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7300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盘锦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辽宁省盘锦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辽宁省盘锦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辽宁省盘锦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辽宁省盘锦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盘锦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辽宁省盘锦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盘锦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盘锦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辽宁省盘锦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最新】辽宁省盘锦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氮气用作充氮包装

C.铜用作制导线D.石墨用作制铅笔芯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用纸槽取固体粉末B.

验满氧气

C.

稀释浓硫酸D.

测溶液pH

3.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一般少于4个

4.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轮胎易爆胎——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分子可以再分

C.CO2和CO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结构不同

5.燃料及其燃烧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

下列有关燃料和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B.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汽油、柴油

C.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时都会伴随发光、放热现象

D.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能放出热量

6.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4

10

3

4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6

4

x

8

 

A.乙一定是化合物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的乙和丁质量变化之比为3:

2D.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是甲的2倍

7.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个乙分子中有3个原子核B.该反应中属于有机物的有2种

C.甲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l:

4D.反应后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8.学习了酸、碱、盐的性质后,同学们设计了下面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干燥氢气和氧气B.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C.少量稀盐酸检验熟石灰是否变质D.石灰石、纯碱和水为原料制取烧碱

9.下列各组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的是

X

Y

Z

A

Fe

FeCl2

Fe2O3

B

Ca(OH)2

NaOH

NaCl

C

AgNO3

Ba(NO3)2

BaSO4

D

H2O

O2

CO2

A.AB.BC.CD.D

10.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将它们区别开来的一组是()

A.Fe2(SO4)3、NaOH、H2SO4、Ba(OH)2

B.K2CO3、Na2SO4、KNO3、BaCl2

C.Ca(NO3)2、Na2CO3、NaCl、HNO3

D.K2CO3、H2SO4、HNO3、BaCl2

二、填空题

1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氦原子_______;

(2)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

(3)标出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12.水是人类宝贵自然资源,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生活中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⑵净水过程中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__性。

⑶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请写出一种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

13.下图l是锂元素、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是A~E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⑵锂元素和钠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不同。

⑶A粒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

⑷A~E五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14.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⑵t2℃时,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可采取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

⑶t3℃时,将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10g水,然后降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关系是甲________________乙(填“>”、“<”或“=”)。

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t3℃时,配制300g甲的饱和溶液,需要固体甲的质量为100g

Ct3℃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析出的晶体一定比乙多

D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的质量甲=丙>乙

三、简答题

15.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⑴我国古代用墨绘制和书写的字画年深日久仍不变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控制反应条件可使燃料充分燃烧,从而节约能源。

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会使煤燃烧得更充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应该保护和珍惜金属资源。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焊锡是锡铅合金,常用来焊接金属,把铅加入锡中制成合金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⑵铁制品锈蚀可用稀硫酸除去铁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废旧金属制品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向AgNO3、Fe(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若所得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若向所得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17.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

请回答:

⑴A图所示实验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⑵B图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⑶用C图所示软塑料瓶可以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但有同学提出质疑,认为应该补做一个对比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

⑷D图所示实验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

四、流程题

18.有一包固体,可能由硝酸铜、硫酸钠、氯化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小组设计并开展以下实验:

已知,步骤Ⅰ中固体全部消失,溶液呈蓝色.无气泡产生.步骤Ⅱ、Ⅲ中均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

(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证据是_______.

(3)步骤II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步骤Ⅲ所得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

五、实验题

19.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中常用仪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需要选择上述的仪器有B和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该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⑵若选用上述仪器C和_______(填字母序号)可以组装成另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

制取气体时,连接好仪器后,装入药品前必不可少的一项操作__________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0.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后,同学们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观察与讨论1)实验时,甲试管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同学们对氢氧化钙和盐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表示怀疑。

请你写出能观察到该化学反应发生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

(观察与讨论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出现白色沉淀。

经过讨论确定,甲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乙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

为科学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同学们决定对烧杯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1:

NaCl。

猜想2:

NaCl、CaCl2。

猜想3:

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请你设计实验证明猜想3是正确的,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3正确

(反思交流)随着大家环保意识的增强,实验室产生的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实验中产生的污染物必须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

七、计算题

21.现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固体混合物22.6g,将其加入到200g水中配成溶液,再向其中加入89g氯化镁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11.6g沉淀(不考虑过滤中物质质量的损失)。

计算:

(1)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精确到0.1%)。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干冰易升华吸热具有制冷效果,可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B、氮气用作充氮包装是因为氮气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学性质,选项正确;

C、铜用作制导线是因为铜具有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D、石墨用作制铅笔芯是因为石墨在纸上划过能留下痕迹,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在于表现方式不同:

不需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2.A

【详解】

A、用纸槽将固体粉末加到试管中的方法是将试管平放,将盛有粉末的纸槽送到试管的底部,再将试管慢慢竖立起来,使粉末样品落到试管底部,选项正确;

B、验满氧气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处,不能伸到集气瓶中,选项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易发生酸液飞溅引发事故,选项错误;

D、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测溶液的pH会造成待测溶液被污染,应将待测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溶液的pH,选项错误,故选A。

3.B

【详解】

A、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选项正确;

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和电子,但不一定含有中子,如氢原子中只含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不含中子,选项错误;

C、一个质子或中子的质量都约为一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且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选项正确;

D、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选项正确,故选B。

4.C

【详解】

A、夏天自行车爆胎时因为夏天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的原因,与分子本身的体积无关,选项错误;

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只是将混合在一起的几种物质分离开来,属于物理变化,各物质的分子并没有发生变化,选项错误;

C、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所以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因此CO2和CO化学性质不同,选项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两种物质中碳原子的结合方式不同,选项错误,故选C。

5.B

【详解】

A.燃料完全燃烧时,不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如氢气燃烧后只生成水,选项错误;

B.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汽油、柴油,选项正确;

C.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时不一定都会伴随发光、放热现象,如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只放热不发光,选项错误;

D.化学反应中不只有燃烧能放出热量,如金属单质与酸反应生成盐与氢气时也放出热量,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都能放热,但不一定发光,只有剧烈的氧化反应如燃烧才能发光。

6.D

【分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丙的质量x=4g+10g+3g+4g−6g−4g−8g=3g,由图可知,反应中物质甲、丁的质量增加,属于生成物,乙物质的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物质丙的质量不变。

【详解】

A、由分析可知,反应中物质甲、丁的质量增加,属于生成物,乙物质的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物质丙的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乙作为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属于化合物,选项正确;

B、物质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选项正确;

C、反应中的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0g−6g)(8g−4g)=3:

2,选项正确;

D、由上分析可知,反应中的丁和乙的质量比为2:

3,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由于不知丁、乙的化学计量数,所以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不一定是甲的2倍,选项错误,故选D。

7.A

【详解】

A、由图可知,乙为二氧化氮,一个二氧化氮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所以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核,选项正确;

B、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只含有一种有机物——甲烷,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归为无机物,选项错误;

C、甲为甲烷,其中的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4)=3:

1,选项错误;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NO2

N2+2H2O+CO2,反应后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

2,选项错误,故选A。

8.C

【详解】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浓硫酸与氢气、氧气均不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用浓硫酸干燥氢气和氧气,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沉淀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化学上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选项正确;

C、盐酸与熟石灰和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钙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盐酸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先于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少量稀盐酸不能检验,选项错误;

D、煅烧石灰石可以得到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纯碱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烧碱(氢氧化钠),选项正确,故选C。

【点睛】

浓硫酸做干燥剂干燥气体时不能干燥氨气,因为氨气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

9.D

【解析】

A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不能转化成氧化铁;B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不能转化成氯化钠。

C硝酸银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钡;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硫酸钡不会转化成硝酸银;D水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和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和碱的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选D

点睛:

要熟记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10.B

【详解】

A、Fe2(SO4)3是黄色溶液,两两混合后,能与Fe2(SO4)3反应后只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和白色沉淀的是Ba(OH)2,无明显变化的是H2SO4,不用另加试剂就能将它们区别开来,选项正确;

B、BaCl2与K2CO3、Na2SO4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其余的两两混合均不产生明显变化,不另加试剂就不能将它们区别开来,选项错误;

C、组内物质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气泡,则该溶液为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溶液是Ca(NO3)2,产生气泡的溶液是HNO3,无明显现象的溶液是NaCl,不用另加试剂就能将它们区别开来,选项正确;

D、组内物质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两次气泡,则该溶液为K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溶液是BaCl2溶液,产生气泡的溶液是H2SO4、HNO3,再向BaCl2溶液中分别加入遇到K2CO3溶液产生气泡的两种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溶液为H2SO4,无明显现象的溶液为HNO3,不用另加试剂就能将它们区别开来,选项正确,故选B。

11.2He5P2O5

【详解】

(1)元素符号的微观意义表示1个原子,2个氦原子表示为2He;

故填:

2He。

(2)化学式的微观意义表示1个分子,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表示为5P2O5;

故填:

5P2O5。

(3)要标出物质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先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再在该元素的正上方标出它的化合价,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故填: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初中化学中常用的分子、原子、化合价的表示,掌握元素符号的意义、化学式的意义、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就能解答。

12.肥皂水吸附工业“三废”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详解】

(1)硬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浮渣,软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泡沫,所以生活中可以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与软水,故填肥皂水。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及异味,可以用来净水,故填吸附。

(3)防治水体污染的最重要措施是工业“三废”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故填工业“三废”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13.23.00质子数Li+AC

【详解】

(1)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信息中的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就是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00,故填23.00。

(2)元素与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故填质子数。

(3)由图可知,A微粒的质子数为3,属于锂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2,是锂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锂离子,一个锂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根据离子符号的写法,锂离子的符号为Li+,故填Li+。

(4)A微粒核外有一个电子层,且该层的电子数为2,属于稳定结构,选项正确;

B微粒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不属于稳定结构,选项错误;

C微粒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稳定结构,选项正确;

D微粒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1,不属于稳定结构,选项错误;

E微粒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7,不属于稳定结构,选项错误,故填AC。

14.t1℃时,甲和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升高温度<BD

【详解】

(1)由图可知,P点是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温度为t1℃时的交点,其含义是t1℃时,甲和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故填t1℃时,甲和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

(2)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通过减小溶解度的途径来实现,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所以采取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故填升高温度。

(3)由图可知,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所以此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则甲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少一点,蒸发10g水,然后降温到t2℃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得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所以所得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小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故填<。

(4)A由图可知,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的相同,所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题目中未指明两种溶液的状态,无法判断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关系,选项错误;

Bt3℃时,甲的溶解度未50g,即50g甲溶解到100g水中能写出150g饱和溶液,所以配制300g甲的饱和溶液,需要固体甲的质量为100g,选项正确;

C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析出晶体,得到的晶体质量除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方式有关,还与溶液的质量有关,t3℃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由于两种溶液的质量关系不确定,所以甲析出的晶体不一定比乙多,选项错误;

D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为乙>甲=丙,所以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的质量甲=丙>乙,选项正确,故填BD。

15.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反应放出氨气,降低肥效

【详解】

(1)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国古代用墨绘制和书写的字画年深日久仍不变色,故填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2)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会使煤燃烧得更充分,提高了煤的使用效果,故填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铵态氮肥能与碱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氨气,氨气挥发,从而降低了氮肥的肥效,故填反应放出氨气,降低肥效。

16.降低熔点Fe2O3+3H2SO4=Fe2(SO4)3+3H2O节约金属资源Ag、Fe(或银、铁)Mg2+、Zn2+

【详解】

(1)合金的熔点均小于成分金属的熔点,把铅加入锡中制成合金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锡合金的熔点,便于焊接金属,故填降低熔点。

(2)稀硫酸除铁锈的反应是硫酸与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Fe2O3+3H2SO4=Fe2(SO4)3+3H2O。

(3)废旧金属还有使用价值,废旧金属制品应回收利用,这样做可以节约金属资源,故填节约金属资源。

(4)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镁弱,但比银、铁强,所以向AgNO3、Fe(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粉先与活动性最弱的银的盐溶液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剩余的锌再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硝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反应后过滤,滤液为无色,说明硝酸亚铁完全反应,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银和铁,故填Ag、Fe(或银、铁);

向所得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有铁,则硝酸银全部被锌还原,所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的硝酸锌和未参加反应的硝酸镁,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两种盐解离出的镁离子与锌离子,两种离子的符号分别为Mg2+、Zn2+,故填Mg2+、Zn2+。

17.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将软塑料瓶中的NaOH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氯化钡和硝酸钠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详解】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的熔化物直接落到集气瓶底部会使瓶底受热不匀发生炸裂,瓶中装入少量水可以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故填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2)由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将二氧化碳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装有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故填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使塑料瓶变瘪,所以应该补做一个对比实验,该实验是将软塑料瓶中的NaOH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故填将软塑料瓶中的NaOH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

(4)D装置中的氯化钡和硝酸钠属于盐,在同一溶液中交换离子后不生成气体、沉淀或水,即氯化钡和硝酸钠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实验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填氯化钡和硝酸钠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点睛】

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的的是化学变化中物质质量的关系,所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必须有化学变化。

18.硝酸铜、硫酸钠碳酸氢钠向固体中加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Na2SO4+Ba(NO3)2=2NaNO3+BaSO4↓硝酸、硝酸钠、硝酸钡、硝酸铜

【解析】

【详解】

(1)固体加过量稀盐酸,固体完全溶解且溶液呈蓝色,说明固体中一定有硝酸铜,步骤Ⅱ加入过量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