发展。

独立工矿用地内部土地利用潜力主要在利用经济改革形势,在充分利用内部闲置土地的同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股份制经济的发展,盘活现有独立工矿土地,同时通过城镇附近的独立工矿发展住宅产业,边远地区的独立工矿接纳“退二进三”调整出来的产业,按现有独立工矿用地面积12%的开发利用潜力计算将获得214公顷的存量土地。

三、规划目标和方针

1、钟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方针

钟山区地理环境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建设基础条件好,交通、通讯发达,是贵州西部重要的经济辐射点,钟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方针为:

以《六盘水市钟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指导,以上级下达的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为控制,以保持耕地指标内总量动态平衡有余为条件,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充分考虑各行业对土地的需求,优化配置土地,扩大土地供应增量,盘活土地存量,以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有机、有序、有利地协调发展,以土地利用的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方向,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钟山区全部土地资源,不断提高土地综合效益,为钟山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为实现和完成钟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方针的战略目标,规划期主要目标和任务为:

(1)确保耕地面积在规划期末保持在20233.57公顷,在规划近期保持在20254.21公顷,在此基础上,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土,提高耕地质量,提高菜地在耕地中所占的比重,基本满足城乡人民对蔬菜的需求。

(2)大力利用非耕地发展园地,规划园地面积561.50公顷,规划期增加园地453.22公顷,使本区干果、水果业基本形成产业化、专业化生产。

(3)森林覆盖率适度增加,林地中有林地面积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有林地面积由规划基期的2.4%提高到12.6%,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4)确保国家和省级大中型建设项目用地,优先保证铁路建设和公路建设用地,规划期增加交通用地502.25公顷,规划期末交通用地达到905.40公顷,规划近期安排294.35公顷土地。

城镇建设所需土地着重内部挖潜,适当扩大供应增量,规划期增加526.78公顷,小城镇建设有较大发展。

独立工矿用地增加538.67公顷,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独立工矿用地中存量土地,基本满足工矿建设发展需要。

规划近期安排工矿建设用地158.19公顷。

(5)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补充因建设占用耕地数量,规划期间通过土地整理复垦耕地146.80公顷,通过土地开发增加723.36公顷,共补充耕地870.16公顷。

(6)钟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近期(2000年)任务为:

确保耕地总面积保持在20254.21公顷;增加园地面积135.63公顷;城镇面积增加282.33公顷,达到1231.82公顷;工矿用地增加158.19公顷,达到2006.72公顷;铁路建设用地全部安排,铁路及设施(含编组站)面积达到290.86公顷。

3、2030年远景土地利用展望

展望2030年,由于钟山区经济的发展土地生产率将有显著的提高,土地资源将得到更加合理和充分的利用。

由于土地经济效益的提高,对土地的投入也逐步增加,耕地总量基本保持不减并略有增加,全区总人口约70万人,由于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将更为紧缺,城镇化水平将由规划基期的61.5%提高到75%以上。

耕地因建设占用减少与开发后备资源增加数量基本持平,而耕地质量将有较大提高;林木覆盖率将提高到36.5%左右,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改善。

人工草场和改良草场将有一定发展。

牧草地载畜量有所提高;园地面积预计达到1400公顷,干鲜果基地建设形成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形成集约化规模经营。

未利用土地进一步开发,预计将有730公顷得到利用。

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见表三)

根据钟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方针、目标和任

务,在完成土地供需预测、土地适宜性评价等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对各业土地需求进行综合平衡,结合全区土地资源条件,以土地可供给量为基础,根据规划原则和方法,按土地利用调整次序,区级规划和办、镇、乡级规划同步协调进行,再进行土地利用指标调整,其优化方案为(见表四):

1、耕地(见表五)规划基期年耕地面积为20413.34公

顷,规划期末为20233.57公顷,总量减少179.77公顷,小于上级规划分配的耕地减少总量的200公顷指标,所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42.6%调整为42.2%。

规划期耕地增加量为736.83公顷,增加来源为牧草地开发耕地400.23公顷,通过村镇集中建设整理出耕地和土法炼焦必机焦清理出耕地共133.47公顷,整治滩涂清理耕地13.33公顷;荒山开发和田土坎整理出耕地189.80公顷。

规划期内耕地减少量为916.60公顷,其中因生态保持需要退耕还园10.00公顷,建设用地占用677.27公顷;水毁30.33公顷。

耕地中菜地面积增加475.15公顷,增加99.5%,菜地在耕地中所占比例由2.3%提高到4.6%。

规划期内耕地严格贯彻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有效保护好基本农田,同时积极推进土地整理,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搞好土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园地

规划园地面积为561.50公顷,增加453.22公顷,增长

率为419.0%。

所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0.2%提高到1.2%。

在增加的园地中,由耕地退耕还园10.00公顷,宜园林地改造306.85公顷,宜园牧草地改造95.55公顷,未利用土地开发40.99公顷。

园地的发展除生态保护需要退耕还园的劣质耕地外,不得利用现有耕地发展园地。

3、林地

规划林地面积13571.00公顷,由于部分灌木林地用于发展园地,规划期内林地面积减少163.99公顷,所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28.9%调整到28.3%。

规划期内林地共减少759.58公顷,其中发展园地306.85公顷,建设用地占用297.80公顷,交通建设占用154.93公顷。

林地中有林地的面积从规划基期的1133.90公顷提高到6056.07公顷,有林地所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2.4%提高到12.6%。

林地的发展上坚持以长江防护林工程为基础,实行封、造、补、管结合,经济效益上走长、中、短兼顾,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逐步形成岩溶小区农田防护林体系。

4、牧草地

牧草地由规划基期的4430.29公顷调整到3626.17公顷,

规划期内减少804.12公顷。

规划期内牧草地共增加380.73公顷,来源为未利用土地。

规划期内牧草地共减少1184.85公顷,其中用于开垦耕地533.56公顷,发展园地95.55公顷,造林436.80公顷,建设占用43.56公顷,交通用地占用75.38公顷。

本区畜牧业的用地方向为加强草场改良,充分利用林地和田土坎放牧,提高农业秸杆利用率,稳定发展生猪生产,大力发展黑山羊。

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见表六)

规划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由规划基期的4221.88公顷调整到5233.99公顷,规划期内增加1012.11公顷,所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8.8%提高到10.9%。

在增加的面积中耕地占用760.60公顷。

在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中城镇用地由规划基期的949.49公顷提高到1476.27公顷,增加526.78公顷。

其中新占耕地387.72公顷。

农村居民点由规划基期的1397.31公顷调整至1338.68公顷,减少58.63公顷,减少部分为非农建设占用和村镇建设集中缩并清理出耕地。

独立工矿用地由规划基期的1848.53公顷提高到2387.20公顷,增加538.67公顷,其中新占耕地369.08公顷。

特殊用地由规划基期的26.55公顷调整到31.84公顷,提高5.29公顷。

规划期内共增加旅游用地5.50公顷,其中占用耕地3.80公顷。

规划期内共减少0.21公顷,为非农建设占用。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在使用上要合理布局,适当集中,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先使用现有存量土地和废弃地,以市场为引导,盘活现有的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6、交通用地

交通用地由规划基期的403.15公顷提高到905.40公顷,增加502.25公顷,增长率为124.6%。

其中新占耕地248.52公顷。

在新增交通用地中,铁路用地增加187.42公顷,其中占用耕地140.17公顷,铁路部门大型工程用地按其经批准设计方案优先供给。

公路用地由规划基期的170.41公顷提高到450.73公顷,增加280.32公顷,增长率164.5%。

其中占用耕地93.74公顷。

农村道路由规划基期的129.30公顷提高到163.81公顷,增加34.51公顷。

增长率26.7%,其中占用耕地14.61公顷。

7、水域

规划水域占用地由规划基期的331.33公顷调整至342.10公顷,规划期间增加10.77公顷。

规划期间共减少20.84公顷,其中水毁复垦耕地13.33公顷,建设占用7.51公顷。

规划期间共增加31.61公顷,其中水毁耕地30.00公顷,水毁未利用地0.80公顷,饮水工程占用0.81公顷耕地。

水域占地原则仅用于解决人畜饮水工程和农业排灌设施。

禁止占用耕地挖塘养鱼。

8、未利用土地

未利用土地由规划基期的4241.19公顷调整至3410.72公顷,规划期间减少830.47公顷,所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8.7%降至7.1%。

其中开发耕地189.80公顷;开发园地40.99公顷;开发林地158.79公顷;开发牧草地380.73公顷;建设占用48.17公顷;交通建设占用11.19公顷;水毁0.80公顷。

未利用土地在开发利用方向上鼓励开发,量力而行,充分利用,注重成效。

五、土地利用分区(见表七)

钟山区土地用途分区,是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根据规划原则和方法,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