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化学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检测B新人教版选修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862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化学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检测B新人教版选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检测B新人教版选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检测B新人教版选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检测B新人教版选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检测B新人教版选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化学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检测B新人教版选修1.docx

《学年高中化学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检测B新人教版选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化学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检测B新人教版选修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化学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检测B新人教版选修1.docx

学年高中化学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检测B新人教版选修1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检测(B)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9月16日是“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为了保护臭氧层,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B.减少含铅废气的排放量

C.减少氟氯代烷的排放量

D.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答案C

2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少SO2排放量的是(  )

A.用天然气代替煤炭作民用燃料

B.大力植树造林

C.硫酸厂采取措施提高尾气的吸收率

D.燃煤中加入生石灰

解析A项中天然气的成分为CH4,燃烧时不会产生SO2,代替煤炭作燃料能减少SO2排放量;B项中植树造林,SO2的排放量不会改变;C项中硫酸厂的尾气中SO2被吸收,减少了SO2的排放量;D项中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将生成的SO2固定为CaSO3,减少了SO2的排放量。

答案B

3饮用水的消毒剂有多种,其中杀菌能力强且不会影响水质的理想消毒剂是(  )

A.臭氧B.漂白粉

C.液氯D.白酒

解析漂白粉有固体残留,使水变浑浊;液氯(氯气)有毒,有刺激性气味,也会跟水中有机化合物生成致癌物质;75%的酒精杀菌消毒效果最好,白酒基本上不能对饮用水起杀菌消毒作用。

答案A

4近年来,我国某些地区出现私自滥采黄金的现象,提炼过程中,一般要使用化学药品氰化物,其直接后果如下:

①污染水;②破坏臭氧层;③危害工人生命健康;④破坏植被;⑤违反国家规定。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②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解析破坏臭氧层的主要是含氟化合物(如氟利昂)等制冷剂,②不符合,C项正确。

答案C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

B.农田灌溉和排水也能导致水污染

C.建污水处理厂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为了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工业污水一般无需作治污处理

D.臭氧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所以不能用臭氧作污水处理剂

解析农田灌溉和排水,能将农田土壤里的水污染物带入水源,导致水污染。

臭氧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但它的强氧化性能将污水中的致病细菌等多种有害物质除去。

适量地使用臭氧,不但没有对人起直接危害,而且还不会使水产生二次污染。

答案B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垃圾进行分类要严格执行国际统一的标准

B.对垃圾进行分类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垃圾的存放

C.凡是废纸都可归为纸类垃圾进行回收

D.学生在课堂上用过的废纸可以积攒起来供回收利用

解析垃圾的分类没有国际统一的标准。

对垃圾进行分类,应该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对垃圾进行分类的主要目的是为垃圾的综合利用、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等提供依据,而不是为垃圾的存放而分类;卫生纸不能归为可回收垃圾;学生在课堂上用过的废纸可回收造纸。

答案D

7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来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办法。

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

A.无机物B.有机物

C.盐类D.非金属单质

解析塑料、纤维、橡胶属高分子材料,很显然属于有机物。

答案B

8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

下列垃圾归类不合理的是(  )

A

B

C

D

垃圾

废易拉罐

废塑料瓶

废荧光灯管

不可再生废纸

垃圾

分类

可回收物

其他垃圾

有害垃圾

可燃垃圾

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知识中垃圾的分类。

废易拉罐可回收利用,A项正确;废塑料瓶属于可回收垃圾,B项错误;灯管中的荧光粉对人体有害,C项正确;不可再生的废纸属于可燃垃圾,D项正确。

答案B

9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我国是淡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节约用水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

下列不符合节约用水的做法是(  )

A.农田普及滴灌技术

B.鼓励超量开采地下水,以补充城市水资源紧缺

C.工厂废水经处理用于城市绿化或农业灌溉

D.减少污染源,保护水源地不被污染

解析地下水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超量开采后患无穷。

答案B

10保护环境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会带来“白色污染”

B.减少使用氟氯代烷的目的是减少酸雨

C.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D.北京城区限制冬季燃煤供暖,是因为燃烧煤会有SO2产生

解析A项,废弃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称之为“白色污染”,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会使水体富营养化,不属于“白色污染”;B项,减少使用氟氯代烷可以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但不能防止酸雨的形成;C项,大量开采地下水会使地下水源缺乏;D项,冬季限制燃煤供暖,可减少SO2的排放量。

答案D

11垃圾资源化的方法是(  )

A.填埋B.焚烧

C.堆肥法D.分类回收法

解析填埋、焚烧、堆肥都有缺点,都会造成环境污染。

答案D

12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矿渣堆放在河边

B.生活垃圾露天堆放

C.电镀废水直接排放

D.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解析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答案D

13有些垃圾可以用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方法处理。

下列垃圾中,不适合用这样的方法处理的是(  )

A.农用塑料薄膜B.废弃砖瓦陶瓷

C.卫生纸D.纯棉纺织品

解析农用塑料薄膜属于热塑性塑料,适合于直接用作材料或循环再生的处理方法。

答案A

14“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目前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将CO2转化为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

CO2转化为有机物的方法很多,如:

①6CO2+6H2O

C6H12O6+6O2

②CO2+3H2

CH3OH+H2O

③CO2+CH4

CH3COOH

④2CO2+6H2

CH2

CH2+4H2O

下列关于以上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是最节能的,同时原子利用率最高

B.反应①是最节能的,反应③的原子利用率最高

C.反应②中,CO2作为氧化剂

D.反应④中得到的产物可以作为生产塑料的原料

解析反应①光合作用是利用太阳能,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是最节能的,但反应①的原子利用率没有反应③高,反应③中原子利用率达到100%。

答案A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材料是一种称为“纳米”的新物质制成的材料

B.“白色污染”是指白色固体悬浮物散逸到空气中形成的污染

C.用完的废电池应该集中回收处理

D.用作导线的铜丝是用纳米铜制成的

解析纳米材料是指用晶粒尺寸为纳米级的颗粒制成的材料,A错误;“白色污染”是指废弃塑料造成的污染,B错误;用完的废电池应该集中回收处理,防止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C正确;用作导线的铜丝不是纳米铜,D错误。

答案C

16某同学提出了下列环保建议,其中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  )

①用气态燃料代替液态和固态燃料作为发动机动力来源;

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

③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④分类回收垃圾;

⑤开发无磷洗涤剂;

⑥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用气态燃料可以减少硫、铅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开发无汞电池可以减少重金属污染;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③错误;分类回收垃圾,一可以废物利用,二可以减少垃圾的污染;含磷洗涤剂的使用是产生赤潮的主要原因;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可以节省木材。

答案C

17要防止水体污染,改善水质,最根本的措施是(  )

A.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

B.对河水进行消毒处理

C.控制农田排水

D.减少用水量

解析水体污染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业废水的排放。

因此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是防止水体污染、改善水质最根本的措施。

答案A

18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

25℃时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关系:

Cl2(g)

Cl2(aq) K1=10-1.2

Cl2(aq)+H2O

HClO+H++Cl- K2=10-3.4

HClO

H++ClO- Ka=?

其中Cl2(aq)、HClO和ClO-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α)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Cl2(g)+H2O

2H++ClO-+Cl- K=10-10.9

B.在氯处理水体系中,c(HClO)+c(ClO-)=c(H+)-c(OH-)

C.用氯处理饮用水时,pH=7.5时杀菌效果比pH=6.5时差

D.氯处理饮用水时,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好

解析由图像知pH=7.5时,c(HClO)=c(ClO-),故Ka=

=10-7.5,将题给的三个反应方程式加在一起得可逆反应:

Cl2(g)+H2O

2H++ClO-+Cl-,其中K=K1×K2×Ka=10-1.2×10-3.4×10-7.5=10-12.1,A错误;由电荷守恒可知c(H+)=c(OH-)+c(ClO-)+c(Cl-),由于c(Cl-)>c(HClO),故c(H+)>c(OH-)+c(ClO-)+c(HClO),B错误;pH=7.5时c(HClO)小于pH=6.5时c(HClO),故杀菌效果差,C正确;夏季温度高,Cl2溶解度小,c(HClO)小,且HClO受热分解,杀菌效果会比冬季差,D错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包括6小题,共46分)

19(8分)下表表示的是汽车的行驶速度与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按汽车平均行驶1km计算)。

污染物

速度(km·h-1)

50

80

120

一氧化碳/g

8.7

5.4

9.6

氮的氧化物/g

0.6

1.5

3.8

碳氢化合物/g

0.7

0.6

0.8

(1)当汽车速度增加时,气体的质量增加得最多的是       。

 

(2)要使污染程度减到最小,汽车的速度应保持在        。

 

(3)从上表中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

 

解析该汽车的行驶速度与排放的污染物总质量的对应关系是:

50km·h-1—10g,80km·h-1—7.5g,120km·h-1—14.2g。

答案

(1)氮的氧化物

(2)80km·h-1

(3)该汽车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的燃烧不够充分,并且随着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燃烧率缓慢下降。

用汽油或柴油作汽车燃料,难免污染环境,但适当地控制汽车的行驶速度,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20(6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地表水质量作了明确规定,部分指标如下(除pH外,各项目的单位:

mg·L-1):

项目及标准

水质分类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磷(P)≤

0.02

0.1

0.2

0.3

0.4

氮(N)≤

0.2

0.5

1.0

1.5

2.0

锌(Zn)≤

0.05

1.0

1.0

2.0

2.0

铅(Pb)≤

0.01

0.01

0.05

0.05

0.1

(1)如果让你测定河水水样的pH,可选用    。

 

A.石蕊溶液B.酚酞溶液

C.pH试纸D.碳酸钠溶液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所指出的“磷”“氮”“锌”“铅”,是指    。

 

A.单质B.元素C.离子D.分子

(3)经测定,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铅的质量分数为(1×10-5)%。

则该污水的水质属于    (设该污水的密度为1g·cm-3)。

 

A.Ⅰ类B.Ⅲ类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