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特种设备《电梯安全管理》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docx
《A特种设备《电梯安全管理》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特种设备《电梯安全管理》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特种设备《电梯安全管理》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2022年A特种设备《电梯安全管理》
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一.判断题(192题)
1.O使用电梯总量30台以上(含30台)的,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
(X)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丁)
3.()国家监管部门强制要求投保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保险。
(X)
4.()特种设备属于共有的,共有人可以委托物业服务单位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特种设备,受托人可以不履行本法规定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义务,承担相应责任。
(X)
5.()特种设备本体或者安全保护装置失效和损坏的事故,是指发生爆炸、爆燃、泄漏、倾覆、变形、断裂、损伤、坠落、碰撞、剪切、挤压、失控,或者长时间中断运行等故障为主要特征所造成的事故。
(V)
6.()剪切事故最容易发生在人员进出电梯轿厢的瞬间。
(J)
7.()泄漏是指承压类特种设备主体或者部件因变形、损伤、断裂失效或者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损坏等因素造成内部介质非正常外泄的现象。
(丁)
&()爆燃(闪爆、闪燃)指:
锅炉炉膛、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内的可燃介质泄漏与空气(氧)混合达到一定浓度,遇火(或者能量)在空间迅速燃烧爆炸的现象。
(J)
9.()一旦发生电梯关人或电梯伤人事故及电梯机械伤害、火灾、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时,使用单位要首先启动单位应急救援预案。
(V)
10.()渐进式安全钳常使用在轿厢额定速度大于0.63m/s或对重装置速度大于1.Om/s的运行场合。
(J)
11・()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是防止轿厢冲顶的安全保护装置o(V)
12.()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提升高度是进出口两楼层板之间的垂直距离。
(J)
1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参加应急演练,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置技能。
(V)
14.()对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举报。
(丁)
15.()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报告。
(J)
16.安全管理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且定期组织演练;(丁)
17.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是指使用单位最高管理层中主管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的人员。
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
(J)
18.()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X)
19.使用单位应采购、使用取得许可生产,并且经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采购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特种设备,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
(J)
20.()《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
(丁)
2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安全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X)
22.()高耗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配备节能管理人员,负责宣传贯彻特种设备节能的法律法规。
(丁)
23.()电梯制造单位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电梯安装、改造、修理的,应当对其安装、改造、修理进行安全指导和监控,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校验和调试。
(丁)
24.()使用为公众提供运营服务电梯的,或者在公众聚集场所使用
20台以上电梯的,使用单位应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并逐台落实安全责任人。
(X)
25.()三角钥匙必须妥善保管,由指定的人员使用,切不可给无资职人员或无关人员使用。
(丁)
26.()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督管理不适用特种设备安全法。
(J)
27.()形成事故直接原因的基础因素。
形成事故直接原因也有一个或者多个不安全行为,或者不安全条件和管理缺陷等因素构成事故原因的第二个层次,即事故的间接原因,主要指社会环境、管理以及个
人因素等。
(J)
28.()较大事故的伤亡情况是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
(X)
29.()使用管理知识与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没有关系。
(X)
30.()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是防止轿厢冲顶的安全保护装置o(V)
31.()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是指如何在项目或者企业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
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选择最有效的方式,主动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处理风险,以最小成本争取获得最大安全保证的管理方法。
(V)
32.()事故的调查是安全监察机构履职的重要手段;研究、认识和遵循规律的重要途径;推动落实安全责任的重要手段;安全教育的重要平台;提高队伍素质的重要载体。
(丁)
33.()重大维修方案不需要经过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
(X)
34.()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提升高度是进出口两楼层板之间的垂直距离。
(J)
35.()发生事故,操作人员应立即撤离现场。
(X)
3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且作出记录。
(J)
37.()考试实行百分制,单科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每科均合格,评定为考试合格。
(X)
38.()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含安全管理人员)必须通过理论知识考
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
(X)
39.()事故调查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事故相关设备,不得毁灭相关资料、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
(丁)
40.()特种设备的使用应当具有规定的安全距离、安全防护措施。
(V)
41.()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竣工后,安装、改造、修理的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二十日内将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移交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X)
42.()乘客被困电梯时不要惊慌,应立即呼救、耐心等待、平层岀门。
(V)
43.()剪切事故最容易发生在人员进出电梯轿厢的瞬间。
(J)
44.()泄漏是指承压类特种设备主体或者部件因变形、损伤、断裂失效或者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损坏等因素造成内部介质非正常外泄的现象。
(J)
45.()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使用单位应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启动事故应急预案。
(丿)
46.()电梯的救援系统主要是由救援装置和报警装置两部分组成。
(V)
47.()事故的调查是安全监察机构履职的重要手段;研究、认识和遵循规律的重要途径;推动落实安全责任的重要手段;安全教育的重要平台;提高队伍素质的重要载体。
(丁)
48.()电梯底坑渗水,不可能导致电梯在开着门的情况下突然启动。
(X)
49.()消防员电梯不能作为乘客电梯使用,其仅在消防服务的直接控制下使用。
(X)
50.()电梯底坑的底部可以允许有积水。
(X)
51.()运送货物的载货电梯与杂物电梯都不允许载人。
(X)
5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填写作业、交接班等记录。
(J)
5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参加应急演练,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置技能。
(V)
5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且按照规定的程序向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J)
55.()通过人为破坏或者利用特种设备等方式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自杀的事故属于特种设备事故。
(X)
56.()取得设计许可证的设计单位内的设计人员可以直接进行设计工作,不需要任何考核。
(X)
57.主要负责人是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实际最高管理者,对其单位所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节能负总责。
(丁)
58.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是指使用单位中承担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职责的内设机构。
(丁)
59.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的规定,负责特种设备安全与环保管理,承担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与环保主体责任。
(X)
60.()特种设备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
(V)
61.()《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对其生产、经营、使用的特种设备应当进行自行检测和维护保养,对国家规定实行检验的特种设备,在接到检验机构发出的检验通知后接受检验。
(X)
62.()电梯的安装是釆用组装、固定、调速等一系列作业方法,将电梯部件组合为具有使用价值的电梯整机的活动,包括移装。
(丁)
63.()对整机首次型式试验合格的电梯制造单位,型式试验机构应当每2年进行一次符合性核查。
(X)
64.()《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是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X)
65.()责任事故包括:
(1)违规、违章、违纪造成的事故;
(2)可以预见、抵御和避免的事故,但是由于行为(责任)人或者管理者的原因,没有釆取预防措施或者预防措施不力造成的事故。
(丁)
66.()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保证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并负责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丁)
67.()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和节能全面负责。
(丁)
68.()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工作应当接受工会的领导。
(X)
69.()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及其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及时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为事故调查做好准备。
(J)
70.()乘用电梯时可以倚靠在轿门或层门上。
(X)
71•安全管理负责人应该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的领导职责,确保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V)
72.()《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适用于高耗能特种设备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的节能监督管理(J)
73•使用单位应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建立人员管理台账,开展安全与节能培训教育,保存人员培训记录。
(丁)
74•使用单位应该建立并且有效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管理制度,以及操作规程。
(丁)
75.()国家鼓励高耗能特种设备的生产单位、使用单位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提高特种设备能效水平。
(丁)
76.()《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时,先缴纳罚款、罚金。
(X)
77.()《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进口的特种设备应当符合我国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并经检验合格;需要取得我国特种设备生产许可的,应当取得许可。
(丁)
7&()对其他安全保护装置和主要部件的制造单位,型式试验机构应当每两年进行一次符合性核查。
(J)
79.()乘客被困电梯时不要惊慌,应立即呼救、耐心等待、平层岀门。
(V)
80.()分析风险:
即分析引起风险事故的各种因素,它是风险识别的关键。
(J)
81.()通俗地讲,风险就是发生不幸事件的概率。
换句话说,风险是指一个事件产生我们所不希望的后果的可能性。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丁)
82.()维护保养人员遗留在电梯控制柜里的门锁回路的短接线,可能引发电梯剪切事故。
(丁)
83.()按照《特种设备目录》所指的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包括曳引驱动乘客电梯、曳引驱动载货电梯、强制驱动乘客电梯、强制驱动载货电梯,共4个品种。
(X)
84.()非公共场所安装且仅供单一家庭使用的电梯属于特种设备。
(X)
85.()按照《特种设备目录》所指的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
(丁)
8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且按照规定的程序向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J)
87.安全管理负责人负责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检查;(V)
88.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不要求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
(X)
89.()《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可从事有关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活动,但不得推荐或者监制、监销特种设备。
(X)
90.()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不履行岗位职责,违反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造成事故的,吊销相关人员的资格。
(丁)
91.()不锈钢、有色金属应釆用机械方法切割,也可采用火焰或等离子弧方法切割。
(X)
92.()《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督管理不适用本法。
(丁)
93.()电梯的安装是釆用组装、固定、调速等一系列作业方法,将电梯部件组合为具有使用价值的电梯整机的活动,包括移装。
(丁)
94.()设计文件应当经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核准的设计文件鉴定机构鉴定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锅炉制造单位不需要对锅炉产品设计质量负责,o(X)
95.()特种设备生产单位不得生产不符合能效指标要求或者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高耗能特种设备。
(丁)
96.()制造单位应当对所提供的各种文件、资料的真实性以及与制造产品的一致性负责。
(丿)
97.()改变轿门的类型、增加或减少轿门属于电梯的重大修理,需进
行监督检验。
(X)
9&()采用在电梯轿厢操纵箱、层站召唤箱或其按钮的外围接线以外的方式加装电梯IC卡系统等身份认证方式属于电梯的改造。
(X)
99.()《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明确了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在特种设备安全方面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丁)
100.()《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时,先缴纳罚款、罚金。
(X)
10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所称的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本法的其他特种设备。
(V)
10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和审核发证程序包括:
申请、受理、考试、发证。
(J)
103.()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00人以上1万人以下转移的,属于较大事故。
(X)
104.()钢丝绳由一定数量的钢丝和绳芯经过捻制而成。
(J)
105.()发生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及其以下等级事故的,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实施行政处罚和处分,无需追究刑事责任。
(X)
106.()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落实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J)
107.()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将安全使用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于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
(J)
108.()《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
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责任制度。
(J)
109.()使用登记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和发证。
(J)
110.()《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规定的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包括:
成立工作组、基本情况调查、风险和应急能力评估、应急预案编制和评审、应急预案实施与改进。
(J)
111.()电梯制造单位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电梯安装、改造、修理的,应当对其安装、改造、修理进行安全指导和监控,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校验和调试。
(丁)
112.()腐蚀的分类方法较多,按腐蚀部位分:
有均匀腐蚀及局部腐蚀两大类。
(J)
113•使用合格的特种设备是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最基本的条件。
()(7)
114.()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财产损失价值、应急救援费用、善后处理费用。
(丁)
115.()事故调查组可以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技术机构或者直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
(丁)
116.()事故调查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毁灭相关资料、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
(丁)
117.()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的县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丁)
118.()电梯的维护保养包括半月维保、月度维保、季度维保、年度维保。
(X)
119.()腐蚀的分类方法较多,按腐蚀部位分:
有均匀腐蚀及局部腐蚀两大类。
(J)
120.()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
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属于较大事故。
(丁)
121.()600兆瓦以上锅炉因安全故障中断运行240小时以上的,属于较大事故。
(X)
122.()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或者资料。
(丁)
123.()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在电梯定期检验有效期届满前的1个月以内,向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并且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V)
124.()事故调查期间,因生产需要,事故单位可以移动事故相关设备。
(X)
125.()因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引发的与特种设备相关的事故,属于特种设备事故。
(X)
126.()制定《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及时准确查清事故原因,严格追究事故责任,防止和减少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J)
127.()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对其生产、
经营、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
(J)
128.()特种设备相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特种设备事故,是指因行为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或者操作失误等造成的事故。
(“)
129.()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或者资料。
(V)
130.()层门自动关闭装置主要依靠轿厢门机实现层门的闭合。
(X)
131.()重大维修方案不需要经过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
(X)
132.()运送货物的载货电梯与杂物电梯都不允许载人。
(X)
133.()按照《特种设备目录》所指的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包括曳引驱动乘客电梯、曳引驱动载货电梯、强制驱动乘客电梯、强制驱动载货电梯,共4个品种。
(X)
134.()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岀记录。
(丁)
135.()三角钥匙必须妥善保管,由指定的人员使用,切不可给无资职人员或无关人员使用。
(丁)
136.()泄漏是指承压类特种设备主体或者部件因变形、损伤、断裂失效或者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损坏等因素造成内部介质非正常外泄的现象。
(J)
137.()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在接到故障报警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实施救援。
(X)
138.()电梯用缓冲器有线性蓄能型、耗能型和非线性蓄能型三种。
139.()事故发生后,由使用单位组织人员调查。
(X)
140.()乡镇以上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特种设备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
(X)
141.()非公共场所安装且仅供单一家庭使用的电梯属于特种设备。
(X)
142.()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应该做好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V)
143.()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可以内设管理组、技术组、综合组。
(J)
14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参加应急演练,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置技能。
(V)
145.()《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加强特种设备质量宣传教育,普及特种设备质量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特种设备质量意识。
(X)
146.()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报告。
(J)
147.()判断、处理压力容器故障要稳、准、快。
“稳”指压力容器在发生故障后,操作人员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能惊慌失措;“准”指对发生故障的原因判断要准确;“快”指对故障的处理要快速,防止事故扩大。
()(7)
148.安全管理负责人负责组织进行隐患排查,并且提出处理意见;(V)
149.()高耗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经济运行、能效计量监控与统计、能效考核等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
(J)
150.()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应当取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颁布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证》。
(V)
151.()《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不定期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X)
152.()电梯的安装是釆用组装、固定、调速等一系列作业方法,将电梯部件组合为具有使用价值的电梯整机的活动,包括移装。
(丁)
153.()电梯型式试验的项目应按照《电梯型式试验目录》进行。
(V)
154.()改变轿门的类型、增加或减少轿门属于电梯的重大修理,需进行监督检验。
(X)
155.()电梯轿厢滞留人员2小时以上为较大事故。
(X)
156.()《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明确了特种设备生产、
使用单位在特种设备安全方面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J)
157.()《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
(J)
158.()电梯投入使用后,电梯制造单位应对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在维护保养和安全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V)
159.()电梯的制造单位接到故障通知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并釆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
(X)
160.()《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规定的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包括:
成立工作组、基本情况调查、风险和应急能力评估、应急预案编制和评审、应急预案实施与改进。
(J)
161.()高耗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配备节能管理人员,负责宣传贯彻特种设备节能的法律法规。
(丁)
162.()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属于重大事故(X)
163.()使用单位设备管理人员实施对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的监督。
(X)
164.()乘用电梯时可以倚靠在轿门或层门上。
(X)
16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因劳动保护措施缺失或者保护不当而发生坠落、中毒、窒息等情形的事故属于特种设备事故。
(X)
166.()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发现电梯运行事故隐患需要停止使用的,无权作出停止使用的决定(X)
167.()建立每部电梯的维保记录,及时归入电梯技术档案,档案至少保存3年。
(X)
168.()特种设备事故,是指因特种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或者相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在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含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检验检测活动中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特种设备严重损坏或者中断运行、人员滞留、人员转移等突发事件。
(V)
169.()阻挠、干涉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未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由市场监管部门等处以4000元以上2
万元以下的罚款。
(J)
170.专项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是指根据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或由各级监管部门组织的,针对具体情况,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被检查单位的特定设备或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
(丁)
171.为督促特种设备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并建立长效机制,同时规范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行为,原国家质检总局制定了《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
(V)
17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且按照规定的程序向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