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93067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家争鸣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百家争鸣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百家争鸣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百家争鸣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百家争鸣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百家争鸣教案.docx

《百家争鸣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家争鸣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百家争鸣教案.docx

百家争鸣教案

教学设计方案---《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教授对象:

教授者:

章节:

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第4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本课是第四单元的第一课。

中国两千多年以前出现的以儒、墨、道、法等四派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相互辩难中形成的“百家争鸣”,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后世中国人的心理、观念、习惯、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汉民族独具的文化传统。

但是,教材在这方面的结构安排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几乎只是在介绍各派学说的观点,而没有能够很好体现地“争鸣”这一内容,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如何体现“争鸣”这一重要的内容也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

另外,关于百家争鸣的原因和意义,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这一块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深入地挖掘这方面的内容;进而体现整节课的深度。

 

学情分析

1.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在认知水平方面已经可以胜任这样的知识。

经过小学的学习和初一一年对初中学习体系的适应,他们已经可以很好地理解这样的内容。

2.在知识准备方面,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秦汉经济政治方面已经开始了解,可以进入百家争鸣的文化大格局了。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了解孔子、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论从史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视频相关的角色扮演,动手写人物碑文和寓言成语故事的讲解令生感知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的主要观点,增强感性认识。

通过创设情景联系实际等方法让生理解四家学说的特色和观点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

通过材料使学生体会到百家争鸣的意义对现实的影响。

使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思考过程,用争鸣来理解争鸣。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体会人类优秀思想传承对人类文明演进的价值;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结合教学目标教材地位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教学重难点为。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家学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

如何认识和理解百家争鸣在当时与后世的意义和影响。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此法为本课的主要教法,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知识。

2.演示法:

通过多媒体进行图片和视频演示,让枯燥无声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使学生从被动地听讲变为主动地赏析。

3.问题探究法:

老师给出问题,引导性地带领学生分析资料,探究问题的深刻内涵。

4.比较法:

列出各家思想,比较分析诸子的主张,知其特点而后掌握。

5.史料分析法:

历史学习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分析文献,通过史料获得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诸子百家的观点和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展示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讲《论语》、马末都讲收藏的照片。

提问:

“你们是通过哪种途径认识这三位人物的?

 

(异口同声):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

通过学生熟悉的一个节目着手,进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环节:

呈现新知,传授新知(25分钟)

1.合作探究,了解新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百家争鸣?

是什么意思呢?

是一百个家庭争着叫吗?

这发生在我国什么时候呢?

泛指很多很多学派发表见解,春秋战国时期

考察学生知识储备。

强调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时期,关于如何才能治理国家,各学者或思想家,按照本阶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发表见解,著书立说。

课文具体涉及到哪几个派别?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家学派。

考察学生预习能力。

2.循序渐进,大展身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在学生已经预习课文的前提下,通过《百家讲坛》形式,从四组当中分别抽取一名代表扮演专家学者,分别讲述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其他同学扮演观众。

如有不完整的可让本组其他同学作补充。

根据老师提的要求,一名学生扮演专家学者,分别讲述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其他同学扮演观众。

如有不完整的可让本组其他同学作补充。

通过有趣的形式,让学生正式进入课程,了解各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3.深入学习,突破难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对于儒家思想,学生不能理解的问题,教师逐一解答,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并了解对后世的影响。

如①仁者爱人。

简言之,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即调节人际关系。

我们今天倡导的什么理念,实际上是继承了这一思想?

(和谐社会)

②“礼”,其实就是等级制度,把不同的人分三六九等,不同的等级行不同的礼,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治,如封建社会中哪些现象实际上是继承了这一思想?

(三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③“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解释含义,我们今天哪些教育现象就体现了这种思想呢?

(义务教育)

④“仁政”“君轻民贵”解释含义,我们今天倡导的什么理念就是对这一思想的继承?

(民本思想,以人为本,以德治国)

⑤“天行有常,”“致天命而用之”解释含义,实际上是调节天人关系,我们今天倡导的什么理念就是对这一思想的继承?

(科学发展观)

由此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对古代中国和近现代中国的影响大吗?

(大)因此,儒家思想成为

后来中国传统主流思想。

此外:

对于道家、法家、墨家四家学派的主要观点,学生不能理解的进行逐一讲解。

如:

“道”,“无为”,“逍遥”“齐物”“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

”等思想进行解释。

回答老师的问题。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学习内容。

第三环节:

巩固与转化(7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从诸子百家思想中,你认为哪些思想对我们今天治理国家有借鉴意义?

“依法治国”,“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以德治国”“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等。

学以致用。

第四环节:

课堂评价与课外作业的布置(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张评价表

进行自评他评

对课堂的效果做评价,以便以后教学的改进

在小组评价的基础上,结合老师的评价,评选出今天表现最好的同学,并对这个同学进行表扬和奖励,同时激励同学以后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和发言

给同学们布置作业1.“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及历史意义是什么?

2.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课后用一天的时间思考完成。

巩固回顾知识。

板书:

百家争鸣

一、四大学派代表者及思想主张

1.儒家学派代表者及其思想主张

2.道家学派代表者及其思想主张

3.法家学派代表者及其思想主张

4.墨家学派代表者及其思想主张

二、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