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射线检测底片质量一次合格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90939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射线检测底片质量一次合格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提高射线检测底片质量一次合格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提高射线检测底片质量一次合格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提高射线检测底片质量一次合格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提高射线检测底片质量一次合格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高射线检测底片质量一次合格率.docx

《提高射线检测底片质量一次合格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射线检测底片质量一次合格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高射线检测底片质量一次合格率.docx

提高射线检测底片质量一次合格率

提高射线检测底片质量一次合格率

小组概况

由于我公司压力容器分公司主要制作安装大型球罐、船罐,所有对接接头都要进行射线检测,所以射线胶片的消耗非常大,而目前底片质量不容乐观,为提高射线检测底片一次合格率,降低检测成本,我公司中一检测QC小组围绕如何提高射线检测底片一次合格率,开展了一系列的PDCA活动。

1、小组概况表

小组名称

中一检测QC小组

所在单位

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建组时间

2009.12月

注册时间

2009.12月

组长

邓昌明

2、小组成员

姓名

性别

文化程度

职称

组内职务

组内分工

邓昌明

大专

高工

组长

整体策划

陈德超

大专

工程师

副组长

策划、调查、实施

张泳

大专

技术员

组员

统计、实施

何云

大专

技术员

组员

统计、实施

康晓锴

大专

技术员

组员

统计、实施

贺全伟

大专

技术员

组员

统计、实施

白晓良

大专

检测员

组员

统计、实施

容军

大专

检测员

组员

统计、实施

刘光磊

大专

检测员

组员

统计、实施

一、选题理由

1、射线照相工作量大;

2、胶片价格上涨,检测成本不断增加;

3、检测人员普遍存在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差的现象。

射线胶片浪费比较严重,需强化管理,经小组成员讨论,决定本次活动课题为《提高射线检测底片质量一次合格率》

二、现状调查

调查资料:

针对底片质量一次合格率低的现象,我们对2010年4月~2010年6月份公司车间拍摄的共5422张射线底片进行了质量合格率汇总,并根据其不合格因素进行分类、统计。

详见下表:

检测底片不合格率统计表

序号

不合格因素

不合格数量

不合格率

1

铅字压缝

41张

0.76%

2

底片曝光

24张

0.44%

3

底片划伤

12张

0.22%

4

底片黑度不达标

476张

8.78%

5

底片有黄斑

5张

0.01%

6

底片有霉点

82张

1.51%

7

合计

558张

11.72%

统计:

容军、刘光磊制表:

贺全伟审核:

陈德超日期:

2010年7月2日

由统计表可以看出:

底片质量一次合格率低的主要因素为比例最大的“底片黑度不达标”。

三、设定目标值

根据现状调查分析可知:

如果底片黑度能够全部达标,那么底片的一次合格率就可以提高到1-0.76%-0.44%-0.22%-0.01%-1.51%=97.06%。

考虑到由于采用手工拍片、洗片,造成底片黑度不达标的人为失误等因素存在,完全消除黑度不达标因素是不能保证的,但有能力使底片质量一次合格率达到96%。

因此,设定目标值:

底片质量一次合格率≥96%。

四、原因分析

症结:

底片黑度不达标

材料

工艺

环境

 

五、要因确认

1、在原因分析后产生的12条共4种末端因素中,QC小组逐一进行了分析确认。

(1)末端原因“拍片技术不过关”确认表1

末端

原因

拍片技术不过关

确认

方法

现场查看每位检测人员的检测步骤及核对曝光参数

确认

时间

2010年7月

5日至14日

确认

结论

确认人

张泳、何云

确认

地点

射线曝光室

确认

结果

12人拍片

操作不规范

确认标准

射线检测教材、射线检测标准JB/T4730.2-2005、作业指导书及操作校验规程

确认过程

在2010年7月5日至14日共10天时间里,对20名检测人员进行了拍片检测抽查,有12人检测操作不规范,曝光参数选择不准确。

(2)末端原因“洗片技术不过关”确认表2

末端

原因

洗片技术不过关

确认

方法

现场查看

确认

时间

2010年7月

5日至14日

确认

结论

确认人

张泳、何云

确认

地点

洗片室

确认

结果

5人拍片

操作不规范

确认标准

射线检测教材、射线检测标准JB/T4730.2-2005、作业指导书及操作校验规程

确认过程

在2010年7月5日至14日共10天时间里,对20名检测人员进行了洗片操作抽查,有5人洗片操作不规范,对黑度控制不准确。

(3)末端原因“工作不认真”确认表3

末端

原因

工作不认真

确认

方法

现场调查及同事评价

确认

时间

2010年7月

10日至11日

确认

结论

确认人

张泳、何云

确认

地点

曝光室、洗片室及办公室

确认

结果

5人工作态度不端正

确认标准

工作考核表及同事评价

确认过程

在2010年7月10日至11日共2天时间里,对全部检测人员进行了相互评价和查看工作考核表的方式确认了5名检测人员工作不积极,做事不认真,工作过程中经常出错。

(4)末端原因“设备老化”确认表4

末端

原因

设备老化

确认

方法

设备送检

确认

时间

2010年7月

11日

确认

结论

确认人

张泳、何云

确认

地点

计量院

确认

结果

设备没有问题

确认标准

送检报告

确认过程

在2010年7月11日,设备送湖北省计量院检验,经检测证明设备合格。

(5)末端原因“胶片质量不合格”确认表5

末端

原因

胶片质量不合格

确认

方法

同事评价

确认

时间

2010年7月

12日至14日

确认

结论

确认人

张泳、何云

确认

地点

曝光室、洗片室

确认

结果

胶片没有问题

确认标准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JB/T4730-2005

确认过程

在2010年7月12日至14日共3天时间里,经过公司人员检验胶片及检测人员反映,没有发现质量问题。

(6)末端原因“洗片温度不满足要求”确认表6

末端

原因

洗片温度不满足要求

确认

方法

现场检查

确认

时间

2010年7月

13日

确认

结论

确认人

张泳、何云

确认

地点

洗片室

确认

结果

温度满足洗片要求

确认标准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2005

确认过程

洗片室安装有空调,在2010年7月13日,在洗片室用温湿度计测试,温度在标准规定范围内。

(7)末端原因“拍片工艺不正确”确认表7

末端

原因

拍片工艺不正确

确认

方法

验证工艺

确认

时间

2010年7月

15日至17日

确认

结论

确认人

张泳、何云

确认

地点

曝光室、洗片室

确认

结果

工艺正确

确认标准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2005及作业指导书

确认过程

2010年7月15日至17日,对全部拍片工艺进行验证,工艺没有错误,可用于检测指导。

(8)末端原因“洗片工艺不正确”确认表8

末端

原因

洗片工艺不正确

确认

方法

验证工艺

确认

时间

2010年7月

15日至17日

确认

结论

确认人

张泳、何云

确认

地点

曝光室、洗片室

确认

结果

工艺正确

确认标准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2005及作业指导书

确认过程

2010年7月15日至17日,对洗片工艺进行验证,工艺没有错误,可用于检测指导。

2、经小组成员对要因确认,确定出以下3个末端因素:

(1)拍片技术不过关;

(2)洗片技术不过关;

(3)工作不认真。

六、制定对策

1、小组成员根据各自所长,运用头脑风暴法对每个要因提出了两种对策措施,并以有效性、经济性、可靠性、可操作性作为依据,予以评分,最终确定最佳对策措施,见下表。

序号

要因

对策措施方案

有效性

经济性

可靠性

可操

作性

得分

方案确定

1

拍片技术不过关

招聘技术好的拍片人员

12

×

加强培训

18

2

洗片技术不过关

招聘技术好的洗片人员

12

×

加强培训

18

3

工作不认真

开除,招聘新人

10

×

加强素质教育和制定奖罚制度

14

备注:

☆5分、△3分、〇1分

制表:

贺全伟审核:

陈德超日期:

2010年7月20日

2、根据评分选择,小组对三个要因确定了相应的三个最佳对策方案,制定了对策表,见下表。

序号

主要

因素

对策

目标

措施

完成

日期

完成人

1

拍片技术不过关

加强

培训

提高检测人员拍片操作水平

1.印发射线检测操作理论资料。

2.进行实际操作的培训。

3.进行理论和操作的考核。

2010年8月2日至2010年12月4日

陈德超

何云

白晓良

2

洗片技术不过关

加强

培训

提高检测人员洗片操作水平

1.印发胶片冲洗理论资料。

2.进行洗片操作的培训。

3.进行理论和操作的考核。

2010年8月2日至2010年12月4日

陈德超

何云

贺全伟

3

工作不认真

加强素质教育和制定奖罚制度

提高工作责任心,减少工作失误

1.制定、完善管理制度。

2.定期召开检测管理工作会议。

3.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4.制定奖罚成制度,严格考核,实现奖罚兑现。

5.评选年度检验室先进个人。

2010年8月1日至2011年2月16日

邓昌明

陈德超

张泳

康晓锴

贺全伟

制表:

贺全伟审核:

陈德超日期:

2011年2月20日

七、对策实施

实施1:

开展业务技术培训,提高检测人员业务素质。

1.为了提高全体射线检测人员业务素质,QC小组组织开展了射线检测操作和胶片拍摄及冲洗技术培训,培训对象包括拍片人员,洗片人员,管理人员共20人。

培训计划如下:

培训时间

地点

授课人

授课内容

课时

出勤率

2010.8.3

射线曝光室

陈德超

X射线机训机方法

4课时/天

100%

2010.8.4至2010.8.7

射线曝光室

陈德超

不同透照厚度需要选择的曝光参数

4课时/天

100%

2010.8.8至2010.8.12

射线曝光室

陈德超

管对接、板对接的拍片方式

4课时/天

100%

2010.8.13至2010.8.15

射线曝光室

陈德超

γ射线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4课时/天

100%

2010.8.16

洗片室

陈德超

胶片的取用和保管

4课时/天

100%

2010.8.17至2010.8.20

洗片室

陈德超

洗片的方法和技巧

4课时/天

100%

制表:

贺全伟审核:

陈德超日期:

2010年8月22日

2.参加培训的人员全部按照要求在2010年12月1日至4日参加考核,考核成绩汇总如下:

考试成绩(分)

人员数量(名)

所占百分率(%)

95~100

5

6.7%

90~94

10

37.8%

85~89

2

38.7%

80~84

2

11.8%

75~79

1

5.0%

74分及以下

0

0%

制表:

贺全伟审核:

陈德超日期:

2010年12月6日

效果:

事实证明。

通过培训大大提高了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

实施2:

召开检测管理会议,及时解决问题。

1.检测管理工作会议由陈德超主持。

会议简要阐述了QC活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工作过程中涌现出的责任心较强、检测工作完成出色的班组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同时,对个别思想依旧麻痹大意、工作玩忽职守、不能按时完成QC小组分配的任务的班组提出严重警告和批评。

2.在会议上,公司检测人员还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时反馈、汇报QC小组,较好地实现了工作互动、共同促进。

效果:

检测管理工作会议稳定了公司检测管理人员队伍,大大增强了公司员工的凝聚力,而且能快速、有效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实施3:

下发各项无损检测工作标准及规程。

由质量负责人陈德超负责下发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JB/T4730-2005及《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标准GB11345-89和球罐检测的工艺规程及作业指导书。

效果:

明确责任,按标准及规程办事,基本实现了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实施4:

层层管理,责任到人。

针对公司检测项目分布范围广,流动性大,部分人员长期出差在外的现状,QC小组成员动员各检测室组长结合单位实际情况,采取项目负责制管理的办法,确定了仪器设备使用、维护、保养责任人,制作了仪器设备出入库管理表,责任到人,并根据其管理情况与工资挂钩。

对于精密、贵重仪器则必须严格按照文件规定进行使用、维护、保养,认真填写仪器使用交接记录,遇到仪器失准情况必须及时上报综合办公室。

效果:

此举措真正实现了责任到人,提高了职工的责任感和有令必行、有法必依的意识,同时避免了工作中的扯皮现象。

实施5:

强化管理,严格奖罚制度。

1.加强人员及设备管理,由陈德超负责编制奖罚条例,对检查出的问题或隐患实现现场整改,并作好检查记录,以作为奖罚的依据。

2.每月底及时总结工作,根据检查记录及无损检测管理办法进行奖罚兑现,发扬优点,克服不足。

3.在此期间,对违反公司无损检测管理办法的科室或个人累计罚款13人(次);对于检测工作扎实、责任心强的检测人员则给予适当物质奖励,总计奖励5000元,并于2011年3月全部下发。

效果:

1.此举措促进了科室、个人自检、互检,有助于提高工作质量。

2.真正做到了查找原因,吸取教训;勉励先进,鞭策后进,并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了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无损检测队伍。

八、效果检查

通过对检测及管理人员全方位的培训和教育,落实岗位责任制,强化措施力度,重视质量教育,使全体人员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大大降低了废片的发生,提高了射线检测底片质量。

2010年6月~2011年6月底片质量情况统计表

项目

2010年6月~2010年8月

(活动前)

2011年4月~2011年6月

(活动后)

射线底片张数

3000张

3000张

合格率

88%

97%

活动前后对比情况

88%

96%

97%

活动前

目标值

活动后

九、经济、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

实行依章依法管理,使本公司射线检测底片质量一次合格率得到提高,降低了检测成本。

2、社会效益

(1)底片质量的提高,不仅加快了检测进度,而且节约了能耗,体现出了企业的检测实力,为企业取得了良好的声誉,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2)随着QC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职工的总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企业的无损检测管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十、巩固措施

1.狠抓薄弱环节

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多种多样、持久地循环培训方式,加强了职工的责任感,取得了良好成效。

2.严肃工作纪律

所有检测管理人员必须通过上岗前培训,经过培训明确了岗位责任,严肃了工作纪律,提高了无损检测人员的整体素质。

3.强化检测管理

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对由于违反《无损检测管理办法》导致罚款的次数明显降低,2011年4月~2011年6月,累计罚款人数0人次,较2010年6月~2010年8月的6人次相比大大降低,而且整改措施能迅速落实,真正实现了“手段强硬,奖罚公正”。

4.规范工作标准

1.组长邓昌明将修改、完善后的《无损检测管理办法》、《检测监督管理制度》纳入第三层次文件,作为今后检测及其管理的标准和考核依据。

2.将检测监督检查、例会制度纳入工作议程,今后每月将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每周召开一次检测管理工作会议。

十一、活动总结

通过开展这次QC活动,提高了射线检测底片质量一次合格率,提高了检测人员业务素质,各项检测管理规章制度得到了较好的强化和落实,降低了检测成本,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