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7897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29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docx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docx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金融市场

第一节全球金融体系

考点一金融市场的概念

金融市场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已金融资产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为交易主体形成的交易机制及其关系的总和。

广而言之,金融市场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

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定义是:

金融市场是交易金融资产并确定金融资产价格的一种机制。

考点二金融市场的分类

要点

内容

按交易标的物划分

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保

险市场、黄金市场及其它投资品市场

按交易对象是否为新发行划分

金融市场可以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根据交易中介划分

金融市场可以分为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

按地域范围划分

金融市场可以分为国际金融市场和国内金融市场

按有无固定场所划

金融市场可分为有形金融市场和无形金融市场

按交割期限划分

金融市场可分为金融现货市场、金融期货市场与金融期权市场

根据交易对象的交割方式划分

金融市场可分为即期交易市场和远期交易市场

根据交易对象是否依赖其他金融工具划分

金融市场分为原生金融市场和衍生金融市场

根据价格形成机制

划分

金融市场分为竞价市场和议价市场

考点三影响金融市场的主要因素

一般来说,影响金融市场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为重要的则是以下五个方面:

(1)经济因素

(2)法律因素

(3)市场因素

(4)技术因素

(5)体制或管理因素

考点四金融市场的特点和功能

要点

内容

金融市场的特点

1.商品的特殊性

2.金融市场具有价格的一致性

3.交易活动的集中性和交易场所的非固定性

4.金融市场是一个自由竞争市场

5.金融市场的非物质化

6.金融市场交易体现了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

7.现代金融市场是信息市场

8.交易主体的可变性

金融市场的功能

1.资本积累(聚敛功能)

2.资源配置(配置功能)。

金融市场的配置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

资源配置、财富再分配和风险再分配。

3.调节经济(调节功能)

4.反映经济(反映功能)

考点五非证券金融市场的概念和分类

非证券金融市场是指除了证券以外的其他金融工具发行和交易的场所。

它包括:

1.股权投资市场。

股权投资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及企业(或者个人)购买的其他企业(准备上市、未上市公司)的股票或以货币、无形资产和其他事物资产直接投资于其他单位,最终目的是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可以通过分得利润或股利获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取得。

股权投资市场,即实现上述交易过程的市场。

2.信托市场。

信托投资是金融信托投资机构用自有资金及组织的资金进行的投资。

当信托成为一种商业行为后,特别是其特殊的制度优势成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信托这种服务方式的需求和供给的总和就形成了信托市场,也可以说信托服务业实现其价值的领域即为信托市场。

3.融资租赁市场。

融资租赁又称设备租赁或现代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

考点六全球金融市场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要点

内容

金融市场的形成

1.货币的出现标志着金融市场开始萌芽

2.以银行为中心的现代金融市场初步建立

3.证券业的发展是金融市场形成和完善的推动力。

1609年,荷兰成立

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形、有组织的证券交易所---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标志着现代金融市场的初步形成。

4.信用形式的发展使各类金融子市场得以形成和发展

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1.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趋势

2.全球金融市场的证券化趋势

3.金融创新的趋势

考点七国际资本流动方式

要点

内容

 

按资本的使用期限长短划分

1.长期资本流动。

长期资本流动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或未规定使用期限的资本流动。

它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贷款三种主要方式

2.短期资本流动。

短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为一年或一年以内的资本流动。

它主要包括贸易资本流动、银行资本流动、保值性资本流动和投机性资本流动四类

按照资本跨国界流

1.资本流入。

资本流入是指外国资本流入本国,即本国资本输入,其

动的方向划分

主要表现为:

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增加,外国对本国的负债减少,本国对外国的债务增加,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减少

2.资本流出。

资本流出指本国资本流到外国,即本国资本输出。

其主要表现为:

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减少;外国对本国的债务增加;本国对外国的债务减少;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增加

考点八全球金融体系的主要参与者

全球金融体系主要是指金融体系在国际间的存在和金融资本流动的形式的总括。

全球金融体系的参与者是指参与金融市场的交易活动而形成证券买卖双方的单位,包括:

1.政府部门

2.工商企业

3.金融机构

4.个人

5.中央银行考点九金融危机的教训

针对金融危机,新一代的经济思维须在以下四个基本维度上创新:

1.必须建立最基本的社会福利框架,废除泛福利化体制。

2.必须在完善的、独立透明的法制基础之上建立政府对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体制

3.必须大力推进生产领域的市场化,鼓励实业投资

4.周期性调整经济体系结

构第二节中国的金融体系

考点一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

1.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加强外汇管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2.金融监管机构。

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主要有: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银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保监会。

3.国有外汇管理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是依法进行外汇管理的行政机构。

4.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

监事会由国务院派出,对国务院负责,代表国家对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状况实施监督。

5.政策性金融机构。

我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6.商业性金融机构。

考点二影响我国金融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

1.股指期货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2.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3.欧元区的形成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4.人民币汇率改革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

考点三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有关情况

要点

内容

银行业

银行业在我国指的是中国人民银行,监管机构,自律组织,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

 

证券业

证券业指从事证券发行和交易服务的专门行业,是证券市场的基本组成要素之一,主要有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业协会及金融机构组成

保险业

保险业是指将通过契约形式集中起来的资金,用以补偿被保险人的经济利益业务的行业

信托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对信托的定义,信托是指委托人给予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考点四我国金融市场“一行三会”的监管机构

2003年4月28日,银监会正式挂牌运作,标志着中国金融业形成了“三驾马车”式的垂直分业监管体制,自此“一行三会”的监管构架正式形成。

“一行三会”是国内金融界对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这四家中国的金融监管部门的简称。

“一行三会”构成了中国金融业分页监管的格局。

“一行三会”均实行垂直管理。

考点五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通常,我们将中央银行的职能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发行的银行

2.政府的银行

3.银行的银行

考点六存款准备金制度

要点

内容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概念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基本内容

1.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规定可充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标的

3.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计算、提存方法

4.规定存款准备金的类别

存款准备金政

策效应分析

1.控制货币供应量,影响我国货币乘数

2.宣示效应和对社会公众心理预期的影响

3.影响金融机构经营行为

4.影响市场利率

考点七货币乘数

要点

内容

货币乘数的基本概念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简单地说,货币乘数是一单位准备金所产生的货币量

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

完整的货币(政策)乘数的计算公式

m=(Rc+1)/(Rd+Re+Rc)

其中,Rd、Re、Rc分别代表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和现金比率。

货币(政策)乘数的基本计算公式是:

m=M/B=(C+D)/(C+R)=(Rc+1)/(Rd*D+Rt*T+E+C)M=C+D

B=C+RRc=C/D

R=D*Rd+T*Rt+E

其中,M为货币供应量、B为基础货币;Rt为定期存款准备率、T为定期存款、E为超额准备金、D为存款货币、C为流通中的现金;R为存款准备金总额

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

1.法定准备金率(Rd)

2.超额准备金率(Re)

3.现金比率(Rc)

4.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影响我国货币乘数的因素除了上述四个因素之外,还有财政性存款,信贷计划管理等特殊因素

考点八货币政策的概念、措施及目标

要点

内容

货币政策的概念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共计以及调整利率的各项措施

货币政策措施

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

控制货币发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推行公开市场业务、改变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现率、选择性信用管制、直接信用管制及常备借贷便利等新工具措施

货币政策目标

(1)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平衡国际收支

(2)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操作目标是接近中央银行政策工具的金融变量,中介目标是距离政策工具较远但接近于最终目标的金融变量

考点九货币政策工具的概念及作用原理

要点

内容

常规性工具

1.存款准备金政策

2.再贴现政策

3.公开市场业务

选择性工具

1.消费者信用控制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3.不动产信用控制

4.优惠利率

补充性工具

1.直接信用控制工具

2.间接信用控制工具

新工具

1.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

2.常设借贷便利(SLF)

3.中期借贷便利(MLF)

考点十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要点

内容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货币政策传导的过程为:

M—r—I—E—Y即,货币供给—利率—投资—总支出—总收入该理论认为,在这个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关键环节是利率

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该学派的代表理论—弗里德曼的现在货币数量论强调货币供应量变动直接影响名义国民收入。

用符号表示就是:

M—E—I—Y

即,货币供给—总支出—投资—总收入

我国的货币政

策传导机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企业(居民)的传导体系,初步建立了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机制

第三节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

考点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主要内容

1.主板市场。

主板市场也成为一板市场,指传统意义上的证券市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证券发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