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主题班会结题报告.docx
《小学主题班会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主题班会结题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主题班会结题报告
小学主题班会结题报告
篇一:
自主式班会的设计及教育效果的初探(结题报告)
附4
类别:
德育渗透
编号:
金台区教学小课题研究项目
申请书
课题名称:
自主式班会的设计及教育效果的初探
申请人:
杨军仓
申请人单位:
石油中学
申请日期:
金台区教研室
《自主式班会的设计及教育效果的初探》课题结题报告
宝鸡石油中学杨军仓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主题班会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它具有使学生交流思想,增进班级凝聚力,拓宽学生自我教育途径作用,历来被广大教师所重视采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网络的推广,世界经济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引起人们在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的剧变。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思想、新观念,中学生以自己特有的眼光来观察和思考周围的事物,在群体互动效应下,频频接受新生与糟粕并存的信息,从而逐渐形成了与以往中学生不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由于学校传统教育的滞后,理论导向常常无法全面解答中学生的困惑,因此,要适应新时期学生思想教育的需要,必须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作变革。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以高效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文艺表演能力,自我表象的设计能力,相互影响的感染能力为目的。
充分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学生自主、自治、自理的能力,利用他们听而不轻信,行而才后信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育方法,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灌输客体转变为主动参与的主体,因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自主式班会可作为主题班会就是高效教育的一条途径。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
当下,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学生观、教师观,其基本理念就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科学与人文的结合;回归生活世界,寻求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
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自主式班会的设计及教育效果的初探》。
自主式即指班会全程由学生设计、组织、实施、总结完成,再由师生共同反思。
发掘学生潜力,发挥个性,注重自主教育。
也就是说,该课题的研究要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出发点。
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他一生的成长打下基础。
教育社会学原理表明:
只有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它贯穿在思想品德、良好行为形成的全过程中。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每一个心理过程却离不开自我教育,而每一个品德心理因素的形成又促进自我教育的实现。
学生思想上存在遵循道德规范要求与缺乏足够的自我教育能力的矛盾,推动着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变化。
而心理学家则认为,调节中的“角色互动”效应是转变人的态度的有效方法。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共同的活动中进行双向沟通,进行心理位置的互换,就能促进社会认知的改变,达到相互理解与信任。
从而产生心理相容,减缓管理双方的摩擦与对立。
以“常规化”教育内容为主题(思想政治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诚信思想教育、习惯养成教育、感恩意识教育、生命意识教育、人生观教育、金钱(本文来自:
小草范文网:
小学主题班会结题报告)观教育,
等等),把全班72名学生分成5个组,每组自主选题,形式多样,可参照一些优秀的电视节目(新起跑线,天天向上,壹周立波秀等等),每两周一次,时间40分钟。
这是对学生的一种挑战,也是对学生的锻炼,更是自我教育的一种新形式。
四.研究方法和步骤:
(1)XX年1月—3月准备阶段:
提出课题;进行文献资料查询和理论探讨;提出课题研究初步构想。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
(2)XX年3月——XX年12月实施阶段:
研究方法:
开展自主式班会。
(3)XX年11月——12月总结阶段:
对学生组织的自主式班会案例进行分析;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初稿;对研究报告开展论证,最后形成正式稿。
研究方法:
采用行动研究法。
五.课题的内容的具体要求及实施
经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设计操作XX年的高二第二学期,每组同学都参与了一次自主设计的班会,锻炼了自己,教育了自己和同学。
1.XX年3月15号杨茜组以感恩的心为主题,通过诗歌《感恩老师》的朗诵,小品《感恩父母》的表演,歌曲《因为爱情》的演唱,以及因为友情所以感恩的互动,使同学们的感恩意识得以加强。
2.XX年3月28号赵宇隆组的青春梦想号,说梦想→演唱《十七岁的雨季》→朗诵《人生颂》→观看视频《蜗牛》→表演小品《投名状》→歌唱《我的未来不是梦》,通过讴歌青春,让同学知道珍惜青春,为青春梦想坚持不懈努力。
3.XX年4月18号虎家欣组通过日常生活情景剧《总算会谢了》,游戏《你我他》,小品《包公申现代案》以及歌曲的演唱,教育同学们改掉自己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学习习惯,“优秀是一种习惯”。
其中的小品《包公申现代案》语言幽默,切中要害,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4.XX年5月9号姜炜琦组的《自信,从现在开始》,演唱张国荣的《我》,播放自制视频《自信是什么》,相声《群口说自信》,视频播放《没手没脚没烦恼》,以及主持人介绍海伦凯勒,开普勒和尼可松的故事,使同学更加明白自信的重要性,以及用自己行动树立自信的必要性。
其中的自制视频《自信是什么》的设计独特,拍摄效果好,涉及的人物多,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5.XX年5月28号王志文组的《戏外人生》班会通过7个部分介绍电影出现以来的各个年代的精品,及经典电影片段的观赏和模仿,体现电影自诞生以来
的变化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这次班会的目的是:
“通过电影的发展,体会不同时代电影的特征,阐述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体会电影给我们的影响,使我们懂得我们的人生怎样才更有价值。
”班会分七个片段:
(1)音乐《大河之舞》,主持开场白,引出班会主题。
(主讲:
王志文)。
(2)引出默片时代,介绍《摩登时代》,及电影起源。
观看《摩登时代》片段(主讲:
王志文)。
(3)介绍50-60年代电影《埃及艳后》等(主讲:
邓文昕,薛融),歌曲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表演者:
王志文,郑浩,何姗珊,邹乐,索哲,辛建航,马昕,李梦青,石若琼)(4)介绍70-80年代电影《庐山恋》等,游戏:
看图猜电影。
(主讲:
田思琪)。
(5)介绍90年代电影《泰坦尼克号》,相声《泰坦尼克号》(表演者:
田思琪,何姗珊)。
电影《死亡诗社》介绍,小品《死亡诗社》(表演者:
王志文,郑浩,索哲,辛建航,马昕)(主讲:
董珍)(6)21世纪电影《教父》、《大腕》等介绍,观看《大腕》经典片段。
小品《憨豆先生》(表演者:
范佳欣,邹乐)(主讲:
郑浩)。
(7)“戏外人生,电影与我们”的总结。
(主讲:
范佳欣)。
层次明确,搭配合理,既普及知识,又锻炼能力。
六.课题结题终结成果目录
1.视频MTV《过程大回放,姓名大联想》,启发性多媒体视频班会会件。
此多媒体MTV内全部用我班学生在高一和高二第一学期参与的各项活动的照片为背景,配以韩红的《天路》为背景音乐,用72个学生的每一个学生姓名中的某个字组成的歌词,前后两段,第一段64个字,描述了家长的期盼。
第二段用80个字,描述了老师的希望。
整个视频15分钟,由我来演唱,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
歌词如下:
“穿越宇宙,航行太空,绕过耀眼繁鑫,利用瑞波定位地球,高举一面旗帜:
才智敏婕,文字昕利,思维琪特,懂得珍惜,探索哲理,保持健康,实现梦想,琦乐融融,家佳欢欣。
”
“阳光明媚清晨,边城宁静,东风浩荡,波光琳琳,昊玥姣婕,银光闪闪,两只大鹏,振翅翱璇,聚珠穆朗玛峰上,俊博儒伟浩伴娟媛妮婷雅珊姗而来,茜草幽兰,琼花齐放,钟灵毓秀,感动二尧,仕钊告曰:
值得嘉庆!
”
总共用了144个字是有设计意图的,72个学生,有72个父亲和母亲,以及144个爷爷和外爷,144个奶奶和外婆,在呼唤着他们的名字,盼望着他们的成长、成材和成功。
这样编写和说明,使学生更加懂得自己的成长和成功,是寄托了多个亲人的希望,知道感恩,学会珍惜。
2.五次自主式班会录像视频片段20余件。
3.五种自主式班会设计实施模型。
4.《自主式班会的设计及教育效果的初探》课题结题报告一份。
篇二:
个人课题结题报告
连云港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个人课题)批准号:
XG/XX/0940
精勤小学四
(2)班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惰性分析及矫正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连云港市精勤中心小学丁立祥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概况
该课题于XX年12月份申报,XX年1月被市教科所批准立项为连云港市
教育科学“十二五”个人规划课题,XX年2月份完成课题的实施方案,XX年5月份完成读书笔记和教学案例各一篇,XX年10月完成课题的中期检查表,现按原定计划于XX年12月进入申请结题阶段。
经过一年的不断探索实践,已基本完成预期研究目标和任务,准备结题。
二、课题研究的主体内容
(一)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滋生学生惰性心理和行为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学生依赖性强,缺少主动学习
和思考的动力;其次是外部动机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第三是教师教学方法失当,学生丢失了主动思考的兴趣和欲望,从而产生思维和行为的惰性。
让学生逐步克服惰性思想和行为是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惰性”的形成原因、类型及特点。
2.“惰性学生”的矫正对策,让学生克服“惰性”,并循序渐进,彻底远离
惰性,养成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的习惯。
3.初步形成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惰性分析及矫正对策的理论框架。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拟从调查现状、剖析原因以及研究对策三方面展开研究:
1.调查现状
在本班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无论教师如何引导、点拨,“惰性学生”就是不
肯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愿意与同学进行交流,探究,在学习上不肯动脑筋,不愿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从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现状展开调查研究。
2.剖析原因
拟采用内外因结合的分析方法,根据调查研究的数据和内容,找出影响学生
思想和行为惰性的原因、类型及特点,深入分析。
如学生依赖性强,外部动机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教师教学方法失当等等。
3.研究对策
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惰性思想和行为所带来的危害,鼓励他
们提高自我约束力,逐步克服思想和行为的惰性,从而体验学习和成功所带来的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课题研究的形式:
1.利用校园橱窗和黑板报等进行宣传,进一步让学生明白惰性思想和行为所
带来的的危害,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体验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2.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结合具体的事例对“惰性学生”开展教育活动。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举措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
调查准备阶段(XX年1月至XX年2月)
学习理论,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形成前期的相关资料,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
并阅读了吴非的《前方是什么》。
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XX年2月至XX年6月)
为了更好地研究本课题,我阅读了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
和吴非的《致青年教师》两本书,撰写了教学案例《三角形的认识》
(一)制定问卷调查表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情况和顺利开展课题,我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惰性思想
原因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对惰性思想和行为较为严重的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观察,观察他们在课堂上和课间的表现。
(二)研究“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惰性”的类型与特点
根据我的调查研究,我认为,“惰性学生”的定义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孩子在数学学习中,思维被动、消极、畏缩,缺少主动、综合、有序思维的
能力与习惯,甚至脱离学习过程的态度和行为。
归纳起来表现出以下的几种现象:
1.从众
所谓“从众”是指在数学学习中,因缺乏独立意识,不能或懒于提出个人观
点、思路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行为。
常表现为无独立见解或应声附和伙伴的意见,常常是人云亦云。
2.畏缩
所谓“畏缩”是指数学学习中对教师、教材两个“权威”表现出畏惧心理,
当自己在学习中有了困惑时,不敢挑战权威,不敢提出质疑,不敢指出教师与教材的问题,不能主动学习与建构,不愿思考新的思路和解法。
3.呆板
所谓“呆板”是指在数学学习中缺乏选择与迁移能力,不能在新情境中理出
明确的思维方向并灵活解决问题,常表现为被动与单向思维。
4.茫然
所谓“茫然”则是指在数学学习中,显得盲目,思维混乱,思维概括性差的
行为。
5.逃避
所谓“逃避”则是指在数学学习中,一旦遇到有一点点难度,稍需思考的问
题,不愿深入去思考,要么张口就问,要么视而不见。
(三)研究“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惰性”的成因
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惰性问题,我通过问卷、观察、谈话、家访等方法
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分析表明,导致学生产生惰性心理和行为的因素有诸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有社会因素、家庭环境与教育的影响、学校环境与教育的影响、学生个性特征四个方面。
1.社会因素
人是社会的一分子,社会环境的外力作用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教
育。
小学生的自我教育大多数是消极盲目的,特别在受到诱惑时,教师和家长苦口婆心的教育会被电视里的一个镜头或他人的几句游说冲击得无影无踪。
电视、网络的影响尤为明显,当电视迷和网络游戏迷层出不穷时,学生哪还记得学习,将学习上的懒惰发挥到极致,荒废学业,毁灭自己的人生。
2.家庭环境与教育的影响
从客观上说,家长的过分溺爱,也是造成学生懒惰心理的因素。
爸爸妈妈对
孩子的过分娇纵,大包大揽,只会使孩子从小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劳而获的坏习惯。
另外,有的家长本身就缺少时间观念,没有勤劳的习惯和雷厉
风行,果断利落的作风。
“身教重于言教”,这样的家庭影响严重影响了子女良好健康习惯的形成和良好行为的发展,促进懒惰现象的发生。
3.学校环境与教育的影响
为了增强竞争力,学校面对各种压力,难免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这些措施
有时与学生的兴趣相抵触,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惰性。
学校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开展学习方法指导活动,这不仅是矫正厌学心理的要求,也是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需要。
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只有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变苦学、厌学为乐学。
4.学生自身因素
(1)依赖性强
如今的独生子女有严重的依赖性。
什么事情都要靠父母或其他人,没有主见,
缺少独立性,他们在家靠父母,在学校依靠老师,在社会上依靠其他人。
这种依赖性就是导致惰性的主要原因。
(2)缺少上进心
上进心是前进的动力。
缺少上进心的学生做事容易满足,对自己要求不高,
得过且过的思想严重:
做事不求真,不求质量,常抱着“应付”的态度和“混过
去就行”的不负责任的态度。
而这种缺少上进心的表现必然导致惰性现象的产生。
(3)缺乏自觉性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他们的学习需要教师的不断评
价、不断鼓励和长期有效督促,如果我们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方法不当,就自然会使学生产生上述的惰性心理现象。
(4)缺乏明确的动机
容易产生满足感。
有些学生学习目标比较低,以为自己只要达到良好就可以。
学习目标的高低和学习过程中的自身努力是成正比例的。
这样,碰到一些有障碍和综合思考性的题目,就不愿多思考,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惰性心理。
(四)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惰性矫正对策研究
1.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动机。
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在
教学中,要注意通过知识的实际运用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应用知识中懂得知识的用处,体验到学习能给人带来的好处,学生明确了学习的实际意义,产生心理需求,就能激发维持自己的学习动机。
2.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情绪往往不稳定,自制能力不强,学习兴趣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除了认真进行思想教育、教学内容安排得当外,还可以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之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如设置悬念、巧妙设问,动手操作,游戏竞赛等来激发学习兴趣。
3.是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
要使学生增强自信心,首先要帮助学生在心理上树立成功的信念。
可以通过个别谈话的方式,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不因他人优秀而贬低自己,告诉学生“瑕不掩玉”的道理,每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与欠缺,自己跟他人一样优秀。
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这是必须面对的现实,但是,是可以克服的,当然,想要弥补这个欠缺,需要通过不懈地努力。
4.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和长沟通,协调、处理好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以优化教育学生的环境,帮助孩子克服惰性。
5.自我约束。
自我约束是学生克服惰性思想和行为的必要条件和必然选择。
教师一方面致力于搭建自我约束平台,如让班干部参与“惰性学生”的管理中,提高“惰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另一方面致力于搭建互帮、互监平台,如“惰性学生”通过互帮、互监可以极大地提高自我约束力,从而逐步克服惰性思想和行为。
6.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功。
“一个人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发更多次追求成功的欲念。
”当小学生获得成功,内心便会产生十分喜悦和自豪的情绪体验。
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参与学习并多次追求成功的条件,努力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想方设法给他们表现才华,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每当学生有一点创新的想法都要加以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课题研究的推广阶段(XX年7月至XX年10月)
1.阅读了吴非的《不跪着教书》。
2.撰写《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3.在本校开展一系列克服惰性思想和行为的活动,在学生能克服惰性思想和行为的基础上,把好的经验扩大到其他学校的推广应用上。
总结反思阶段(XX年11月至XX年12月)
在完成实施阶段各项任务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和总结工作,收集整理撰写总结报告,申请结题。
课题的主要成果:
1.结题报告
篇三:
小学文明礼仪特色班级建设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文明礼仪特色班级建设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中学附小韩蔚然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自古以来,礼仪就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体道德素质的外在体现,古人云: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文明礼仪,尚礼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障,也是每个人立身社会、走向社会的人格基石。
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
文明礼仪及其习惯的养成也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当今社会,学生们多数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居多,再加上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切,过分看重分数,养成教育反而被淡化。
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就是对文明礼仪知识的无知、少知、偏知和淡知,从而导致违规违纪、违背社会公德的事时有发生。
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文明礼仪教育,使之学会正确的认识问题,掌握判断是非美丑、荣辱善恶的标准,为逐步形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课题的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学校文化都以学校层面的统一部署、统一干预为主,很少触及班级个体和学生个性,因此往往产生“绝对统一”、“整体划
一”的班级环境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课程文化,以这种文化为载体的德育明显缺少针对性、主体性,也不能保证可持续性,更谈不上有特色。
这类“千班一面”的班级文化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班级之间存在的差异,使教育工作有效性大打折扣。
基于此,我工作室力求通过文明礼仪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研究探索一条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以《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研究》课题为依托,制定“文明礼仪特色班级”规划。
对本班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切实提高学生对文明礼仪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将学生培养成为讲文明、懂礼仪、有教养的人,让学生成为精神饱满、情绪愉快、人际关系协调、言谈举止文明得体、受欢迎的人。
2、“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丰富多彩的班级特色活动蕴藏着宝贵的教育时机,是学生良好人格品质生成的不竭源泉。
通过班级特色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升华学生精神境界,逐步形成班级成员正确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体现班级的凝聚力。
探索生活化、情境化的礼仪教育新模式,创新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构建以礼仪养成教育活动为主,以各学科教学渗透为辅的校园养成方法;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礼仪教育模式。
3、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综合素质,探索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形成礼仪教育特有的评价体系。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⒈调查分析法:
观察法、访问法、问卷法
通过对我班学生的礼仪道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中了解本班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的现有状态。
不同学生的差异,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从而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及措施。
2.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探索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
文明礼仪教育的形式和途径多种多样:
课堂教学渗透、开展活动、知识竞赛等等,通过研究开辟出更多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同时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对学生行为影响力的研究。
3、经验总结法:
模式筛选法、典型个案法。
利用在实验研究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分析概括教育现象,选择有代表性的总结对象,正确区分现象与本质,得出在礼仪道德教育中规律性的结论,并使之有推广价值。
五、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环境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主要通过班级口号、标志、班歌的确定,教室的具体布置等,通过感性认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
(1)班级口号、班级标志、班歌的确定;
(2)图书角、墙报的布置、使用;
(3)班级活动展示栏、评比栏。
2、制度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主要通过班级公约、班级精细化管理形成民主的、有效的、便于实施的特色制度文化。
(1)师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
(2)班级成员精细分工,学生自主管理班级。
小干部的培养的研究。
3、行为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主要通过体验和感悟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1)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家长会活动、家长经验交流等
(2)开展结合班级特色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
(3)开展增长见识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功能,结合自己的特色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五、研究成果
(一)学生的转变
(1)初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调查显示,良好学习习惯基本形成,不完成作业的学生少了,勤奋乐学的学生多了,大多数同学上课能大胆发表意见,作业完成得好,能提前预习,能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
(2)初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调查显示,学生的文明礼貌、品德行为、卫生习惯较前有了很大提高。
学生中讲文明懂礼貌的多了;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的多了;学生上下楼右行礼让的多了?
?
校园里学生语言文明,仪表整洁,课间操、放学路队紧张有序,课题研究前后,学生行为习惯发生较大变化。
(3)养成教育促进各项活动的开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有了很大的收获,本班多次被评为“文明班集体”,在校级、区级和市级的各种竞赛中多次获奖,学生争先创优的意识得到增强。
(二)教师的转变
养成教育促使教师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表现在:
一是教师注重仪表,为学生做出学习榜样,满怀热情投身于工作和学习中。
二是爱岗敬业,事业心强。
三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